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插管患者复苏期的护理评估与护理措施

2010-04-20王义芳赵雅梅葛建岭

上海护理 2010年2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麻醉

王义芳,赵雅梅,徐 成,葛建岭

(安徽省滁洲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滁州 239000)

麻醉苏醒过程的顺利与否,作为麻醉科护士在责任麻醉医师指导下,必须具备麻醉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麻醉药理学知识,能敏锐地早发现和治疗手术麻醉后并发症,确保手术麻醉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复合全麻术前用药已作为全麻前必不可少的,有些医院采用传统的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 mg,也有采用咪达唑伦0.06 mg/kg+东莨菪碱0.3 mg,无论何种术前用药都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的镇静消虑效果。我们和责任麻醉师共同对这两种术前用药在患者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和镇静/觉醒(CAA/S)分级,躁动评分情况进行研究,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手术患者苏醒安全,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在我院择期手术患者100例,年龄20~60岁,ASA 1~2级,无明显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疾病,既往无长期应用镇静药史,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正常。依据术前麻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咪达唑伦0.06 mg/kg+东莨菪碱0.3mg)50例,年龄20~60岁,平均体重(58.0±9.8)kg;对照组(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mg)50例,年龄20~60岁,平均体重(58±9.8)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行臀部肌内注射咪达唑伦0.06mg/kg+东莨菪碱0.3mg,苯巴比妥0.1g+东莨菪碱0.3 mg,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诱导方案:咪达唑伦0.1mg/kg,舒芬太尼0.4μg/kg,阿曲库胺0.6mg/kg,异丙酚1.5mg/kg,维持用药阿曲库胺5μg◦kg-1◦min-1,异丙酚 100μg◦kg-1◦min-1。自主呼吸 16~20次/min,潮气量400 mL,两组患者均给予氟马西尼0.5 mg。

1.3 护理评估及记录指标 记录患者复苏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即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正常值为(12.0±0.6)kPa或(90±5)mm-Hg及心率(HR)。评估OAA/S评分等级,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时间,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麻醉后监护病房(PACU)时间及各时段的OAA/S评分等级,拔管30min的躁动评分。拔管标准:自主呼吸16~20次/min,潮气量400mL,有指令性反应,如睁眼、点头、举手,咳嗽等。拔管15 min根据躁动情况的轻重分如下等级:0级:安静合作,基本不躁动;1级:吸痰等刺激是肢体有躁动,用语言安慰可以改善;2级:无刺激时有躁动,具有反抗表现,试图拔除导尿管,需医护人员制动;3级:激烈挣扎,需多人看护。

1.4 OAA/S评分标准 见表1。

表1 OAA/S评分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拨管前后MAP和HR的情况 见表2。

2.2 两组患者各时段复苏时间 见表3。

2.3 两组患者拔管15min躁动评分 见表4。

2.4 两组患者不同时机OAA/S评分 见表5。

表2 两组患者拨管前后MAP和HR的情况 (±s)

表2 两组患者拨管前后MAP和HR的情况 (±s)

MAP(mmHg)HR(次/m in)组别 n停药时 睁眼时 拔管时 离开PACU 停药时 睁眼时 拔管时 离开PACU实验组 50 91.6±9.3 92.9±11.2 93.0±10.0 88.8±8.7 75.5±10.0 75.8±10.3 75.4±9.8 75.4±9.7对照组 50 92.8±8.3 94.1±9.1 94.6±8.7 88.4±6.7 75.3±8.2 77.6±7.8 78.5±8.7 75.3±7.5

表3 两组患者各时段复苏时间 (min,±s)

表3 两组患者各时段复苏时间 (min,±s)

组别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 离开PACU时间实验组 11.68±4.9 14.34±5.3 15.86±5.5 19.90±3.8 28.96±6.0对照组 10.78±5.0 8.88±5.9 12.56±5.1 12.88±6.1 20.40±6.1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4 两组患者拔管15m in躁动评分

表5 两组患者不同时机OAA/S评分

3 护理措施

3.1 入恢复室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

3.1.1 入室后立即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调节好呼吸机参数并连接,注意患者头部位置,避免气管导管扭曲。在拔除气管导管时,及时充分吸痰,避免分泌物流入气管内或肺内引起感染和阻塞。

3.1.2 掌握吸痰的时机、方法与顺序 吸痰时机必须在自主呼吸没恢复并且镇静评分 <1分时吸痰,避免因吸痰吸刺激患者呛咳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太大,对患者心脑血管造成潜在威胁。痰前后充分吸氧,吸痰时先先从气管导管内吸尽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咽、喉、口腔,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s,动作轻柔。防止损害气管或口腔黏膜。

3.1.3 正确评估OAA/S,OAA/S评分 >3分,患者有指令性反应,如睁眼、点头、举手,咳嗽等,能有效减少拔管后并发症,如呼吸遗忘、不能及时咳痰导致的误咽,喉痉挛等。

3.1.4 密切观察血压和心率变化,根据全麻患者复苏过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恰当掌握拔管时机。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及时汇报病情,严格执行医嘱及时给药。

3.2 拔管后的护理

3.2.1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对PACU环境陌生,易产生不信任情绪,对患者要耐心,诚恳、语气温和的多询问关心患者,快速准确为患者解除不适。

3.2.2 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患者拔管后容易出现呼吸道梗阻,须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有无鼾声呼吸,以防舌后坠,必要时置口咽通气道,注意倾听患者喉头有无痰鸣音,及时清除口咽分泌物。

3.2.3 掌握躁动评分标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躁动并发症。躁动患者主诉多为疼痛或导尿管刺激。疼痛护理:首先给予预防性用药,安装镇痛泵,仔细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OAA/S评分>4分的,了解疼痛情况,告诉患者切口疼痛的必然性及减轻疼痛的方法,如使用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减轻心理负担。躁动具有反抗表现,试图拔除导尿管,需医护人员制动,激烈挣扎,需多人看护并遵医嘱给与小剂量的咪达唑伦1~2mg。

4 讨论

4.1 术前麻醉用药已成为麻醉前的常规,苯巴比妥钠作为术前用药虽有部分镇静作用,但患者仍对手术存在恐惧和焦虑,咪达唑伦可产生良好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但仍需加强对患者的观察,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4.2 两组患者拔管后用面罩给氧,嘱患者深呼吸,均能维持患者有效通气,无 1例应用口咽通气道[1]。表3显示,实验组复苏过程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U时间各时段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5显示,实验组OA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拔管15 min躁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躁动可以造成患者自身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同时也增加PACU护士风险和护理工作量,躁动患者主诉多为疼痛或导尿管刺激[2]。多数用心理护理得到缓解,有报道,全麻患者在麻醉前导尿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苏醒期躁动[3]。躁动分值达 3级时有激烈挣扎,需通知医师,并遵医嘱给与小剂量的咪达唑伦1~2mg或芬太尼 30μg缓慢静脉推注使躁动缓解[4]。咪达唑伦的镇静遗忘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或消除刺激对患者的不良影响[5]。

5 小结

由于麻醉和手术的刺激对患者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机能影响,特别是麻醉手术结束 1 h内是最需要加强护理的阶段,几乎所有危害患者安全的麻醉并发症都发生在这个阶段[6]。麻醉护士必须掌握麻醉药理知识,熟悉各种麻醉镇静药的优缺点,对患者的平稳苏醒有积极作用。

[1]洪黎霞,闵立霞.口咽通气道在舌后坠病人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9,(4):47-48.

[2]徐伟囡,潘学文.全麻恢复期病人躁动原因的分析与处理[J].浙江创伤外科,2005,10(1):52.

[3]钟桂芳.不同麻醉患者导尿时机的选择[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62-564.

[4]吴敏.全麻恢复期病人躁动原因的分析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9,(4):19-20.

[5]袁力勇,戴体俊.咪达唑伦不同剂量和时机给药的遗忘程度[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7):12-15.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麻醉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道路躁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