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纪念性空间的设计语汇

2010-04-14张凯云

山西建筑 2010年14期
关键词:纪念性纪念馆纪念

张凯云

1 人文主题是纪念性空间设计的灵魂

纪念性空间在城市中为人们提供了缅怀和思索的空间,对人类自身和城市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城市景观[1]。纪念馆及其外环境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建筑环境,对其精神角度的要求远远大于物质层面的要求,总体说来分为三个层次:1)鲜明的纪念性人文主题;2)表现主题的手法;3)激发人们对纪念主题的情绪感知[2]。如何以有形的设计来体现无形的人文主题,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2 纪念性空间设计的多元化倾向

2.1 传统纪念性空间

传统纪念性空间的纪念对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自然神灵、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传统设计中多采用直接的营造手法:或通过强调纪念主体构筑物本身来表达纪念,以巨大的体量、宏伟的尺度来体现主题,如复活岛上巨大的石雕像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或以凝重的空间氛围表达对所纪念人或事的崇敬,如卡纳克阿蒙神庙;或通过多种景观元素的组合营造出纪念性空间序列,如印度泰姬陵[3]。

2.2 多元化的现代纪念性空间设计

现代纪念馆(园)的纪念目的、对象进入多元化的时代,如美国国家艾滋病纪念园、美国波特兰市日裔美籍人历史广场,设计手法上的多样化,如美国华盛顿日美历史纪念园、世界贸易中心纪念园等[3]。

3 纪念性空间的设计语汇

3.1 再现

再现,指未经提炼和艺术加工展现纪念主题的表达手法,包括直观和模拟两种方式。直观手法未经过艺术加工的,不需要任何介质,通过保留原有景观形态加深人们对纪念主题的认知。模拟采用“象形”的手段来引起人们的情感、想象和联想。它是对事物外形的模拟,较少抽象和提炼,令人一目了然。

3.2 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建筑或景观要素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设计手法。把矛盾或差异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设计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例如虚实对比、主次对比、色彩对比、开合对比等等。

3.3 抽象

抽象是对事物特征中最精华的部分经过提炼加工,形成各种各样的“符号”或“片断”,来表达主题意境的艺术形式。材料经过抽象的手法处理后,可以使较为深奥、复杂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易于人们理解[4]。

3.4 隐喻

3.5 象征

象征指以物征事,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事物的外在特征,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深刻的寓意。象征手法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运用象征这种设计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4 设计语汇的具体运用分析

4.1 总体规划 意在笔先

整体规划是主题表达的第一步。在场地范围内,利用可改造的要素构成与主题相关的平面形式,是对主题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之一。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设计中为了突出“纪念”这个主题,设计者运用了一系列设计手法和技巧。首先在整体布局上“顺其势,求其形”,利用山丘间的平地建成了忠魂广场,广场左侧的山丘上是忠魂亭,右侧为纪念馆。纪念馆后面依次是纪念桥、男女哀悼像、国歌碑、中央水池、国际歌碑,最后是最高点纪念碑。整个轴线建筑错落有致,过渡自然,简洁、庄严、大气,给人一种崇高、无限的遐想[5]。

4.2 建筑设计中的设计语汇运用

4.2.1 建筑表皮设计

表皮是当今建筑师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与建筑主题休戚相关。纪念馆建筑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表皮处理手法,采用直观再现、对比等手法,利用其独特的隐喻意义体现主题。

山东省蒙阴县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建筑以红色混凝土的粗糙肌理,表达深沉含蓄的主题性格,体现历史的力量感。由红色粗石子骨料混合子弹壳组成宽窄不一的条纹,暗喻战争的沧桑和残酷,突出纪念的主题。纪念馆两个三角形体量相对的立面上,呈波浪形起伏的镜面玻璃与粗糙的混凝土挂板之间形成强烈对比,产生无限纵深的影像,体现时空的深邃迷离,玻璃成像也暗喻了当时战争双方犬牙交错的激战状态[6],见图1。

4.2.2 建筑外形设计

象征性是纪念性建筑的重要特征。象征性实际上就是作为建筑表现的形体、空间或符号与被表现事物特性的关联性。纪念性建筑多采用基本形式的抽象组合。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图3B):APPsw质粒对照组APP695蛋白的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处理组明显降低APP695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格列本脲处理组与APPsw质粒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馆外形像过去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古老的牛车棚,寓含周恩来是一生为人民的孺子牛。主馆结构呈外四方内八角形,寓含周恩来的精神普照四面八方,纪念馆每天都迎来四面八方的参观者(见图2)。附馆呈“人”字形,向主馆成拱卫之势,寓含人民的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之意。主馆与附馆之间有一方形牌楼,附馆和方形牌楼组成了“八一”图案,为了纪念周恩来曾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7]。

4.2.3 建筑细节设计

建筑是由众多细节所构成,纪念性主题不光依托建筑的整体造型和表皮设计,还体现在对细节的独具匠心上,采用抽象、提炼后的细节对烘托主题有点睛的意义。

坐落在湖南湘潭市风景优美的白马湖畔的齐白石纪念馆,借鉴湖湘民居的传统形式,将传统建筑构件及符号进行提炼、再生,强化细部处理,寓神于形,营造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立面上局部采用最具湖湘传统民居特色的七字挑檐廊,这种地域性建筑特色符号的引用使该建筑倍显亲切(见图3)。

4.3 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语汇运用

4.3.1 场地的分析与处理

在对场地的分析与处理中常用再现、对比等手法。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场”是纪念死难者的纪念场,这里有死者的“千万”“难以数计”的概念,因此,设计中使用了“再现”手法设计“卵石”广场(见图4)。卵石形成的荒凉、悲戚感,再现当时的情景,卵石地面寸草不长,焦枯场景表达出死亡的象征烘托了主题的气氛。“生与死”则采用草地与卵石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出历史悲剧和现实生活的交织。

4.3.2 主题雕塑的设计

在纪念性空间景观设计中,雕塑是不可或缺的主题表达手法,表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以抽象、象征等手法,借助联想创造意境,反映纪念场所特色和个性特征。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最简洁的建筑语言和雕塑来说明造型的意义,以死难者一颗仰天长叹、怒目圆瞪的“头颅”、被活埋时挣扎的“手”、日寇杀人时沾满血迹的“战刀”、残破的城墙、枪炮射击的痕迹等极具抽象、象征意义的造型形式体现环境场所的主题[8](见图5)。

4.3.3 植物、水体等自然要素的运用

以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要素隐喻人格的高尚曾是中国特有的设计手法,又称为比德。比德是儒家的自然审美观的体现,它主张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在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中欣赏和体会到人格美。植物、水体、山体等要素的比德手法多用于纪念伟人、名人的空间设计中。

在众多纪念性空间设计中,人们将植物赋予人格化及文化的内涵。常用植物“岁寒三友”松、竹、梅来比喻刚正不阿的品格;以梅、兰、竹菊“四君子”来隐喻清高与脱俗;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比拟君子。此外还有一些常绿植物及特殊寓意植物都可以常见于纪念性空间的环境设计中。

4.3.4 环境色彩的设计

色彩在各种语言词汇中除了表达色彩本意之外,它们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9]。纪念性空间的环境色彩经常使用对比、隐喻等手法进行营造,以体现其主题性。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整个环境以白色为主调,总面积为5 900 m2的纪念馆使用的是白色花岗石墙面,白色大理石窗框,白色琉璃瓦顶、白色栏杆,纪念碑、忠魂亭等也是白色。这一方面寓意烈士们纯洁高尚的品质,另一方面营造了整个纪念场所圣洁肃穆的氛围。“砸碎旧锁链”的铜像位于纪念碑前,其颜色是古铜色的,锁链的颜色是黑色的,象征着一批批受苦受难、饱经风霜的革命先烈,为了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进行了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的斗争[5],见图 6。

5 结语

人文主题是隐性的,它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才可以为人们所感知并达到共鸣。如何在构思过程中提炼纪念主题,运用鲜明特色的人文语言来营造情感空间,进而表达富有感染力的纪念主题,这需要探索多种借助于其他的文化艺术门类的设计语言,来弥补建筑及景观本身表现不足的方法和途径。把感性渗入整个规划设计中,空间系统各因素的运用及设计目标则给予了主题以理性的表达。整个环境中各种自然要素、人工要素的组合都需要在主题的引导下协调统一安排,才能给观者创造全方位的体验,创造出极具特色人文内涵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纪念性空间。

[1] 李珊珊.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景观设计[J].规划师,2006(4):94-96.

[2] 沈 瑾.历史事件的主题表达——井陉矿万人坑纪念馆设计[J].建筑学报,2009(5):57-60.

[3] 许仁华.民主的纪念——F◦D◦罗斯福总统纪念园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4] 王 浩,马 蕊.主题与表达[J].中国园林,2008(4):35-38.

[5] 刘绍山.纪念建筑设计的典范——评价齐康院士的专著:日月同辉——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碑轴线群体的创作设计[J].华中建筑,1998(4):62-63.

[6] 屈小羽.历史与环境的融合——谈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设计[J].世界建筑,2008(5):130-133.

[7] 张 宏.丰碑——淮安周恩来纪念馆[J].华中建筑,1995(4):18-20.

[8] 齐 康.环境的建筑创作构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1998(3):1-5.

[9] 陈 铭.论中西方色彩象征意义的差别及其成因[J].湘南学院学报,2009(4):91-94.

猜你喜欢

纪念性纪念馆纪念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忘不掉的纪念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