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侧下颌骨髁状突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

2010-04-16赵冬梅刘莉丽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泸州646000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梭形下颌骨下颌

赵冬梅,漆 军,刘莉丽(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 泸州 646000)

病例 男,18岁。因右侧耳前包块,轻微肿痛,逐渐增大半年入院。体检:右侧耳前软组织肿胀,右下颌支扪及质地较硬的肿块,范围较大,边界欠清,轻度压痛,张口时面部右侧疼痛加重。

CT检查:下颌骨右侧下颌支、下颌颈及髁状突外侧旁肿块,边界尚清,其内密度不均,肿块外侧密度稍低,其内侧有多量不规则絮状密度增高影,邻近髁状突外侧部分骨质破坏吸收。拟诊:右下颌骨良性骨肿瘤可能性大(图1~5)。

图1 ~5 下颌骨右侧下颌支、下颌颈及髁状突外侧旁肿块,边界尚清,其内密度不均,肿块外侧密度稍低,其内侧有多量不规则絮状密度增高影,邻近髁状突外侧部分骨质破坏吸收。 图6 病理镜下示瘤细胞呈小叶状排列,可见细胞致密区及细胞疏松区,瘤细胞呈梭形或星形,基质为黏液样。

手术与病理:术中见右侧下颌骨升支类圆形肿块,大小约3.5cm×3.8cm×4.8cm,右侧髁状突破坏。肿块呈分叶状,边界清楚,有部分包膜,剖面灰白灰红,质软,局部可见黏液样物。术后病理镜下见:排列紧密与疏松的肿瘤细胞将肿瘤组织分成小叶状,细胞致密区细胞大部分为梭形,细胞疏松区细胞为梭形或星形的软骨细胞,包浆丰富,核小且圆。瘤细胞间为黏液样或软骨样基质。病理诊断:右侧下颌骨髁状突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瘤细胞生长活跃(图6)。

讨论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为一少见良性骨肿瘤,约占全身良性骨肿瘤的3.6%,居第六位[1]。病理上,肿瘤起源于幼稚的黏液样间充质细胞,此种细胞具有分化为软骨和产生胶原纤维的特性,由于从黏液样间充质细胞到成熟的软骨,再由软骨发生钙化,须经相当长时间,因此,本病虽有软骨成分,但瘤内钙化却少见。

临床上,本病一般病程较长,早期症状轻微,偶有轻度疼痛,位置表浅者可触及隆起的包块,有轻压痛。肿瘤好发年龄为10~30岁,约占全部患者的73.2%[2],男女性别比为1.6:1,本病例与此相符。全身诸骨均可发病,尤其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多见于下肢,尤以胫骨上端和股骨下端最多见,其次为腓骨、手足骨、上肢骨及髂骨,偶见于脊柱、肋骨、肩胛骨、颌骨。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3]:①病变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常表现为偏心性单囊或多囊膨胀性透亮区,内缘锐利,呈分叶状或扇形增生硬化,可有骨嵴伸入囊内,外缘皮质变薄呈波浪状。晚期可出现点状或环状钙化,此亦为本病的相对特征之一。②病变发生于扁骨时,相当于长骨的干骺端部位,呈单囊或多囊扩张性病变与长骨相似。③病理骨折罕见。本例肿瘤发生于下颌骨髁状突,属少见部位,且不具有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常见表现,给本病的术前CT正确诊断增加了困难。本病发生于下颌骨髁状突,仅造成部分下颌骨髁状突骨质破坏吸收,肿瘤主要向外生长形成肿块,内有多量絮状钙化,此种表现极不典型,推测本例肿瘤可能起源于骨皮质或骨膜。本病需与骨巨细胞瘤、骨纤维结构不良、多房性骨囊肿鉴别,治疗常经搔刮术而治愈,但约12.5%~25%病例可以复发[4],年龄越小复发率越高。

[1]刘子君.骨关节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88-191.

[2]刘复生,刘彤华.肿瘤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858-1859.

[3]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50-952.

[4]陈秉昭.颌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临床病理(附3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5,11(4):237-239.

猜你喜欢

梭形下颌骨下颌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铸钢件和梭形斜柱逆施工技术
食管梭形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三种不同上部结构应用于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比较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