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把“老外”当外人

2010-04-29荣筱箐

21世纪 2010年4期
关键词:本地人老外纽约

荣筱箐

一个漂泊的人和他歇脚的城市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好像一段恋情,一见钟情又能终生相守的是少数,由爱变恨或因恨生爱才是主题。

多年以前我曾经疯狂迷恋着北京,儿时的几次短暂旅行,让我迅速被这个城市的气质所捕获,直到大学实习时有机会在这里住了大半年,才开始发现脑子里那些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根本难敌拥挤的公交、膨胀的物价构成的生活重压,很快就灰飞烟灭了。

而纽约却是另一个故事。住在这里的第一年,我全心全意地恨着这个城市。刚来时有一次在地铁站等车,与站台上的一个白人老太太闲聊,得知我是初来乍到,她有些吃惊说:“你英语讲得很好,我完全能听明白你说的话。”我回说:“可是问题是,我听不明白你说的话。”老太太哈哈大笑,不知道这其实不是玩笑而是认真地抱怨。

在中国,人们对说汉语的“老外”表现出没有节制的宽容,与他们对话时故意放慢语速,心里早就准备好的赞扬和鼓励,在对方刚说出“你好”之后就喷薄而出,让“老外”们受宠若惊,个个以为自己是语言天才。

与美国其它地区的人相比,纽约人以粗鲁无礼出名,根本不会有人因为你是外乡人就对你特别照顾,后者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赶上本地人的讲话速度,要么就闭嘴。我曾经为此忿忿不平,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老外”的友善和关照在自己成为“老外”后没能被投桃报李。但时间长了我才意识到,原来在中国的“老外”遇到的从景点门票、宾馆住宿到子女就学的“外宾价”和走在街上被人从头到脚盯着看的“礼遇”在纽约也同样没有。

在这里生活了一年之后,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所城市。除了好像包办婚姻中日久生情的因素,我知道现在的爱和最初的恨其实源于同一个理由:这个城市在冰冷杂乱的淡薄人情之下那种对外来人淡定包容一视同仁的平常心。也许最初时这很难让一个远离故乡的人感到温暖,但也正多亏了这一点,很多异乡人日后才能把这里叫做家。

美国是个传统的移民国家,移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20%,纽约又是美国移民最集中的城市之一,800万市民中将近一半是在外国出生,移民和本地人在这里已经几乎分不出主次,也许正是因此这个城市才能做到不把“老外”当外人。

对于有13亿人口的中国,外来人口反客为主的情况听上去似乎是天方夜谭。即使在北京、上海或广州这样的国际化都市,“老外”仍然是绝对少数,以至于在旅游景点附近兜售纪念品的小贩们往往可以在拥挤的人群中一眼锁定目标,从几百米之外朝这些“大客户”狂奔过来。

不过,世界移民趋势从来都是以经济为指向标,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全球人口流动势必会“大江歌罢掉头东”,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也迟早要面对挽留外国优才的挑战。也许住在中国的普通人也很快就会发现,应对多元化社会的最好方法不是仇外,也不是媚外,而是别跟“老外”太见外吧。(摘自2010年2月25日21世纪网)

猜你喜欢

本地人老外纽约
成为纽约人
本地人
我把纽约搬走了
本地人,外地人
纽约往事
老外说汉语
吃饺子
皱眉人
红军中的老外
听口音不是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