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祖国强盛倾心尽力

2010-04-29陈炜华

国际人才交流 2010年3期
关键词:霍英东中总南沙

陈炜华

2009年9月27日,上午9点,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中华厅,在给霍先生颁奖前的空隙时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霍震寰。国庆前夕霍先生感慨颇多,他说:“回顾国家过去60年发展,最令他感触良多的,莫过于改革开放探索时期,走过的摸索之路。当年随同父亲霍英东一起,响应邓小平号召回到内地建设国家,不过当时国家经历多年封闭政策,思想和观念都十分落后,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没有经验可言,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9点30分颁奖典礼开始,霍震衰先生从国家外国专家局季允石局长手中接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奖牌。30年来,霍英东集团随着祖国内地开放的步伐共同前行,霍震寰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祖国的强盛倾心尽力。

商界新领袖

2004年11月5日,拥有104年历史的香港中华总商会(以下简称“中总”)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第44届会长及会董就职典礼,新任会长霍震寰接过前任会长、著名爱国商人曾宪梓移交的重担。“中总”是香港工商界五大商会之一,54岁的霍震寰成为历任香港中华总商会最年轻的会长。

1980年,霍震寰就加入“中总”。次年,当选为商会青年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后来还担任了会董、常务会董、司库及副会长等职务。“中总”以往有许多会员是老一辈做国货生意的,霍震寰看到这点,即大力网罗香港年轻、爱国、有学识受过高等教育的商界精英加盟“中总”。他坦言,青委会的工作让自己有了更多机会接近和认识祖国。上世纪80年代正值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初期,青委会与全国青联建立了良好关系。霍震寰组织总商会青年访问团访问内地,同行者有王敏刚、梁振英、黄定光、许长青等青年精英,活动首开全国青联与香港商界往来之先河。

一次次交往增加了霍震寰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也使他结识了一批内地有成就的青年精英。继青委会工作之后,他挑起“中总”培训委员会的担子,致力为内地培训营商管理人才。到2004年时,总商会共举办100期内地干部短训班,培训超过4000名的内地干部,对内地一些地方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经过20多年的实践,霍震寰对“中总”的工作已经相当熟悉。担任会长后,他说:“接棒‘中总后,我提出了多个改革方向,包括委员会主席职位不再由会长兼任,而将之变成常董、会董的展示舞台,一方面可减轻会长们的工作负担,也可让常董、会董更积极地参与会务,充分发挥更多人的能量。”正如霍震寰自己所说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当好“中总”这个球队的队长,带领队员发挥战术,把球打得最好。

霍震寰说:“‘中总的历史较长,很多既定的工作方式—下很难以改变,也不好改变,因此基本是沿着上一届会长的路在发展。”

“我希望在任期内能够吸收一些内地企业会员。”霍震寰介绍,根据“中总”相关规定,会长任期为2年一届,最长不能连任超过2届。“下一届我还当不当选不好说,但我不担心接班人问题,‘中总现在储备了很多优秀人才。”

霍震寰力求將“中总”推向另一个高峰,在当今香港发挥更大作用。“以前不少人认为我们只就一些政治事件发表评论,将来我们会更多在经济问题,例如珠三角合作、泛珠三角发展等问题上,深入研究,为社会出谋献策。”

霍震寰表示,一直以来,“中总”在沟通香港和内地的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桥梁角色。“中总”不仅要集中拓展内地业务,还要放眼世界,希望充当全球中小企业进入内地,以及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桥梁。针对海外市场,“中总”也将有更多的主动出击,乘外国方兴未艾的“中国热”,为外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帮助他们进入中国市场。

2006年,一代商界领袖霍英东先生辞世,现任霍英东基金会副主席、霍英东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兼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等众多职务的商界领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霍氏集团的接班人。霍震寰在家中排行为二,在众多兄弟当中,他的表现最为突出。不仅外形酷似其父,还继承了其父敏锐的经济头脑和为人朴素的作风。他毕业于名校财会专业,在许多方面都能独当一面。出身商界豪门的霍震寰,经过20余年的历练,已成长为新一代的商界领袖。媒体评价霍震寰:“为人朴实,忠厚,机敏而富于事业心,深为乃父所信任。”他协助父亲主理海内外经营业务,成为得力的“家族财政部长”。

关注内地发展

1987年,祖籍广东番禺的霍震寰第一次来到番禺南沙。当时,那里是一片荒地,淤泥遍地,人烟稀少,就连番禺人都戏称它为番禺的“西伯利亚”。霍震寰回忆第一次跟父亲来南沙的情形仍历历在目:“从香港坐船到澳门,从澳门坐车到广州住一晚,再从广州经过4个渡口来到番禺市郊住一晚,第三天才来到南沙。”实际上,南沙与香港的直线距离只有38海里。

在霍英东眼中,南沙是珍宝。他看中南沙临近珠江海口的优越位置,力排众议,想将它变成珠三角的中心、通向广东省的海、陆运输重镇,借此带动华南地区经济腾飞。他积极向中央政府争取,将南沙镇海边一片22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拨给他开发。对于父亲的决策,霍震寰最初并不十分理解,但是今天,他认为父亲的眼光非常独到。当父亲把开发南沙的具体工作交给他时,他义无反顾地投入进来,在父亲的指挥下,一步一步地实现父亲的梦想。据他透露,霍氏集团如今已在南沙投资了七八十亿元。

然而,开发南沙困难重重,几乎每个环节都是困难的开始,“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时候,父亲坚持不占农田,所以费了很大的力气将山炸开。那时候这里都是烂泥湾,修建海堤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父亲想要将南沙与香港的船程减到1小时15分钟,又买不到这么高速的船,于是又建了个造船厂自己设计制造高速快船。”霍震寰说。

开发南沙有整体规划概念,填海、美化、配套设施等都有长远而具体的计划。为了使计划高质量地按期完成,霍震寰每周至少要去一次南沙,南沙已经成为他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领导和团结众多南沙建设者,从图纸设计到拨款投资、劳务组织、政策落实到各方关系协商沟通等,事无巨细,亲历亲为。

南沙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9年到2000年,把交通、绿化和基础建设搞上去;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5年,计划完成多个项目,包括建南沙信息科技园、蒲洲大酒店、南沙物流中心、南沙新客运港、珠三角世贸大厦、香港中华总商会大厦、霍英东集团大厦、南沙大厦、英东中学等;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开始,把南沙建设成现代化海滨新城。“如今,第一期工程和第二期的大部9T程已经完成了,前不久,香港中华总商会大厦顺利竣工,会展中心也出笼了,南沙新城可说是初具规模。”霍震寰高兴地说。

南沙的今天与当年有着天壤之别,已成为珠江三角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紧靠横跨珠江口的虎门大桥,城市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城内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路面宽敞平坦,气派非凡。美食街以及花园式广场所簇拥的高新技

术开发区,疏密有致、繁花似锦的国际大花园,古朴雅致的水乡园林,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以及幢幢崭新的别具风姿的住宅群,组成了优美的园林城市景观,吸引了广州重工业陆续迁入,包括美国通用公司在内的许多大型公司在此投资开发。这里已成为珠江三角洲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汽车渡海设施,每天可载运1.5万车次汽车渡海;这里拥有一级口岸的客运港,每年运送往来香港、南沙的旅客达80多万人次;拥有深水良港和货柜码头,已成为珠江三角洲运送水路物流转运港澳和海外的集散中心。业内评价,南沙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霍震寰说,虽然现在南沙仍处在投资阶段,但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南沙发展潜力会很大。

“红三角”概念是霍英东先生提出的,“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市、广东韶关市和湖南郴州市在内的8万平方公里土地,三市虽分属三省,但同根同源,经济形态和水平相当,均拥有丰富的农产品、矿产品等自然资源、绿色食品基因库和具有旅游业开发价值的无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三市山水相连,还是抗日时期华南的大后方,所以被誉为‘红三角。”霍震寰说。

2008年7月19日霍震寰第二次到黑龙江考察,他说:“现在,广东的制造业已经饱和,香港的新机遇在东北,这里人才、资源都不缺,香港没有的,这里都有。”黑龙江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有粮食、矿产,还有很好的生态资源。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优势,那就是紧邻正在高速发展的俄罗斯。同时,黑龙江的哈工大、哈兽研,在香港也是大名鼎鼎。香港的优势是服务业和金融业,再有就是先进的企业管理优势。如果把黑龙江的优势和香港的长处加在一起形成拳头,那就是天下无敌。这次访黑,霍震寰还深入考察了黑龙江的对俄开放情况,希望能够通过与黑龙江的深层次合作,打开俄罗斯的市场。如果条件允许,将与黑龙江的企业一道发展对俄贸易和资源开发合作。霍震寰一再强调黑龙江和香港合作前景广阔。

钟情内地人才培养

霍震寰還有一个身份就是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常务委员会主席。他从1982年在基金会成立时开始参与培华教育基金会的工作,宗旨是“育己树人”由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李兆基发起。培训以香港为基地,但需要内地密切配合,这是一项投放资金和人力较多的工程,霍震寰经常风尘仆仆地奔走在香港和内地之间,调查研究,征询意见,聘请师资,选派学员,制定培训计划,他紧紧围绕内地的建设进程,为内地举办各种针对性很强的培训班。从1982年至今,已举办各种培训班数百个,培训资助各类管理和专业人员已达1万人次,成就斐然。1994年开始,培华基金考虑到高级公务员在国家现代经济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合作,将中国高级公务员到香港培训作为培华重点资助项目,主要针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决策层领导干部,自1994年7月至2009年8月,培华项目已经举办了57期,共培训学员2280名,为民族和西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9年12月,资助中国高级公务员经济管理研讨班58期,有2100多人参加学习培训。

27年来,培华基金会可谓硕果累累。先后资助、主办或协办了600多个项目,内容包括经济及工商管理、旅游及酒店管理、税务会计、英语、医学、室内设计、园林管理、海洋石油工业管理、物业管理、城市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多种专业。霍震寰于1996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专家局颁发的“友谊奖”,2007年获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专家局联合颁发的“炎黄奖”,2009年获“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奖,这些都印证了基金会在内地人才培训方面的突出贡献。

霍震寰对教育事业颇为支持。2005年,他代表霍英东基金会,向香港科技大学捐赠了8亿港元,支持科大发展成为全球的学术领袖及拓展策略计划。这是基金会向科大做出的第二次捐赠,上一次捐款为2003年,该基金会曾向科大捐出3000万港元。与此同时,由霍氏集团出资1亿港元,与教育部合作的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自1986年成立以后,先后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在教学与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资助和奖励。“我们的基金会设立了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为优秀青年教师从事研究工作,每项提供5000-2万美元的资助;设立了青年教师奖,对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个人进行奖励,每项奖金1000~5000美元。”霍震寰说,为鼓励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基金会还从2003年开始,设立“优选资助课题”,由符合申报条件的青年教师公开申报,每项课题资助2万美元。

猜你喜欢

霍英东中总南沙
南沙,大湾区的未来之城
日占南沙与美国的外交应对
霍英东捐赠字典
霍英东捐赠字典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天安门上痛哭的香港富豪霍英东
天冬中总氨基酸及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南沙之歌
正交试验法优化苦豆子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蒲公英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