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同演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协调能力研究
2010-04-23史祎馨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26
史祎馨(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6)
0 引 言
供应链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即利用供应链上的整个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供应链增值。其目标是要创造最大的价值,能够在新产品开发、市场响应、库存下降及减少缺货损失等方面获得超越各个企业独自努力所能取得的绩效水平,实现整个供应链网络,包括最终客户的价值增值。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调能力对于其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整条供应链的协调状况会影响到各个节点企业的经营绩效。反过来,各个企业的经营好坏,以及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也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用。从目前研究来看,供应链伙伴关系主要集中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契约机制,以及协调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供应链的动态发展,这种传统的战略伙伴关系不能完全解释供应链中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伙伴的协调机制也发生一些变化。因此,本文从共同演化的全新角度,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思想,提出了基于共同演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调能力,研究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共同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协调能力的四种表现,并尝试对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协调能力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测度。
1 基于共同演化的供应链伙伴关系
1.1 共同演化的概念。共同演化(co-evolution)这个词来自生物学,用来说明相互依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影响。在它们适应了生存环境后,他们之间也彼此适应了。这种相互关系通常是共生关系(各种物种相互帮助),或者是共栖关系(一方利用另一方),或者是出现竞争性的相互关系,也会出现竞争性的相互依赖,一方驱逐另一方,或是双方进化到不同的非竞争的环境,相互依赖也会改变,比如气候或地理环境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1]。在供应链系统中,内部企业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相互作用,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种共同演化的关系。无论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还是制造商与零售商,或者是与物流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都是以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适应整条供应链的发展。
实际上,供应链面对着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整条链节上存在复杂的关系,很多学者把供应链系统看作是复杂适应系统[2]。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on system,CAS)是美国桑塔菲研究所提出的,CAS理论认为复杂性起源于其中的个体(active agent)的适应性,即系统中的个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改变着环境[3]。据此,我们不难看出,供应链系统中,各个组员企业构成了供需关系的供应链网络,每一个成员企业有着自己的利益和管理方式,而且相互作用,适应充满动荡和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供应链演化是指供应链内组成企业根据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来调整经营策略和组织结构,是供应链系统从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的系统动态演进过程。在此过程中,供应链内企业都是独立的经营主体,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系统整体演进的涌现特征,而企业采取各种策略的深层动机则是为了获取最大化利益[4-5]。在供应链演化分析的基础之上,就不难理解供应链系统中,伙伴关系是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协调着整条供应链。
1.2 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区别
1.2.1 共同演化伙伴关系的优越性。马士华(2003)指出供应链管理在信息共享、服务支持、并行工程、群体决策、柔性化与敏捷性等方面都不能适应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需要更高层次的合作与集成,于是产生了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模型[6]。当然,随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战略合作关系自然是供应链系统中成员企业的关键,但是通过研读一些文献之后,我们发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
因为战略一般具有长期性及指导性的作用,从短期合作效益来看,合作应该具有更多的动态性与适应性。同时,作为复杂系统的供应链,其伙伴关系应该具备更大的动态性与适应性。这是因为,首先在供应链系统中,主体之间合作的复杂性。由于存有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如制造企业,原材料或零件的供应商,还有提供物流的第三方、分销商、零售商,等等,他们之间的伙伴关系有合作又有竞争,随着供应链的不断发展,伙伴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尽管竞合观念比“你死我活”的狭隘竞争观念更进了一步,但是仍然显得视野狭窄。其次,合作存在不确定性。敏捷供应链理念的提出,要求供应链具有更多的适应性及柔性,那么对于供应链内部企业来讲,伙伴关系的不确定性是这种柔性与敏捷的结果。最后,合作存在风险性。由于存在利益分配问题,风险承担问题,一旦供应链内部企业选择了合作伙伴,就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这就更要求伙伴之间具有较高的信任度,以及拥有共同目标。因此在进行伙伴关系研究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的存在,才可以更合理地进行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
因而我们提出了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概念,是指在供应链系统中,每一个成员企业在不断学习与适应中,发挥自主性相互作用,并与环境进行交换的所有活动内容,如供应商的选择、契约机制、合作激励、流程重组等活动,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1.2.2 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对比分析。我们通过合作形式、合作目标、内部关系、企业的作用、绩效考核的标准以及合作方式六个方面对于共同演化的合作关系与战略合作关系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一个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可见,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学习与适应的特点。这里,共同演化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传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的不同有三点:第一点,适应性。因为这种伙伴关系是在供应链演化中形成的,并且通过企业的学习能力不断演化发展。第二点,就是供应链上整条链的价值最大为目标。传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重点集中在上游的原材料供给及库存的控制就是强调下游销售渠道的控制,虽然很多学者如杨德权(2005),杜向阳(2006),提出了整条供应链的协调理念或方法,但是却缺少动态性,还是以静态业务之间的固定联系为主。第三点,就是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体现了供应链在发展中的动态性。
1.3 共同演化的供应链伙伴关系模式。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概念,是指在供应链系统中,每一个成员企业在不断学习与适应中相互作用,并与环境进行交换的所有活动内容,如供应商的选择、契约机制、合作激励、流程重组等活动,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我们根据供应链系统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合作行为特征,把供应链中演化合作伙伴关系的模式分为四种:共生关系、共栖关系、竞争关系、竞合关系。
(1)共生关系:是指供应链内部上游原材料或零配件提供商与制造商之间就是一种共同获利、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旦制造商能够有良好的利润,其上游的供应商也会获得更多的订单,可以实现双赢,并使得风险尽量小。原材料提供者可以与不只一家的制造商建立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存在于上游,下游也要同样存在。共生关系是供应链整条链条上都存在的一种关系。
(2)共栖关系:一方利用一方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供应链中主要体现在某一主体拥有较大的资源优势时,如拥有先进的技术,那么这时对于那些较小规模的供应商来说,这个大客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就是共栖关系。这种关系一般存在于供应链中有明显的核心企业的链条中。
(3)竞争关系:在供应链中,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体现在下游零售商或批发商与制造商在销售渠道的竞争,实质是在于利润分配的博弈竞争。如:美的公司原本打算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但是最终还是不得不妥协于国美、苏宁等大型卖场。因此,竞争关系在供应链下游更严重。
(4)竞合关系:这是目前一体化供应链阶段最常见的一种关系模式。因为在供应链中,存在太多的公共设施,如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这样势必会造成不同物流服务成本的竞争及在引进风险投资方面的竞争,同时,共同借用一家的物流公司的服务,利用物流中心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产品运输、配送的合作,实现协同效应。
这四种模式在供应链演化中可以说是同时存在,一条供应链上,可以有共生、共栖、竞争、竞合。因为,关系是在演化中形成的,共生、共栖、竞争、竞合四种关系并存,也体现了供应链系统中伙伴关系的复杂性。同时这四种模式具有的共性在于:适应性。无论是共生,还是共栖或其他关系模式都是主体不断适应的结果,也是共同演化的结果。既然复杂适应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适应造就复杂。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供应链,其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也同样具备这个特性。而这个适应性的体现,在于个体成员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随着供应链的不断演化,伙伴关系的协调能力不断增加,可见,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会促进供应链趋于协调。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基于共同演化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调能力的概念及具体的表现和数学模型的研究。
2 基于共同演化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调能力
2.1 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调能力。协调作为管理职能之一,已被众多学者进行供应链管理研究中不同程度的涉猎。蒋阳升,陈彦如,蒲云他们提出了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的概念,是以合作竞争思想为关系协调指导思想,广泛采用各种协调理论分析工具和技术实现手段,通过协商、谈判、约定、协议、沟通、交互等协调方式,建立供应链企业关系协调机制和协调渠道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达到同时改善和优化供应链整体绩效和成员企业个体绩效的目标[7]。可见,供应链中的关系管理重点在于协调。供应链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对企业关系进行协调的管理,其目的就是提高供应链系统的有序性使其达到“和谐”的境界[8]。
现在的商业环境不仅有竞争、合作的模式,也有共同演化的模式,共同演化是一个比竞争与合作更重要的思维。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化,整个系统更加趋于协调[9]。因此,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协调能力就是在供应链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基础上,系统中每一个组员企业拥有能够使供应链整个系统和企业本身拥有不断持续创新、不断增值、不断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这种协调能力是提高整个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2 供应链伙伴协调能力表现。共同演化的关系模式强调地是供应链演化中的动态关系,企业主体自主能力的体现,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与其他企业主体不断作用(共生,共栖,竞争,竟合),同时还要适应市场环境,适应客户的需求变化,以此来对供应链的整合。那么这种伙伴关系协调能力实际是针对供应链系统中每一个组成成员来说都是应该具备的,不同的是其能力的大小。在供应链演化过程中,随着伙伴关系之间的共同演化的推进,其协调能力也会增加;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利润分配,契约签订,以及业务的往来等活动会更加高效率的进行,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物流的顺畅。可见,伙伴关系的协调能力是供应链协调管理的关键,根据共同演化的特点,我们对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调能力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能力。
(1)信息共享能力(sharing information ability,SIA):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10],供应链的协调运行需要建立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企业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共享能力,是实现伙伴关系协调的基础。可以采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上下游供应商之间信息系统链接情况,企业数据库建立状况等指标来衡量。
(2)信誉保障能力(standing credit ability,SCA):是指供应链系统中,企业之间长期的共同演化中,通过共生、共栖、竟合、竞争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企业信誉度水平。随着演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信誉能力越来越高,与其合作的企业也不断增加,这样会促进企业其他协调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协调性。这个能力水平可以用外界给予的评价、客户满意程度、上下游供应商对其的评价等指标来衡量。
(3)控制伙伴能力(control ability,CA):在供应链伙伴关系模式中存在共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势必存在一个拥有较多资源的一方,这一方对其合作伙伴的控制程度直接影响其合作成败。例如,在合作契约设计中,控制能力大的一方在合作博弈过程中拥有较多的信息。但是,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一种演化的合作关系,在共同演化过程中,企业不断学习,不断适应,所以原先控制大的企业不一定在合作一段时间仍然具有较大的控制力,可能会变小,因为合作对手通过学习与适应,赶超上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控制伙伴能力的大小变化,是供应链伙伴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衡量指标。尤其在我国,很多供应链模式都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核心企业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否则其核心地位会被其他主体所替代。这个控制伙伴能力的大小,我们采用企业拥有资源能力的大小来衡量。
(4)学习适应能力(learning& adapting ability,LAA):适应性是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的最关键的特性[3]。作为在供应链演化中,建立这种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企业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可以看作是推动这种关系的主要动力之一。因为,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企业会自然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例如,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提高产品功能或价值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建立供应链管理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实现协同效应,等等,这些都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而为。但是,这个学习适应能力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企业自身拥有的其他企业很难模仿的能力,一般我们利用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的应变能力等指标来衡量。
在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调能力中,这四种能力虽然是组员企业自身拥有的能力水平,但是伙伴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整条供应链的协调能力就是由这些组员企业之间构成的协调性的一种非线性的演化结果。
3 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调能力的数学模型
因为整条供应链的协调能力就是由这些组员企业之间构成的协调性的一种非线性的演化结果。所以我们采用神经网络的方法计算企业的协调能力,并用网络演化模型计算企业之间的协调能力大小。尝试利用这些软科学融合技术建立数学模型。
首先,我们对供应链系统中组员企业四大协调能力的数学表示记为如表2所示。
表2
在给定的一个供应链系统中,假设系统中组员企业有N个,组员企业Xi的协调能力我们记为:
具体的计算我们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法,神经网络由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自组织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模拟人类神经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记忆和处理的方式。我们通过在输入层输进去每一个协调能力具体的指标值,通过中间层的学习算法计算,在输出层得到这个企业的协调能力值。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对指标权重的主观误差,同时也符合企业的各个协调能力之间是非线性的相互影响。在计算过程中,关键在于对学习算法的选择,这点我们会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深入。
此时,我们计算出一个企业的协调能力,整条供应链的协调能力就是由这些组员企业之间协调性的一种非线性的演化结果。由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这种非线性,自组织的特性,伙伴关系之间的协调能力的数学表达,我们借助欧洲创新小组提出的网络演化模型(model of network evolution)中表示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公式[11],记为:
2*(rnd-0.5):表示一个属于[-1,1]之间的任意一个值。其实它也表示取不同的值代表伙伴关系处在共生、共栖、竞争、竟合这四种关系哪一种。一般来说,1代表了共同演化程度高,-1代表共同演化程度低。
rnd:一个任意的常数,取值范围[0,1],这个值同样也是表示了共同演化的程度大小。
到此为止,我们表示出了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调能力的数学模型。该方法可以对于一个给定的供应链进行伙伴关系的协调能力研究,以此分析出哪些因素影响企业自身的协调能力,哪些因素影响伙伴关系之间的协调。
4 结 论
本文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的思想,从共同演化的角度通过分析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一种共同演化的关系,不同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它强调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动态合作以及不断适应与学习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四种演化关系模式。在此分析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基于共同演化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调能力研究,给出了概念的界定,以及具体协调能力形式,并提出了一个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为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供应链伙伴关系协调能力的研究对于整条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分析,以及协调措施都有着很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会继续深入研究:(1)我们给出了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调能力计算公式,但对于整条供应链上,协调能力的非线性演化结果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想借助仿真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2)在供应链演化中,伙伴的共同演化关系四种模式的存在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机制没有深入研究。(3)实际上,供应链演化中,这四种方式共存于供应链系统,随着系统的不断演化发展,共同演化的伙伴关系模式也在变化,由此反映出供应链协调能力的变化,对此之间的内在关系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凯瑟琳.M.埃森哈特,D.查尔斯.盖鲁尼克.共同演进:实现协同的必由之路[J].哈佛商业评论,2000(1):105-130.
[2]张涛,孙林岩,孙海虹,等.供应链的系统运作模式分析与建模——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范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1):8-13.
[3]John Holland.隐秩序——适应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张丹松,牛文学.遗传算法在供应链演化研究中的应用[J].数学实践与认识,2005(8):52-57.
[5]张丹松,牛文学.基于cas理论的供应链系统分析[J].物流科技,2005,28:55-58.
[6]马士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J].电子商务世界,2003(6):68-70.
[7]蒋阳升,陈彦如,蒲云.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12):133-136.
[8]蒋阳升.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2.
[9]张炎炎,王东民.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战略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3(6):28-32.
[10]马士华,刘念.基于时间竞争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J].物流技术,2005(8):66-69.
[11]Paul Windrum,Chris Birchenhall.Modelling technological successions in E-Commerce[N].The SEIN-Project,Project Paper,2000-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