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0-04-28李炳林杨永庚
李炳林,杨永庚
(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西安710065)
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李炳林,杨永庚
(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西安710065)
中国社会发展是在历史形成的国情基础上所开展的现实运动,用以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科学理论必须以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正确认识为直接依据,并体现对现实国情的要求与改造,国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情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内涵十分丰富,是多种因素的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情;出发点;落脚点
中国社会发展是在历史形成的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所开展的现实运动,用以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科学理论必须以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正确认识为直接依据,必须建之于中国国情这一客观本体之上,其基本理论观点必定生成于中国现实国情对社会发展的规定与制约之中,并体现发展规律对现实国情的要求与改造。由于国情之不同,才呈现出各个方面的“特色”,由于国情之变化,才需要理论不断创新,国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
任何国家的存在都必然内生出一定的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是无法脱离相应的本国国情从而得到独立自足的解释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虽然早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康有为、孙中山都注意国情问题,但是康有为注意中国国情,强调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却得出了中国只能实行君主立宪,不能“躐等”的结论;孙中山注意国情,强调国情,却得出了必须立即进行民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结论;在中国共产党筹建及成立的初期,陈独秀也讲中国国情的特点,但是他从中国国情的所谓特点出发,却得出了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结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结果呢?原因是要真正得出科学的理论,不但要注意国情,而且要对国情有科学的,也就是深入的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
国情是对一个国家的特点的描述和分析,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是克服落后或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错误主张的重要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认清国情,主要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国情,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二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个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认清和把握它,就能够判断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现实的生产力获得不断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2.人民的构成。人民是一个政治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事实上,政治利益的共同与不同,一致与相悖,其根源还在于经济利益之中。人们之所以具有一致的政治倾向,结成时而这样、时而那样的不同的政治利益共同体,其实质还是为了根本的物质的和经济的利益,为了这种利益,人们在政治上发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这种相同的或不同的经济利益乃是间接地反映在人们的政治倾向之中的,人民的构成成分的不同,直接地是由政治利益决定的,并且主要是表现在国家的政治和政治斗争之中的。在一个社会里,社会阶级和阶层构成不同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些利益共同体之间既存在着联系,又存在着区别。在一切社会制度下,社会总是不得不承认阶级的客观划分,甚至要保护这种划分的现实存在。但是在政治上则往往要使几个阶级具有共同的取向,保持基本一致的利益,以便结合成一个较为广泛和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
3.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性质及其主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各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特殊情况,各国的主要矛盾表现不同,这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主要任务。
总之,现当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策略等都是紧紧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国情这个基本规定而展开的理论化的、哲学化的思想探索和论证。因此,江泽民在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如果没有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党就不可能正确回答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也就不可能形成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探索也就不可能如此顺利。
(二)
把国情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著作和讲话,以及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找到理论根据,也被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实所证实。
在民主革命时期,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与那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对中国的实际国情缺乏深入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和把握有密切关系。这样,中国革命的性质与特点、发展规律和前途、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和团结力量,以及革命的对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都不能得到正确解决。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革命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的长期反复交替后,开始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1]633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分析中国的国情,观察国家的命运,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以实践精神去理解和把握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认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以及发展方向,创立了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并基于实践而引起国情的变化不断发展这个学说。
在革命战争年代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还要对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在现代化建设时期,虽然各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163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的头7年和上个世纪60年代前期的纠“左”是对国情认识比较清醒的时候,因而国家的发展比较顺利。50年代后期连续3年的“大跃进”和10年“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严重失误,都与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有密切关系。正因为如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拨乱反正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强调重新认识中国国情。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理论提升,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党的十三大阐发邓小平的思想,对我国国情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10年之后,十五大在深入总结建国近半个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3]14这样,基于对中国国情再认识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成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三)
在认识与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对国情的认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但是国情只是立足的基础,是改造的对象,而不是遵循的标尺。中国国情具有许多特征,要认清和把握它无疑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观察中国问题,一定要认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4]200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冷静地分析中国的现实”,胡锦涛也说,强调认清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3]14,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国情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5]534如果不搞清楚历史的中国,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今天的中国。当然,如果缺乏对今天的中国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样也不可能真正懂得历史的中国。既要考察今天的中国亦即中国的现实的国情,也要考察历史的中国亦即中国的历史上的国情,要注重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过程中,国情不是凝固不变的,对它的认识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国情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化,后人会不断地突破前人,与时俱进。
第二,国情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现实国情的认识仅仅是前提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要通过确立正确的发展观来解决怎样发展的问题,不断实现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前进运动。理论不只是一个认知国情现实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超越现实国情的社会理想的实现过程,不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描述,而且要揭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后果,从理论上为中国的社会现实实践进行历史定位,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是可欲之事和可行之事的统一,能够为它们之间的张力安排可能的现实通路。因此,掌握认识国情的基本要领的最终目的是,在对纷繁复杂的国情的总体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和侧面高度抽象和概括出国情的基本特点,“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2]356,从而把对国情的认识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在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装备基础上,通过实践,同实践对象一道转化成一定的物质结果。
第三,国情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国情能够表征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相对稳定的整体状况,但同时它本身又在不断发生着极其复杂的变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甚至同一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国情的内容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当今中国国情,与民主革命时期就有着本质的不同,与改革开放以前也有相当大的区别。国情既有静态结构,也有动态结构,因此,我们既要静态地观察国情,总结不同历史阶段产生的历史成果和基本经验,以便确定较长时期的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又要在动态中观察国情,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增添时代内涵,时刻关注已经变化或正在发生的变化甚至预测未来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和客观条件,并根据这些变化来不断修正、调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方案,以便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第四,国情是内在国情与外在世情的统一。一个国家的国情是这个国家所独有的具体情况,这一具体情况既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条件,又有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原因和条件,它应当是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结果的表现。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面对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试图进行“和平演变”、在经济上力图维持“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在意识形态上力图用资本主义价值观替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情况下,世情对我国国情的影响更大,因此,中国国情既包含当代中国的具体情况,也包含当今世界情况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它是中国国情与当代世情的辩证统一。我们要把世情所引起的中国国情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化纳入到对中国国情的考察范围内,并注重中外国情的对比分析,才能更准确、更广泛地把握中国的国情。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A81
A
1002-7408(2010)04-0008-02
李炳林(1964-),男,陕西户县人,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杨永庚(1965-),男,甘肃正宁人,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国家哲学。
[责任编辑: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