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互联网推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10-04-13王媛媛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社区信息化

□王媛媛

( 辽宁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社区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网络去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进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社区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社区作为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兴旺发达需要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则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的总和,这其中,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水准、价值观念、文化底蕴、文化修养以及行为规范,它是社区居民的精神支柱,也是社区塑造力、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之源。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良好的社区文化,社区就会缺乏凝聚力,共同体就会变得松散甚至濒临解体。所以,社区文化作为社区成员共同体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反映,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塑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二、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是当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区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成为当今时代的特征,成为维系城市这一文明空间的特殊载体。而对于作为城市细胞的社区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公共文化桥梁搭建在政府与社区之间,正在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公众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但是青少年,即使是对互联网技术较为生疏的中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而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构筑公共生活空间的有效手段。在社区建设中,利用网络可以拉近邻里距离,使居民在享受社区公共文体设施的同时,又能享受传统居住状态下邻里相互关怀的氛围。利用网络的正确舆论引导,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体意识和公共精神就会慢慢成长起来。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让互联网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让文化与信息化在社区服务中融合,这是我们探寻社区文化建设有效途径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否能够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三、利用互联网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不管人们是否已经意识到,目前网络的发展已经对社区建设形成了某种冲击。在网络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今天,如果社区文化仍然沿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思想去建设,那么居民首先会从思想上脱离这样的社区,继而从行动上完全游离于社区之外,社区的凝聚力则无从谈起。从现实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主动把高新技术引入社区,然后将互联网的自由、平等、开放等优势渗透到社区文化之中,重视将信息的广泛性和时效性等现代文化特质,充分利用互联网来为社区建设服务。说到底,将互联网引入社区,构建一个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网络平台,打造一个面向社区居民的新型信息化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笔者认为,对城市社区来说,建设社区公共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政府统一规划,出台引导性政策。在社区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的全过程中,规划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前期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没有科学合理和统一的规划,社区文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就不会取得成功。根据以往国内外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来看,由政府主导或牵头,统筹规划,出台引导性政策,进行自上而下的建设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如北京出台了《首都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等等,为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从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重复建设、无效投资、无序发展依然是当前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典型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社区工作的基层性和多元性,决定了社区文化网络平台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加上社区文化网络要为千家万户服务,因此,必须统筹兼顾,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确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社区文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个规划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清楚,都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一个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既要尽可能地保持规划的开放性和长远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延续性;同时又因为规划没有变化快,再长远细致的规划也难以保证能跟上环境的变化。所以,规划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在与社区、城市、国家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的同时,要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扩展性,以备在今后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和控制。

打通建设社区网络文化平台的融资渠道,走政府加商业共同投资的道路。在城市社区信息化的实践中,资金短缺似乎是一个永远不变的主题。在实践中,城市社区信息化工作卓有成效的往往是一些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青岛等。这些城市的政府确实在社区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靠财政投入实现的。其实,除了城市政府的财政投入外,走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也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随着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以及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社区文化网络平台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可以说,政府与企业联手,能够达到一石多鸟的目的。首先,政府通过信息化优化管理和服务方式,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改善信息采集方式,保证信息的完备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其次,商家包括有关文化产业企业可以利用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的无限商机,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名”是指投资社区建设是公益事业,是民生工程,企业可以通过此举增加企业在社会和公众中的美誉度,“利”当然是指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获得利润。最后,社区居民是获利最大的一方,既享受到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又享受到足够方便快捷的商家服务等等。

建立多方参与,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合力推进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搭建社区文化网络平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作需要多方参与,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实现。总结国内外的社区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比较理想的是采取“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多方参与,专业实体运作,政策法规保障,信息化资金和人才共同支撑”的运作模式。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由党委政府的宣传、文化部门共同发起与推进社区文化网络平台建设项目,为了让社区文化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期待,从而积极地加入到其中,一方面可以将社区文化网络平台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和民生工程,可以将建设目标定位为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加强社区居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媒体加大对社区文化网络平台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公众对公益性数字文化综合服务网络平台有所了解,让全社会各界的目光聚焦于此,为社区文化网络建设的多方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由政府部门中负责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协调主管社区文化网络平台的工作。如成立社区文化信息化领导小组,或社区文化信息化工程联席会议,主要是负责综合协调社区文化网络平台建设和运作的具体事宜,并对其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估。三是明确运营主体。建议成立一个非营利组织全面负责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包括社区文化设施的规划、服务项目开拓和财务收支等工作,当然也需要党委政府的信息、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部门共同参与到这个组织中来。运营主体的确立可以克服基层文化建设的种种弊端,尤其是解决基层公益性文化事业长久以来缺乏生命力这一关键问题,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拥有一定实力,即具备一定网络规模、技术支持能力、服务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的运营商具体实施社区文化网络平台项目的建设和服务,可以实行文化设施所有权和运行权分离的模式,由网络运营商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在一个城市的所有社区实行连锁管理,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保证服务质量标准的统一。

总之,社区文化建设理应更多地体现出多样化、开放性、可参与性和可选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探索以互联网为切入点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站在更高的起点,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千家万户的多元化需求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提供的千姿百态的个性化服务连接起来,使社区公共文化网络服务平台真正成为信息时代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的绿色数字家园。

参考文献:

[1]戚学森.城市社区建设思路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王颖.城市社会学[M] .上海:三联书店,2005.

[3]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蔡大鹏.社区管理信息化[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温平川.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范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6]叶辛,蒯大申.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社区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社区大作战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