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化工大学:走在自主创新的前沿

2010-04-29陈标华

国际人才交流 2010年5期
关键词:北京化工大学插层教育部

陈标华

北京化工大学“插层结构分子材料的组装化学引智基地”于2007年启动,该基地主要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入英、法学术大师,在理论上寻找突破,合作研究插层结构分子材料结构的理论构筑原则、组装过程控制原理、材料结构与功能强化间的规律等关键问题。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已从“以产品性能为导向的插层结构设计”和“以工程化为导向的插层组装过程控制”等两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实现了以插层结构化工微器件和功能材料的结构创新,创制了多种可控性的组装方法。

“先进炭材料及特种高分子材料引智基地”于2008年启动,依托教育部炭材料及特种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借助与日韩科学家的国际合作,共同针对先进炭材料、节能材料、环境材料、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特种工程材料等制备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合作,构建完整的研究体系,建立此领域的国际公共研究平台,实现向国际化先进水平的迈进。

这两个引智基地不仅带动我校传统学科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有力地支撑了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材料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北京市重点学科“清洁能源与能源高效利用”、“无机化学”等学科的建设。

基地先后吸引了来自美、英、法、德等国的人才,如英籍专家戴伟(David Evans)教授已在我校工作了14年,亲历了该团队的发展与辉煌,鉴于其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推动中英交流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戴伟教授先后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并荣获英国皇室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其他如英国牛津大学D.OHare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席Garner教授、剑桥大学WilliamJones教授、日本信州大学远藤守信教授、东京工业大学Iyoda教授等知名学者多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学生即便不出国门,也可受到中外导师的联合指导。开放式学生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目前两个基地共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3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8人。

基地启动建设以来,产学研结合成绩斐然。一个基地在北京建立了100t/a适于化学沉淀法制备功能材料的通用技术平台,分别在辽宁大连、江苏江阴和宜兴建设了2套1000t/a和1套10000 t/a功能性精细化工材料的生产装置;另一个基地与固特异轮胎等跨国公司合作开发,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项联合研究,产生了一批应用科技成果。两基地建设期间,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2项及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重大奖项8项。这些成果构筑了两个基地在各自研究领域较为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作为执行者,我们要积极配合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为基地营造好条件,创造好成效。实践也证明,北化大两个“111计划”引智基地,切实推动了学校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着重在国家重点难题和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推动了学科创新,促进了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北京化工大学插层教育部
紫外吸收剂插层蒙脱土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
北京化工大学流体密封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流体密封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编系统正式启用公告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编系统正式启用公告
CO2插层作用下有机蒙脱土膨胀/结构行为的分子模拟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十四烷酸插层稀土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对PVC的热稳定作用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