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0-04-14程斐斐
程斐斐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1 研究背景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尤为严峻。许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加之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配套资金不到位,形成“重工程、轻管理,重开发、轻治理”的局面,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环境问题,甚至更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恶化,如黄河的断流、西北地区的干旱、水体污染事故交替发生等现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解决水资源问题刻不容缓。
2 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树立一种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理念,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不破坏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方法,以达到在实现水资源系统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同时确保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均衡性和持久性。
3 我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飞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已涉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面积约为500万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2%,耕地面积的64%。
3.1.2 水资源污染严重
工业、农业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大量废水、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等,形成“越污染—越缺水—越污染”的恶性循环。据统计,50%的地下水和75%以上的湖泊水域不同程度遭到污染,50%的城镇水源达不到饮用水质标准。
3.1.3 水资源开发无序
许多地区水资源严重缺失、开发利用管理失调,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工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湖泊萎缩,地下水体被海水、污水倒灌等,形成“越缺水—越开采—越缺水”的严重态势。
3.1.4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浪费严重
一是农业灌溉多采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传统方式,使得灌溉水平均有效利用率仅为30%,达不到发达国家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的50%,因此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进度亟待加快。二是多数企业缺乏科学用水理念,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其损失的水量约占取水量的15%,最高达50%。三是居民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的水资源高达100亿m3。水龙头滴漏造成的损失占总用水量的20%左右,城镇居民抽水马桶用水占总用水量的40%~50%。
3.1.5 水资源挤占现象严重
城市、工业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挤占农业水资源,迫使大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地表水水位持续下降、河道断流、水资源衰竭等严重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粮食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3.2 原因分析
3.2.1 自然原因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很少。受陆海分布和地形等因素影响,水资源地区、时空丰枯状况差异较大。
3.2.2 人为原因
第一,水资源管理良性互动不足。我国水资源采取自上而下单向管理模式,且公众思想观念落后,参与管理和积极性不高,片面依赖政府的思想和行为倾向严重,使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难以找到资源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等方面的契合点。
第二,农民对节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尚不深刻,政府缺乏在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力度。
第三,水资源行政管理落后。一方面,政府水管部门既是水资源的所有者又是经营管理者,管理对象缺乏独立权和自主权,与现阶段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水资源价格起不到调节供求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现象严重,未形成完备有效的监管体制,不利于水资源的统筹管理,更不可能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解决好节水问题。
第四,环境伦理道德失范。长期以来,“人定胜天”的思想扭曲了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平等关系。人们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对自然界的善恶标准,忽略了水资源及其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的客观容纳能力和迁移变化规律。
第五,水资源未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学发展目标失调,水利建设与扶贫移民及地区发展相脱节,长江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下游带来50亿元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上游地区带来几十万公顷的粮田损失和难以解决的90万移民问题。
第六,流域水资源存在倒序开发问题。流域水资源配置低效、倒序开发,难以保证弱势群体的用水权利,加剧了水资源利用的大量挤占趋势。
4 构建水资源利用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1 构建利益补偿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是增强管理力度,实现其管理决策者的角色;二是流域水资源管理部门将接收的利益补偿用于水资源治理及环境、水利设施投资,或以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补偿损失、解决争端、维护社会公正;三是补偿标准与被挤占的水资源用于生产所增加的经济效益应与污染给社会或利益相关者造成的损害额挂钩,使其远远高于利益既得者因挤占或污染而得到的利益额;四是国家要配套适当的资金、技术、土地转移、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在掌控所有水资源利益者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法律法规促进社会行动,以推动水资源利益补偿机制。
4.2 构建信息分享机制,促进水资源良性互动
首先,从有利于公众合作的可靠信息获取、传播和利用出发构建信息分享机制。其次,政府和专业机构从建立配套科学的收集政策和监管机制、完善信息采集网络覆盖面、提升监控信息自动化水平等方面获取可靠信息。最后,在接收和使用环节,完善评议论证、听证会制度,将信息反馈给需求者,从而形成收集者、传递者和接收利用者三方面的良性互动。
4.2.1 构建水资源自主化管理,促进政治层面发展
组织规范的设计,推进公众参与组织管理的政策制定、执行监管体系,并构建与政府相适应、自下而上的民主化体系,弥补政府作为单一管理的不足,促进信息资源融汇贯通。组织权威的设置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权威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整合力,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2.2 构建良好文化环境,促进文化层面发展
第一,改变传统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尊重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生态系统在发展、享用权利上平等的关系,统筹经济发达与落后地区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线,建立人人公平利用、保护的健全体系。
第二,普及水资源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各级政府、各种媒体要建立完善的宣传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达成全社会珍惜水、保护水的共识,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环境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加大公众环境教育力度,形成全社会合力,自觉培养、提高环境保护观念和素质,坚决抵制各种破坏环境行为和不良倾向。
第四,建立开展水资源文化节日活动。云南傣族泼水节、海南龙水节、四川谢水节、新疆克拉玛依市水节等充满地域特色的水资源文化活动,对推动公众水资源观念转变,普及水资源知识、创造节水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政府应对群众自发举行的环保活动予以大力支持,鼓励公众监督政府和企业行为,大力发展环保组织、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