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四幕剧宁浩独白
2010-04-20然然
文/然然
人生如白驹过隙,传于后世的经典以回味对抗时间的洪流,以疯狂喜剧成名的宁浩这一回要让西部片在中国的西部复活,借助话剧的套子将其转型的轨迹趣味传达。独白不是独语,不在迷恋疯狂的宁浩是不相信那个传说,独白是一种寂寞,是幽默和自我的双重组合。故,本四幕剧地点从都市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到西北大漠的燎原腹地,从中国内陆的东边到西边;名为一个人的独白,参与其中的却有观众、记者、剧组工作人员和关注《无人区》的人。
楔子故事高手再出招
旁白:对年青人来说,最多的是时间,最珍贵的是经验,最有价值的是创造,最不害怕的是重头再来。作为电影导演的新贵,宁浩无疑拥有所有年青人的资本,票房“亿元导演俱乐部”成员的荣誉让他比别人又多了一份实力和责任。这个凭借“疯狂”喜剧开创电影奇迹的年青人会面对很多的质疑,和很多在一条道路上走出惊人成绩的艺术家不同,年轻的宁浩在不断挑战自己,新作《无人区》更是迥别于他一战成名的作品风格。档期从去年的贺岁档推迟到暑期,不过剧组的保密工作做的是相当的好,拍摄完毕,《无人区》剧组就下令所有工作人员将电脑中的电子版剧本销毁。
宁浩独白:这是为了观众着想。如果片子还没上映,重要的情节台词就先上报上网了,观众的观影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剧情点评:“疯狂的宁浩”,将幽默和自我化作两把锋利的宝剑在电影的江湖自在闯荡,作为讲故事的高手,他总会把自己影片的悬念留在最后。
第一幕带着压力奔跑
旁白:在走进“无人区”之前,宁浩饱尝了同行舆论的压力,很多人甚至不看好他以公路片作为转型的尝试。
记者:前几天王小帅在论坛上说,你前两部电影票房越好你的压力会越大,是这样吗?
宁浩:那是他说的,他说我压力很大就很大了?我其实没什么压力,我就是一个工程师,盖房子的,把活做好就行,只要人家住进去不骂娘就行。至于卖出什么价钱,不是我操心的。我只负责质量,不负责忽悠。
记者:但是那天他说,你们虽然票房成功,但作为导演很失败,你怎么看?
宁浩:我尊重每个人表达的权利,但是我不那么认知,所以没办法和他对话。我从来不认为商业片和文艺片是对立的,在我眼里只有类型片的区别,《辛德勒的名单》、《教父》、《廊桥遗梦》这些,算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所谓的艺术片现在也在争取融资和发行,也是商业行为啊。
记者:“疯狂”系列口碑那么好,为什么不延续下去?
宁浩:不想弄那个了,拍“疯狂系列”得老去关注人性中猥琐的一面,那样才能制造笑料,我受不了。人总得有变化和进步,尝试往前走总比原地踏步强。
记者:很多人担心这次新的尝试可能无法超越“疯狂系列”。
宁浩:拍《无人区》让我感觉好像重新学习该怎么拍电影。拍摄快结束时,我和徐峥在宾馆看电视台播盗版的《疯狂的赛车》,重看时,里面很多镜头让我觉得以前拍得非常幼稚。
记者:作为亿元票房俱乐部的新成员,有没有票房压力?
宁浩:没啥压力,不当亿元了能怎样?呵呵。今天演好了,观众叫好,明天演砸了,回头再来呗。
剧情点评:对宁浩来说,票房的成功就是一座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虽然《无人区》的故事早在他2004年拍《绿草地》的时候就开始构思了,但最初的想法是否能和市场对接,还是一个问题。
第二幕让西部片在中国复活
旁白:“西部片”是源于好莱坞的特殊类型片,往往在美国西部沙漠中央的小镇拍摄。大多讲述善良的民众受到邪恶势力的威胁,牛仔英雄或执法者挺身而出除暴安良的故事情节。作为一种类型,西部片在美国已近渐弱近乎消失20年,这样的故事情节发生在中国会如何?如何在一个没有西部片传统的国度符合西部片?
宁浩独白:早年拍摄《绿草地》的时候,就见识了蒙古牧民在马背上的英姿,其实中国的“牛仔”比美国的牛仔技艺更超群。因此,构思《无人区》的剧本的时候,当时就想在没人的地方拍摄。《无人区》也和美国西部片一样,探讨人性善与恶这个母题。英雄挺身而出拯救平民的情节也会有,但是角色和故事彻底被“本土化”了。西部片传统的追车、骑马、枪战等动作元素“一个也没少。”
旁白:宁浩是如何认识西部片?如何拍出宁浩风格的西部片?是观众心中的迷,也有探班者多方打探。
探班者:《无人区》是一部西部片,你眼中的西部片是什么样的?
宁浩:中国的西部和美国的西部其实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连地貌都比较像,比如雅丹,龙卷风就很多。所以我觉得我们有这样的条件可以拍中国式的西部片,起码具备了这样的地理条件。而且《无人区》里有一些比较典型的东西,像正邪二人对立、骑马、枪……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西部片的元素。
探班者:画面会是碧血黄沙吗?影片的色调是怎样的?
宁浩:对的。我现在想的是金黄色吧。
探班者:你喜欢的西部电影有哪些?《黄金三镖客》那样的?
宁浩:对!好的坏的丑的,太好看了!太好看了!喜欢的很多,我现在更喜欢《不可饶恕》。
探班者:《无人区》里有和《不可饶恕》相似的地方吗?
宁浩:我希望像《不可饶恕》学习,用西部片的外形来包装一些现代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
探班者:这部影片会非常个人化吗?
宁浩:每个人的电影都很个人化,包括迈克尔·贝的电影也非常个人化,必然处理的会有自己的色彩。
旁白:变中求胜方显英雄本色,宁浩在《无人区》中会有哪些变化?
宁浩独白:《无人区》肯定不疯狂,不能再疯了,累死我了。西部片的变体出现是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会在影片中加入女主角。我也不是不强调女主角,是不会写。说实话我就是不太会写女主角的戏,我不太了解女人怎么写啊?(《疯狂的赛车》)中间写过一个,觉得挺拧巴的,然后就给剪了,我写的那是什么玩意儿啊,不好。《无人区》里有一个女主角。我也在学习,慢慢地一个一个来。对我来说要在人物上有更多的训练、学习,因为过去电影都集中在事件上,人物偏弱。
剧情点评:宁浩的野心和信心不是无源之水,他是中国电影中青年人的样板,他的不断求变和不断实践将会为中国电影带来新鲜的感觉。
第三幕对抗沙尘那一季
旁白:《无人区》的拍摄场景主要集中在新疆的沙漠戈壁中,没有手机信号,而且气候干旱,夏季最高温度在45度以上,风力最高达十二级。据工作人员透露,开机第一天,剧组就碰到七级大风,拍摄被迫中途停止。而仅开机几天,由于长时间在没有任何植被的戈壁滩上暴晒,已经有人中暑被送往当地医院。但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环境很艰苦,但是呈现在电影镜头中的景色非常震撼、壮丽。
宁浩独白:困难多了去了,用电当然是问题,我们扛着发电机过去的,总得省着用。最担心的是灯。因为那边风力太大,经常瞬间就到10级,所以灯经常支不起来,弄不好就被卷走了。拍这戏拍得我现在都落下毛病了。前几天你们媒体颁奖(指铁象奖),我坐在下面,一下雨我就盯着上面的灯看,跟助理说,没事吧,这灯不会被淋坏了吧?助理笑话我,说这又不是咱剧组的灯,这是在城里,你担心什么呀。其实所有的困难都是一个根源——天气。我们纯粹就是靠天吃饭。拍的时候碰上的是那边天气最多变的季节。经常是晴空万里,转眼就来了一片乌云,就得停下来,把灯支起来补光,但刚支好,就开始刮风了。那种狂风,看起来简直就跟《木乃伊》里一样。
剧情点评:每一个剧组都会有每一个剧组的艰辛,但既然你选择了来到《无人区》,抱怨显得有点没有力量,也许是创作的压力太大,作为导演,有抱怨是正常的。当然饱受过风沙之苦的人自然知道其中的味道,在此,我们还是对宁浩的行为致敬。
第四幕易中天变佐罗的故事
旁白:正如楔子所言,《无人区》的故事还是一个谜。和宁浩成名作驾轻就熟的多线索叙事不同,《无人区》这一回中规中矩单线索推进,关于故事内容,徐峥曾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形象比喻:“《无人区》就是一个易中天变佐罗的故事。”如何解释这个比喻?
宁浩独白:其实有点儿玩笑的意思。这是跟徐峥谈剧本的时候突然找到的一个形象,其实也不是那么准确,准确说是一个比较儒雅的律师变成一个硬汉。做这部影片的最大动力就是做一个类型片,《石头》是一种类型,还需要再做一个。因为一个不是类型,它只是一部电影,俩就是一类电影了。做类型片对中国电影特别有帮助。类型片可以复制,这对工业才有帮助,别人来也可以做,里面有些必然的元素,拿出来就能用,所以我这么干,就有点价值。
剧情点评:宁浩是负责任的,至少对他的观众负责,保守故事的秘密到最后。他关于做电影就要做出点价值的观点在年青人中的确难能可贵,有这样的意识是走向成功的核心思想动力。
尾声
对于宁浩来说,《无人区》不是一个很顺利的电影,遭遇补拍更是很多导演最不愿意遇到的麻烦,但愿这是对他的一次历练。从此之后,这个年青人将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