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畜牧业新特点和饲料行业走向

2010-05-0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潘耀国

饲料博览 2010年9期
关键词:口粮肉类养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潘耀国

三十年前,中国有饲料、无(饲料)工业,在人们还吃不饱、中国还有两三亿贫困人口的七十年代,直接消费粮食就是节约粮食。顾不上搞饲料工业,也没有条件搞饲料工业。七十年代很小的饲料厂也有一些,但中国现代化的饲料工业起步于1979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饲料工业“长大成人”步入而立之年。

一、从跟进到推动和带动

一般而言,畜牧业决定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是为畜牧业服务的,但发展到一定阶段,饲料的被动角色也会逐渐增加到主动作用。最近一些年饲料工业就不再只是跟和推,但从跟进到推动,对畜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带动功能,这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互动。比如许多大型饲料企业开始向外延伸产业链条,湘大饲料就成长出了唐人神著名的猪肉食品大品牌,还兴建了千头种猪场,六和饲料集团、禾丰饲料的肉鸡加工厂遍布北方几个畜牧大省。饲料工业带动的产业化项目,在大江南北多数省都有成功的典型。

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跃升到4亿吨,比1978年增长了1亿吨,粮食的丰收为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1985年中国肉类产量1 700万吨,畜产品产量的增幅显著高于粮食,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用配合饲料比用单一饲料可提高饲料报酬率20%~30%。同时,还可以缩短饲养周期,也可节约粮食。肉鸡配合饲料转化率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出栏缩短约18天;猪配合饲料转化率由4.0: 1 提高到 3.0: 1,出栏缩短约40天;蛋鸡配合饲料转化率由3.0:1 提高到 2.4: 1;水产配合饲料转化率由 2.5: 1 提高到 1.8:1,粮食消耗大大降低,说明饲料工业在消耗和转化粮食的同时也在节约粮食。

饲料工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经验表明,饲料工业的发展,是现代养殖业的直接推动力。在我国,正是饲料工业的崛起,推动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大中型饲料企业以饲料生产为基点,向畜牧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延伸,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链条。工业化饲料的使用,与良种、防疫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了养殖业持续发展。我国粮食产量年递增率仅为1.7%,而肉类、禽蛋、养殖水产品产量年递增率分别达6.6%、7.3%、9.1%。

2008年我国年配合饲料产量为1亿吨(10 590万吨),浓缩料、预混料3 077万吨。配合料中,只有1/5的猪肉是用配合料转化的,80%的猪肉都不是全价料生产的,这说明即使在现有肉类产量中,配合料的发展空间很大,如果畜产品配合料的普及达到鸡肉的程度,那中国的饲料工业就将是一个大的飞跃。全国的趋势不一定反映粮食主产区的情况,黑龙江、吉林省配合饲料在饲料总产量中的比例低,甚至有些阶段还会继续下降,这也正是农户自产玉米直接转化的特色。

中国的肉、蛋、奶生产量是1.3亿吨,而我们工业饲料的产量也只有1.3亿吨,这一组数据说明中国饲料工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任务巨大、责任重大、前途光明,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饲料行业的走向和发展趋势。

二、关于粮食和饲料问题的几个判断

人、猪、车争玉米的格局已经形成,玉米身价大增,已超过小麦跃升为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不论南北方,畜牧业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应在全国提倡玉米种植。我国粮食问题主要是饲料粮问题,粮食增产的大部分将主要作为饲料。

1.口粮消费的总量会维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会维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只是城市人口,而且全国农民的口粮直接消费都在下降。1981年,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分别为145和 256千克,2005年城市人口粮消费只有77千克,恰好减少一半;农民全年平均口粮消费 208.9千克,比1981年少了近100千克。

2.城乡居民口粮直接消费减少部分,足以解决新增人口的吃粮问题

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再加上发达地带富裕起来的农民人数增多,替代粮食的食物消费比重增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口粮直接消费减少,足以弥补新增人口的口粮消费。也就是说,口粮没什么大问题,当然还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饲料粮食将成为中国粮食消费的第一大项

2005年农民家庭人均饲料用粮136.5千克。其中内蒙古 447千克,辽宁245.4千克,吉林234.5千克,黑龙江306.3千克,重庆244.7千克,四川261千克,云南196.6千克。而农民主要用粮分别只有204.7、195.4、175、183、215.6、221、192.2 千克。这7个省市区农民家庭人均饲料用粮普遍高于主食用粮。而2003年饲料用粮高于主食用粮的只有内蒙古、辽宁、重庆、四川4个省。

3年增加了3个省,一年增加一个。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农户的饲料用粮要高于人们主食用粮,饲料粮用量正在逼近口粮消费数,中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处在成长期,饲料粮消费自然有增无减。今后全国的饲料粮将成为中国粮食消费的第一大项。2005年城乡居民口粮消费1 983亿千克,饲料粮用量1 926千克,如果加上糠麸和次粉,有行家做出结论:饲料粮已经成为中国粮食消费的第一大项。

4.饲料粮比重加大,中国的粮食安全性可能会更高

当然,随着国力的增强,口粮中少量结构性补充可以通过贸易解决,但作为人口大国立足国内生产是必须的。口粮尤其是人口第一大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中国农业的第一要务,是国家的首要责任。粮食直补和小麦水稻的保护价政策,是政府最为重要的举措,基本口粮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着大米面粉的重要位置。收入相对较高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口粮消费只有70多千克,粮食替代品的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加强,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肉、蛋、奶、鱼消费增加,饲料粮专业化生产也就越加重要。

中国的饲料粮供应有很大的缺口,只有保证了饲料粮食安全,才能保证粮食的安全。也可以说,饲料原料的自给率越高,自给量比重越大,中国的粮食安全性可能会更高。

三、当前畜牧业发展新特点

金融危机自由落体式的直线下滑已经过去,但其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持续。其对畜牧业的冲击,直接与间接的影响都实实在在的存在,但最终还是消费左右市场,市场决定生产。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新特点以及产业本身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

1.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

近年来,疫病困扰着中国和世界的畜牧业,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疯牛病相继重创欧美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禽流感横扫亚洲许多国家。禽流感发作,消费者鸡肉吃少了,可以多吃猪肉。发生猪链球菌病,老百姓又不敢吃猪肉了,猪价下滑,2006年5月猪价跌到谷底,规模户空栏现象也相当普遍。之后又是猪蓝耳病导致大小养猪户都不大敢补栏。而消费者禽流感时不敢吃鸡,链球菌、蓝耳病流行时又不敢吃猪肉,这种不敢吃会持续几十天、几个月,但坚持不了更长的时间,忍不住就会吃起来,有的年份猪价飙升就是必然的了。原因非常简单,中国的肉类消费处在稳步增长的阶段。

2.散养户减少,规模猪场也面临生存危机

多数农民退出畜牧业,少数地区开始放弃畜牧业,在中国全民养猪的时代已经结束。“富不养猪,穷也不养猪”,势必会有一部分专业化养猪的人,逐渐承担起13亿中国人、尤其是供应五六亿城市人口的肉食品生产的重任。散养户在减少,但规模猪场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规模化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污染处理的成本也相当高,这是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过程中要面对的突出问题。

3.有耕地的地方就应该保留相应的畜牧业

东莞曾有禁养生猪的说法,在社会上产生不好的影响,我国有五六亿的生猪出栏量,东莞只有十万多头,扩大十倍百倍都还影响不到。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这里最该说的一句话是:有耕地的地方就应该保留相应的畜牧业。否则,有的地方可能就得进口畜禽粪便,才能维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4.畜牧业在中国越来越重要

过去提到农业就是粮食,但2009年以来生猪和粮食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穷人养不起猪,富人要吃肉,问题就积累起来了,价格就上去了,穷人养猪、富人吃肉的时代正在悄悄远离我们。农民打工胜过养猪,养猪的人少了,吃肉的人多了;生产者变少了,城市人增加了,乡下人也富了,消费者还吃多了,出路只有一条,规模养猪成了赚钱的产业。但只要没有大的疫病,真正的农民总会养几头猪的,拿种粮的现金收入再去买肉吃,有人就舍不得了。另外,散养对于节约粮食的作用,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是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今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畜牧业比重。肉类生产的区域格局已经形成,规模化已有明显的趋势,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富不养猪”和“穷也养不起猪”的现象并存。中国畜牧业发展目标,就是分步骤满足具备购买力人们的肉类消费需求。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世界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富裕起来的具有现实购买力的五六亿人口,就是未来几年畜产品的目标市场。中国总体上说还不富裕,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把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带的高收入者简单累加,就相当于一个不小的国家的人口。过去那种把污染留给自己,将优质畜产品送出去的出口导向政策,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

5.规模养殖不可能包打天下,尤其要善待养猪的农户

从长远来讲,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是大方向,规模养猪是必然趋势,完整的猪肉产业链企业将成为主导,集约化养猪生产模式将成为主流。但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规模养殖不可能包打天下,因为即使按现在每批养三五十头就算规模,规模场出栏的猪还占不到一半。社会上有人不顾事实,说散养户造成市场波动,这次猪价下滑,可真是伴随着近两年规模化猪场快速增长而出现的,大家都可以回顾两三年之前规模场出栏生猪大约只占生猪出栏总头数的约1/3,现在的数字是48%。

规模养殖确实有许多好处,比如占地少、设备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方便采用新技术,更有利于争取政府的扶持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但环境将是最大的问题,过度集中、过大规模有可能导致环境灾难,猪场本身一旦治污达标就可能养猪亏本,即使已有的设施也只能做到检查团来开机、检查团走关机,生猪主产区的县级财政是无力帮助规模场配套环保设施的。

更现实的问题是散养不赚钱就退出,其实规模养殖不挣钱也将无法运转、再大的企业也得关门。某牛业集团的老板说,谁搞规模养牛谁赔,维持生存的唯一办法是收购农牧民散养的架子牛集中育肥两三个月出栏,大家赚得都不多,但还都能过。2009年以来乳制品厂不再收散养户的牛奶,为规模养殖提供机遇,新牛场一两个月就从存栏100多头扩充到1 500头奶牛,这样的规模场的雅称是“托牛所”,都是散户的奶牛被迫送来的,快速规模化中的风险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需要十分关注的。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集中供应问题的解决只能靠规模化,面向居住分散的农民、广大农村市场的供应,在相当长时期,还需要散养唱主角。

从广东和北京的畜牧业发展历程和保障供应情况看,各级政府、尤其是非主厂区政府和本地畜牧生产组织,是保证本区域市场一定程度的自给率,保障全国畜产品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的根本路子。大城市要有自己的畜产品基地,主产区在满足本地的同时承担了平衡全社会需求的重任,非主产区在满足本地的同时承担了平衡全社会需求的重任,非主产区放弃畜牧业,本区域自给率过低,才是造成猪产品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非主产省一定要投放适当的人力和财力,抓好畜牧业主产乡镇和畜牧业专业村建设,才是降低畜产品市场波动和保障本区域市场供应有效途径。

四、肉类消费增长决定了饲料和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

据城乡居民统计,农民的肉类消费与城里人的差距正在缩小:以十年的间隔期来观察,198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2.2倍,1991年为2倍,2001年始1.4倍。20世纪50~80年代,中国肉类消费的特征是有什么吃什么,现在吃肉多少取决于自己的消费购买力。未来城乡居民在肉类消费上的差异基本消失,城乡居民在肉类消费上的倍数关系成为历史,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出发,该吃多少就吃多少。

肉类总产量第一,并不是吃肉太多。中国的畜产品总量是世界第一,但由于人口数量太大,一旦平均到每个人,排队就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上了。

中国肉类生产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色,肉类消费与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主产区一般都是主要消费地区,高收入地带也是肉类主体消费带。农村肉类消费与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收入越高的人群,肉类消费量越多,质量也好一点,中国肉类消费的阶段性目标是每人每天多吃一两肉。当农民和城市居民吃肉一样多,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吃肉多的时候,才是我国肉类消费进入佳境的时候。

总之,抓好饲料行业头等大事应是迅速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也是当前的工作重点。集团化、规模化是方向,是近年来大企业努力追求的,2010年“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成为一个重要话题,这很重要。但比这些更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工作是研究年产1~10万吨单个企业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全国饲料企业1.36万家,商品饲料1.37亿吨,平均单个企业1万吨的产量。前20强企业饲料总产量4 908万吨,占了全国产量的1/3,其中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16家,再加上单个企业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自己能管好自己的事情。单产几千吨的企业有可能成为兼并的对象,当然有的经营有方也能生存。饲料行业协会主要力量应放在研究和解决年产1~10吨、尤其是不在前20强的、全社会几万吨饲料产量的主体企业,要有提升中间大群体的大举措和大政策,方能迅速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口粮肉类养猪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养猪
杨凌农科 让普通口粮变“地下黄金”
改革开放推进口粮消费模式融入美好生活
肉类加工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祖传“口粮”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