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形式至关重要
2010-04-29秋风
秋 风
浙江某地举办“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发表讲话,他针对各地掀起的“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的“复古”浪潮,如部分学校让学生穿古装诵三字经,王蒙直言此种行为有点走火入魔。他说,重视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今天的我们不可能像汉朝、清朝时那样过节日。
王蒙的言论看起来很有道理。他的道理就是所谓内容或实质重于形式的哲学。中国人在学校里所受的哲学教育比任何国家的人都多,但其中却存在严重偏颇。比如,片面地强调内容高于形式。这在某些时候是成立的,但是仔细想来,其实,形式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其实是哲学常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形式决定事物的性质。汽车的实质是由引擎驱动、有四个轮子可以行驶。那么,是什么把三万元一辆与三百万一辆的汽车区别开来?人们又何以普遍喜爱后者呢?就是因为形式。
文明也是由其形式规定的。人的实质就是“食色”之性,文明让人“化性起伪”,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规范人,从而让人看起来是文明的。生活在不同文明体、不同阶层的人,其实质如肉体构造、智力结构,不会有明显区别。真正决定人与人的差异的,就是形式。最简单的如衣着的形式,其次是日常生活与节庆日的礼仪、制度,深层次的是人们所说的思维方式,其实也不过是特殊的语言形式与思考形式的结合。正是这些形式,把中国人与日本人、印度人与美国人区别开来。甚至于穷人与富人、有教养的人与没有教养的人的区别,也在形式。
或许可以说,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文明体的成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定形式。因此,中国文化就是由中国人的行为的某些特定形式来规定、来表现的。比如,普遍地信仰孔子,普遍地拜谒关公,那就是中国人;或者,女性穿上旗袍,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她是中国女性。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传统持续衰落,以至于基本断裂,其主要标志就是,能够体现中国人特定生活方式的形式逐渐地消失。比如,今天大陆人不知道如何行礼,下辈人不知道如何对待长辈,长辈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下辈。人们也普遍不知道该如何相互称呼,“先生”犹在耳而“小姐”已变质,“师傅”、“老师”满天飞,小孩则见了异性长辈乱叫“阿姨”。称呼的匮乏,其实是语言匮乏症的一个表现方面。
另外一项重要的形式缺失是中国人普遍不知道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中国虽然宣称自己是文明古国,但在重大而严肃的场合,大大小小的人物们却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哪怕是在纯粹中国式节日中。比如,戏曲演员在台上清唱着传统戏曲,却西装革履,令人倍感失调。在传统节日,日本、韩国很多民众都穿着自己的传统礼服,但在中国,即便在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在婚礼、丧礼这样的人生重要场合,人们也不知道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有人曾经说过,由于形式的丧失、遗忘,中国人的生活更接近于实质了。然而,接近实质的结果,不是生活更美好了,而是生活的粗鄙化,人际关系的野蛮化,使文化的普遍退化,甚至形成了一种反文化的气氛。只是,在漫不经心之中,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都有一种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焦虑。
恢复传统,其中包括恢复一些传统的礼仪。把生命重新置于这些礼仪之中,赋予生命以形式之美,这些形式本身也可以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礼仪反而可以让生活文明化,让生活更轻松,让生命更有意义。
当然,目前很多人士试验的种种传统礼仪,未必合理。但对这些试验,人们不妨多一些宽容。毕竟,他们顶多只是一些草根性试验;毕竟,恢复传统其实总是一个创造过程,而没有人能够确保每一个被创造出的传统都是合理的。让他们去试验,让公众去判断,即便出了错,也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显著的损失。
今天很多批评此类试验的人士,貌似中肯,实则偏狭。他们立论的根据,或者是盲目轻视形式,因而走向不要文化的虚无主义;或者是在古今之间划出一道截然的界限,而盲目地崇拜今天。这些论者不是试图以礼仪、以文化向上提升人的生命,而是诱导生命向下堕落,反把物化的生命当作生命的本质来追求。(摘自21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