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中的审美思想浅析

2010-04-22

文学与艺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诗画和谐意境

张 超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产生于我国传统文思想中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绘画中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和谐;诗画;意境

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画中包含着系统的审美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审美思想和艺术形式深受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儒家认为艺术是“美”和“善”的统一,艺术情感中的情与理要和谐统一形成“真善统一”的标准,诗歌绘画等给人以美的享受,有其“善道”从而提高了人们仁义道的修养,同时儒家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自然与人的意志情感统一中寻找美。孔子讲求仁义,尊奉礼仪,目的是通过人伦教化而获得人与社会的和谐同一,“和”的思想是孔子一切社会思想的根本。在儒家眼里,艺术精神是以追求个人与社会,乐与礼,仁与乐的普遍统一与和谐而展开的。 老子追求道,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宇宙世界的和谐。老子的精神是要效法天地之作为,使宇宙世界完全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里,艺术的精神是以追求主体与客体,人与宇宙万象,自我精神的高度自由与和谐而展开的。因此“和谐”的审美思想普遍体现在中国绘画中。“和谐”思想将构成美的各种元素结合并形成和谐的关系,主题与客体、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形式、再现与表现、人与自然被辩证和谐的结合到一起以追求美的最高理想。当然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关于艺术精神的切入点也是存在着差异的。道家的艺术精神着重在自然宇宙的世界,所以更趋于哲学;儒家则是从人类社会的世界出发,所以更趋于伦理学。道家从根本上强调了人主体精神的自由,是对世界存在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的思考,从而开放了一个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儒家则追求人生与社会的平衡,将艺术的意义定位在和谐的人生与和谐的社会这一天平上。其次,儒家是丰富强大的社会伦理力量,道家则是浪漫超迈的自我精神力量。从绘画上进一步具体化分析,可以看到,儒家的价值和观念是在以社会政治生活为中心的题材内容上,对中国画的艺术创造产生影响,其形态类型多以人物画、风俗画为主 ;而道家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兴起和发展。

绘画本来是以再现为主的艺术,诗歌则是以表现为主的艺术,但中国的诗与画在和谐的思想下却互相融合了。画的特点是直观,它再现事物形象将事物反映在观者眼中。但中国的绘画确不仅仅是如此,中国绘画将表现和抒情放在首位,把诗的表现引入绘画之中,通过表现来再现。 画者内心世界的感情被画者表现在了画的事物之中。情感与现实事物的和谐融合形成了中国绘画中独特的“诗画”特点。因此,中国绘画中向来有诗画结合的传统。一副画中有山水风景鸟虫花草也有诗人的诗字。书法、画景、诗被很好的结合在画面之中。画里表现着静止的画面而诗中则表现了流动的情感,两者的结合更好的表达着画与诗的意境。

中国绘画里对诗意的追求心理使中国绘画如诗乐一样追求一种动态。因此也形成了中国绘画里独特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绘画往往只能是静止的角度去表现事物的一瞬间,它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诗则不同于绘画,诗可以表现情绪的过程,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诗画的结合就使中国绘画没有了西方绘画中严格的透视关系。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散点透视。画家画中表现的画面不止是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而是从多个视点去观察,好像诗人在走动之中而他笔下的画也就随之动起来。从多种视角来作画,使画面超出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

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中国画明显不同于西方绘画,西方绘画重视绘画的内容,线条、明暗和色彩被处理的很客观。而中国画则重视形式,重视笔法笔墨,绘画中功能性强的色彩在中国画里却偏少。

在中国古典和谐美学的思想影响下中国绘画重视表现,同时又与理性和现实相结合便产生了“意境”一词。

“境”是客观的理而意是主观的情感,和谐的美学思想强调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统一结合。情与理、形与神相互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用有限来表现无限,形成景外景是意境的主要精神。意境也体现着一种不确定性,“弦外之音”“象外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的画家善于在普通的景象中寄托自己的意志和情感,即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他们能够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通过巧妙的构思,寓有于无,给观者留以自由的审美余地,使观者也参与进来共同完成“意境”美的生成过程,他们在对作品做视觉以外的更深层的领悟和体味之后,如影随形地发挥想象,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境界。“意境”化解了虚与实、显与隐、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与再现、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关系都统一在了“意境”之中。

中国画的审美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在西方绘画思想大量涌入的今天。我们也该认识到中国画中优秀独特的审美思想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

猜你喜欢

诗画和谐意境
春色满园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朵花的意境
诗画话
诗画话
诗画话 丁聪配画
诗画话 丁聪配画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