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0-04-22张金玲马彩瑞齐晓聪

文学与艺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必要性马克思主义

张金玲 马彩瑞 齐晓聪

【摘要】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主义实践的顺利进行影响深远。为此,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对宣传教育的对象要分层次;建设一支从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队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通过学习和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理论,以实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一)立足中国国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的特点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由此创造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理论,再进一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

(二)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致力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人民群众普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是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能简单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它的高度抽象性拉开了它与广大人民群的距离,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不断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基本原理的宣传和教育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另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通俗化,是原理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深奥走向通俗。

(三)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现实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现实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现实历史相统一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时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发展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说,其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结合。而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所以,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一方面要从现实出发,研究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分析和解决时代的迫切问题;另一方面,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改造社会现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中国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内容及其丰富,深刻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这就必然导致人民群众在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感到困惑和迷茫。另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人类普适性的特点,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统一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共同的信仰可以凝聚人心并产生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因此,要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挫败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阴谋,形成全民族的共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由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所决定的。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正因为此,广大人民群众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去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且在此过程中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通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 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建议

第一,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处于发展之中。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奠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第二,对宣传教育的对象要分层次

对宣传教育对象要分出层次,对不同对象有不同标准。对高知识群体的时事政策教育,应注重学术学理,要有开放的世界水准;对广大群众,应以事实案例的宣传教育为主,寓理论于事实中。如这次抗震救灾、保护奥运圣火的宣传,就是对中央“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理念、维护祖国统一和爱国一家等理念的最好的宣传教育。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基本理论的系统教育,公共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

第三,建设一支从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队伍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理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而“大众化”成效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工作者素质和专业程度的高低。从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理论工作者,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有完整、准确的理解和科学的把握;其次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从而解决新的实践中新的问题;再次要具备一定的宣传知识和技能,善于运用新事物来进行理论宣传,并能经常深入群众,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根据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心理认知水平,探索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

猜你喜欢

大众化必要性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