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
2010-04-29邓维民
邓维民
一位署名安妮·奥斯本的美国中学生,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中国与美国的中学教育进行了对比,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课堂纪律,中国学生课堂上严禁随便说话,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齐声做口头练习,气氛沉闷;美国课堂学生不受管束,闹闹哄哄,可以随时给老师提与课堂有关甚至无关的问题,老师却非常乐于作答,所学内容感觉比中国课堂要多。中国的学生整天背诵和独自无声的做书面练习,整个教育就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中考、高考中出现的东西,课业看起来空洞和过于约束。老师的教育对书本的知识绝对不能怀疑,让学生认为课本的东西都是权威的,不容更改。美国学生在历史和英语课上可以自由辩论和讨论一些观点,数学课上学生讨论不同的解题方法,哪怕是过于复杂的方法也会得到赞同。而中国对数理化的解题方法一味追求最佳唯一的方式,否则要扣分,自由发挥的空间甚少。在被国人看作是教育组成部分的决策和审慎思考方面,中国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美国小学生的作文是写什么的:《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要求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国的文章,概述历史、地理、文化,并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作为中国大学生的中国家长都显得无从下手,没想到,经过几个夜晚的奋战,他的孩子竟然打印出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内容热热闹闹,不仅设计了封面和插图,结尾还像模像样地开列了一长串参考书。还有:“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假如你漂泊到一座荒岛,你将怎样生活下去”;“怎样看待人类文化”;“美国的篮球运动”;“20世纪你最崇拜谁”等等。小学毕业时,孩子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
中国人常常对美国小学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背诵提出质疑,美国老师的回答是:“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是他要懂得到哪里去寻找所需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二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样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美国的大学又是凭什么招生的呢?首先是分数,即从初三到高中毕业的成绩单;其次是标准化考试(SATACT)也即高考;课外活动也是一些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在考察学生入学申请时较重视的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大学了解学生对非学术活动或在学校以外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承担的义务、所作的贡献,而且可以关注到学生的特殊才能或成就。推荐信在入学申请中亦占有一定分量,一般要求学生提供由高中主要课程任课教师所写的推荐信,有的学校也欢迎提供由雇主、教练、宗教领袖、朋友、家人等写的额外推荐信。由于希望选拔到全面发展的学生,一些大学还鼓励申请者提交自己在艺术、体育或其他方面的才能证明。
美国高校录取新生并无量化的指标体系,而是综合评价:既有智力方面的要求,又有非智力因素的考量;既重视学生的统考成绩,又看重平时的学业成就;既从考试分数或年级排名等硬指标来评判学生,又从充满个性与人情味的推荐或自述材料中了解学生。多元评价体现了其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又不错失专才、偏才。这种综合评价正是我国高考多样化改革的目标。在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紧张、诚信制约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我国高考多样化改革仍需以统考为主。但本着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等原则,可将考试成绩之外的其他因素适度、逐步、切实纳入录取指标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控机制。中国的高考改革一定要注重切勿有人为操作、权钱腐败之嫌,否则还不如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