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清淤挖扩小型水库和塘坝工程探讨
2010-04-14王继新徐传久辛洪燕
王继新,徐传久,辛洪燕
(龙口市水务局,山东 龙口 265701)
1 龙市口小型水库和塘坝建设概况
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北部,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南部与蓬莱、栖霞、招远接壤,总的地形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全市土地面积893.3km2,其中南部低山丘岭面积438.35km2,占总面积的49.13%,北部平原区面积450.8km2,占总面积的50.87%。
龙口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季风进退明显,春季干燥多南风,夏季湿热多阴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多北风。根据1960年以来的降雨统计数据,多年平均降水量579.2mm,最大196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1046.2mm,最小1989年则仅为329.4mm。旱灾是龙口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根据建国以来的旱灾统计,大旱平均4.5年一次,较重的季节性干旱平均1.2年一次,其中春旱机率为50%,春播干旱机率为58%,夏旱机率为42%,秋播干旱机率为38%。
龙口市南部山区主要灌溉水源地是小型水库和塘坝。目前,建有小型水库和塘坝390座,总蓄水能力3517.77万m3。其中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66座,控制流域总面积235.82km2,总蓄水能力2723.65万m3,设计灌溉总面积1680hm2。塘坝316座,控制流域总面积 152km2,总蓄水能力 794.12万 m3,设计灌溉总面积1486.67hm2。
根据降雨量及水库和塘坝复蓄系数分析,小型水库多年平均可利用水量为1870万m3,塘坝多年平均可利用水量 680万m3。
小型水库和塘坝除作为灌溉水源地外,另一个作用是补充地下水,通过长期缓慢的入渗地下径流,对下游区域进行地下水补给。在大旱年份表现的比较明显,部分位于水库下游的村庄,其人畜饮用水依靠上游库水下渗补给,水库长时间干涸,会使饮用水源干枯。根据规划,常胜、员外刘家等部分小(一)型水库2010年以后将承担小城镇和城镇供水的任务。
2 龙口市小型水库和塘坝存在的问题
2.1 蓄水能力低,满足不了用水需求
龙口市390座小型水库、塘坝中,绝大多数为年调节水库,仅有10%左右为多年调节水库。多数水库蓄水能力比较低,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充分拦蓄利用,存在当年降水较多时满库溢流,次年春天可满足灌溉用水,但汛期降水较少时则秋旱及第三年春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造成严重的减产减收。约1/4的水库和塘坝蓄水能力与控制流域面积严重不匹配,库容小而来水面积大,存在“有雨则满,雨大则流,小旱用水则干”的问题。
例,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88mm,低于多年平均降水量近100mm;2006年降水量402mm,降水量偏少,干旱严重;2007年,春天干旱持续,全市地表小型水库及塘坝蓄水量仅1020万m3,为允许蓄水量的29%,其中小型水库干涸20座,塘坝干涸180座。旱情持续至7月1日,地表蓄水 600万m3,小型水库干涸46座,塘坝干涸256座。经过7月、8月降雨413.2mm后,水库和塘坝蓄水达到 2814.9万m3,50座小型水库、271座塘坝达到满库溢流。旱时缺水、丰时溢流特征明显。
2.2 水库淤积严重,影响防洪及灌溉效益的发挥
龙口市的小型水库和塘坝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少数建于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建库年代久远。建库以来,从未进行过全面的水库和塘坝清淤工作。龙口市小型水库和塘坝的降雨汇流特点是源短流急,汇流时间短,含泥沙量高,多数水库存在淤积问题。根据初步调查,约有70%水库存在较严重的淤积情况,淤积量占总库容量的20%~30%左右,个别淤积甚至达到兴利库容的50%左右。淤积问题,严重削弱了水库和塘坝的蓄水调洪能力,影响防洪、抗旱效益的充分发挥。
3 小型水库和塘坝清淤扩挖的优点
3.1 清淤扩挖可实现一举多得
龙口市在水源充足、位置适宜的山间盆地基本上已修建了小水库和塘坝,寻找新的建库合适位置有难度。另外,今后新建的小型水库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造价高、征赔、占用大量优质土地等问题。因此,立足于水利工程现状,启动实施小型水库和塘坝清淤、挖扩工程,挖掘蓄水潜力,充分发挥现有水库的功能,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小型水库清淤、挖扩工程即是对水库内的淤积泥沙进行清理,另外根据库区地质特点对库区周边的强风化岩、全风化岩、硬质粘土进行开挖,增大小型水库、塘坝兴利库容。淤积泥沙可实现资源化合理利用,一是可将沙淤积外运作为建筑材料;二是将淤泥沙推运至库塘附近的平缓山地堆积平整,作为绿化、作物种植用地、改良土壤和填土造田;三是泥沙外运至水库坝后逐层平整压实,增加大坝厚度。水库清淤、挖扩工程的优点是成本低、不占用土地或占用土地非常少,能新增可耕地。
3.2 成本分析比较
3.2.1 按新建小型水库成本估算
假设新建一座兴利库容15万m3的小型水库(以蓄水量/投资比较高的石良镇鲁家沟为原型),坝长180m,最大坝高16m,顶宽4m;前坡干砌石护坡,坡比1∶1∶2.5,后坡坡比1∶2。 粘土心墙顶宽1m,底宽 8m;溢洪道破碎强风化岩开挖 50m,宽15m,深 3.5m,靠坝一侧浆砌石翼墙。放水洞为直径600mm压力钢筋混凝土管,内衬直径300mm钢管,坝后闸阀控制。新建20m2防汛管理房。库区需淹没土地4hm2。按砂壳土就地取材计,不考虑库区淹没征地成本,根据估算,需完成土方9.2万m3,石方 1700m3、混凝土方 60m3,投资342.1万元,折合每立方米蓄水量的投资成本为22.6元。
3.2.2 小型水库与塘坝清淤扩挖成本估算
(1)淤泥用推土机推至库塘附近(高于校核水位)就地堆放的成本:堆放位置选择荒地,且可新造耕地,按176kW推土机推土50m定价估算为5.5元,若运距达到100m则定价估算为10.2元。
(2)淤泥外运:用 1m3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500m,按龙口市地方财政定价为10元/m3。运至附近荒地可用于造地。
(3)含淤泥较少的沙淤积可作为建筑用沙或填筑用沙,可实现无成本清淤。
(4)扩挖部分:只对粘土或砂粒状强风化岩挖取外运,若强风化岩强度高,需爆破则不进行扩挖。含砂粒较多粘土可外运利用,交通不便则在库塘附近堆放平整。
根据以上比较,清淤工程即使最高成本也不超过新建水库成本的50%,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不需要淹没河谷地区相对较好的耕地,避免占地征赔纠纷。
3.3 水库清淤挖扩的初步试验分析
为研究解决小型水库的清淤挖扩、增容蓄水问题,2007年,龙口市水务局结合水库除险加固,对龙口市北马镇王寿水库进行了清淤挖扩工程。通过对该水库清淤扩挖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清淤扩挖的优势。
北马镇王寿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0.2万m3,兴利库容6.25万m3,死库容0.35万m3。库区地质为全风化岩,呈酥石状。水库除险加固前,淤积非常严重,坝前淤泥高于放水洞1.0m,库内淤积区前锋距大坝50m,实际兴利库容仅为3万m3左右。2007年4月,开始对水库进行清淤,并进行除险加固。该水库交通条件尚可,交通土路经简单维修后可实现通行载重车辆。由某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库内挖扩及清淤任务,对库底淤泥实行外运,对库区两岸全风化岩向上游用挖掘机挖取,自卸汽车外运。底高程低于兴利水位1.5m,库区宽度100m到50m逐步缩窄。淤泥免费外运,扩挖的酥石由于可作为填筑土石料,每方收取一定费用,用于对征用土地的补偿。除险加固所需的土料则免费运至大坝坝后,用于加高加宽大坝。经清淤挖扩后,水库目前实际蓄水能力已达10万 m3,增加蓄水能力3.4万m3。因实现挖扩土料资源化利用,水库清淤挖扩工程实现零投资完成。
4 清淤挖扩工程组织实施
4.1 组织单位
目前,龙口市的小(二)型水库及塘坝多由所在村管理,少量由所在镇管理;小(一)型水库由所在镇管理。鉴于小型水库和塘坝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清淤挖扩工程宜由所在镇政府统一组织实施。
4.2 编制实施方案
由于小型水库和塘坝交通状况、库区地质、淤积状况、灌溉用水需求情况各不相同,为此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淤积情况调查和库区地质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挖扩具体方案。
4.3 实施时间的选择
选择在干旱年份枯水期库塘水位降至死水位附近或干涸时实施,这样更易于排干,为清淤创造有利条件。尽量不进行泄水腾库,避免对当年农业灌溉用水产生不利影响。每座库塘具体实施时间由各镇区灵活掌握。
4.4 资金筹措与使用监督
应本着多方筹集的原则,建议由省级20%、市县级20%、镇级及村级60%的比例,共同出资。根据投资额,一次或多次拨付到位。由县、镇级组成验收工程小组,每座库塘完工后,按完成清淤量将上级拨款拨付到镇,由镇支付施工费用。为保障资金用到实处,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建议每座水库和塘坝的投资金额、清淤工程量在所在镇、村全部公开。
4.5 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小型水库和塘坝清淤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要从防洪、灌溉、保证水资源与水质的目的出发,以对人民群众负责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高度,认真研究对待水库清淤挖扩问题;要把水库和塘坝清淤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计划,确保领导到位、资金到位。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抓好水库和塘坝清淤工作,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