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大垄双行栽培示范

2010-04-16牛若超

中国马铃薯 2010年2期
关键词:双行单行结薯

牛若超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 克山 161606)

马铃薯大垄栽培是伴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而兴起的,特别是在连片种植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大垄栽培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马铃薯大垄栽培又分为垄上单行和垄上双行种植方式。所谓马铃薯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就是将传统的65 cm小垄单行种植改为90 cm的大垄且垄上种植2行,垄上行距30 cm,株距30~35 cm[1]。据报道,这种栽培方式能够增加薯田的通风透光率,增加马铃薯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同时大垄还能保墒,降低结薯部位的温度,增加结薯空间,能结大薯、多结薯,能使薯田高产优质[2]。

为了验证大垄双行栽培模式能否适应北方一季作区,我们于2006~2008年连续3年进行了大小垄的对照栽培示范,旨在为更好地指导农民科学应用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及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示范设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地势平坦,肥力一致。土壤类型为黑钙土,有机质含量为4%。秋整地,前茬为麦茬。试验地面积为560 m2。

1.2 试验方法

选择当地主栽的不同熟期的马铃薯品种克新4号(2006年)、克新20号(2007年)和克新13号(2008年)。

肥料为马铃薯专用肥,每667 m2施用量:大垄为40 kg,小垄为35 kg。

1.3 试验内容

示范采用大区对比法,每区面积280 m2,不设重复,每区采样10点,每点1 m2统计分析。示范共设2个处理:A处理为90 cm大垄,垄长28 m,垄上双行,行距30cm,株距30cm;B处理(CK)为65cm小垄,垄长28m,垄上单行,株距24cm。

2 结果与分析

在马铃薯生育期间,通过多点取样的方式,调查、记录了两种种植方式下马铃薯的各主要生育性状变化,收获时进行统一产量测定。示范田生育期调查和考种分析结果见表1、2。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和处理B两种种植方式的马铃薯在生育期上一致,没有差异。

从表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于大垄栽培模式增加了马铃薯的田间种植密度,收获时表现为平方米收获株数增加,而且产量较小垄有较大幅度提高,增产率达17.1%~37.5%。纯增加收入也十分明显。

表1 马铃薯生育期调查(日/月)Table 1 The survey of different potato growing stages(Day/Month)

表2 产量调查及效益分析Table 2 The yield investigation and benefit analysis

3 讨论

从3年来对马铃薯大垄和小垄的对比示范种植的分析可看出,马铃薯90 cm大垄双行比传统小垄栽培模式增产效果明显,不同的年份条件下增产率有所不同,但最低增产也达到了10%以上。尽管由于采用大垄栽培模式比小垄栽培在投入上有所提高,但是比较效益还是很明显的。从三年的示范实践可以得出结论:在克山地区马铃薯采用90 cm大垄双行栽培模式比较适宜。

[1] 解艳华.黑龙江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7, 21(3):179-180.

[2]李永文,焦振锋,于欢.马铃薯80 cm大垄种植的优点和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马铃薯,2007,21(5):302-303.

猜你喜欢

双行单行结薯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2+1)维时空分数阶Nizhnik-Novikov-Veslov方程组的精确单行波解
网络购物中刷单行为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校企合作背景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温室番茄膜下滴灌单膜单行栽培新法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The misfortune in life
双行起垄施肥一体机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