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电站通信运行状况及特性分析研究

2010-04-14李建辉姚维达刘晓波段振国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规约水电厂通讯

张 毅,李建辉,姚维达,刘晓波,段振国,袁 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水电站通信运行状况及特性分析研究

张 毅,李建辉,姚维达,刘晓波,段振国,袁 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结合承担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对当前水电站数字化设备的通信运行状况及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分别分析介绍了当前监控系统现地层设备互联通信情况,监控系统与其它系统的互联通信状况,以及上级自动化系统的通信互联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水电站数字化设备互联通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和认识。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数字化设备;通信

0 前言

目前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上以面向网络的分层分布式系统为基础,厂站级设备大多采用高速以太网或光纤环网等通用网络设备连接高性能的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在现地层和被控设备现场则较多地采用PLC等智能现地控制单元,再通过现场总线与基础层的智能I/O设备、智能仪表、远程I/O单元等相连接构成现地控制子系统,与厂站级系统结合形成整个控制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集中式控制向分布式发展、从单层网络向多层网络发展的过程。计算机监控系统向分布式、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过程表明,任何一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都必然带来监控系统技术的进步与革新。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水电厂各种仪表、设备和辅机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日趋完善,促进了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的采集控制范围不断扩大,现地层设备的互联方式也从以往的I/O通道发展到现在更多地采用通信方式互联。近期,结合承担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我们对当前水电站数字化设备的通信运行状况及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

1 监控系统现地层设备的互联

1.1 现地层设备互联通信方式

现地层设备的互联通信可以增加数据采集的灵活性和数量、节省大量电缆、减少施工时间,目前常用的通信互联方式包括串行通信、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通信方式。

(1)串行通信接口(RS232/485/422)

串行通信接口RS232/485/422是目前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与外围系统和设备连接的主要通信接口方式。由于现地需要通信互联的设备较多,且各设备通信接口和规约标准不一,串行通信接口和编程比较简单且形式多样,能比较好地适应当前各现地装置、智能设备、仪表通信接入的实际情况。通常RS-232C串口为一对一通信模式,适用于柜内设备通信,距离不超过15米;而RS-485/422主从模式可实现一个主站对多个子站进行通信,通信最远距离可达到1200m。为通信的可靠和提高抗干扰性能,通信距离较远时,宜采用光纤通信介质或加中继驱动装置,串行通信接口的通信速率建议不高于9600bps。

除参与控制的设备需直接接入主PLC控制器外,监控系统一般均通过配置通信工作站、嵌入式智能通信装置、串口转现场总线设备等,提供8~16个串行口接入现场串行通信设备,并通过网络接口连接监控系统网络。

目前,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现场设备通信时没有统一的通信规约,由于各生产厂家的规约不同,在实际通信中很难做到标准化,工作量较大。

(2)现场总线网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它的关键标志是能支持双向、多节点、总线式的全数字通信。

现场总线将监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分散到更底层的现场设备,系统的数字通信总线从控制室延伸到现场测量仪表、变送器和执行机构,实现了与现场设备之间的双向、多信息交换。现场总线也使得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成为了分布式结构的控制子系统。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大约40余种现场总线,每种总线大都有其应用的领域,且其应用领域存在彼此渗透。在水电行业,现场总线的应用主要包括Modbus Plus、Profibus-DP、CAN、DeviceNet、ControlNet等。现场总线的应用主要根据所采用的控制系统设备来确定总线的类型。

(3)工业以太网

近年来,工业以太网技术发展迅速,新一代的工业自动化网络几乎都是建立在以太网基础之上,使工业以太网成为当前的技术热点和工业控制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工业以太网还主要应用在监控厂站层与现地层的互联,而在现场设备互联仍主要采用现场总线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太网技术正以其开放性以及性能和成本优势迅速地进入工业控制系统的各级网络。

基于以太网的工业以太网总线目前已有ProfiNet、ModbusTCP、EthernetIP三种形式。

1.2 运行情况分析

(1)监控系统与调速器、励磁系统的接口和通讯

监控系统与调速器及励磁系统的接口方式有两种:常规接口方式和通讯接口方式。

常规接口方式,即通过I/O与现地控制单元LCU连接,通过开关量接点和模拟量(4~20mA)信号监视装置的运行状态,同时也通过开关量接点或模出(4~20mA)信号对装置进行操作和调节控制。通讯接口方式,由LCU通过串口通讯接口(RS-232C/485/422)或现场总线(如 MB+、Profibus-DP等)与微机调速器、励磁装置通讯接口连接,监视装置的运行状态,对装置实施控制和完成有功(无功)功率调节。

从目前已运行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情况统计显示,常规接口方式占主导地位,采用通讯接口时,一般也是常规接口和数字通讯接口并存,主要的设备状态量和控制信号由常规接口实现,设备参数和故障信号由通信取得,调速器或励磁装置通讯接口表现为各家的规约不统一,协调比较困难。

监控系统与调速器及励磁装置的接口通讯规约绝大部分是采用Modbus规约(RTU方式、装置侧为从站、监控系统侧为主站)。也有部分电站通过现场总线Profibus-DP、MB+等与调速器和励磁装置通信。由于Modbus的开放性和成熟性,开发和使用成本低,尽管其通讯效率较低,但仍然被调速器及励磁系统制造厂广泛采用。但为提高互联的性能和便于维护应逐步向现场总线的方式过渡。

(2)监控系统与交流采样和电能量采集装置的接口和通讯

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电能量采集装置的接口目前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点脉冲方式将电量信息接入现地控制单元,由监控系统进行脉冲的累加统计;另一种是通过通讯的方式上传电量数据、状态信息等给监控系统。而与交流采样装置的接口一般都是通信的方式。目前,已经实施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交流采样和电能量采集装置与监控系统的通讯接口最多的是RS-422/485接口。交流采样一般都是与现地控制单元连接,而电能量采集装置部分与现地控制单元连接,也有部分是与厂站级的通讯工作站连接,还有的电站其电能量采集装置单独组成一个独立系统,组成了电能量计费系统,通过计费系统管理机与监控系统进行接口通讯。

交流采样和电能量采集装置与监控系统的接口通讯规约一般都支持Modbus规约,电能量采集装置支持DL/T719-2000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和DL/T645-1997多功能电表通讯规约。交流采样装置支持现场总线通信(如:Modbus Plus,Profibus-DP,Ethernet等),由于现场总线通信速率较快,可完全满足水电厂机组实时控制的要求。

(3)监控系统与微机保护、故障录波装置的接口和通讯

监控系统与微机保护、故障录波装置的接口目前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I/O开关接点方式将重要的信息接入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另一种是通过通讯的方式上送更多的信息给监控系统,例如装置的内部故障信息、运行状态、详细的保护动作信息等。目前,已经实施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中,微机保护、故障录波装置与监控系统的通讯有部分是与现地控制单元连接,有部分是与监控系统厂站级的通讯工作站连接的。微机保护、故障录波装置的通讯主要是上行信息,而不采取对装置进行保护定值、参数等进行修改,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一般与监控系统的通讯接口是串行端口的,其规约是IEC60870-5-103,如果是网络接口的,则国内的保护厂家在IEC60870-5-103标准规约的基础上进行了网络拓展应用,或称为IEC60870-5-103TCP,在标准规约的通用报文格式进行了用户定义,使103规约适用网络传输。

微机保护、故障录波装置的通讯接口,从目前已运行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情况统计显示,一般采用RS-232C或RS-485连接居多。如果微机保护、故障录波装置与监控系统的通讯是通过厂站级的通讯工作站连接的,则通过以太网络接口通信。对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电站的正常运行,除必要的事故和故障信号外,大量的装置内部信息对于电站的运行值班人员来说是不必要的,主要是电站保护专责及事故分析时使用,如果这些信号全部进入监控系统,就会导致监控系统的负载率高、响应延迟。目前的发展趋势,监控系统与微机保护、故障录波装置等单独组网,设置电站保护专责终端或保护管理机,通过数据交换服务器实现电站内的信息共享。

1.3 发展趋势

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而现场总线主要是作为水电厂底层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由于行业应用的特点和历史原因,在工业控制领域形成了多种现场总线共存的现实,由于现场总线目前种类繁多,标准不一,使其应用和推广受到了影响。从现场总线技术本身来分析,它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a)寻求统一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

b)工业以太网走向工业控制网络

将来发展趋势是,各种自动化元器件、各种执行机构通过现场总线(包括工业以太网总线)接入到控制系统中。在水电厂房的走线槽上只有少量的现场总线电缆、光缆。因为自动化元器件、执行机构、控制箱、接线盒就近布置在现场,中间通过现场总线连接,所需要电缆将会越来越少。现场总线技术在水电站监控领域的广泛应用体现了当前水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工业以太网技术发展迅速,性能不断提高、成本迅速降低,以太网技术有望介入设备低层,广泛取代现有现场总线技术,可是就目前而言,多种工业总线技术并存的现状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大部分现场层设备互联仍然会首选现场总线技术。

监控系统的主辅一体化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采用一体化设计,在产品性能、参数、布置、接线、控制策略上彼此衔接,主辅机控制系统选用同一现场总线,形成一个整体。辅机与主机监控可以通过现场总线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有效避免数据通信障碍,实现无缝的连接。辅机的信号就不必要通过电缆到主机监控的LCU盘柜中,可以节省大量电缆费用及施工的费用,LCU盘柜的电缆数量也相应减少很多,维护量也减少很多。

总的来说,彼此数据相关性强、同步性、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情况宜用远程IO方式较好。比如机组辅机,采用远程IO较好。对于公用辅机,采用分布式IO较好,因为公用辅机彼此相关性很弱,而且要求彼此不相互影响为好。采用分布式IO既能满足各自独立,又具备数据交换性好的特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对于一个实际水电厂,具体是采用LCU的远程IO还是分布IO方式,选择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2 监控系统与其它系统的互联通讯

2.1 监控系统与MIS系统的接口和通讯

将关键的实时数据集成到MIS系统中并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满足有关领导和部门对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动态决策等的需要,同时对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必须设置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单向物理隔离装置。

通过正向安全隔离装置,此时监控系统有两种方式与MIS进行数据通讯:(1)将监控系统数据利用UDP方式同步广播到外部网络的MIS系统,MIS系统的数据接收程序收到数据后写数据库;(2)基于数据库整表同步技术,将数据表完整地同步到外网。

在早期的监控系统与MIS系统的连接中,一般通过串行通信接口的方式,通信规约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由于串口速度的限制,此方法只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电站,优点是费用低。

目前WEB发布方式获得较多应用,监控系统通过配置独立的信息发布网络交换机和服务器实现WEB发布功能,并通过网络物理隔离装置实现监控系统至信息发布网络的单向数据传输。采用WEB发布方式,监控系统的画面可直接在WEB站点上展示,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不进行任何程序开发和修改。客户端采用IE浏览器,访问监控系统的WEB发布服务器即可查询到与监控系统一致的所有实时画面,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带来了便利。

2.2 监控系统与水调、水情测报系统的接口和通讯

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区之间应当采用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防火墙或者相当功能的设施,实现逻辑隔离。

由于监控与水调、水情测报、大坝监测系统的数据交换一般采用防火墙进行隔离,由于水调、水情测报、大坝监测系统一般都配有商业数据库,可在商业数据库中设计中间数据库表,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另外,几个子系统之间交换数据量不大,且水情、大坝系统的数据变化速度不快,水情对监控数据的实时更新需求也不高,所以数据传输采用网络或串口的规约均可。

2.3 监控系统与全厂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的接口和通讯

水电机组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需要在线监测的数据包括:1)水机部分:机组振动和摆度、压力脉动、效率、空蚀、泥沙磨损;2)电气部分:发电机气隙、发电机、变压器、GIS局部放电等、磁场强度;3)辅设部分:变压器、GIS油气、开关分段特性与行程特性等。以上这些数据监控不采集,由状态检修系统采集后送监控系统。此外,监控采集的温度、液位、出力、电流、电压等模拟量以及开关动作、泵组和风机启停等状态量,需由监控送状态检修。

全厂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一般位于管理信息大区(安全Ⅲ区),两个系统间数据双向交换需通过电力专用正反向物理隔离装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诊断已成为可能,面向全厂、建立远程的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库平台,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可以和监控系统位于安全Ⅲ区的WEB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2.4 计算机监控系统与闸门监控系统的接口和通讯

计算机监控系统与闸门监控系统的接口,目前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闸门监控单元作为监控系统的一个现地控制单元接入监控系统,直接采集闸门的设备状态和运行参数信息,监视闸门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控制;另一种是闸门监控单元单独组成一个子系统,然后通过通讯的方式与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通讯,将闸门系统的设备状态和运行参数等信息上送给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实施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中,闸门监控系统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讯接口有:RS-422/485串行接口、现场总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等。

如果水电厂需要监视和控制的闸门较多,则各闸门控制单元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并具有上位机监视控制、人机界面操作单元和网络系统,此时闸门控制系统一般通过网络的方式与监控系统的通讯工作站(或服务器)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视闸门的运行状况和实时参数,中控值班人员可直接对闸门进行控制,但操作需得到水工闸门值班人员的认可。

监控系统与闸门系统的通信规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定式,如果通信接口采用串口或以太网接口方式,则通信规约通常由主、辅控制系统双方厂家自行约定;如果采用现场总线方式,则采用标准的现场总线规约,如MB+、Profibus-DP等。

2.5 监控系统与大屏、模拟返回屏的接口和通讯

一般水电厂均配置大屏幕显示墙或模拟返回屏,监控系统与模拟返回屏的接口方式有2种,一是串口通讯,监控将模拟返回屏中所需要的模拟量和开关量送到模拟返回屏的控制装置,由模拟返回屏的控制装置驱动模拟返回屏中的表计和状态指示灯的显示,目前大部分的水电厂监控系统与返回屏通信接口均采用此种方式。另一是监控通过开出继电器和模出直接驱动模拟返回屏中的仪表,即监控系统另外配置一套模拟屏驱动现地控制单元,由它直接驱动模拟屏的相关表计和指示灯,目前三峡左岸、右岸电站的模拟返回屏就是采用这种驱动方式。

监控系统与大屏的互联有2种方式,一是采用RGB分屏器,这样,大屏显示的内容与终端上的一致。二是采用网络模式,大屏的处理器与监控网络相连,通过控制软件,将网络中任何一台设备的人机界面显示到大屏上,大屏相当于网络中主机的一个显示器,显示更灵活方便。

2.6 监控系统与工业电视的接口和通讯

工业电视在水电厂一般单独成为一套系统,与工业电视系统通信主要是为了实现与监控系统的联动。监控系统将报警信号分类通过RS232串口通信传送给工业电视系统,工业电视系统根据接收到报警信号,将相应的摄像头转向故障点,并自动显示故障画面。

2.7 监控系统的时钟同步系统

对于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系统时钟的同步非常重要,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时钟同步装置已成为一个子系统,同时肩负着水电厂所有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对时,如计算机监控系统、保护系统、调速励磁系统、辅助设备控制系统、直流控制系统、机组状态监测系统、微机五防系统等。时钟同步系统的结构由单一的卫星时钟同步装置发展到双主机时钟加分布到各设备单元的二级时钟同步系统。

监控系统与卫星时钟通信推荐采用标准的NTP网络对时协议,以提高对时精度,通过卫星时钟上的NTP网络对时接口,与监控系统网络交换机连接,为监控系统各服务器、工作站及LCU控制器CPU提供时钟源。

对于有毫秒级时钟精度要求的SOE模块,应采用GPS时钟提供的IRIG编码脉冲、DCF77编码脉冲或秒钟脉冲对时信号直接对时。

目前网络对时出现向时钟同步精度更高的IEEE1588标准的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精确网络对时协议发展,以保证自动化信息系统对时钟同步越来越高的精度要求。

3 厂站自动化系统与上级自动化系统的通讯互联

厂站自动化系统主要指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上级自动化系统分别为梯级集控中心自动化系统和上级电力调度中心自动化系统,上级电力调度中心包括我国五级电网调度机构。

3.1 监控系统与集控中心系统的接口和通信

流域梯级集控中心是流域水电公司为实现流域梯级水电资源的优化控制管理,提高流域水电公司管理水平,满足电力市场化进程和竞价上网的需要而组建的,实现梯级电站的远方集中监控和优化运行管理已成为发展趋势和方向。

在集控中心实现流域各梯级电站集中控制与管理,电站现地无人值班,意味着必须实时监控电站运行的所有重要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应组建集控中心专用数据网,实现集控中心系统与各梯级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的可靠通信,保障集控中心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实现。

集控中心系统与各梯级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的主要传输通道宜采用宽带光纤网络通信方式,并尽量采用不同路由的冗余通道。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实现与集控中心的可靠通信,一般需配置两台集控通信网关机或通信服务器,通过集控中心专用数据网与集控中心进行广域网互连通信时,为实现两台通信服务器的冗余连接,需配置2台集控接入网交换机及广域网路由设备,为满足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要求,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接入集控中心专用数据网广域网时,应配置电力系统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通信的主要方式为网络通信,常用的网络通信接口包括:

a)集控中心专用数据网的广域网接口(1个或多个2Mbps的E1接口);

b)梯级集控专用通信传输网设备的以太网络接口(10/100/1000Mbps);

c)直接光纤连接。

常用的网络通信规约包括:

IEC60870-5-104(DL/T-634.5104-2002);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476-1992规约;

IEC60870-6-TASE.2。

根据目前的应用情况来分析,IEC60870-5-104和DL476-1992这2种规约均为我国电力系统推荐采用的规约,各有优劣,均有不少成功的应用案例。我们认为IEC60870-5-104网络传输规约作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规约,通过不断完善,应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IEC60870-6-TASE.2规约具有功能强,配置灵活方便,通信可靠等优点,主要在调度系统间通信获得了广泛使用,因很多功能主要针对调度系统,比较复杂,且开发使用成本较高,除对系统功能和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特大型水电站外,不适合于一般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集控中心的通信。

集控中心与各梯级电站监控系统通信时,一般不推荐采用串口通信方式,因速率限制,串口通信方式只能传送最重要的少量数据,无法满足电站现地无人值班远方集中控制的要求,但串口通信方式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根据需要可作为网络通信方式的备用通信方式。

3.2 监控系统与上级调度的接口和通讯

监控系统与上级调度的通讯接口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线串行通讯接口,另一种是基于网络通讯的接口。串行通讯方式通过电力专用调制解调器和专线与上级调度EMS系统连接。网络通讯方式则在电站监控系统侧设置通信网关服务器,通过调度数据专用网的广域网口实现与调度中心系统实现网络通信。根据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技术要求,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接入调度专用数据网广域网时,应配置电力系统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目前,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上级调度中心通信的数据量一般都不大,一般只传送电站主接线等与电网调度相关的信息,可采用网络和串行专线通信两种方式与上级调度系统进行通信,并相互备用。串口通信方式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因传输时延固定,当数据量不大时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比较适合于与上级调度中心通信。

我国各大电网自动化系统规模大,涉及到的设备种类繁多,相应的所采用的通信规约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与远方调度中心通信常用的规约有IEC60870-5-101、IEC60870-5-104、IEC60870-6-TASE.2、DNP3.0、SC1801、μ4F、CDT等。随着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IEC60870-5-104(DL/T-634.5104-2002)标准与 DL/T634.5101-2002(IEC60870-5-101)标准以其标准化程度高、功能强大、帧结构及工作方式完善、性能优异的特点,正一起逐步取代其它那些专用的协议,在我国各调度系统与厂站的网络和串口专线通信中获得广泛使用。

IEC60870-6-TASE.2规约虽然功能强大,但过于复杂,开发使用成本较高,且很多功能均基于调度系统应用,主要用于调度系统间的通信,用于调度系统与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通信的,在我国主要是三峡左岸电站、右岸电站与国调、华中网调、梯调系统通信,以及二滩水电站与四川省调系统通信。

3.3 与上级自动化系统通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级专用光纤通信网的建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上级自动化系统之间的通信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基于高可靠性的光纤高速调度专用通信网络系统互连通信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使上级自动化系统的远方闭环自动控制功能得以真正实施。

目前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规约IEC60870-5-104(DL/T-634.5104-2002)与DL/T634.5101-2002(IEC60870-5-101)在我国不仅得到广泛采用,而且在通信规约软件的一致性与完整性测试方面也逐步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调度中心开始要求接入的水电站采用的通信规约必须通过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的一致性测试并提供所颁发的证书。

由于各电网调度中心和集控中心的要求不一致,对于远动规约进行一致性与完整性测试推广有一定的难度,但到国家电力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远动规约一致性与完整性测试并颁发入网许可证书应是今后与上级自动化系统通信规约的发展趋势。对通信规约进行严格的一致性与完整性测试是通信规约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有效避免因通信规约的缺陷给今后的功能扩展和长期稳定运行留下的隐患。

目前在我国对于采用与最新的国际标准接轨的规约已达成共识,但应该看到,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前提下,对于国外不断推出新的通信规约,若我们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只是盲目跟进采用并推广,必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并很难在市场和技术上获得领先与发展。

4 结论

目前越来越多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在水电站的应用,水电站数字化设备互联通信迅速增加,通信互联也从串口通讯向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方向发展,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呈现远程分布与智能分布趋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今后,随着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智能化开关、在线检测等技术的发展,建立基于统一数据建模的标准信息和通信技术平台数字化水电站已成为可能,在数字化水电监控系统中,所有数据均以数字量的形式按统一的通信协议传输,站内的各个智能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数字化水电站自动化标准IEC61850及其数据模型具有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和统一数据建模的先进理念,有望实现真正全球范围性的无缝通信,并在水电厂智能设备上实现互操作性。

而从现在来看,实现数字化水电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应给与足够的关注。

[1]水电站数字化设备通信运行状态及特性分析研究报告[R].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8年5月.

TP393.03

A

1672-5387(2010)03-0005-05

2010-04-28

张毅(1963-),男,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动化所)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E-mail∶jskfb@iwhr.com)

猜你喜欢

规约水电厂通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库抽象设计与实现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通讯简史
GMH550测振测摆系统在株溪口水电厂的实践与应用
iP9000水电厂智能平台
南水电厂扩容后过渡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