“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
2010-05-07杨洁安翔李青
杨洁安翔李青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32
0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高专教学虽然强调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但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现行课程体系虽然与行业企业合作,但是和真实工作情景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与岗位工作内容的工作逻辑的关联度低。第二,现行课程内容本质上还存在较多学科体系的烙印,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知识讲授的现象。这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受职业习惯的影响,比较关注课程中的知识、技能这些具体内容,往往认为学生只要获得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便会具备能力,因而不重视课程结构设计,而实际上课程结构是影响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知识的组织方式往往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正是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应用知识。
上述问题导致一方面整个行业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培养的学生却找不到合适对口的工作。所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规格变化、高职生的多元生涯发展目标、高职的内涵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项目化教学”正是基于这种改革需求下提出的,它代表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方向。“项目化教学”是指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一个或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 “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或企业设计师的主持下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本文对市场营销专业“项目化教学”在《推销理论与技巧》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 课程项目化改革思路
《推销理论与技巧》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解决推销工作各环节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操作问题,对本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上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推销理论与技巧》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将该课程构建为项目课程。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与其对应的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
《推销理论与技巧》课程的项目化改革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等教育理论作为实施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负载推销工作岗位对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能力目标,承接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改革在本课程教学中力求形成 “工作过程项目化、职业能力岗位化、学生学习自主化”的教学特色。一是工作过程项目化。即是把推销工作过程以项目为依托,负载推销工作岗位对应的能力目标,承接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能体验到推销工作流程,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二是职业能力岗位化。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仅在课堂学习很难感受到实际的销售工作,因此设计项目时多以实地训练为主,可以以校园中的实际生活为背景设计,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和条件,还应尽量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训练,在真实的销售现场中训练相关职业技能,从而体验真实的社会背景。三是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一方面,利用工具查找文献资料,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2.1 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选择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推销理论与技巧》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的的,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是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围绕流通业、生产企业的推销工作流程这一逻辑主线,通过对企业销售工作具体岗位的整合,以及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系统分析,兼顾助理营销师与营销师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确定了推销准备、推销接近、推销洽谈、交易达成、成交后跟踪、推销管理等6大模块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这6大模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推销工作过程,涵盖了推销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全部学习内容。
2.2 以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一体化教学”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实施项目一体化教学以期改变学与教的行为,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推销理论与技巧》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课程以推销工作流程为主线来进行,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类,以项目(典型任务)为载体,为学生设计在校内、校外一体化教学情境中可以完成的项目,让学生在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做中学”),让教师在组织、指导和监控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施教学(“做中教”)。
2.3 施行层层递进的“阶梯教育法”,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遵循认知规律,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施行层层递进的“阶梯教育法”。阶梯式教育是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层教育,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可操作性强、见效快。《推销理论与技巧》课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将分为递进的三个阶段——认知阶段、领悟阶段、贯通阶段,每个阶段都由一个大的项目贯穿始末。认知阶段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要求的过程中自己寻找推销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感受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和重要程度,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关键点。领悟阶段则把一个大项目按照推销工作的主要流程分解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又以递进或平行的方式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子项目体现了推销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工作中要注意的关键点,给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较好的运用推销技巧打好基础。贯通行动阶段将设计1个综合性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完成使学生对销售工作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整体把握,同时强化所学到的推销理念和技巧,做到能够在行动中自然运用,达到对掌握知识的融会贯通。由于“阶梯教育法”是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所以它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2.4 关注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和进步的空间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项目化改革后的《推销理论与技巧》课程,重视关注个体差异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和进步的空间,在项目设计中强调创造性和开发性。
2.5 重视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项目总结和评价阶段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每个项目或子项目完成后都要进行汇报、点评和总结,可以说许多知识的教授就在点评和总结时实现。在项目总结和评价时,一般由学生对项目结果进行检查,教师对项目质量进行检查,工作结果要按照预定的目标来进行自我和相互的检查并判断达到的效果如何。这个过程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心、质量意识,以及对评估方法的掌握。
3 课程结构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而且要关注让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课程结构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要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就必须把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在与相关专家沟通、研讨的基础上,通过对适合营销专业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认为《推销理论与技巧》作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直接服务商品推销的工作岗位要求,能够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的主旨,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通过对推销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推销工作流程为依据,设计推销准备、推销接近、推销洽谈、成交、成交后跟踪和推销管理等6个模块,其排列顺序与调研过程中推销工作的整体流程相一致,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在6个模块下又分设了17个子项目,更好的对应了推销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的三个阶段,以及第二阶段的各个模块之间都呈现出一种阶梯式的上升,课程结构设计模式见图1。
图1 《推销理论与技巧》项目课程结构设计模式图
4 课程项目化改革的优点
4.1 岗位需求和教学目标的统一,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学习内容再也不是脱离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实际过程,陈旧过时、高深繁琐的东西,而是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载体或学习的中心,实现了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步,学习与就业的同步(学习即工作)。以岗位任务为依托的教学也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4.2 课堂与岗位的统一,促进学生构建横向关联的知识结构
使课程内容贴近生产实际,所学即为所做。课堂既是岗位,岗位也是课堂。由于学习的内容是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而工作任务一般都是综合性的,学生在完成整个工作过程中,要处理出现的综合问题,这必然涉及各种知识,而且各种知识再也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有机配合的,促进学生横向关联的知识结构的构建。
4.3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程设计既有针对性,又兼顾了知识的系统性
每门课程既是理论课,也是实训课,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再去实际操作,而是真正做到一体化。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东西,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支持下的职业实践活动,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
4.4 “做、学、教”的统一,教学中心变教师为学生
课程设计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通过项目的形式,合理设计学习情境,学生成为学习情境中的主角,学习成为学生自主行为,学生再也不是只从教师那儿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从实践中学习、相互学习来提高职业素质。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协调员和整个学习的 “幕后操纵者”。
通过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建立项目课程体系,尤其适合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而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则是构建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体系的一种重要的课程改革技术。总之,职业教育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形成学习课题,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黄晋.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电脑,2008,(12):201.
[2]黄睿,吴敦辉,施慧莉.浅谈高职情景化教学之项目化教学[J].科技信息,2008,(12):336.
[3]廖世蓉;陈琳.项目化教学,按行业标准培养学生——论教学方法及考试方法的改革 [J].福建电脑,2007,(09):194-195.
[4]胡英杰,侯文顺.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确立方法的探索[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10-13.
[5]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02):147-148.
[6]于正永;孙秀英;杜文龙.浅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大众科技,2009,(03):152-153.
[7]吴振国.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0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