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配送中心网络化建设促进“建材下乡”有效运行
2010-04-13王跃华
王跃华
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配送中心网络化建设促进“建材下乡”有效运行
王跃华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中央一号文件同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村镇规划,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笔者认为,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配送中心网络化建设是促进“建材下乡”有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一、“水泥下乡”是“建材下乡”的基础组成部分
建筑材料中水泥是基础组成部分,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2009年全国水泥的消费总量约16.28亿吨,其消费结构显示,农村所占消费总量的40%,即全国农村每年消费水泥约6.48亿吨。“水泥下乡”是“建材下乡”中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当前,大力推广农村使用散装水泥,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设农村散装水泥配送中心网络体系建设,积极促进“建材下乡”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意义深远。
二、“建材下乡”,袋装水泥不可行
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必须限制使用袋装水泥,鼓励使用散装水泥。这是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实现循环、低碳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泥行业均已走过从袋装水泥到散装水泥的必然之路,其现有散装率均已达到90%以上。2009年我国水泥产量为16.28亿吨,其中袋装约8.79亿吨,需耗用184.7亿个包装袋,需用527.5吨包装纸,折合成优质木材2903.7万立方米;若用塑料编织袋包装需消耗石油132.5万吨;袋装水泥破损率为0.5%,全国每年为此损失440万吨水泥;此外袋装水泥还需封口棉线等巨大消耗。其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严重污染空气。每使用一吨袋装水泥仅粉尘排放要比散装水泥高出16倍,造成空气中的悬浮粉尘物增多,极易导致劳动者患吸肺病的可能。显而易见“建材下乡”袋装水泥不可行。
三、“散装水泥下乡”是必然趋势
⒈散装水泥具有诸多的优越性。2009年我国散装水泥供应量为75340.9万吨,可节约资源折合标准煤1731万吨,减少粉尘排放757.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450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4.7万吨,产生综合经济效益339亿元。其社会效益无论是从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循环、低碳经济,还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等更是不胜枚举。
⒉在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下必需增加散装水泥配送中心点建设。近年来,我国对水泥生产企业实行严格控制,提高准入门槛。为贯彻国发[2009]38号文件《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抑制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引导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的水泥项目的清理,并将清理结果和意见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停止违法违规项目建设,清理期间一律不得核准新的扩能建设项目。
今后一个时期内,在我国农村尤其是目前还没有水泥生产企业的农村部分地区,新增水泥生产企业不可能了。只有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配送中心建设,有效使用埠外水泥,才能满足供给基本建设的需求。比如,我们通州近年来平均每年水泥需求量在200万吨左右,又没有水泥生产企业,大量的通州境外水泥如用袋装绝不可取,误国误民。客观要求必需建立现代化的高效、环保型散装水泥配送中心体系。以核心基地为中心,幅射周边10~25公里范围内的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并形成配送体系。从而建立起与地方水泥需求相适应的载体(散装水泥配送中心体系)。这种散装水泥配送中心体系在我国必须与地区水泥的需求同期存在。否则,部分无水泥生产企业地区的水泥需求就难以保证。尤其是在农村造成水泥供应时有时无、时多时少,必然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严重影响经济建设。
四、“散装水泥下乡”切实可行
⒈我国现有的农村散装水泥设施设备已具备了一定的承载能力。至2009年全国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已发展到6082家,年销售散装水泥9803.5万吨。农村通过多种途径已达到年使用散装水泥12319万吨。充分发挥农村散装水泥设施设备能力,配合“建材下乡”已经成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⒉加快老点改造,鼓励新建示范点。我国农村建房各地区各具不同特点,但总体有规划性和相对集中性是共同特点。这就给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带来重要契机。尤其是大力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配送中心网络化建设,分级供散,与农村农民集中居住或特色住房建设所需要的散装水泥对应服务。一方面加快老的散装水泥中转库和销售网点的配套改造,使其适应“建材下乡”过程中“水泥下乡”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新建现代化的散装水泥配送中心示范体系。比如,目前通州正抓住“建材下乡”契机,积极培育农村散装水泥配送中心产业集群,将原有的散装水泥中转库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成为散装水泥示范配送中心。同时,新建现代化的标准散装水泥配送中心体系。
不久前,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丁建一理事长专题考察了全国散装水泥配送中心通州示范点。该示范点由一条全自动封闭式每小时负吸100吨散装水泥流水线和4个容量为1000吨的钢板库以及22辆社会散装水泥运输车,大、中、小110只散装水泥流动罐等设施设备组成。投资规模约800万元。自试营运一个月来,平均每天配送销售1500吨散装水泥。预计每年配送散装水泥约50万吨,称该配送中心全国一流,高起点、环保整洁、气势宠大,粉尘排放几乎为零。该中心将现代配送中心与原农村散装水泥网点有机结合,形成了集自动化核心基地和农村散装水泥网络化经营点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村散装水配送中心体系。为我国“建材下乡”举措的散装水泥推广使用创造了示范载体。可有效促进“建材下乡”中“水泥下乡”高效流通,加快全面使用散装水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⒊拓宽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使用散装水泥。我国农村东西部及区域经济不平衡,推散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发展散装水泥。农村农民集中居住成片布局或是小高层以上的工程鼓励其使用预拌混凝土;一般集中区住房可用20~30吨散装水泥流动罐使用散装水泥;小型、特色不便运输的工程可用2~5吨拖拉机运输的小型散装水泥流动罐使用散装水泥。农村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和桥梁、涵洞、小水利等工程,原则使用预拌混凝土或小型流动式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散装水泥。提倡用散模式“百花齐放”。
五、“建材下乡”中“散装水泥下乡”的补贴方向和方法建议
前些时我国西南五省特大干旱和最近的华南地区洪水猛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类似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不足、落后的问题。面对这一现实,“建材下乡”在补贴到农民人头的同时补贴到农村水利、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项目上。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经验来看,优惠政策补贴到农村人头的做法惠民覆盖面确实有限。如果“建材下乡”政策采取同时货币补贴到水利、公路等农村建设具体项目和“建材下乡”举措所需的载体(包括散装水泥配送中心)建设上来,不但使整个农村建设项目地区的农民都受益,而且还可以通过项目建设,解决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进一步促进循环、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党中央的新惠民举措,起到长期的利民效果。以通州投资800万新建的散装水泥配送中心为例,如国家补贴15%~20%,即120~160万元,每年配送50万吨散装水泥供应农村,直接综合经济效益与袋装水泥相比达3000万元,其社会意义更大。
全国40%水泥在农村使用,如抓住“建材下乡”契机,大力推广散装水泥的使用,仅此一项,每年将为我国取得综合经济效益超过384亿元。同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等社会效益更宏大。我们坚信: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配送中心网络化建设、促进“建材下乡”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散装水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