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型学设计方法在新地域主义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10-04-14姚亦梅

四川建筑 2010年4期
关键词:类型学建筑师主义

姚亦梅,朱 艳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1 背景——建筑类型学的研究现状

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建筑思潮在一片喧嚣声中登上了建筑创作的历史舞台,出现了对现代建筑的一致质疑。随着现代主义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弱点,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反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现代主义建筑美学以功能主义为核心,它非历史的态度,割断历史文化联系的“无情景性”即“无场所性”,导致世界各地的建筑面孔僵化,千篇一律。使现代建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也导致建筑审美文化的缺失。

作为二战后的反思思想之一,以阿尔多·罗西和新理性主义为代表的第三种类型学产生(前两种分别是:原型类型学,范型类型学)。这种类型学研究,不再以外在的“自然”来使类型学元素合理并系统化,而是作为艺术形式理想的变体在城市的层面上展开。它把城市当做一个元素聚集的场所和产生新形式的根本,表达了一种突出形式与历史连续性的愿望。从广义的范围上说,建筑类型学的研究范围是设计中所涉及的“原型”概念。通过选择“原型”的不同角度,当代的建筑类型学又可以分为: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性主义建筑类型学;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的建筑类型学。

2 类型学在新地域主义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新地域主义的特点

新地域主义是指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民俗的风格,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地方特色。它虽然源于传统的地方主义,但它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而非对传统地方建筑的复制;它在功能和构造上都以现代建筑为标准,仅在形式上吸收传统的文化;它的产生首先是对现代建筑造成的城市化的抵抗。在建筑地域特征被现代建筑理性化侵蚀的形式下,一些当代的建筑师拒绝照搬过去的古典建筑语言,同时也反对将古典符号随意拼贴的装饰主义手法。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出现了以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瑞典建筑师奥斯特伯格;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和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等人为代表的反现代主义建筑师。

新地域主义执着于对地域特性的追求,它以还原某一区域文化为原型。相对新理性主义,它更关注表层上的显性形态,往往更具个性和特殊性。它的原型可能是本地的地形、文化、民居等实体,甚至是本地信仰与民俗相关的象征,本地地理条件与气候特点等。通过选取运用具有本地独特的文化品格与个性的原型,唤起在人们头脑中扎根的价值与建筑记忆,使创造出的新建筑融于现存环境当中,因而具有人道主义性质。

新地域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把建筑置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场所之中,并表达了特定的场所精神,任何设计表现都可被接受。

2.2 代表人物作品分析

2.2.1 三十字教堂——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瓦·阿尔托强调有机形态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三十字教堂,以数字“三”作为一个神学主题,隐喻在基督教中众多与三有关的事情:基督教包括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等。平面布局,屋顶,钟塔均可分为三部分,内部圣坛布置三个十字架等。它在风格上为表现主义,给人以强烈的象征性与雕塑感,但空间上却是以人为中心的环境。正如他所说:“在建筑,这个实际的东西,只有当我们以人为中心时才能感知。”

2.2.2 斋普尔博物馆——查尔斯·柯里亚

斋普尔博物馆是印度建筑师柯里亚借鉴斋普尔当地的城市平面布局,提取了印度教中的曼陀罗为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形和内部功能不断调整并趋完善。

博物馆的建筑空间被归整为几个方块,严整的平面中包含着千变万化的空间。建筑中蕴藏着印度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体现了建筑师本人对建筑形式神话信仰的深刻理解。

2.2.3 莫比奥中学——马里奥·博塔

在这个中学中,博塔完美地将整个学校和谐地融入村落景致,创造出独立且颇有刺激的建筑环境。他通过朴素的立方体、均匀的连续材料以及细节上的符号化表达一种几何学秩序。包括莫比奥中学在内的很多作品都传达了一种批判性地域主义的精神。他认为每个建筑作品都有着它自己的环境——即地域,设计初始建筑就与其地域建立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2.2.4 福冈银行总部——黑川纪章

黑川截取日本传统的“中间领域”空间——即介于建筑和自然、室内和室外之间的具有缓冲性的第三空间作为元素。在这个建筑的设计中创造了一个城市尺度的巨大“灰空间”,将传统的“缘侧”空间的尺度放大,为城市提供一个安逸、舒适的休闲广场。

2.2.5 东京文化馆——前川国男

建筑师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框架结构巧妙地“模拟”日本传统木构建筑的比例和梁柱穿插组合的表现方式,在这一文化馆的设计中,巧妙地向人们传达出一种现代建筑形式下的传统美学观。

2.3 新地域主义中类型学的设计方法

类型学设计方法致力于对形式的探索——即符号化的形式,是可识别的东西和形式。从对地域模型形式的还原(抽象)中获取模型;再将类型结合具体场景还原到形式。这是从形式——类型——形式的设计过程,即类型抽象——类型还原。

不同地区的人选择不同的类型,对这些对象进行概括抽象,并且被赋予新的内容,去寻找和适应生活与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3 类型学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与现状

当代建筑类型学理论基本上充当了一种保守的角色——是对建筑本源的回归。现代建筑类型学实际上是在寻求建筑的一种解脱,寻找形式自身的价值。以城市的综合性、复杂性作背景,进行形式自身的地域体验。它的作品在局限的某一地域时,仍然具有普遍性和延续性。事实证明,以地域特色为类型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与营造都获得了成功。

具体到我国国情,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繁荣,我国的建筑创作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大量先进的西方文化涌进我们的国门,从政治、文化、经济等角度看,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期。

“全球化”表面上呈现出一种进步的景象,但深入思考它也带来诸多问题。全球化其实是一个非匀质传播的概念,它往往是强势文明向弱势文明的渗透,是西方发达国家文明的扩张与价值体系的推广。造成了一种文明的趋同,换而言之就是我国传统文明的逐渐弱化和丧失。

在我国包括成都、重庆、深圳、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场所感和文化特色,成为千篇一律的现代化产物。代之以两种错误的倾向:或是以新代旧,忽视城市发展连续性这一内在规律,破坏原有的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或是对传统形式的生搬硬套。

以北京四合院保护为例,就是个以新代旧的错误过程。从建国到现在北京 70%的四合院被以“危房改造”的名义拆除,换以城市CBD。老城墙被拆除,在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的基础上,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一座新城,巨大的发展压力给与一座历史古都过多压迫,使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被慢慢掩盖住本来的旧迹。

另外 1998年在厦门建成的远华影视城竟是总占地面积70hm2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宫殿和仿明清时代老北京城内的居民建筑风格的平民式建筑群。全然照搬的天安门从天而降,落在厦门同安五显镇东溪河西岸,与著名古刹梵天寺为邻,形成了奇特的“南北建筑对话”格局。笔者认为这是以一个作古的建筑风格为特征,以当代的材料和技术,为了一个当代的内容和目的,在一个当代的非正常环境下的建造。

对于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使传统的建筑环境遭到彻底的破坏,以城市为中心的建筑热潮,最终使城市不可避免的变成符号的博弈战场。所以在面对全球化时,我们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不要采取狭隘和偏执的民族主义与封闭的地方主义,而是应该以“批判的”态度来解决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在顺应全球化的同时,也强调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机遇。以运用西方当代建筑类型学为例,在我国就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

比如 SOM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超高层建筑——金茂大厦,就吸取了中国古代密檐塔的造型。建筑塔身平面构图类似中国古代四方塔平面,立面构图是 13层塔节,在塔节处微微向外斜挑。遍布塔身的纤细的金属杆件也流露出典雅、高贵的东方文化韵味。再者就是 B+H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侯机楼。该候机楼屋顶的构架微微曲起,隐喻着闽南屋顶的特征,映象着中国的传统形式。

4 结束结

从类型学的设计发展本质来看,它是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角度入手的,是非新兴的设计手段,在前工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中它是唯一的设计方法。以新理性主义和新地域主义为构架的第三代类型学在抵御现代建筑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很大的成功,出现了诸如阿尔多·罗西,阿尔瓦·阿尔托,马里奥·博塔,查尔斯·柯里亚,巴拉甘等人为代表的反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他们的作品和思想理念都给予我们巨大的启发。

新理性主义和新地域主义的建筑观都是倡导在建筑全面发展的同时,自觉寻求与人类心灵、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及技术和艺术上的地方智慧的内在结合;体现文化传统的真实延续;强调技术发展与人类心灵的协调。使建筑在表达建筑师想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唤起使用者在心灵上产生的共鸣。

[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汪丽君,彭一刚.以类型从事建构——类型学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的构成[M].建筑学报,2001(8)

[3](芬兰)约兰·希尔特.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精品[M].何捷,陈欣欣,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瑞士)卡尔·弗雷格.阿尔瓦·阿尔托全集[M].王又佳,金秋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赵恒博.查尔斯·柯里亚[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类型学建筑师主义
胖胖的“建筑师”
以考古类型学视角观察南宋、金境内出土瓷器的互动关系
新写意主义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
近光灯主义
当建筑师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