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的『渗坑』与『涝池』
2010-04-14贾劝宝
□ 贾劝宝
甘肃陇东地区地处黄土高原,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265万,共辖7县1区,年均降雨量505毫米,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位深,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因此,陇东人特别爱惜水、保护水和善于开发利用水,其中“渗坑”和“涝池”就是陇东农村世代保护、开发、利用雨水资源的重要设施,是陇东传统水利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陇东一道颇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
所谓渗坑,就是农户在自家院子里挖的一种土窖,用以蓄集院子里的雨水。涝池是在村庄里人工开挖的一种池塘,用以拦截、收集、蓄积从道路、田地里流泄出来的雨水。“渗坑”和“涝池”这种集蓄雨水的发明创造,究竟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在1960年代以前,上述两种传统水利设施还遍及陇东大地几乎所有农户和村庄,许多还是老辈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足见其年代久远,源远流长。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才逐渐式微。
以前,陇东人大多住窑洞。农家在院子里挖渗坑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渗水,渗坑顾名思义就在于“渗”,亦即渗水的“坑”。陇东年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骤降的暴雨和连绵的秋雨,常常使农家窑洞院子里积满雨水,假如不及时予以排除,雨水就会倒灌进窑洞里。渗坑可以有效蓄积院子里的雨水,然后慢慢渗入地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居家过日子的“水害”问题。二是蓄水,陇东地处黄土高原,农民用水,一方面靠井水,另一方面要去深沟里的泉子里挑,但水井深达十几丈甚至二十余丈,挑深沟里的泉又水费时费力,在此情况下,渗坑里蓄积的雨水就派上了用场,可以用来洗衣、饮畜以及用于生产生活的其它方面,变水害为水利。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陇东农家在院子里挖渗坑无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创造,非常符合陇东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民居特点和老百姓的生活需要,也完全适应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效益的要求。
渗坑挖在院子地势较低之处,深约2丈余,直径约三四尺,坑口以石条或木板覆盖,修一进水口,叫“水窗眼”,下雨时,院子里的雨水就顺着水窗眼流入渗坑里。由于黄土渗透性强,渗坑里的雨水边蓄边渗,边渗边蓄,一般不存在水满为患的风险,也不会干枯闲置,天长日久,会积存许多雨水,而且泥沙沉淀,水颇清澈。打水时,在水桶上系条绳子,直接在渗坑里向上吊水即可,方便简单。不过,渗坑主要是防止水患的一种设施,渗坑里的水人是不吃的。渗坑不同于现在我们熟知的干旱地区的人饮水窖。这种人饮水窖是经过一些特殊工艺处理和有相应配套设施的,如建有集流场,用水泥、砖头等箍窖,而且还要适当地对水进行消毒。与人饮水窖相比,渗坑显得原始、拙朴,不事雕琢,因而成本低廉,易于建造,便于普及,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任何危害。
这样一来,陇东人家一般就有了两类“井”:一是吃水井,用以汲取地下水;二是渗坑,用来蓄集院子里的雨水。二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增大了供水总量,调整了用水结构,消除和防止了降雨可能带来的水患。这种立体化的治水思路与方略,科学合理地开发了天上水、地下水,完美地解决了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这不能不说是陇东农家立足区情、适应自然、求得生存之道的一大创意。
改革开放以来,陇东民居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窑洞民居已不多见,人们纷纷盖起砖瓦房,建起四合院。但与以前的窑洞院落相比,几乎没有一家在院子里挖渗坑的,院子里的雨水通过围墙下面的排水口排到院外去。这无疑是一种失误,是对优良传统水利文化的一种背离。一方面,白白浪费了宝贵的雨水资源,另一方面,又必然造成水土流失。这种对传统的丢弃,对于陇东这样一个半干旱地区来说,绝不是进步,更非福音。它丢弃的不仅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且是一种世代延续的优良文化。
陇东的涝池主要分布在塬区,每个村子都至少有一两个或好几个。依此粗略保守估算,当时全区七县的涝池数量当在万数以上。由于大量的降水既得不到有效利用,又往往冲毁道路、土地、村庄,然后挟带大量泥沙沃土流入沟里,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对于大自然这种慷慨恩赐与无情掠夺,陇东先辈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用开挖涝池这种极具创造性的平民工程,拦截、蓄集从田地、道路、场院里流泻的雨水,达到保水保土的双重效果,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涝池池面面积,大的可达半亩乃至于一亩以上,小的也有几分大,池面呈圆形,池壁为缓坡状,中心处最深,一般在七八尺左右。选择涝池位置是以最有利于蓄集雨水为原则,通常都是挖在雨水容易汇集、流经的“水路”上,也就是地势低洼的道路边。这样,涝池周边的田地、场院、道路和其他闲置的土地就成了一个大大的天然集流场,使不能完全渗入地下和保留在田地里的雨水流入涝池里。
陇东人对涝池的修建和维护有一套长期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和办法,非常符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则。修建涝池,几乎不需要资金投入和其他物资投入,只要投入人力即可。开挖出的土方,用来修筑池塘边沿或就近垫地,池塘壁和底部要夯打坚实,然后在上面挖出密密的碗口大的孔洞,用本地深沟里的一种粘性极强叫做胶泥的红土,和成硬泥,搓成楔状填入孔里,当地把这道工序叫“钉涝池”。此举既可增加池塘表面的硬度和光洁度,更重要的是可减低涝池的渗透性,使蓄集的雨水不至于快速渗漏而得以长久保存。经过如此处理,正常气候下涝池里的水长年不干。由于涝池完全保持了土壤的天然性能和性质,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附性,水与土之间就能够相互产生良性作用,使蓄积的池水保持天然的洁净,有机物不容易腐烂发臭,这就把一池死水变成了“活水”。随着涝池的长久蓄水,淤泥增加,就需要予以清除,陇东把这叫“淘涝池”,挖出的淤泥是上好的有机肥。在用涝池蓄集雨水的同时,农民非常注意利用涝池的水土条件,在涝池周围栽植杨树、柳树,形成池内清水涟涟,池外杨柳依依的美丽景色。涝池水虽然不能人饮,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明显的。它可以用来浇灌果树、菜地、畜饮、洗衣等,是陇东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补充了地下水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气的干燥,美化了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对此,我们不能不对陇东先辈的治水之道和聪明才智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敬佩。
目前,渗坑和涝池已经为数不多,但它曾经具有的经济、资源、生态、社会、文化价值,是绝对不能忽视和否定的。在陇东水资源日益短缺、水土保持形势日趋严峻、人口压力剧增、经济开发力度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凸显的形势下,完全有重新予以恢复和扩大的必要和价值。据统计,目前陇东80%以上的土地存在严重水土流失,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8亿吨,占甘肃省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占整个黄土高原入黄泥沙量的八分之一还多。而造成这种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雨水流失冲刷泥土所致。因此,通过广泛、普遍地兴修渗坑和涝池这种传统的民间水利工程,有效集蓄雨水,会在很大程度上堵塞水土流失的源头,不但能大大缓解水土流失,而且可以增大有效水资源总量,优化水资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方便人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