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亭在园林中的应用

2010-04-13由国林王华涛

四川建筑 2010年2期
关键词:拙政园平面园林

由国林,王华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1 亭的文化品格

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物质创造活动的结果;狭义的“文化”是指排除物质创造过程及其结果,专指精神创造的产品。《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的解释为:“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本文所指的主要是狭义的文化,即精神创造的结果。

亭作为园林建筑的一种基本建筑类型,在园林中的运用到清代乾隆时期发展到高度成熟阶段,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建筑型制和文化品格。亭的建筑材料选用木材,表现出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亭的立面构图灵活多变,具有观赏性能和实用性能,表现了生理需求和精神享受的同一性;亭的空间强调人和宇宙同一的关系,具有明晰的环境生态意识;亭的平面布局以庭院为单位,构成线性系列,接近日常生活,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亭的环境处理反映了高度的环境意识。亭的平面形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园林的总体功能布局。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扇面形等形式的灵巧运用,能使园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汇聚于有限的园林空间中。以苏州拙政园为例,方形亭如梧竹幽居亭,长方形平面如雪香云蔚亭、绣绮亭,六角亭如荷风四面亭,八角亭如塔影亭,圆形亭如拙政园的笠亭,扇形平面如与谁同坐轩等。同时亭的平面形式也体现了一定的哲理思想,方形的平面,源自对土地的膜拜。翻开我国的发展史,始终坚持以农业为本的思想,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人们对黄土怀有特殊情结。北方皇家园林中有的亭顶为圆形,象征天,方圆结合——体现了“天 -地 -人”朴素的宇宙观。

亭身的立面形式相对较为独立,是以亭柱为主要表达要素,这种空灵的建筑构造便于人在亭内能充分领略自然,体现了庄于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人和自然是一种亲和、系统、交融的关系。

亭的屋顶形式以各种攒尖顶形式处理,最富于变化,如圆攒尖、方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等形式,以屋顶曲线来表达建筑美的形式,有一种空间中的灵动感,具备了观赏性功能和实用性功能,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和精神享受。

亭的单体建筑造型所蕴含的文化特征,虽然具有独特的个体美,却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应该与其它园林建筑样式组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出其文化品格。正如伊东忠太说:“中国建筑之美为群屋之联络美,非一屋之形状美也。”“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聚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而不是于欧洲或伊斯兰以及印度建筑。”

2 对苏州园林亭的分析

为了较全面的理解亭在古典园林中应用,笔者以现存的拙政园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苏州拙政园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其占地面积也较大,形成于我国明朝时期,距今有 400多年历史。自明清以来,不知有多少中外建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都对其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而且成果卓著。本文仅仅是在前人研究史料的基础上,作一些只言片语的分析,用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古典园林的敬重之情 ,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更好的做到古为今用。

拙政园全园包括中部“拙政园”、西部“补园”、东部“归田园居”。全园的精华集中在中部。打开中部拙政园与西部补园平面图就能看到该园以水池为设计主体,厅、堂、楼、阁、榭等建筑样式沿水岸布置。亭作为其中一建筑类型,在圆中共有十七座,如前所述,方形、长方形、六角亭、八角亭、圆形和扇形平面的亭包括其中,与其他建筑类型厅、堂、楼、阁、榭,以及各类植物共同组成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

拙政园的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边以远香堂等建筑物为主,远香堂与正南方向的腰门和正北方面的雪香云蔚亭在一条南北通景线上,且处在这条通景线的中间位置,在平面形式的选择上采用长方形,给人以开阔、亲和、稳健之感。屋顶采用卷棚歇山顶形式,从建筑构造和结构力学的角度看,它符合江南这一地理位置的气候特点。

假设沿拙政园入口处,经腰门、远香堂、雪香云蔚亭作一剖切平面,并向正面方向投影,就会发现远香堂和腰门之间的景区以假山、微型水体以及广玉兰等各种林木为主,腰门、远香堂的地面标高大致相同,而雪香云蔚亭在远香堂的正北通景线上,为加强南北方向的景深起到重要的点景作用,雪香云蔚亭建在以石构造为主的假山上,亭的高度与假山的尺寸相比,比例适中,与山体的对比和谐,这样雪香云蔚亭更显得灵气、秀雅。与雪香云蔚亭相呼应的北山亭,前后两亭在平面形式上采用长方形和六角形,使两者有所变化。北山亭的屋顶形式是攒尖顶形式,与卷棚歇山顶的雪香云蔚亭,又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变化。在雪香云蔚亭的西南方向与北山亭呈现欹角对称,两亭在平面形式和屋顶形式以及进出口方向选用完全相同的模式,唯一不相同的是两亭的基址选择,北山亭建在东边的假山上,而荷风四面亭建在水池中央。

北山亭所在的东边假山通过曲桥与对岸的梧竹幽居亭相通。该亭采用四边形平面形式,四面设圆洞门,通过洞门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并与荷风四面亭通过广阔的水面构成一组对景。

远香堂的东西有一土山,山上建有绣绮亭。该亭的建造是平面长方形,卷棚歇山顶形式,水池对岸上有一洞门名为“晚翠”,通过洞门南望能看到以嘉实亭为主体构成的园景,再通过洞门“晚翠”北望,可看到远处山上的雪香云蔚亭。两亭通过洞门构成一幅绝好的对景形式,人在洞门处能感受到由于景深层次的不同,可带来的景观空间的变化。

远香堂西接倚玉轩,池水自倚玉轩处分出一支向南延伸至墙边,廊桥小区虹与水阁小沧浪皆东西方向横跨水上,与两岸的得真亭和松风亭共同围合水院。我们在水阁小沧浪,透过小飞虹,远望荷风四面亭,在见山楼远处作背景的前提之下,空间层次更显得深远。

3 对避暑山庄园林艺术亭的分析

选择避暑山庄作为重点分析,一是考虑到山庄经过康熙、乾隆两代的建设,达到了全盛和臻于完善的境地,可作为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二是考虑到避暑山庄的一些景点与江南私家园林有着紧密联系,有的景点甚至是江南私家宅院的直接模拟。例如:山庄内的文园狮子林就是对苏州狮子林的模仿,也是倪云林《狮子林园》的意境再现。

避暑山庄的地势变化是西北高、东南低,与我国总体地形变化趋势相符。大清帝国一统天下之势,清王朝的意志对于山庄的建设和布局有着显著的影响。山庄总体上划分为东南部的湖泊区,东部的平原区,以及西部、西北部广阔的山岳景区。整个山庄景区分布的数十座亭,为了能与整体山庄自然景区的氛围相融合,其分布是因地制宜、因景制宜,散点式遍布全园。从地形图上可看出湖泊区的面积尽管不到全园的六分之一,却集中了全园一半的建筑,是整个山庄的精华部分。湖区中建一底边为八角形,三重檐攒尖顶的金山亭。由于其体形突兀于湖泊区的其他建筑物,因而该景点在湖泊区域内成了重要的“点景”和“观景”点,几乎与湖泊区的所有建筑物都能发挥成景和观景对象的作用。金山亭距离上湖和如意洲上的建筑群与烟雨楼成犄角对景,与向南方向的万壑松风、芝径云堤、花神庙、月色江声、清舒山馆、戒得堂、文园狮子林建筑群等构成对景。在湖泊区的北方向与平原区南边缘布置着底边分别为方形、矩形、十字形等形式各不相同的亭子:水流云在、濠濮间想、莺啭乔木、莆田丛越。在如意湖的衬托下四座亭更显得秀雅,增添了几分江南情调。这四座亭子又与金山亭成扇面状布列,通过烟雨楼、澄湖景观的烘托,丰富了空间层次,同时很精巧的做到了湖区与平原区域的过渡处理。

平原景区内虽没有亭的出现而一度显得空旷,一派塞外风光,但在平原区的北端与山岭交汇地带,建置有园内最高建筑物——永佑寺舍利塔,平面为八角形,九层。永佑寺可作为湖泊区与平原区正北方向视线聚焦点。

山岳景区占去全国三分之二的面积,山体饱满,轮廊线起伏连绵,山区内大多数建筑群都建在沟壑幽谷当中,惟有四座亭在山巅的显露位置:位于山区东部的南山积雪和北枕双峰,这两座亭与湖泊区的诸多殿宇、亭、榭遥相呼应,构成对景关系。它们又与山区西北的亭四面云山,成东西对景关系,南山积雪又与宫廷区的万壑松风互在南北纵深通景线上,该通景线近似地把整个苑林区划分为东部的湖泊区、平原区和西部的山岳区,这两座亭又与平原区北端的永佑寺舍利塔呈三角形构图格局。山区西北部建有一亭——四面云山,占据整个西北部制高点,与众多寺庙建筑深居沟壑形成强烈反差,该亭的建置把山区西部大景观空间激活了,人在其中体现出“天-地 -人不可无一”的朴素宇宙观。

山区的西南方向建有一亭——锤峰落日,查看地形图便发现山区西南地形与山区北部和西北部相比要平缓得多,整座亭显得更有生机。锤峰落日与南山积雪、北枕双峰和四面云山同样形成了前后对比、南北呼应关系,它又成为南端的宫廷区和西南方向湖泊区的点景之笔。

通过对山庄诸多亭的分析,可以看出亭的基址选择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充分考虑到天然的地理环境因素。亭的造型、亭所表达的内容、亭的性格和意境创造以及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

亭在导游线路、组织空间序列、揭示特定喻意、界定空间格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皇家园林在造园技艺方面达到了相当纯熟、臻于完美的程度,代表了我国北方皇家园林艺术的高水平。

4 园林亭的当代价值

通过对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亭的分析,从中理解到亭作为园林建筑的一种基本建筑型制,是构成园林景观、围合空间景点必不可少的传统建筑元素。亭子的装饰装修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比如在色彩的处理上、在材料的运用上、在文化意境的表达上,都显示出了当时最高的技艺水平。

园林亭具有很诗意的名称、隽永的典故,蕴含着多重文化品格。如荷风四面亭、醉翁亭、沧浪亭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作品。园林亭尽管属于园林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表达元素,但与其它主体建筑——厅、堂、楼、阁、榭相比,在传统园林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是辅助性建筑,只能与这些主体建筑起配衬作用,共同构成景观空间序列。传统亭尽管有其独到的审美和实用价值,但其本身固有的木制构造,使得其在防火安全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隐患。

探知传统,借古开今,为当代所用。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增强,审美趋向的转变,人们对事物态度的转变首先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

传统亭的当代价值,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亭的建造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因籍自然,强调其地域属性。

(2)园林亭的建设,要考虑其文化学价值,使其应蕴含清晰的文化脉络。

(3)园林亭的建设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状况相适应,更好地发挥其提升环境质量的功能。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它与其它园林要素的结合能带动其所辐射区内的经济建设与投资。

尽力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氤氲着文化因子的园林亭的兴建,在新材料、新科技的发明、应用的推动之下,也为亭在适应新的时代条件下慰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开拓了新的领域和途径。随着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亭的发展走向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园林的局囿围墙,走向住宅小区、校园、公共活动区、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当下,很多城市在创建“园林城市”。“园林城市”的含义通常指适宜于人们“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可养”的城市环境,其理念应有浓郁的生态环境,提倡“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回归文化,人文合一”的自然生态原则和人文生态原则。“中国园林极富供人栖居的诗意,其精神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是互补共生、相互融和在一起的原则,对于当今创建`园林城市'是一种有效的、导向性的绿色启示。”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尊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研究古典园林中亭的艺术,更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孟兆祯.避暑山庄园林艺术[M].紫禁城出版社,1985

[3]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拙政园平面园林
再游拙政园
“园林之母”拙政园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苏州—拙政园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书 画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