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模仿创新,构筑成功之路

2010-04-22孙智丽

文学与艺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湖南卫视模仿本土化

【摘要】通过对湖南卫视近些年来成功发展之路的分析,以受众的角度浅谈高收视率背后的成功法则。以《快乐大本营》《超级女生》等具体栏目或节目为例,解析湖南卫视的模仿与创新,以及他们如何在电视发展的夹缝中求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模仿;创新;湖南卫视;本土化

湖南卫视是近几年来崛起的地方电视台,随着战略性的步步为营,现今已经建立了其巨大的品牌效应和潜在的受众市场,成为中国电视业的领头羊。

湖南卫视崛起之路的第一步应该算是1997年《快乐大本营》的开办。《快乐大本营》是以台湾《超级星期天》和香港的《综艺60分》为蓝本,将娱乐节目的精髓移植而来,并将其进行本土化处理,打造出了一台好玩、好笑、好看的视听聚会,于每周六晚黄金时段与观众见面。每一期邀请观众期盼的明星到场,通过嘉宾节目的表演以及穿插其中的谈话使观众了解明星的每个方面,包括做游戏时流露疯狂失控状态的瞬间,观众看到了在其他节目中看不到的新鲜画面,内心产生的心里认同感,从而接受并逐渐喜爱这个新栏目。模仿大宗娱乐形式只是个开始,湖南卫视挑选个性化的主持人组成"快乐家族"主持群:何炅的沉着冷幽默,谢娜的直来直去口无遮拦,李维嘉的中规中矩"没有特点"的特点,加上新加入的吴欣、海涛的插科打诨,在主持群内部冲突不断,包袱连连,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笑料。《快乐大本营》呼应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口号,本土化的二度创作使它屹立湖南卫视周六黄金档至今不倒,其创新的本质才是制胜根源。

《超级女声》是湖南台2004年的新尝试,当时第一届超女虽未形成全国范围的影响,却打出了选秀这张新王牌。《超级女声》以美国《超级偶像》为模仿对象,旨在选拔爱唱歌的女性,无年龄门槛限制。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加上评委的麻辣点评,迅速上位,引得万人空巷。《超级女声》炒红了"海选""pk"等词,一时成为全国上下众相讨论的话题。在选出10强选手后进行的淘汰赛扣人心弦,每期一个主题,选手经过一个星期高强度的排练,最终是否淘汰取决于自己的表现状况和观众的支持度,观众短信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促使一个个"粉丝团"的诞生,一股偶像崇拜风潮顿时席卷全国,选手真诚的表演和流露出的真性情换来的是支持者的死忠跟随,并发展到为之疯狂的境地。正是在模仿中起步,从中汲取灵感进行符合现实的再创作使得《快乐女声》具备了吸引中国观众的本土化的因素:湖南卫视为真人秀节目以及其后一系列的产业化运营提供平台,从中脱颖而出的选手通过一整季的人气积累成名后,反过来成为湖南卫视旗下栏目的御用嘉宾,在增加出镜率和保持热点度的同时,又为湖南卫视再次带来收益。这种配置与利用,使资源达到最大利用值,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成为湖南卫视本土化的显著特点。

在娱乐节目成功占据全国收视前茅位置后,湖南卫视又将眼光投向了电视剧, 打造核心竞争力,迅速形成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不可复制的模式,成为湖南卫视继续保持领先的唯一选择。从2006 年起,湖南广电集团下大力气布局挖掘其他方向的优势,继选秀系列之后,自制剧成为湖南卫视的下一个发力点。 事实证明,山寨也好,原创也罢,湖南卫视确实比其他电视台更有先见之明:始终围绕观众需求,始终关注市场变化,始终注重核心竞争力和优势资源的打造,在竞争中,湖南卫视无疑走在了前列。以《又见一帘幽梦》为例,前期筹备阶段,湖南卫视就开播了一档选秀节目,目的就是为《又见》选拔女主角,这档节目成功的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并为《又见》的播出进行了宣传造势。其次《又见一帘幽梦》是琼瑶之前的作品,此次翻拍又找到琼瑶进行剧本的重新修改和创作,融入新的时代特点和时尚因素,清纯靓丽的女主角和成熟稳重的男主角,加之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不仅吸引了《又见一帘幽梦》旧版的原本潜在观众群,更吸引了年轻层面的新观众,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恰同学少年》是湖南卫视定位转移迈出的关键一步,它不但获得大量奖项,再次提升了湖南卫视的品牌知名度,更使之摆脱了单纯娱乐不挖深度的舆论困扰,成功定位了有层次有深度的健康公众形象。《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描绘了1913~1918年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很好展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现行教育理念的完善、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恰同学少年》立足于湖南长沙本地,对青年毛泽东的学习、友情、爱情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平民化的领袖形象,拉近了距离,增加了亲切感。此剧弘扬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毛泽东个人的高尚品德,更成为当下青少年的模范。

湖南卫视在模仿中创新的路子走出了自己的本土性和个性,模仿外国或台湾香港地区的成功先例,从中汲取营养,与本土特征相结合,应用于自己的栏目中,迎合了广大观众的需求,从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单纯模仿引发的"山寨"现象值得电视人深入思考,那些看过原版节目的观众是否会对此提出异议,其中是否存在合同纠纷问题,是否要为了收视率故意制造卖点,狂欢的娱乐形式是否有低俗之嫌,能否跳出模仿创新的模式另辟蹊径,不再相互借鉴……电视台独立构思一个创意并将它付诸实行,变成符合时代特征,迎合观众审美需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样我国电视自主创新的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段鹏.电视品牌战略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肖枭 创新中国电视——与影视界精英的对话[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孙智丽(198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现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湖南卫视模仿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对话宋点:加大“公益”权重 树新内容高地
胡歌《猎场》仍于湖南卫视首播 日期待定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