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

2010-05-03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100190

图书馆建设 2010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研究

孙 坦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北京 100190)

黄国彬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盛小平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金 瑛 刘 峥 陶 俊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北京 100190)

1 学科研究发展概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类型的进一步多样化、用户信息需求的复杂化与专深化,给图书情报服务带来了各种新的挑战,也提供了各种发展契机。特别是随着被称为下一代因特网计算和下一代数据中心——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出现,与数字化网络化密切相关的图书情报机构在开展资源建设与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实现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提升、由服务于科研之外向直接嵌入到科研过程的跨越。基于Web 2.0的新型学术交流机制的建立,跨界融合知识服务环境的构建与实现以及交互式智能化知识组织、检索与发现技术的发展等,都将进一步促进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服务的分化与融合,并推动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2 2008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主要学术成果

2.1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理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2008年,国外学者围绕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1 知识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对于它的内涵已形成基本共识,研究重点也转向知识管理的深层问题,如知识管理战略、模式、文化、效率、影响因素和挑战等方面。

Gao Fei等人指出,组织中知识管理的任务是管理知识工作者的活动,即为产品、服务和实践过程创新管理静态和动态的知识内容,判断现有的组织系统化知识或创造新的组织系统化知识。知识管理并不仅仅是对显性知识的记录和操纵,还需要辨别出哪些是隐性知识,并通过实践从这些知识中获益[1]。Al-Shammari M建立了一种三层知识管理战略框架:第一层是知识管理驱动者,包括市场自由化、技术进步和客户喜好;第二层是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战略化、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共享和使用;第三层是知识管理实施,包括知识管理购买活动、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数据源质量、项目优势、基于流程的结构及共享理念[2]。良好的知识管理战略能够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组织价值[2]。Faucher J P L等学者利用复杂性理论改进了传统知识管理模式,提出一种新的知识认知系统——E2E(Existence to Enlightenment,存在到启迪)模式,这种模式扩展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层级关系,强调存在、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启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3]。Cheuk B W提出将意义建构(sense-making)理论引入组织的知识管理项目,可以达到理解用户需求、设计基于Web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建立实践社区、衡量利益等目的[4]。Pitt M和Mac Vaugh J 开发了一种用于管理知识转移的实践机制和流程的综合知识管理模型,指出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承认知识涉及多个组织层次的事实;②支持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生产、获取和交流;③可以容纳正式和非正式特别是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的知识流程[5]。

Kimmerle J等人指出社会规范和社会特征这两种社会心理可以影响组织的知识流程,特别是会影响知识共享和知识处理过程[6]。Mehta N认为不同战略、技术和文化是直接影响企业知识管理项目成功与否的因素,并阐明知识管理战略意图、促进知识流创新和评估知识管理价值三方面能力对于企业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是必不可少的[7]。Jafari M等人认为,知识工作者及其协作性、技术部署、学习型文化、扁平化结构、供应链整合、全面战略和柔性组织是知识管理成功的7个关键因素。此外,人的因素、领导力、知识管理定位、价值创造的5个因素(包括人际网络、社会资本、智力资本、技术资产和流程改造)等都是影响知识管理成功的因素[8]。Jennex M E指出,当前知识管理在文化、技术、组织和人员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影响着知识的创造、获取、转移和使用[9]。Kalkan V D认为,知识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如何处理隐性知识、如何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如何适应文化差异性、如何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如何发展新的组织架构及如何积极应对激烈的竞争[10]。组织只有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挑战,才能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2.1.2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知识管理系统是收集、处理、分享组织全部知识和信息的系统,它在知识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国外学者对此问题从基本理念、技术、多语种知识管理系统、评估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1)知识管理系统理念 Probst K和Dempski K认为,知识管理系统已经从传统的以文献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11]。传统知识管理系统集中于如何存储和索引、如何建设和浏览文件等问题,忽视了用户的作用。而随着维基百科等Web2.0技术的应用,知识管理系统应该将用户查询和下载行为、用户意见、用户名誉和用户社会关系等考虑在内。Khalifa M等人认为,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因素,知识管理系统应该侧重于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非系统的使用次数[12]。Goel L和Mousavidin E发现,影响知识管理系统成功的因素主要有:①识别用户、来源、知识及其相互联系;②明确知识部门;③对用户承诺并进行激励;④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⑤评估措施的恰当使用;⑥明确的目标和宗旨;⑦支持简易知识的使用;⑧为知识获取和使用设计工作流程[13]。

(2)知识管理系统技术 基于Web的协作式学习是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Hester A指出,知识管理必须不断努力克服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的低效性、知识管理系统的低效性和知识获取的困难性,而Wiki技术具有改进工作流程、改善交流与协作、促进知识共享的作用[14]。Sarker B K等人将心智图(mind map)和本体(ontology)引入知识管理系统[15]。Penta A等人为图像检索建立了一种由图形用户界面、自动知识发现引擎、提问引擎和数据层构成的本体系统[16]。Zilli A等人设计了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步骤和工具[17]。

(3)多语种知识管理系统 从广义上说,多语种系统(multilingual system)包括多语种知识资源、多语种用户反馈、多语种检索、多语种本体等。O' Leary D E提出了一种由转换(conversion)、内容(content)和联系(connection)组成的多语种知识管理系统模型[18]。Segev A和Gal A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多语种知识管理模型及克服语言障碍的4步程序:选择、搜集、提取和采用[19]。

(4)知识管理系统评估 Poston R和Speier C指出,应该将评估方案(rating schemes)纳入知识管理系统中,因为评估方案可指导将来用户对内容的搜索,也可影响用户的决策准确性[20]。Halawi L A等人提出了一种评估知识型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这个模型由系统质量、知识质量、用户满意度、使用初衷、净效益等内容组成[21]。Tseng S M提出了知识管理系统性能评估指标,分为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计划和知识管理计划的实施3个方面,其中知识管理战略包括外部分析能力和内部分析能力两个指标,知识管理计划包括目标设定、员工定位、知识管理系统设施等指标,知识管理计划的实施包括员工义务和评估系统等指标,而且每个指标下还设定了众多具体的条目来判断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22]。

2.1.3 知识管理技术

Mohamed M S指出,信息技术可以支持知识管理活动,但是新技术要与知识管理原则相结合才能满足组织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应该利用知识管理原则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建设,并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用户、决策者和实施者设计比较完整的框架[23]。然而,Wild R等人认为,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起何种作用还存在争议,现在的研究不是高估就是低估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在两种极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而提出了一个三层知识管理流程模型,以识别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实践促进作用的有效性,该模型由知识管理生命周期、知识管理水平和知识管理目标组成[24]。

Lytras M等人讨论了多种专门的知识管理技术,如知识管理建模技术、知识地图、知识引擎、Web2.0、本体(ontology)、知识管理系统、跨组织网络等的实践应用[25]。De Man A P指出知识应该围绕组织网络进行流动,并通过知识的管理提高组织创新能力[26]。

数据挖掘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发现工具。Wang Hai和Wang Shouhong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客的知识共享系统模型,这个模型能够为获得有效的商业情报进行数据挖掘[27]。Rahman H指出,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中,可以起到改善管理系统、提高技术安全性、改善社会服务等作用[28]。

Grimaldi M等人发现信息技术投资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且具有多样性,这使评估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十分困难[29]。为此,Grimaldi M等人提出了一种框架用来分析信息技术工具对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适用性,它包括明确组织业绩要求、确定技术和组织模式、评价相互依赖性和最终执行评估四部分[29]。

2.1.4 知识管理工具与知识管理绩效评价

在知识管理工具的研究方面,Sarkar S等人开发了CollabDev知识共享工具,该平台整合了应用知识的不同因素,将应用知识与源代码相连,允许多个开发者进行网上合作开发[30]。Costa R A等人利用一种基于Web的社会网络——A.M.I.G.O.S来帮助企业实现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31]。Twietmeyer G A等人将树状图(treemaps)引入知识管理,以提高知识检索效率、决策效率与价值[32]。Chu S K W指出,Twiki既是一种强大的、灵活的、容易使用的企业Wiki技术,也是企业协作式平台和知识管理工具,可以改善集体协作和工作质量,对知识管理尤其是知识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具有显著影响[33]。而在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方面,Eftekharzadeh R发现知识管理流程(知识共享、生产和存储等)和知识管理绩效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4]。因此,组织应该重视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价。Campos L F B认为可以从围绕既定范围、关注基本概念、扩大学科间联系、了解作者的意图和背景、比较相关领域的概念和理论5个方面,评价知识管理模型是否适应组织发展水平[35]。Rasmussen H S和Haggerty N指出,知识评价(knowledge appraisal) 能够反映组织中团队或个人的知识价值与知识流程;知识评价实践分类系统可在知识管理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36]。

2.2 数字学术交流

随着网络的发展,学术交流模式不断地发生着变革,近20年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对学术交流予以了重点关注。

2008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ARL)发起了关于新出版模式的调研,图书馆员通过对研究人员的结构性访谈来了解研究人员当前使用的出版模式,再有选择性地通过对新出版模式管理者的访谈来了解新的出版模式。研究发现,传统学术交流文化中与确认学术合法性相关的因素(如认证、同行评议和引用计量)对创新性网络项目有着重要的影响。几乎所有的资源都被访谈的研究人员建议加上同行评议或者编辑等监督机制。虽然一些纯电子期刊开始尝试开放同行评议的做法,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许多数字出版物的受众面小,能获得的收入也十分有限,并显现出明显的长尾现象。新的数字化资源要想获得更大的影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树立学术名声所需要的时间、通过获得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固定用户群所需要的时间等,甚至在所属的学术交流中获得一席之地也都需要时间。在一些新的出版模式案例中,多媒体和Web2.0的功能模糊了资源的类型,如有声文章同行评议的评论、数据资料中的说明文档。这些内容充分显示了“混搭”的特色,使得研究人员必须重新思考对传统内容分类的定义。所有新出版模式都面临着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如开放获取的网站,当订阅付费成为了一种选择,生存就变成了一种挑战[37]。

除了对新出版模式的研究外,学者们对学术交流引起的图书馆变化也进行了探讨。为推进学术交流的变革,图书馆做出了种种努力,包括策划专门的项目、建立委员会、在机构中推动相应的活动。Ogburn J L分析了如何才能成功地推动学术交流的发展,定义了试图改变学术信息交流的5个阶段:意识、理解、责任、行动、改变,并进行了举例说明[38]。当学术产出变成数字驱动后,关于同行评议的研究成果的传播产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让学术产出能够被立即广泛地分享。研究人员、基金委员会和政策制定者意识到有机会能更快、更好地分享研究成果,同时检索政策需要相应的调整,即从最初保护不知名作者的著作权转变为考虑基金委员会资助研究需尽可能分享研究成果。面对不断变化的检索政策,Joseph H从公众、图书馆、大学、研究者、市场等不同角度考察了目前的检索政策和实践,总结了检索政策基本的共同点:公共检索政策不但适用于公共基金支撑的科学研究,还适用于对一些出版物、论坛的研究;政策的制定者清楚地意识到公共检索政策能起到杠杆的作用,并加快、加强他们对科研的投资;公共检索政策能够增加机构的透明性,进而加强公众对其的监管等[39]。Allen B M从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访的角度分析了学术交流出版模式的变化及其引起的采访工作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图书馆和大学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支撑开放获取项目、建立机构仓储库,使学术成果能够被更为开放、有效地分享[40]。

数字学术交流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重要交流模式。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于2008年11月发布了关于数字学术交流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报告[37]。该报告以网上资源的学术性(scholarly)和原创性(original)为原则,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访谈等形式统计了高校教师和学生运用数字学术资源的主要类型及使用比例:纯电子期刊(E-Only Journals)占23%,数值数据库占20%,综合站点(Hubs)占17%,百科全书及词典占12%,论坛占11%,博客占7%,综述占5%,预印本与研究手稿(Working Papers)占5%;数字学术资源使用频率表现为:每周使用占32%,每月使用占24%,每天使用占18%,不经常使用(Infrequently)占18%,需要时(As Needed)使用占7%,其他占1%[41]。同时,研究表明,数字学术交流革命正在所有学科中逐渐显现,数字出版的影响经过几年的发展正在逐渐扩大,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较有影响且学术内容十分丰富的电子出版资源[37]。但从综合范围来看,数字出版规模总体上偏小,且出版内容定位较为狭窄(Niche Resources),仅能够满足小范围受众的需求[37]。报告认为,建立可信度、提升资源质量对于数字出版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而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化,特别是开放存取出版,则是其发展亟需面临的重要挑战[37]。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及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学术交流(scholarly communication)网站与机构库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呢?美国罗格斯大学Jantz R C和Wilson M C围绕上述问题选取ARL下的113个机构为样本进行了调研,他们通过设置HaveIR(用于表示该机构提供了机构存储库网站)与HaveSC(表示该机构有学术交流网站)两个参数进行统计,并对调研数据运用皮尔逊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学术交流网站的出现与机构存储库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41]。Jantz R C同时研究了机构存储库的导航方式与学术交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机构存储库导航途径越多,机构库的推广就越充分,相应的资源存取与利用率就会越高[41]。Jantz R C对63个建有机构存储库的导航途径进行了统计,发现有40个大学图书馆的机构存储库在不同栏目中进行了导航设置,其导航设置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学术交流页面(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age)、教师(For Faculty)页面、馆藏与资源(Collections and Resources)页面、图书馆主页、服务页面、重要新闻、关于图书馆和查找信息等[41]。

长期以来,自存储是大学对机构存储库充实数字内容的方式之一,但是教师并未积极地提交他们的研究成果,这造成很多机构存储库的存储内容十分匮乏。美国加州伯克利电子出版社Bankier J与Perciali I认为,自存储不受教师青睐的原因之一是机构存储库仅作为机构内部存档资源,教师的原创性成果不能在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42]。这与大学的首要核心任务是提高研究与学问,其次才是存档内容的实质相违背。因此,依现有模式吸引教师通过自存储实现资源存档仍将十分困难。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方式是将机构存储库的建设与大学传授知识这一核心任务联系起来,支持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存储与开放出版,实现数字学术交流。

Bankier J与Perciali I提出对机构存储库进行重新定位(rediscovery)的构想,重建机构存储库的功能范式:①让机构存储库成为教师个人开放的学术资源陈列柜(showcase)。机构存储库一方面可充当学者创作、管理和共享他们学术成果的平台;另一方面,可帮助学者导航各种开放存取出版资源,更好地理解Web2.0的功能与使用。②让机构存储库成为出版同行评议杂志的平台。机构存储库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同行评议机制,出版同行评议电子杂志,构建科学共同体。③让机构存储库成为大学杂志出版的窗口。Bankier J统计得出目前约有70个机构库的所属机构运用伯克利数字出版平台(Bepress)举办同行评议在线杂志。Bankier J认为,大学机构存储库可以举办商业领域不愿意涉足的特定小范围的同行评议在线杂志。该类杂志定位的参考因素有:非商业领域、发展中的新兴领域、突显地方特色、行业实践领域、专题论文[42]。大学通过举办这类同行评议在线杂志吸引学者运用机构存储库并鼓励其出版原创性成果,以此改善机构存储库的自存储存档功能及缺乏原创性研究成果的状况。

2.3 图书馆出版

图书馆出版主要是由图书馆机构牵头举办的基于电子出版的服务。2008年,Hahn K L发表了《研究图书馆出版服务——大学出版的新选择》一文,对ARL成员馆的调查显示,图书馆出版服务正在迅速发展[43]。截至2007年底,在给出有效回复的80家图书馆中,ARL约有44%的成员馆正在发展或申请出版服务,另有21%的成员馆计划开展此项服务,尚未积极行动的成员馆仅占36%[43]。从图书馆出版的类型来看,其出版种类多样,但主要集中于主办电子杂志。主办杂志、会议论文(集)、专题论文的图书馆分别占开展图书馆出版业务成员馆的88%、79%和71%[43]。图书馆出版的支撑平台主要包括开源软件,如开放杂志系统(Open Journal Systems,简称OJS)和DPubs等;商业化数字空间服务平台,如伯克利电子出版社(Bepress)这两大类。据伯克利电子出版社主席Bankier J G称,Bepress数字空间平均每月新增5家电子杂志举办机构,截至2008年,有70余家图书馆选择Bepress作为出版平台举办同行评议杂志[44]。

图书馆出版的模式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Bankier J与Perciali I认为,图书馆应该建立以学科领域为中心的电子出版模式,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利用机构库,发表原创性成果[42]。Xia Jingfeng则认为,图书馆出版以某一学科建立电子杂志,容易造成“内容水平低、受众群体少”等问题[45]。这是因为单一的学科限制了大量读者,若电子杂志不属于核心期刊,则读者会更少。由此,他认为宜建立以单一机构库支撑、多种学科综合的出版模式。Xia Jingfeng还认为,同行评议并非是学术杂志唯一提高质量的方式,可以借鉴日本Kiyo杂志采取以机构为中心的“准同行评议”模式,即让该机构的高级研究员来评估他们所在机构的研究员和研究生的成果[45]。

2.4 科学计量学

2.4.1 期刊与机构评估研究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当今衡量杂志水平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Habibzadeh F等人提出在原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增加被引用杂志的声望(prestige)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即对原影响因子根据杂志声望进行加权以得出加权影响因子(Weighted Impact Factor)这一新举措来综合评价期刊,以改善现有的影响因子评价期刊方法存在的不足[46]。该理论通过比较被引用杂志与当前杂志声望的高低来确定加权系数。

其原理是:

假设有n种杂志,某一杂志i记为Ji, 假设Jk引用Ji中的论文,Ck,i表示Jk过去两年引用Ji的数量之和,Pi记为Ji在过去两年发表的论文之和,那么,式(1)中PYIFi表示Ji前次测定的影响因子,qk,i表示Ji相对Jk的声望;式(2)中wk,i是加权系数,可通过逻辑斯蒂函数求得;式(3)中WIFi是Ji的加权影响因子,即杂志i最终的影响因子WIFi是过去两年引用Ji的所有文献与加权系数的乘积之和与过去两年Ji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

较原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这里主要增加了加权系数。这一思想使得那些相对声望较高的杂志获得更多的引用,而那些声望不佳的杂志则加权系数较少,并逐渐面临淘汰。事实上,由于杂志声望的确定仍然依赖于影响因子,因此这一方法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影响因子的作用,容易造成期刊的马太效应。

评估科研机构是科学计量学中又一代表性研究活动。学术界对此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测量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与引用率,通过评估他们的科研成果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间接反映科研机构的总体水平,如h指数的研究;二是通过测量科研机构的标志性成果、机构的产出总和及机构本身的社会影响等来反映科研机构的科学水平。上述评价都是从产出的角度来评价科研机构的,并不足以揭示科研机构的生产效率。

Coccia M为此提出标准多样化模型4,它是对原标准多样化模型1、2、3的改进[47]。该模型不仅能够用于考察科研机构的产出,同时还可用于考察科研机构的投入(如财政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科研仪器投入等),从而综合评价科研机构的效率[47]。标准多样化模型4又称修正研究机构评估(REsearch Lab EValuation,简称RELEV)函数,Coccia M为了便于统计,将研究者和高级访问学者作为机构的投入指标,将发表的SCI论文、非SCI论文和会议论文作为考察的投入产出指标,即:

式(1)中Xj表示科研机构j的平均生产率,OPt表示机构第t年的产出,IPt-1表示机构第t-1年的投入;式(2)中(i)表示科研机构i的科研实力,为标量赋值(scalar values)(不同的学科类型其标量赋值不同,这是标准多样化4与标准多样化3的差别),表示某种类型的产出与Xj的差[47]。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将科研机构的投入引入到评估体系,但也存在不足,表现在:(1)科研成果作为公共产品,其价值很难通过价格量化,因此通过计算投入产出比不能够有效地衡量科研产出的价值;(2)大学或公共科研机构追求声望最大化,它不同于商业活动的利润(效率)最大化,声望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投入与产出变量测得。当然,作为评价科研机构效率的辅助工具,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4.2 学科情报计量研究

印度学者Gupta B M和Dhawan S M运用从SCIE(SCI Expanded)获取的1993-2001年物理学领域的数据,从研究体系、研究机构、提供的教育类型及博硕士科研成果(outturn)等方面对现阶段印度物理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计量研究[48]。研究比较了物理学基金与整个科学基金支持程度的变化,同时对涉及到的专业组织与物理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印度的博硕士科研成果在1985-1997年间较1966-1984年间有所下降;物理学出版产量在过去9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2.5%;印度优秀的物理学研究中心整体较少[48]。

Dastidar P G和Ramachandran S等人分析了南极科学1980-2004年这25年间的研究成果[49]。成果统计均来自SCI的961种杂志或文档,共10 942条记录(包括研究论文、通讯、综述等)。研究表明,研究论文的数量较1980年增加了3倍,产生了13个新的研究方向;高达41%的科学产出是由美国和英国做出的,其次是澳大利亚和德国;英国南极调查(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简称BAS)、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lfred Wegener)是南极科学领域重要的高产机构;《Polar Biology》杂志出版了多数南极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Nature and Science》是被引率最高的杂志。

2.5 信息组织模式与机制

2.5.1 信息组织体系的架构

信息组织体系的架构是信息组织中长期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2008年,研究人员重点讨论了构建方法、构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信息学系采用从上至下的方法,以创建本机构信息学领域的知识组织体系为例,探讨了专业知识组织体系的构建方法[50]。他们以杜威十进制分类法、信息科学分类法以及美国信息科学和技术学会、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文摘及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的三部叙词表为基础,构建了专业领域的知识组织体系[50]。研究结果发现:已有的分类法和叙词表虽然有助于创建专业知识组织体系的学科属性和结构,但是专业领域资源的组织还需要征询专业领域人员对于组织目的、分面方式、覆盖范围等方面的意见;主要类目应根据机构利益、机构所拥有的资源和领域分类法共同确定;分类款目应根据机构的兴趣从分类表中的术语、专业领域知识体系及叙词表中选取;搭建完成的机构专业领域知识组织体系初稿需要再次征求咨询机构人员的意见,与使用机构保持一致的创建原则,这有利于专业领域内容的组织和导航[50]。Rowley J和 Slack F提出了自助服务的信息展示台的多维知识组织体系的构建方法,根据信息展示台技术的发展,兼顾传统服务和电子服务内容,从4个维度(即地点、用户、任务和技术)来组织信息,下级类目是由上级的主要类目发展而来的。该方法能够应用于所有的信息展示台,也有利于信息展示台的研发整合,为电子服务、在线服务和用户自我服务扩展奠定基础[51]。

分面分析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方法来构建信息知识组织体系的结构,如应用在学科领域的概念体系、关联分类和受控词表的结构架构。Broughton V和Slavic A在FATMKS(Facet Analytical Theory in Managing Knowledge Structure,管理知识结构中的属性分析理论)项目构建人文领域的知识组织体系中使用了此方法,以考查分面分析方法能否满足创建人文领域的受控词表和建立分面分类体系的要求[52]。结果发现,为了能方便地支持分面组合索引以及界面的分面检索和浏览,分面分类需要一个正规化的数据结构和一个合适的管理工具;恰当的分面系统的概念框架能被应用在人文科学领域,并可以完全集成在一个词汇管理系统中[52]。

2.5.2 词表和术语的发展

关键词是用户表达需求、进行检索和浏览信息的主要方法,但用户使用关键词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会影响信息的查找,因而词表常被用来帮助规范、控制关键词,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芬兰医学会的Eerola J和坦佩雷大学的Vakkari P抽取了医学网站上的50条配对的问题和答案,以考查病人和医生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概念表述与专业叙词表的匹配程度[53]。研究结果表明,芬兰医学叙词表(Finland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简称FinMeSH)覆盖了65%的医学术语,而芬兰叙词表的覆盖率为41%;专业的医学词表的匹配率明显优于通用词表,但存在同义词匹配度低等问题,因而将通用词表与医学词表相结合可以提高匹配度,扩展词间关系[53]。

随着语义网的发展,知识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从机器可读走向机器可理解。研究人员尝试将传统知识体系主题词表、叙词表、规范文档以OWL(Ontology Web Language,Web本体语言)、SKOS(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简单知识组织体系)、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等编码语言进行描述,以帮助机器对语义的理解。

Summers E等学者探讨了如何将MARCXML格式的美国国会主题词表转换为SKOS编码[54]。这种转换的优点在于SKOS编码有良好的扩展性,并能整合语义网的其他词表,如都柏林核心元数据[54]。同样,Zeng M L和 Fan Wei也用SKOS《中国分类主题词表》(Chinese Classified Thesaurus,简称CCT)进行了编码实验,并指出了SKOS在反映等级结构、辅表的顶级概念、标注多类型的标码方式上存在的问题[55]。

而此研究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是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联机图书馆计算中心)的术语服务项目。OCLC试图对各种类型知识组织资源(包括规范文档、主题词表系统、网络分类、分类表等)进行互操作,提供基于Web的服务[56]。项目通过在多个受控词表之间有选择地建立映射来帮助文献收藏机构为馆藏创建相互兼容的元数据,以便基于网络的元数据编辑器获取术语资源,其优点在于能够在检索过程中整合叙词,利用分面结构进行语义扩展[56]。

McCulloch E和Macgregor G分析了术语服务的映射方法,他们通过特定词表,如AAT(Art and Architecture Thesaurus, 艺术和建筑叙词表)、MeSH(Medical Subject Headings,医学主题词表)和杜威十进制分类法框架特定关系的映射实验,证实了在1995年由Chaplan提出的映射方法在当前环境下并不适用,即在提供充分术语定义和说明的前提下Chaplan提到的步骤可以相应减少[57]。

Tennis T J和Sutton S A为了满足词汇发展应用的需要,探讨了SKOS的进一步发展:追踪词汇框架和词汇概念的变化[58]。研究显示:尽管SKOS模型能较好地表示概念、支持语义网的索引和检索,但不能满足词汇发展的应用需求,不能保持历史的延续性,因而Tennis T J和Sutton S A提出了采用词汇注册的方式来管理概念及相应的工作流程[58]。

2.6 元数据与大众标注

2.6.1 元数据

元数据是数字环境下数据进行组织和处理的基础,元数据研究一直是信息组织中的热点问题。2008年,国外元数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元数据模型的构建上。

不同数字环境创建的目的、包含的知识资源类型、采取的服务方式都有差异,因而采用元数据模型进行知识组织能够根据组织者的需要对现有的元数据标准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Patra C研究了如何构建陶器领域的数字化存储的元数据模型,并通过分析陶器领域的元数据需求来建立陶器资源数字化仓储,从而为陶器研究者和艺术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59]。研究过程中,Patra C首先评价和对比了各种不同的可获得的元数据标准和形式,然后对陶器资源进行分析,以确定需要对其描述的元数据元素,组织陶器资源[59]。研究表明,现有的DC元数据和描述艺术作品的GEMS(Greenstone Editor for Metadata Sets,元数据集绿宝石编辑器)都可以用来组织和描述陶器资源,但是又都不能完全符合陶器资源数字化仓储的标准[59]。随着数字化视听资源在图书馆及其他文化机构应用的增多,Clair K以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实践为基础,讨论了如何制定和实施数字化视听资源的元数据模型[60]。

2.6.2 大众标注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站容许用户向资源添加条目、使用关键词进行标注,自由分类、大众标注成为知识组织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2008年,国外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化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并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大众标注、自由分类对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的作用。

标签能有助于用户参与知识组织,但它是否有助于帮助用户查找信息,却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Sinclair J和Cardew-Hall M进行了一组实验来探讨标签集的作用,实验发现,在任务明确的情况下,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检索界面,而在任务抽象、不具体时,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标签集的方式[61]。因而,在构建数字知识环境的时候,尽管标签有着重要的价值,但不能将它作为唯一的手段来为用户导航。Morrison P J通过对8个检索系统的调研,提交了103个随机的查询提问,并通过分析结果数据发现,当比较检索效率时,搜索引擎和folksonomies(一种大众标注)查询结果能互相补充,就像检索引擎和主题导航的互补一样,搜索引擎返回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返回率;但主题导航与folksonomies的互补能力较差,如在随机查询时,del.icio.us网站中基于folksonomies的统计主题的检索效率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主题导航的检索效率是一致的,虽然主题导航的检索结果更准确,但检索的返回量相当少[62]。Chopin K的研究则表明,基于用户标签的检索不能比其他的网络检索方式检索或发现更多的内容[63]。

Gazan R认为,社会标注和评论能作为一种交互论坛,鼓励知识的合作发现和产生,同时也能减少数字图书馆服务的障碍,增强用户的参与[64]。但数字图书馆要应用标注来实现知识的组织和交流必须注意8个方面:呈现、标注的便捷性、匿名、内容控制、收割标注内容、易检索型、网络效率、通知和分享[64]。

2.6.3 Web2.0与信息组织

随着Web2.0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注意考察采用Web2.0网站在信息组织上的优势及是否可以将此扩展应用到数字图书馆领域。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构建了一个展示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成果的虚拟知识环境——在线研究文件系统UQ Research[65]。但虚拟知识环境搭建完成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很少参与到项目中,而是更乐于利用MySpace和Facebook等社会网络来展示其研究成果,为此Weaver B 在2007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来了解UQ Research项目的不足[65]。结果发现,与UQ Research相比,Facebook更加灵活,便于研究者实时交流,能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交互,因而虚拟知识环境在知识组织、系统功能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来吸引用户参与,如增加电子邮件功能,增加定制功能,允许整合外部应用程序,支持更多格式而非仅能使用纯文本格式,允许用户按照喜好进行存储,经常更新数据,允许定制事件条目、易于获取目标新闻和RSS条目,显示研究者的工作状态等[65]。

除了比较研究之外,国外研究人员还尝试采用基于Web 2.0思想的软件来搭建虚拟知识环境。Mitchell E等考查了开源的社会软件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并通过社会数字福塞斯项目利用博客搭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平台[66]。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开源的社会软件搭建数字图书馆时,要注意开放软件的数据模型与要构建的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框架是否具有一致性[66]。

2.7 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保障机制。2008年,国外有关图书馆联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影响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因素、图书馆联盟的运作成本、图书馆联盟的优势等几个方面。

2.7.1 影响图书馆联盟发展的障碍研究

图书馆联盟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联盟成员对许可文献的使用程度不同而引起的摩擦、合作意识薄弱、图书馆联盟成员对拥有与分享的态度不端正等。

在提供电子期刊目录的图书馆联盟中,其成员的使用水平是不同的。比起其他成员机构,一些机构对文献有较高的需求。这种使用程度的不同有可能导致联盟体制框架下局势的紧张,对联盟的稳定和连续性构成威胁,应引起联盟的管理人员的注意,以防止这些使用的不同成为成员图书馆之间的摩擦因素。Termens M在其文章中指出,使用程度的不同与可获得的期刊数量和每个学科的主要阅读方式相关。例如,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一些科研人员相较于其他学科的科研人员,对印刷文献的依赖程度更大;这些学科的学者认为,相较于电子文献,印刷文献具有更高的价值[67]。另外,Termens M还指出,对这些使用中的差异应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深入了解其根源,但是需要更广泛的项目来完成这一研究;图书馆联盟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根据用户真正需求进行调整[67]。

Ghosh M采访了49所图书馆,对制约图书馆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文章中指出:最主要的问题是合作方面的障碍,联盟的成员不愿进行协调合作和思想交流,缺乏必要的奉献精神;今天的馆员必须把过去“我的顾客”的思维移除,制定一项共同的远见——“满足我们的顾客”;进入联盟是一个承诺,因此所有成员图书馆必须了解其责任、义务、利益和期望,明确对拥有与分享的态度;大多数图书馆面临图书馆预算被削减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负责组织人对图书馆的作用几乎没有了解;观察到的其他制约因素还有技术问题、沟通不足、图书馆员有限的知识等[68]。

2.7.2 图书馆联盟的成本计算研究

财政拮据是图书馆联盟所有成员馆面临的共同问题。Ching S H等人采用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方法对超级电子图书联盟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图书馆联盟的关键活动,计算与联盟运作相关的费用[69]。文中指出,电子图书馆联盟的真实成本应包括电子资源本身的费用、工作人员的时间和联盟管理的开销;作者在进行研究时并没有使用任何结构模型,但提供了联盟的管理及商业运行成本活动的详细分析;这种信息将有助于联盟的管理团队了解引起成本的原因,可以评估需要降低运行成本的因素,并决定哪些活动需要更多的资源[69]。从基于成本的计算方法获得的结果可以对联盟未来的预算规划和运作基准提供一个参考。通过对成本的计算研究,联盟可以找出关键活动及运作的相关费用,调整关键活动,以降低成本、改善流程和决策。

2.7.3 对图书馆联盟成绩的研究

2008年,国外学者继续对图书馆联盟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单个图书馆或信息中心拥有用户需要的全部信息资源或采购所有的资源是不可能的。图书馆联盟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陷。不仅如此,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图书馆联盟在满足研究者不同性质的信息需求中被证明是有效的。Chand P和Nishy P对科学和工业研究实验室的个案进行研究,并指出:建立图书馆联盟以来随着期刊基础的扩大,科学和工业实验室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得到了加强;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在机构满足研究者的不同性质的信息需求时被证明是有效的;科学和工业研究实验室加入图书馆联盟后,实验室可获取论文的学科范围、数据库数量、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等,实验室通过联盟下载的论文数量也有明显的提高[70]。Chand P和Arora J在文章中指出,成员对图书馆联盟资源的使用有了质的提高;并对2004-2007年间来自不同出版商的电子商务资源的使用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几大数据库电子资源使用状况数据的分析,这项研究提供了印度高等教育中获取电子资源时对图书馆联盟服务使用提高的证据[71]。Shalu B和Sharma K在《图书馆联盟:向信息社会迈出了一步》一文中指出,图书馆联盟的不断发展再次证明了图书馆合作的有效性[72]。

2.7.4 INNOPAC系统在图书馆联盟中的使用研究

INNOPAC系统是美国INNOVATIVE公司开发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Taole N和Dick A L对莱索托图书馆联盟(LEsotho LIbrary COnsortium,简称LELICO)中成员图书馆系统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其具体做法是从联盟图书馆中选取12家图书馆发放调查表,并对其中的5个主要图书馆进行了后续的访问调查[73]。结果发现,图书馆INNOPAC系统最适合LELICO的图书馆;如果INNOPAC系统执行正确,将能够解决无法有效地访问和共享成员图书馆资源的问题—— 一个长期困扰LELICO的问题;INNOPAC系统不仅能够大大提高LELICO成员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的程度,还可以协助国家图书馆将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扩大到首都以外的偏远地区,并能够有效地改善该地区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使更多的人通过莱索托教育学院和莱索托远程教育中心获取资源[73]。

2.7.5 图书馆联盟协议研究

如前所述,对资源利用程度的不同有可能导致联盟成员之间的摩擦,因此起草一份备忘录尤为必要。这份备忘录主要是以文件形式证明成员之间的关系、明确会员在联盟中的义务、责任和权利。Williams K C研究了图书馆联盟协议的类型、协议的内容条款、非会员图书馆的费用等问题[74]。研究结果显示,图书馆最常见的资源共享协议是州际联盟协议,其次是互惠协议,再次是多州合作协议;了解最常见的图书馆联盟协议可以帮助图书馆对加入哪个联盟做出明智的选择;协议内容涉及的主题主要有数据库许可、合作编目、读者借阅特权、馆际互借协议和自由贷款协议等;对非成员馆借阅资源时是否收取服务费用的问题,受访者认为对非成员馆收取费用的占53.9%,不收取费用的占46.1%;在认同收取费用的53.9%的受访者中38.3%的人认为每份资源应收取10到15美元[74]。这项研究可以作为图书馆调查各种图书馆联盟的一个起点。

2.7.6 升级宽带必要性的研究

国外研究在图书馆联盟所取得的成绩中提及了成员馆对资源的利用有了质的提高,但这种提高依赖于联盟馆的宽带连接。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联盟的资源,联盟馆有必要升级宽带。Chand P和Arora J提出,联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连接问题;联盟中联盟馆根据大学的规模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连通性和速度,从512Kbps到2Mbps[71]。而且INFLIBNET(Information and Library Network,信息与图书馆网络)建议,在技术可行的所有大学提供2Mbps的连接将会改善电子资源的获取。Ghosh M在文章中除了论述合作方面的问题外,还指出尽管印度Maharashtra州合理开发了通信信息基础设施,但这种努力落后于资源共享的发展,为达到促进协作和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意图,该州制定了相应的体制机制,而且其中必需存在的两个条件之一便是高校连接高速光纤线路(32兆)[70]。

2.7.7 实时参考咨询联盟的质量测定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临24/7服务的需求,尽管实时参考咨询联盟仍存在成本问题,但许多图书馆都注意到了实时参考咨询服务的必要性及其价值。Meert D L和Given L M在文章中探讨了参与24/7实时参考咨询联盟中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质量,以分析高校联盟中实时参考咨询工作人员的特点[75]。尽管图书馆实时参考咨询联盟越来越普遍,但许多图书馆对一个外部机构是否能够有效回答用户的问题表示怀疑。Meert D L和Given L M就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在读者期望时间内的有94%,而非专业的工作人员为82%;在实时回答问题项目中,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回答89%的问题,而非专业的工作人员则只能回答69%的问题,存在着显著差异[75]。如果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提供足够的资料,方便非专业工作人员使用,则将大大提高非专业工作人员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75]。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未来5年内,实时参考咨询在有效性和准确性方便将更有能力。如果实时参考咨询的质量是图书馆加入联盟时需要被考虑的因素之一,那么这项研究表明不必考虑实时参考咨询的质量问题。

2.7.8 图书馆联盟在发展中国家

在网络的帮助下,发展中国家的图书馆联盟正在逐渐成型,以分享资源并扩大获得印刷版和电子版的馆藏。图书馆联盟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情况正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Moghaddam G G和Talawar V G在《图书馆联盟在发展中国家》一文中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图书馆联盟的现状,并以印度图书馆联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指出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缺乏、财政不足、文化和背景的不同等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图书馆联盟的因素;印度图书馆联盟的问题是印度主要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大多集中在电子资源共享上,因此联盟需要积极探索其他领域的合作,在全局范围提高图书馆资源和服务[76]。可见,印度对中国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也给予了关注。Dong Xiaofen和Zou Jiping追溯了中国图书馆联盟的历史和发展,并列举了中国图书馆联盟的不同类型,指出国家层面上的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SHL(China Academi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ibrary,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NCIRSP(National 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roject,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NSTL(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联盟已成为了国家数字图书馆的骨干[77]。这些联盟通过集体授权和购买迅速有效地扩大了数字资源,向全国提供了更多的国外数据库[77]。同时,一些大型图书馆联盟已加入OCLC,与其他国家建立了互惠的大型图书馆系统。Erdogan P和Karasozen B对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大学图书馆联盟(Anatolian University Libraries Consortium,简称ANKOS)的管理、结构、用户/馆员培训、国际合作、开放获取和机构存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ANKOS除了在获取电子资源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外,在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技能上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ANKOS为成员馆指出与其大学最相关的资源,并鼓励成员馆合理使用获得的资金;ANKOS正努力成为一个法律实体,以便在政府、代理机构或大学本身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Erdogan P和Karasozen B肯定了ANKOS在土耳其信息社会中的作用[78]。

2.8 图书馆中的著作权问题

2008年,国际组织和英美等国的有关学者进一步关注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其中美国图书馆界积极反映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立法诉求。例如,在将近3年紧张的工作之后,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牵头组织的美国著作权法第108条款研究组(Section 108 Study Group)于2008年3月31日发布了一份著作权问题研究报告。报告对于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等机构在数字环境下为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而努力时如何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资料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并提出多项针对美国现行著作权法的修改建议。其中,需要重点强调的两项是:①应当在第108条款中增加新的例外;②许可有资质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为保护濒危著作权作品免受破坏或损失而进行保存性复制[79]。这种“仅用于保存”的复制行为将受到限制,所以应当在第108条款中增加新的例外,许可图书馆和档案馆出于保存的目的对公开存取的互联网站和其他在线内容进行抓取和复制,以保证这一类型资源可以为学习、研究和其他学术性目的所获取使用。当然,著作权拥有者可以选择不许可图书馆收藏其作品。由美国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和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等5个图书馆组织共同组成的美国图书馆版权联盟(Library Copyright Alliance),于2008年11月提交给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正式函件中指出:著作权例外对于图书馆履行自身使命极其重要[80]。借助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图书馆可以为学习和研究提供支持,让公众能平等使用信息,并确保图书馆能有效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然而,虽然不断有呼声要求加强对数字时代著作权作品的保护力度,但关于如何拓展数字时代图书馆享有的著作权例外的要求却较为鲜见。以美国为例,现有著作权法允许图书馆出于保存版本的需要只能制作3份复制件,或者只能在馆舍内提供相关数字资源的借阅服务,但是诸如这样的著作权例外规定均不能满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项目、资源数字化项目、跨国合作项目的实际需要。

英国图书馆界积极反映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立法诉求。2008年3月,英国国家图书馆(British Library)启动了一项著作权在线调查。该调查主要调研图书馆用户对著作权例外的知晓程度,并以此作为修订英国现行著作权法律适用于图书馆例外规定的辅助依据。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图书馆用户对图书馆(包括图书馆建立的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利用频度;对图书馆各类型资源的使用频度;对“fair use”(美国著作权法律使用该表述)、“fair dealing”(英国及基于英国著作权制度而建立自身著作权制度的国家或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新西兰等使用该表达)、“limitation and exceptions”等术语的了解程度;合理使用可适用的作品类型(即是否需要将合理使用可适用的作品类型扩展到音频制品、电影作品和电视作品);是否应该为印本资料和同一内容的数字资料规定不同的著作权例外;著作权限制与例外的适用主体(如著作权例外的适用主体是否只能局限为隶属于某一教研单位的研究人员,或只要出于非商业的目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著作权例外的适用主体);可适用著作权例外的著作权作品的利用方式;图书馆是否需要对用户使用著作权作品实施监控;将复制权例外的作品类型扩展到音频制品、电影作品和电视作品后是否对用户自身的研究真正有帮助,等等[81]。

eIFL(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图书馆电子信息协会)积极反映对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立法诉求。eIFL(全球48个国家的图书馆参与该组织,多数图书馆来自发展中国家)组织专家向WIPO(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与图书馆有关的著作权例外建议。2008年7月16日,欧盟发布了《知识经济中的版权(绿皮书)》[82],专门讨论了《2001年5月22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协调信息社会中版权和相关权若干方面的第2001/29/EC号指令》(Directive 2001/29/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 May 2001 on the Harmonis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简称《欧盟信息社会版权指令》)[83]规定的著作权专有使用权(exclusive right)的例外问题,并专门结合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公众利用版权作品的需要,提出了与图书馆可享有的著作权例外相关的25个问题,以供各界共同探讨。对此,2008年11月8日,eIFL从图书馆界自身职责的角度,发表题为《eIFL的回应:知识经济中的版权(绿皮书)》,对其中19个问题做出积极回应[84]。其中针对第18个问题,即“对于公众可访问的图书馆、教育机构、博物馆和档案馆所享有的著作权例外,是否应该从格式迁移、制作复制件的数量、扫描的作品为本机构拥有的全部作品这3个角度加以明确限定?”[84]eIFL认为,对第一角度涉及的问题,《欧盟信息社会版权指令》第5条第2款已经做了清晰规定;对于第二个角度,eIFL认为不应该对图书馆出于保存需要而对制作复制件的数量加以限制,并将美国著作权法第108条款研究组于2008年3月提出的报告涉及的“建议立法将现有图书馆出于保存需要可以制作3份已发表作品的复制件”[79]修订为“图书馆出于保存需要可以制作若干份已发表作品的复制件作为佐证”;至于所涉及的第三个角度,eIFL认为更需要慎重考虑,因为现实中如何界定“本机构收藏的所有资源”往往存在难度[84]。

3 未来展望

了解2008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进展,便于我们发现世界图书情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国外相比,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固然受技术与环境等外部客观因素的制约,当然也受思维模式、研究导向方面的影响。有鉴于此,在展望未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动向时,笔者期望国内学者能更加注意研究理念的创新、树立主动跟踪图书情报事业最新发展动向的意识,这样才能跟上国外学者的研究步调。结合当前的分析,国内学者可以更加关注以下这些领域:

3.1 基于Web 2.0的新型学术交流机制研究

基于Web 2.0的新型学术交流机制将以内容管理、知识管理、社会网络和在线合作为基础。其中,内容管理能够实现对各种数字内容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主要涉及自动模板使用、内容组织、版本更新、工作流管理、文档管理和内容可视化;知识管理能够让个人和组织(包括虚拟研究组织)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主要是借助各种新出现的虚拟社区交流工具(如博客、维基等更为半结构化、自我治理的工具)实现知识创建、转换与获取;社会网络能够让个人和组织(包括虚拟组织)进行身份表达和合作者的识别,其组成要素包括侧写页面(profile pages)、虚拟社群、自我表达内容、内容创建工具、内容共享方法、大众标注(folksonomy)等;在线合作能够推动个人或组织方便地寻求合作对象和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源,借助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其核心要素包括信息传递、社群组件、实时合作和交流。基于上述四大要件的新型学术交流机制研究,需要着眼于开放科学(open science)的新理念,结合机构存储库等新型的存储形态和创作共用协议等新型的成果共享机制,从数据获取与建模、合作与可视化、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成果传播与共享以及永久存档等角度切入,研究这种学术交流机制的组成、实现及其对图书情报领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影响与推进。

3.2 跨界融合知识服务环境的构建与实现研究

基于嵌入式服务理念,以综合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知识组织与知识化集成系统、个性化集成服务系统的有效创建为依据,动态嵌入用户科研、工作和学习过程,提供跨界嵌入式服务,全面改变以往图书情报机构只是以常规的期刊、图书、专利等传统文献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方式,而是将课件、软件、仪器设备、会议预告、机构名录、人物名录、名词术语等科研学习活动中经常被关注的重要信息资源,以一站式服务、情景敏感式推荐等服务模式,为用户创建跨界融合知识服务环境。为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各种跨界融合知识服务环境下图书情报机构核心服务的基本范式、实现渠道、支撑技术、管理机制、绩效评估体系及社会效用。

3.3 交互式、智能化知识组织、检索与发现技术的研究

随着网格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系统为本地和远程用户提供便捷的数字访问与获取服务已是图书情报机构的主流服务方式。图书情报界围绕传统的基本业务流程——采、分、编、典、流而开展的研究正日益被新型的业务模式以“订购—访问”为基础的研究所取代。为此,如何在保证高度查全率而又不失查准率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组织,如何设计出更为适应用户跨界融合知识利用环境的知识检索系统,如何基于知识挖掘与内容分析、政策与战略分析、情报集成分析、专业信息学方法与技术、战略情报先进组织机制等方法与技术提供以支持知识发现为驱动的情报服务,这些均需要有更为系统的理论指导与更为贴切的技术支持。这要求图书情报界必须更加关注这种发展趋势,更加重视交互式文献与非文献的知识服务组织的研究,更加注意交互式、智能化的知识组织、检索与发现技术的研究。

了解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利于拓展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由于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图书情报领域的业务活动涉及面日益宽广。因此,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边界也在不断发展、演化。笔者仅从8个角度揭示了2008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新动向与最新热点,而且所获得的文献不一定能够充分、完整和客观地反映出2008年国外理论研究的全貌,加之本文作者水平有限,文中持有的观点肯定存在不少偏颇,不妥当和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1]Gao Fei, Li Meng, Clarke 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Business Operation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2):3-17.

[2]Al-Shammari M. Toward a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in the Arab Reg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 (3):44-63.

[3]Faucher J P L, Everett A M, Lawson R. Reconstitu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3):3-16.

[4]Cheuk B W. Applying Sense-Making Methodology to Design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3):33-43.

[5]Pitt M, MacVaugh J.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4):101-116.

[6]Kimmerle J, Wodzicki K, Cress U.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J]. 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2008(7/8):381-401.

[7]Mehta N.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in Global Software Companie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 (2):42-56.

[8]Jafari M, Fathian M, Jahani A, et al. Exploring the Contextu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 Th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2008 (1):53-71.

[9]Jennex M E.Current Issu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M].Pennsylvania: IGI Global, 2008.

[10]Kalkan V D. An Overall 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Global Business[J].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2008(3):390-400.

[11]Probst K, Dempski K.Considering Users and Their Opinion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R]. New York: ACM, 2008.

[12]Khalifa M, Yu A Y, Shen K 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Success: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 (1):119-132.

[13]Goel L, Mousavidin E. A Proposed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3):82-100.[14]Hester A. Innovating with Organization Wikis: Factors Facilitating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an Effective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R]. New York: ACM, 2008.

[15]Sarker B K, Wallace P, Gill W. Some Observations on Mind Map and Ontology Building Tool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J]. ACM Ubiquity, 2008 (9):1-9.

[16]Penta A, Picariello A, Tanca L.Multimedia Knowledge Management Using Ontologies[R]. New York: ACM, 2008.

[17]Zilli A, Damiani E, Ceravolo P, et al. Semantic Knowledge Management: An Ontology-Based Framework[M]. Hershey: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2008.

[18]O' Leary D E. A Multilingu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 Case Study of FAO and WAICENT[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8(45):641-661.

[19]Segev A, Gal A. Enhancing Portability with Multilingual Ontology-Based Knowledge Management[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8(45):567—584.

[20]Poston R, Speier C.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Usage: Rating Scheme Validity and the Effort-Accuracy Tasde-Off[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End User Computing, 2008 (1):1-16.

[21]Halawi L A, McCarthy R V, Aronson J 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Success[J]. The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 (2):121-135.

[22]Tseng S M.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Performance Measure Index[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8(34):734-745.

[23]Mohamed M S. The“ Continuumiz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ology[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2008 (2):167-173.

[24]Wild R, Griggs K, Downing T. A Framework for E-Learning as A Tool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2(7):371-380.

[25]Lytras M, Russ M, Maier R, et 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A Handbook of Applied Technologies[M]. Hershey: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2008.

[26]De Man A P.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in Networks[M].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8.

[27]Wang Hai, Wang Shouho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roach to Data Mining Process for Business Intelligence[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8 (5):622-634.

[28]Rahman H. Soci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Data Mining: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Government[M]. Hershey: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2008.

[29]Grimaldi M, Rippa P, Ruffolo M. A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Organizational Impact of It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 Italian Case Study[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se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2008 (2):8-24.

[30]Sarkar S, Sindhgatta R, Pooloth K.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Appli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oftware Maintenance Projects [R]. New York: ACM, 2008.

[31]Costa R A, Oliveira R Y S, Silvio E M, et al. A.M.I.G.O.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ocial Networks [R].New York: ACM, 2008.

[32]Twietmeyer G A, Lyth D M, Mallak L A, et al. Evaluating a New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2008(1):10-18.

[33]Chu S K W. Twiki for Knowledge Building and Management[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8 (6):745-758.

[34]Eftekharzadeh R. Knowledge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Experimental Study[J]. Review of Business,2008(3):44-58.

[35]Campos L F B. Analysis of the New Knowledge Management Guidelines to Evaluate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2008(1):30-41.

[36]Rasmussen H S, Haggerty N. Knowledge Appraisa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Judging What We Know[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End User Computing, 2008 (1):17-34.

[37]Maron N L, Smith K K. Current Models of Digit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EB/OL]. [2009-08-01].http://www.arl.org/bm~doc/current-models-report.pdf.

[38]Ogburn J L. Defining and Achieving Success in the Movement to Chang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J]. 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 2008(2):44-53.

[39]Joseph H. A Question of Access-Evolv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008(1):95-106.

[40]Allen B M. All Hype or Real Change: Has the Digital Revolution Change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008(1):59-68.

[41]Jantz R C, Wilson M 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Faculty Deposits,Marketing,and the Reform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8 (3):186-195.

[42]Bankier J, Perciali I. 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Rediscovered:What Can a University Do for Open Access Publishing?[J].Serials Review,2008(34):21-26.

[43]Hahn K L . Research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 New Options for University Publishing [EB/OL]. [2009-08-01].http://www.arl.org/bm~doc/research-library-publishing-services.pdf.

[44]Bankier J G, Smith G. Establishing Library Publishing:Best Practices for Creating Successful Journal Editors[EB/OL]. [2009-08-01]. http://works.bepress.com/jean_gabriel_bankier/2/.

[45]Xia Jingfeng. Publishing As a New Model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09 (4):370-383.

[46]Habibzadeh F, Yadollahie M. Journal Weighted Impact Factor: A Proposal[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08 (2):164-172.

[47]Coccia M. Measuring Scientific Performance of Public Research Units for Strategic Change[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3):183-194.

[48]Gupta B M, Dhawan S M. Status of Physics Research in India: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Output During 1993-2001[J].Scientometrics,2009 (2):295-316.

[49]Dastidar P G, Ramachandran S.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Antarctic Science: A 25-Years Analysis[J] Scientometrics,2008(3):389-414.

[50]Wang Zhonghong, Chaudhry A M, Khoo C S G. Using Classification Schemes and Thesauri to Build an Organizational Taxonomy for Organizing Content and Aiding Navigation[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8(6): 842-876.

[51]Rowley J, Slack F. Information Kiosks: A Taxonomy[J] .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8(6): 879-897.

[52]Broughton V, Slavic A. Building a Faceted Classification for the Humanities: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8(5):727-754.

[53]Eerola J, Vakkari P. How a General and a Specific Thesaurus Cover Expressions in Patients' Questions and Physicians' Answer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8(1): 131-142.

[54]Summers E, Isaac A, Redding C, et al. LCSH, SKOS and Linked Data[EB/OL] .[2009-05-01]. http://webdoc.sub.gwdg.de/univerlag/2008/DC_proceedings.pdf.

[55]Zeng M L, Fan Wei. SKO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ferring Traditional Thesauri into Networked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EB/OL]. [2008-12-06]. http://www.oclc.org/us/en/news/events/presentations/2008/ISKO/200808-SKOS-zeng.pdf.

[56]OCLC. Terminology Services [EB/OL] .[2009-02-01]. http://www.oclc.org/research/projects/termservices.

[57]McCulloch E, Macgregor G. Analysis of Equivalence Mapping for Terminology Service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 (1):70-92.

[58]Tennis T J, Sutton S A. Extending the 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 for Concept Management in Vocabular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2008 (1):25-37.

[59]Patra C. Digital Repository in Ceramics: A Metadata Study [J].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008 (4):561-581.

[60]Clair K. Developing an Audiovisual Metadata Application Profile:A Case Study[J].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 2008 (1): 53-57.

[61]Sinclair J, Cardew-Hall M. The Folksonomy Tag Cloud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8(1): 15-29.

[62]Morrison P J. Tagging and Search: Search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of Folksonomies on the World Wide Web[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 2008(4): 1562-1579.

[63]Chopin K. Finding Communities: Alternative Viewpoints Through Weblogs and Tagging [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8 (6): 552-575.

[64]Gazan R. Social Annotations in Digital Library Collections[EB/OL]. [2009-08-01]. http://www.dlib.org/dlib/november08/gazan/11gazan.html.

[65]Weaver B. Researcher Profiles and Porfolios [EB/OL] .[2009-02-01]. http://www.dlib.org/dlib/july08/weaver/07weaver.html.

[66]Mitchell E, Gilbertson K. Using Open Source Social Software as Digital Library Interface [EB/OL] .[2009-02-01]. http://www.dlib.org/dlib/march08/mitchell/03mitchell.html.

[67]Termens M. Looking below the Surface: The Use of Electronic Journals by the Members of a Library Consortium[J].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2008(32):76-85.

[68]Ghosh M. Digital Infrastructure and Attitudes Towards Access and Sharing: A Case Study of Selected Engine[J]. 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2009(41): 89-120.

[69]Ching S H, Leun M W, Fidow M, et al. Allocating Costs in the Business Operation of Library Consortium: The Case Study of Super E-Book Consortium[J].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Technical Services,2008(31):97-103.

[70]Chand P,Nishy P. Strengthening R&D Information Systems Through Library Consortium:A Case of CSIR Laboratories[J].Annal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2008 (3): 45-51.

[71]Chand P, Arora J. Access to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 Trends in Usage Statistics via INFLIBNET[J]. Program: 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8 (4):382-390.

[72]Shalu B, Sharma K. Library Consortia: A Step forwar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J]. Trends and Strategic Issues for Libraries in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2008(3):18-19.

[73]Taole N, Dick A L. Implementing a Common Library System for the Lesotho Library Consortium[J]. The Electronic Library,2009 (1):5-19.

[74]Williams K C. Consortial and Reciprocal Agreements in Academic Libraries[J]. Journal of Interlibrary Loan, Document Delivery &Electronic Reserve,2008 (2):265-278.

[75]Meert D L, Given L M. Measuring Quality in Chat Reference Consorti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sponses to Users' Queries[J]. 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 2009 (1):71-84.

[76]Moghaddam G G, Talawar V G. Library Consorti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Overview[J]. Program: 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009 (1):94-104.

[77]Dong Xiaofen, Zou Jiping. Library Consortia in China[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Electronic Journal, 2009 (1):1-10.

[78]E rdogan P, Karasozen B. Portrait of a Consortium: ANKOS (Anatolian University Libraries Consortium)[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2009(4):377-385.

[79]The Section 108 Study Group Report[EB/OL]. [2009-03-10].http://www.section108.gov/docs/Sec108StudyGroupReport.pdf.

[80]US Library Copyright Alliance.US Library Copyright Alliance Intervention on Exceptions and Limitations at WIPO[EB/OL]. [2009-02-03].http://educationload.com/2008/11/07/us-library-copyrightalliance-intervention-on-exceptions-and-limitations-at-wipo/.

[81]British Library.Results of the British Library Copyright Questionnaire[EB/OL]. [2009-02-27].http://www.bl.uk/ip/pdf/resultscopyrightquestionnaire.pdf.[82]EU.Green Paper:Copyrigh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EB/OL].[2009-03-01].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OM:2008:0 466:FIN:EN:PDF.

[83]EU.Directive 2001/29/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 May 2001 on the Harmonis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EB/OL].[2009-03-02].http://www.euromedaudiovisuel.net/Files/2007/05/03/1178195806664.doc.

[84]eIFL.Response b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European Commission Green Paper Copyrigh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EB/OL].[2009-03-01].http://www.eifl.net/cps/sections/docs/ip_docs/eiflresponse-ec-green/downloadFile/file/file?nocache=1229448830.86.

猜你喜欢

图书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图书馆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