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饶阳县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设计

2010-04-17

山西建筑 2010年18期
关键词:污物楼梯间新建

王 将

饶阳县人民医院是饶阳县唯一的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被县政府确定为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原有第一病房楼始建于1984年,其医疗设施、病床位和其自身空间的不足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为此县政府规划在饶阳县人民医院院内新建病房楼。新病房楼的出现,其功能上要适应发展的要求,还应与原有的各部功能发生有机而不是牵强的联系,使得新旧建筑功能趋于一体化。新建病房楼既要成为相对独立完整的医疗单位,也要满足与现有门诊楼和病房楼的有效衔接,通过新老医疗资源的整合实现使用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1 项目概况

新建病房楼选址于饶阳县城区健康东路171号以北的饶阳县人民医院大院内北侧。项目场地东临卫生局,南邻健康东路,道路畅通,交通方便。项目用地范围为规整矩形,现有市政设施完善。新建病房楼地上9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12 106 m2,建筑高度36.65 m。设计病床数为328床,为一类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防水等级一级。新建病房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类别为乙类。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建筑物耐久年限50年。

2 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次设计通过统一规划,使医院各功能部分能够正常运转,尽量减少由于基本建设给医院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设备选型上尽量选用节能高效、无污染、体积小、寿命长的产品。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型新材料,轻质高强,节约投资。

3 总平面布置

饶阳县人民医院和城市之间的交通开口联系较少,仅南临一条城市主要干道,且只有一个出入口,本次规划设计中在原入口东侧增加一个次要出口,作为后勤和污物的出口。

场区的总体布置充分考虑周围环境条件和市政道路交通流量状况,结合现有建筑的总体布局情况,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增加绿化,广场和停车位置。新建病房楼拟建于饶阳县人民医院大院内门诊楼的北侧,坐北朝南,主入口在南侧,与原有门诊楼的北入口围合成庭院式布局,沿用地周边布置集中绿地,在周边形成人流及物流使用通道,便于病房楼人流、车流和物流的集散。新建病房楼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南临门诊楼,西临原有病房楼。周边设消防通道,充分利用和门诊楼的间距布置集散广场。

4 新老建筑的衔接与协调

以医院新建病房楼的良好设计来保障新建筑与老建筑的结构安全、医疗流程的合理顺畅。医院原有的第一病房楼拆除以后,病床的数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需求,洁净手术室和ICU病房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其次,新旧建筑间的场地利用更加明晰化并且内外区分。新旧建筑的内庭院布置车位,甬路,园林绿化结合小品,形成新的整体形象,将交通、绿化、景观有效的组织起来。为住院病人以及内部各功能的交流能有一个良好的室外活动场地提供了基础条件。在造型上我们采用了简欧的建筑风格,1层、2层为深灰色高级仿石外墙面砖,3层及以上为浅米黄色真石漆及白色氟碳漆外墙涂料,立面采用简欧风格的三段式处理手法,分段处有横向的白色欧式线角,同时辅以宽大的白色塑钢中空玻璃窗及局部玻璃幕墙。通过形体的塑造及色彩的运用,创造了简洁明快、清新透彻的现代医疗建筑格调,同时追求与强调了建筑本质的技术风格,典雅不失大方(见图1)。

5 建筑的功能设计

1)地下1层:西半部分设药品管理室、西药库、拆包间、器械库、中成药库及中草药库,东半部分设配电间、风机房、真空机房、杂物库及预留库房等。2)首层:大厅居中设在南侧,在入口处形成一个完整且南北通透的大空间,是住院患者的主要出入口。大厅东边设有出入院管理处、新农合办公室,主要是办理出入院手续的区域,同时配有值班室、洁衣库、被服间及档案室等,主要为医护人员办公区域;西边与电梯厅相连,有充分的交通空间引导人流方向,并且有自选超市、鲜花礼品店、接诊、理发、浴室等配套服务设施,以满足病人及其亲属生活和购物的需要。3)标准层:2层~7层。每层布置为相对独立的护理单元,根据医院的需要灵活分配各个科室,每个护理单元均采用单走道布局形式并分设病房区和医护人员办公区,彼此既相对独立又联系方便。南侧以病房为主,设置了单人间、标准两人间、三人间和六人间病房,位于南向有良好的采光及通风;北侧为少量病房、治疗区、医护人员办公区及交通核。除六人间外所有病房均内设卫生间,保障了住院患者的卫生和隐私,更加人性化。办公区以护士站为中心,集中设置处置室、治疗室和抢救室,同时配有配餐间,更衣室、医生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室、库房以及医护人员专用卫生间。西部交通核有两部电梯(均为医梯),电梯厅处的电梯和楼梯主要供医生、患者及家属使用。东侧楼梯间共用前室的医梯为污物梯(兼消防电梯),主要是病房的污物通道。4)8层:ICU病房区。西侧设ICU病房区,东侧为普通病房区。ICU病房和医护人员办公区须经换鞋才能进入。ICU病房区有独立的护士站,并在ICU病房中间设置护士值班,周围有10张病床,并附设治疗室、处置室和抢救室等附属房间。5)9层:手术室。手术室区外设有家属等候区,手术室区内由手术室无菌区和医护人员办公区组成。手术室无菌区采用洁净通道和污染通道分开的多通道式布局,单向流程尽量为降低术后感染创造条件。共设置7间不同规模的手术室,其中包括大手术室(万级)2间,中手术室(十万级)4间,小手术室(十万级)1间。无菌区内还设有消毒品、药品、无菌器械、麻醉器械等附属用房。手术室的污物将通过污物走廊和东侧的污物电梯运送出去。将石膏室设置在污染区。

6 交通枢纽设计

疏散楼梯的设置为:新建病房楼在东侧和西侧共设两部疏散楼梯,均满足无障碍楼梯的要求,方便使用。电梯的设置为:新建病房楼共设电梯3部,全部为医梯。其中西侧电梯位于电梯厅内,主要供医生、患者及家属使用,1号电梯为无障碍电梯;东侧电梯厅与楼梯间共用前室的医梯为污物电梯,同时兼作消防电梯。3部医梯的载重均为 1 600 kg,梯速为1.6 m/s。

7 消防设计

地下室分为两个防火分区,两个防火分区用甲级防火门连通;地上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本工程设置2部直通屋顶的防烟楼梯间和3部医梯。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均不少于2个,其中东侧和楼梯间共用前室的污物电梯为消防电梯。首层下地下室门为乙级防火门;开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管道井门为丙级防火门;建筑物内设备用房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本工程外墙外保温材料选用自调温相变蓄能节能保温材料,其为不燃型材料,故不再单独设置防火隔离带。玻璃幕墙的窗槛墙高度均不小于0.80 m,且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均采用防火岩棉封堵。

8 无障碍设计

新建病房楼主要出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西侧交通核内1号电梯设计为无障碍电梯,首层东侧设置单独的无障碍厕所,且病房楼主要出入口、无障碍厕所与楼地面的高差均为15 mm,并以斜坡过渡。各楼层公共卫生间和病房内的卫生间均设有助力拉手,主要通道均设靠墙扶手,所有墙面阳角均抹成圆角,同时西侧楼梯间设置盲道提示。

9 结语

随着我国医院的建筑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地均有大量的医院建筑项目在建设中,本项目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及相关熟悉医疗建筑功能流程的专家和院方代表的讨论,使得院方的设想与建筑的功能相协调,从而新建病房楼的设计得到了院方的一致好评和顺利实施。

[1] 刘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建筑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罗运湖.医改进程中的医院建筑走向[J].建筑学报,2007(10):95-96.

猜你喜欢

污物楼梯间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楼梯
更正
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计探讨
Purex流程中铀、钚、锆、钌混合溶液界面污物的成因研究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Gas from human waste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