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近代潮汕祠堂建筑装饰

2010-04-14郑小露

山西建筑 2010年16期
关键词:潮汕石雕祠堂

郑小露

建筑装饰既是一种技术性的生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文化行为。以儒家中原传统文化为其文化主体的潮汕地区,宗族文化十分盛行。宗族文化在建筑景观方面最直接明显的反映,就是大量精美祠堂的兴建。作为潮汕传统建筑地域特色最重要的表现之一,近代潮汕祠堂建筑装饰的工艺较多,除了传统的木雕、石雕外,常用的还有极具潮汕特色嵌瓷、灰塑等。即使同为木雕、石雕,亦有浮雕、通雕、圆雕等各异的技法,更有潮汕独创的“熔雕刻与绘画于一炉”的镂通雕技艺。近代潮汕祠堂建筑的装饰工艺不仅具有多样性及特殊性,而且具备将各种装饰手法加以综合运用,取得丰富艺术效果的特点。

1 大宗小宗,竞建祠堂

潮汕地区历代对庙祠的建设以及保护都不唯余力。嘉庆(清)《澄海县志》有记载:“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明代以后的潮汕地区,随着大规模的商业贸易以及海外开拓,潮汕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海外贸易的成功使近代潮汕出现了许多富商巨贾。受传统中原文化思想的影响,华侨一般都有回乡置办田屋才算“光宗耀祖”的传统心理。近代潮汕建筑装饰以宗祠、家庙建筑装饰最为富丽精美。祠堂建筑装饰的重点在于注重门面、屋脊、梁架等处的装饰。如宗祠门屋的正脊通常以彩绘和嵌瓷分为三段装饰,中间抬高,两侧各加一条垂脊,垂脊的厝头角以嵌瓷、灰塑装饰,整个屋脊更显气势恢宏、装饰壮丽(见图1)。在梁架的处理方面,抬梁式、穿斗式和混合式的梁架,“经过历代匠师的研究与创造,终于在明代末期创造出赋予地方特色的‘三载(梁)五木瓜,五脏内十八块花坯'(指梁三条,平面绘以金漆画;梁架周围配以十八件木雕饰物)为主体的装饰形制”[1],更适合结合建筑构件进行精致的装饰。雕刻技法的特点,体现在多种技法并用,特别是到晚清后多采用多层镂雕和透雕等更为繁复精细的雕工刻法。在色彩上,多用金漆木雕和金漆画(见图 1),石雕也多彩绘为青绿色,间以赭、白、黑对比,以此达到富丽堂皇的整体艺术效果。“无论木雕还是石雕,都讲究‘均均'‘杂杂'‘通通',构饱满,虚实有致,精雕细刻,形神兼备,极具观赏性”[2]。

2 雕梁画栋的装饰技艺

乾隆《潮州府志》提到“鸟革翟飞。家有千金,必购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雕梁画栋的潮汕祠堂,其装饰的技艺首先体现在木雕的奢华上。己略黄公祠是近代潮汕祠堂建筑中的精品代表。该祠以精美华丽的潮州金漆木雕装饰著称。金漆木雕装饰遍布祠堂,从门楼内到东西花厅,从主座到抱厦,所有的瓜柱、斗拱、穿枋、随梁枋以及屋架间的花胚都饰以木雕,题材内容雅俗共赏,刻画形象生动逼真。随梁枋及各穿枋是层层叠叠的通雕;柁墩的狮座、梁柱的飞凤、雀替的鱼化龙均为玲珑剔透的圆雕;承重的梁架不宜雕凿,则饰以浅浮雕或者绘以金漆画,构图可谓别具一格,技艺更是炉火纯青,为世人所倾慕叹服(见图 2)。更令人赞叹的是拜亭[3]木载下两边的金漆木雕凤凰,造型传神生动、工艺精雕细刻。这些金漆木雕凤凰施于木载下除观赏外,还能从感觉上把沉重的梁架升腾,减少屋顶空间的压抑感,同时与其他内容的金漆木雕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金碧辉煌、精美绝伦的装饰空间。凤凰头上顶着梁起着斗拱作用,更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奇妙结合,工艺之精、构思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从熙公祠是另一以装饰精美华丽而闻名遐迩的近代祠堂建筑。该祠布满琳琅满目的建筑石雕装饰,整座建筑物富丽堂皇。首进门楼前理分置精致石狮一对,门楼屋架为双面镂空石雕。最吸引人的是镶嵌于门楼石壁上的四幅石雕,这四幅石雕分别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百鸟朝王”为题材,每幅石刻都运用了特有的“之”字形的构图,即采用多层镂通雕刻,浓缩故事情节,将不同时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画面,表现最富戏剧性的瞬间,真正体现了潮汕石雕艺术的精髓之处。一幅“渔樵耕读”图,分布了25个人物,或穿插于亭台楼阁之上,或出没于山林曲径之中,或抛网捕鱼,或牧牛而归,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见图3)。

3 礼乐相济的审美特征

作为潮汕文化的主体,中原儒文化深刻的制约着潮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深层的社会文化形态和行为习惯。近代潮汕祠堂建筑由于华侨的投资兴建而迅速发展,潮人将经济力量用于支持家庙祠堂的建筑装饰上最为丰厚。大规模兴建祠堂,并对其进行华丽精美的装饰,以求达到“礼乐之和”,在抒发对宗族礼制的强烈推崇的同时,更是维护了生人世界的心理需求,倾注了潮人浓烈的宗族情感。

近代潮汕经济的繁荣为祠堂塑造豪华的装饰风格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为了争奇斗巧,潮人不仅不惜耗费巨资,而且颇费心机。主人常宴请多班艺人互相竞争,各自承包一半工程,使之各出奇招,各显其法,完工之日定出胜负。胜者名利俱获,不少著名的工匠艺人就是在与其他名手相对阵中成名和发展起来的。近代潮汕祠堂建筑装饰技法高超,涵盖了通雕、镂雕、沉雕、圆雕和浮雕,往往还综合运用;装饰题材繁杂,包括了飞禽走兽、神仙故事和生活场景等等;装饰色彩浓艳富丽,大量使用金碧辉煌的颜色。对宗族文化的崇拜更引发了祠堂建筑的装饰向极致发展。潮汕各宗族之间,往往在祠堂装饰上争奇斗艳,竞相绮丽。普通乡村祠堂的屋架均有金碧辉煌的金漆木雕,屋脊均饰以五彩斑斓的嵌瓷。金光灿烂的金漆木雕与大红浓黑的嵌瓷泥塑形成强烈的对比而格外耀眼。

“祠堂是礼仪教化来已推广的最基层的处所”[4],凡遇年节,人们都要聚集到各自的宗祠,祭拜祖先,欢度节日,同时相互交流信息,融睦关系,以此维护宗族之间的团结和气。“礼中有乐,乐中有礼”的思想在维护宗法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传统儒家为本位的潮汕文化,将具有儒家明确的君臣父子,长幼尊卑的等级道德内涵,体现在大肆兴建精致华美的祠堂建筑活动上,因此“礼乐相济”可谓近代潮汕祠堂建筑装饰的典型审美特征。

注:所有图片均为作者实地考察拍摄。

[1] 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黄 挺.潮汕文化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5] 伊东忠太.中国古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潮汕石雕祠堂
梁家祠堂史话
潮汕牛肉火锅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潮汕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
书院、祠堂与湘学学统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