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0-04-14薛治安
薛治安
(运城市水务局,山西 运城 044000)
1 概况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地处黄河中游,总人口507.5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8.73万人。由于特殊的自然因素,全市部分县市地下水氟、砷含量超标。2005年初水质抽查和2009年全省水利系统千名干部下基层调查摸底情况表明,全市农村人口中有226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约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2%,其中饮用氟超标水人口103.5万人,饮用苦咸水人口24.3万人,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人口12.9万人,饮用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企业污染、六价铬、砷等超标水人口17.3万人,水源保证率低,水量不足,用水不方便人口58.09万人。饮用水的不安全,给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解决群众饮用水不安全问题,运城市委、市政府紧抓全省实施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的良好机遇,2000年以来,重点解决全市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通过近几年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平川区水中氟、砷、盐含量严重超标和污染严重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2 工程效益
截至2009年底,运城市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 107处,完成投资7.58亿元,其中:国家补贴及省配套资金4.54亿元,其他融资3.04亿元,解决了190.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 社会效益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改善了农村供水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降低了地方病和突发病的发生率;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水资源浪费,逐步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对区域水坏境起到了解较好的保护调节作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牧、渔、养殖种植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随着工程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团结、和谐与稳定。
2.2 经济效益
据测算:改善农村饮水水质后,全市农村平均每年可节省因水质问题产生疾病的医疗费用1.63亿元;饮水到户,水价降低,每年可节省燃料、机械、投工、畜力等购水支出4 452万元;解放了农村广大富余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每年可增加收入11.1亿元;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蔬菜水果,养殖畜禽,每年可增加收入6 678万元。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多数工程产权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
从农村饮水工程涉及的领域和服务群体来看,管理比建设难度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所建工程产权不明、责任不清,运行中不搞核算,不提折旧,不计成本,无力维修,最终导致工程老化失修,直至报废。有些地方实行集体统包统管,农户人畜饮水、用水无偿使用,管理单位因没有公共积累,无力更新机井、改造机泵设施等。
建议地方政府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施细则,明晰工程所有权、确定管理主体和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树立“三分建,七分管”和“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观念,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3.2 缺乏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水源保护力度不够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重点是解决水源保护和水质问题,但部分集中供水、单村供水工程对水源保护力度不大,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导致部分工程供水水质不达标。
建议各县(市、区)水务局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建立健全水源地和水工程保护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农药、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同时要从思想上把水质检测工作重视起来,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取样、检验制度,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以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站为依托,分区域设立监测点,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经费等,确保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
3.3 维修养护经费缺乏
农村饮水工程水井深,扬程高,提水能耗大、成本高,收取的水费无法承担工程日常开支,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建议对农村供水工程统一执行农业排灌电价,并减免各种税费,以适当降低农村饮水工程水价,通过价格杠杆为工程良性运行奠定基础。目前全市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有180多处,工程普遍缺乏维修养护经费,建议政府列出专项维修养护资金用于工程管理。借鉴全省农业灌溉电价补贴的经验,以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措施,切实解决好农村饮水工程水价偏高、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缺乏及管理人员收入较低等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使工程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相关部门应相互协调,同时调动乡镇和受益区广大群众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的积极性,结合运城市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工程形式,真正把农村饮水安全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
运城市各地由于自然地理、经济条件不同,水资源状况不一,在建设农村饮水工程时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合理工程形式。在平川区,应突出抓好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在城乡结合区,应突出抓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山丘区,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工程形式,建设供水工程的解决思路。确保村村户户有水吃,对于经济基础较好、水源有保证的地区,工程形式和规模应立足长远,建设高标准的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实行自来水入户,一步到位;对水源匮乏、居住分散、人口少的村庄,应实行以户为单位建设旱井加集雨场、以片建设大规模集雨场、以村建设蓄水池的三道防线,保证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