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原呼吁为张国庶夫妇追认革命烈士始末

2010-04-16黄爱国

党史文苑 2010年17期
关键词:安源萍乡

■ 黄爱国

在孔原逝世20周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他生前关心萍乡革命历史宣传、呼吁为张国庶烈士恢复名誉的感人事迹。那是1984年9月,负责筹办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萍乡市委党史办公室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北京敬请萍乡籍的中顾委委员孔原审查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大纲,并请他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孔原高兴地答应了这两个请求。当看到纪念馆的陈列大纲中没有张国庶的名字时,他感到非常愤慨,对工作人员说:“张国庶是为革命牺牲的,我们活着的人,要为当年这些牺牲的同志说句公道话!”

孔原与张国庶关系甚笃

孔原与张国庶不仅是同乡,而且都是萍乡中学的校友。孔原原名陈开元,又名陈铁铮,1906年9月6日生于萍乡县安源张家湾村一个手艺人家庭。1924年秋,为了发展革命力量,安源青年团组织通过钟俊杰(由湖南省团委派到安源工作,公开身份为安源工人子弟学校教员)、刘义(安源工人俱乐部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派孔原到萍乡中学读书,借以开展工作。张国庶,别名张训年,1905年9月24日生于萍乡县上栗镇金山一个富裕家庭。1923年考入萍乡中学。孔原和张国庶虽然出身于不同的家庭,但参加革命之初却有着许多相同的经历。

其一,他们都是受安源工人运动的影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孔原的父亲是个理发匠,由于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孔原从小就被人瞧不起,他是在姑父家里长大的。孔原的姑父是安源煤矿工人。孔原十一二岁时就在安源杂货店学徒,常常随姑父到矿上去,亲眼目睹了矿工的苦难生活,特别是煤矿发生事故时工人惨死的情景。这种境遇,使孔原对旧社会产生了逆反心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后,孔原的表哥童水生(安源矿工,后为革命牺牲)经常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宣传品带回家。孔原看了以后,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开始懂得一些革命的道理。张国庶考入萍乡中学前后,安源党团组织经常派人到学校发表讲演,宣传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思想。张国庶受到安源工人运动的熏陶,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其二,他们一起在萍乡中学组织进步团体,一起加入党、团组织,并同时在国民党萍乡县党部任职。进入萍中后,根据团组织的指示,孔原、张国庶等在学生中创建了萍乡青年团的外围组织——互助社(不久改名为策群社),目的是更广泛地吸引、团结和教育青年学生。参加互助社的主要是萍中的进步学生,也有县里的一些手工业工人。孔原曾任互助社总干事。由于在萍乡中学工作积极、表现突出,1924年12月,孔原、张国庶同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初,又同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转党仪式在萍乡城外的宝积寺举行。中共萍乡支部是1925年初建立的,有党员五六人,都是从青年团员转为党员的。张国庶先后担任青年团萍乡特别支部宣传委员、萍乡党小组组长,孔原则担任萍乡县总工会纠察部长。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不久孔原、张国庶等人由组织介绍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军到达萍乡后,公开成立了国民党萍乡县党部,他俩又同时当选为县党部常务委员。

其三,他俩同一年离开萍乡。1927年初,张国庶由中共湖南省委选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此离开萍乡。1927年5月下旬,孔原赴南昌开会时,组织决定派他去武汉买枪,结果枪没有买成,萍乡便发生了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的“六·五”事变。萍乡的民众团体全部被摧毁,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遭到逮捕和追杀,孔原只好留在南昌,直至同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

在萍中期间,孔原与张国庶一道上街散发传单,发表讲演,组织群众悼念孙中山、声援五卅运动;一道组织萍中学生接应和保护在1925年安源“九月惨案”中被北洋军阀追捕的安源工运骨干,并将黄静源烈士的遗体安全送出萍乡;一道赴湖南醴陵与北伐军联系,向他们通报消息,充当向导,迎接北伐军到萍乡。他俩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张国庶英勇就义

1929年春,张国庶从苏联回国后,化名周之德,担任党中央派往上海各区巡视员。在此期间,张国庶与共产党员、上海某纱厂女工晏碧芳结为伉俪。婚后他们住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上海的一个联络点,一起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同年底,中共江西省委由于叛徒出卖遭到破坏,省委书记沈建华和省委常委张世熙、胡子寿被捕并惨遭敌人杀害。急智脱险的省委宣传部部长吴道一、秘书长冯任于1930年1月来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省委被破坏的经过,并建议中央立即组建新省委,以领导全省工作。在中共中央第112次常委会上,根据李立三、罗登贤的提议,党中央批准,任命张国庶为新一届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张国庶在主持省委工作期间,对在江西境内的赣东北苏区、湘赣苏区、赣西南苏区的武装割据非常关注,曾派出11名军事干部到赣东北苏区,批准赣西、赣南两特委合并,同意成立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并通过各种关系为各苏区提供情报和军事地图。

1930年5月中旬,国民党第十八师训练处的一个特务在九江执行侦缉任务时,发现共产党在该处活动,于是报告师政治训练处,又由训练处转报南昌卫戍司令部。时任国民党南昌卫戍司令部司令的张辉瓒立即命令执法处长徐业道带领数十名武装便衣特务和中共叛徒庞云飞、王立生,前往九江破坏共产党地下组织,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同志。

5月27日,中共江西省委又一次遭到国民党特务的大破坏,省委书记张国庶、省委秘书长徐荷云、省委组织部部长叶守信、省委妇委书记晏碧芳、团省委书记徐少杰等50余人先后被捕入狱。张国庶被捕后,敌人得知他是省委书记,又是“共匪头子”张国焘的亲兄弟,于是软硬兼施,想从他口中得到更多的“机密”。敌特先是以高官厚禄相许,劝诱他投降,遭严辞拒绝后,又对他进行严刑拷打,想使他屈服。张国庶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张辉瓒恼羞成怒,亲自下令处决张国庶。7月5日,张国庶被敌人装进麻袋沉入赣江,壮烈牺牲;其妻晏碧芳被砍去头颅“暴尸三天”。当时的《南昌新闻晚报》报道:“赤匪头子周之德等人被处决。”

张国庶蒙受冤屈

张国庶为革命英勇牺牲,却长期没有被党和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张国庶牺牲时采用的是“周之德”这个化名,家人根本不知道,找不到他为革命牺牲的证明材料;二是他身为共产党的大叛徒张国焘的弟弟,大叛徒的弟弟死了往往不会引起人们重视;三是说他有“叛变行为”。其主要依据是:(一)1930年7月18日至23日《南昌新闻晚报》第八版分3次刊载了署名张国庶的《脱党声明书》。这个声明书前后矛盾,破绽百出。例如,《声明》中说:“1924年在萍乡,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完全是受我家兄张国焘的影响与诱骗。”其实,1924年萍乡中学当时只有青年团组织,并没有共产党组织,萍乡的党组织是在1925年才建立的。又如,《声明》中说:“当我入党的初期,是在南昌等处作学生运动。”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张国庶在1923年秋考入萍乡县立中学后,一直在萍乡读书,从事革命活动,直到1927年初由党派往苏联学习,并没有去南昌组织学生运动。《脱党声明书》并不能作为张国庶叛变的根据,因为当时敌人经常利用伪造的、卑劣的手段来欺骗群众,妄图扰乱革命阵线。更何况这个“声明”是在张国庶去世13天后才公开发表的,其真实性更是值得怀疑。(二)一名被人民政府处决的叛徒——叶守信(1930年任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生前在供词中写道:“叶守信经庞云飞、徐叶道及爱人孙一平诱骗后自首承认了,指捕了省委书记张国庶连同他的爱人晏碧芳。张国庶又指捕了徐少杰。至此,省委全部破坏了。”(三)南昌卫戍司令部档案资料第二辑《本部第二次在九江破获江西共党总机关之经过》中的《捕获共党姓名表》记载:“姓名:张国庶(化名周之德);性别:男,年龄二十六岁;籍贯:萍乡;职业:莫斯科学生;共党地位:省委书记;被捕时间:一九三0年五月二十七日;线索:徐少杰,张被捕后指捕了谢铁根(化名丁宝卿、王赞)。”后两个材料互相矛盾:叶守信的供词是说“张国庶指捕了徐少杰”,南昌卫戍司令部《捕获共党姓名表》却记载是徐少杰出卖了张国庶。且二者都是敌方材料,不足为据。

孔原为张国庶夫妇追认革命烈士奔走

1985年9月26日,孔原在北京京西宾馆约见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专门就张国庶等萍乡党史人物的宣传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说:“张国庶是张国焘的弟弟,他是萍乡最早的一批团员、党员之一。不能认为张国焘有问题就说他也有问题。他是1927年被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毕业回国派回上海(可能是六届三中全会前后),党中央派他到江西任省委书记。江西的党组织在大革命时期被破坏得很厉害,他来的时候工作是很困难的,实际是来恢复省委的组织。他到江西不久就被捕,以后被敌人杀掉了。我当时做组织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一直留心这件事情。后来有材料说,他被捕后敌人把他杀掉,装在麻袋里扔下了赣江。从1931年起至去年,来看我的人凡谈到这个问题,我一直是这个印象,他是牺牲的,而且是英勇牺牲的。萍乡来人说他们后来发现一个报纸,没有报名,说张国庶被捕后写过自首书,登了报。那时国民党特务机关经常采取这种办法,叫什么集体自首,写个名字,有的本人根本没有签字,有的是家里父母兄弟签的字,伪造自首书,特别是对那些被捕后表现好的、顽强斗争的人,妄图采取这个办法使他动摇,说共产党不会相信你了。所以,对那些东西,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不可信的,是敌人的挑拨和阴谋。从1931年到1984年,还没有看到有材料证明张国庶自首叛变。现在找出那么一个报纸,这可能是伪造的报纸,也可能报纸是真的,而是否自首则要经过分析。这不是张国庶一个人的问题,它关系到党的影响,我们不要上当。”

张国庶烈士唯一存世的照片 (在莫斯科读书时),将献给萍乡烈士馆

为了弄清张国庶的问题,孔原不仅找到当年熟悉张国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了解情况,并且还找了当时担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杨尚昆说:“张国焘是张国焘,张国庶是张国庶,我们党历来是实事求是,张国庶化名周之德还是李立三同志取的,我们应该为他正名,恢复名誉。”因杨尚昆与张国庶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班同学,回国后,杨尚昆又在中央搞过一段时间组织工作,对张国庶的情况非常了解,也知道张国庶回国后,用周之德这个化名派往江西工作。并证实张国庶被捕后,敌人曾以高官厚禄来诱降,都被张国庶严辞拒绝。敌人又对他施以酷刑,张国庶夫妇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至死不肯暴露党的机密,最后双双被杀害于九江。

孔原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后,终于在1986年7月31日写信给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冯文彬,信中说:“三十年代初,我曾在中央组织部工作,知道张的一些情况,觉得有责任帮助组织把问题搞清楚。尚昆(与张在苏俄同学)三十年代初也在上海工作,不久以前,我见到他,同他谈起张国庶问题,他同我一样清楚地记得,当时党组织知道的情况是:张国庶在江西被捕牺牲,没有破坏党组织的行为,认为应列为革命烈士……说张国庶有叛党行为的依据仅是一些敌特材料。这些材料自相矛盾,破绽百出,不足信赖。”

冯文彬对孔原的来信十分重视,当即在信上批示:“我完全同意孔原同志对张国庶问题的分析和意见,因为他的意见是有根据的,分析也是合乎情理的。”并于8月4日将此信转给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万绍芬8月29日批示:“请省委办公厅与省党史办、萍乡市委联系,妥善处理此问题,将结果报告常委会。”

由于杨尚昆、孔原、程子华、冯文彬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分别出示证明材料,1986年11月20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张国庶夫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沉默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遗案终于得到了解决。

题图 孔原

责任编辑 刘金旭

猜你喜欢

安源萍乡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岁月静好,安源
安源红
爱在安源山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李安源作品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