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气象新闻的模糊化

2010-04-27文/姜

传媒 2010年7期
关键词:模糊化气象天气

文/姜 晨

2010年春,强沙尘暴横扫我国西北地区,哈尔滨4月突降特大暴雪,西南五省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这一系列极端天气现象频频发生,使得人们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空前提高。气象新闻作为新近出现的一个新闻品种,在报刊杂志、电视新闻节目里的分量也越来越重。然而,气象新闻模糊化、预报不准确、报道含糊不清的现象值得警惕。

有这样一则笑话。祖孙俩聊天,老奶奶说,幸亏我们没有住在“局部”这个鬼地方。孙子很不理解,老奶奶埋怨地翻了翻眼,你没听天气预报吗?只要打开电视,几乎天天都在说,“局部地区有雨”。谁要是不幸住在“局部”,那该有多倒霉呀!很显然,这则笑话里的老奶奶不明白“局部”的意思。可是,就算你对“局部”一词义了解得一清二楚,“局部地区有雨”这样的天气预报又有多大的价值呢?我们根本无法判断自己是在“局部”之内还是在“局部”之外。

气象新闻模糊化的三大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媒体在报道此类新闻时遮遮掩掩?

现有预测技术无法做到完全无误。由于人们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不够系统深入,气象观测网络无法做到疏而不漏,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尚不能完整模拟大气演变,再加上预报员之间经验及水平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因而预报时语言的适当模糊化成为其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应对难度越来越大,一些急剧变化的天气尤其是强对流天气最难预测。作为监测气象信息的主管部门,为了尽量避免预测不准,往往使用类似“以阴天为主,很可能有雷阵雨”这样模糊化的语言,透露给公众的则是一种不确定、含糊、亦此亦彼的天气信息。这样一来,即使后来报道的气象新闻与实际天气状况不符甚至严重不符时,气象部门也有灵活机动的解释空间。

气象记者“超前新闻”抢报心理作祟。在传媒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气象记者或节目主持人时常存有超前播报气象新闻的心理。这里所说的“超前新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其听到风言风语的消息,如哪里刮大风、哪里下冰雹等,未加核实仅凭道听途说甚至凭空想象来播报气象新闻;二是指其本身就置于某一特定的天气情况下,以主观感受和从业经验,亦或是片面采访随意做出结论,发布气象预测性信息,如“明日将有大幅降温”、“本周末将持续高温”等。无论上述哪种情况,这样的报道因其数据和细节不足、权威性不够,在关键新闻事实上总是一笔带过或含糊笼统,报道的过度模糊化使读者或观众常常陷入一团云雾之中。此外,《气象法》规定,气象预报信息只能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发布,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权发布。因此,超前抢报新闻的出发点固然可以理解,但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媒体有意模糊相关信息规避风险。对于气象新闻,作为大众传媒的把关人,时常会从一系列可用语言中选出自认为合适的模糊化信息来编辑,以规避报道不准而可能带来的风险。长期以来,一些媒体把关人总爱在气象新闻中使用模糊用语与受众“捉迷藏”,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媒体可能遭遇的负面评价,却也使得“气象八股文”频频见诸报端。2008年,被誉为“美丽新主播”的王蓝一曝央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存有“潜规则”。王蓝一称,她向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请教“内蒙古东南部偏南地区”是什么地方时,宋英杰以一个史上最“牛”的例子做了解释。在某天气稿件上,他惊奇地看到这样一个地名:“西北地区东南部中部偏北地区”,这是他多年工作中遇到最绕的一个区域名称。但凡在我们母语环境中长大的人都无法理解这个地名——其实这就是宁夏地区,而所谓“内蒙古东南部偏南地区”就是指内蒙古赤峰市一带。只需用“宁夏、赤峰”简简单单四个字就可以明确告诉观众,却换成了那么多含糊其辞的文字让人去猜,其实这正是媒体老总们牢牢把关,减少风险的安全做法。

走出“模糊”误区的三个路径

经济学界有一条很流行的“德尔菲气象定律”,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元,便可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由此可见,气象新闻不仅与人们的出行和穿衣有关,还深深影响着靠天吃饭的企业。身处“气象经济”时代的气象新闻,如何一改“朦胧诗”的传统报道思维,尽可能走出“模糊”误区,从而有效开发利用气象信息资源,成为当前国内新闻工作者必须正视、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准确全面表述,避免产生歧义。准不准确,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有伪科学、反科学的成分,是检验气象新闻的首要标准。气象记者或节目主持人拿到材料后,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观察和思考。如遇极端恶劣天气或灾难性天气来袭,更应努力揣摩报道的每一个字,必要时可请权威部门和专家学者作科学鉴定。新华社曾经播发了一则标题为《一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消息,见报后社会上议论纷纷。正是由于标题中“可能”二字的不确定性,公众恐慌和不安的心理更为强烈。此时南京电视台记者吴剑清、郭瑞秋没有立即转播这篇报道,而是迅速采访了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隔日央视《新闻联播》刊播了这两位记者《小行星不会撞击地球》的独家新闻,一条有科学依据、表述清晰的报道最终平息了这场虚惊。

此外,气象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对于天气实况的介绍,应该尽量全面。如果简化,应注意不要产生歧义或误会。比如说,“今天早上江苏省东部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把它简化为“今天江苏有雾”,就很不严谨。因为“全省有雾”和“东部有雾”有很大的差异,“早晨有雾”和“全天有雾”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天气状况,另外,“轻雾”和“大雾”对于交通与生活的影响也是无法相提并论。

运用“翻译”技巧,化深奥为浅显。气象新闻属于科技报道的范畴,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这时候,如果报道或节目通篇都是“槽来脊去,副高北抬东进”,那恐怕真的没有谁能够明白,传播的效果自然甚是微弱。因此,要想让受众清楚获知气象信息,就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改晦涩难懂的语言为浅显生动的词句,使气象新闻由无趣变得有趣,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例如,“随着高空槽的东移和切变线的减弱,我市的降水过程可望明天逐渐结束”这句话就可以“翻译”为“您别着急,明天雨就该停了,是个大晴天”。这样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读起来好似绘声绘色的说书,让受众感到饶有兴趣。

2009年7月,一位叫陈晨的小学生提出今后电视气象预报可尝试用趣味十足的糖果图标来指代各种天气状况。例如多云的形状像“棉花糖”,清爽宜人的小雨可译为“汽水糖”,而冰雹则是威力十足的“跳跳糖”。不过,笔者认为,气象新闻终究是要还原天气的本来面目,“翻译”过程中不仅应该注意用词准确,还要注意“度”的问题。小学生的想法固然新颖,但所谓“过犹不及”,真正在“翻译”时千万不可“意译”太多,曲解报道的本来意义。

加大播报频次,提高精细化水平。在气象新闻中,“真实准确”与“快捷迅速”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那么,相应地增强气象报道的新闻时效观念,加大播报频次,缩短每次预报之间的间隔期,可谓是提高气象新闻准确性、避免模糊化的“锦囊妙计”。央视新闻频道《天气·资讯》栏目在这方面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2003年《天气·资讯》节目问世,该节目每天播出19次,大约每隔一小时就播出一次。可想而知,在如此大的播报频次下,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不同观众不同时段的收看需求,而且基本上做到将大气变化状况“一网打尽”,气象新闻节目的准确性、清晰化得以大幅度提高。

另外,气象新闻还应根据不同时节或特殊节日的需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广大受众提供实用的信息资讯,传播效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2010年4月30日,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畔盛大开幕。开幕后第二天,上海便遭遇高温热浪侵袭。面积超过五平方公里的世博园,由于各片区、各场馆的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不尽相同,因此,气象预报不仅每半小时播报一次世博园区的天气状况,类似“英国馆傍晚有阵雨”、“中国馆午后高温可达33℃”这样的精细化报道无疑也会给各国游人轻松畅游世博园带来便利。

猜你喜欢

模糊化气象天气
([0,1],[0,1])-模糊拟阵的基和秩函数
气象树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餐饮娱乐空间的“边界模糊化”态势探讨——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专辑
三角模糊数去模糊化对VIKOR妥协解的影响研究
Weather(天气)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