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治疗体会
2010-04-13夏卫明
夏卫明 黄 云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紫薇中路 458号,226200)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主要针对胰岛功能不全,或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采取口服降糖药或补充胰岛素治疗。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往往从整体着眼,把握疾病“标”和“本”两个方面。糖尿病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以及由此产生的烦渴、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临床表现,中医历来视为消症大病,病的本质是虚证,标象是热证。因而中医往往采用清热、益气、养阴、温阳等治则,以达到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特别在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我们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取得了一定经验。
1 辨证要点
1.1 辨病与辨证的结合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国内外基本一致,可是用同一诊断标准确立的糖尿病患者,中医的辨证分型可以完全不同,为了遵循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规律,必须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法,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1.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由于中西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着眼点不同,中医应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宏观辨证,而现代医学着眼于细胞分子学的研究,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测方法,同中医的宏观辨证相结合,是掌握疾病本质提高治疗效果的另一关键。
1.3 年龄组别、病情久暂与病情相结合 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疾病的不同阶段往往出现不同症候,年轻初病者,多见上焦燥热;年长久病者,往往阴损及阳而出现阴阳两虚症候。
1.4 原发疾病与并发症相结合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障碍,极易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出现血管、神经的诸多并发症,因而必须同时兼顾原发疾病代谢障碍的总体和病变的局部表现。
2 辨证分型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关系
有资料认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水平曲线,在不同的分型中有不同的特点。阴虚热盛型,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呈高分泌型,提示胰岛功能尚能代偿;气阴两虚型,胰岛分泌延缓(高峰延迟),呈普通分泌型,提示胰岛贮备功能不足;阴阳两虚型,胰岛素水平降低,分泌不足,曲线低平,呈低分泌型,提示胰岛功能明显受损。
3 辨证论治
3.1 燥热伤津型 为初起或急性加重的症候类型,此由燥热伤津耗液,病在肺胃。主症是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多尿、消瘦、舌红、苔黄、脉数等症。清润降火,胃阴恢复,肺津得布,烦渴诸症自消。用白虎加人参汤:石膏 30g,知母、人参、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各 10g,黄连6g。
3.2 气阴两虚型 此型占糖尿病患者大多数,热则伤津,津伤则气弱,每易导致气阴两虚。主症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汗出,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舌苔薄少,脉象细数。宜益气养阴,自拟消糖饮:黄芪 30g,怀山药、玄参、葛根、丹参各 20g,苍术、麦冬各 10g。
3.3 肾阴亏虚型 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肾水已亏或久病不愈,精血暗耗,肾气已伤。主症腰膝酸软,尿频量多,口干唇燥,头昏耳鸣,口干目糊,舌红唇暗,脉沉细数。治宜滋阴固肾,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山药各 20g,茯苓、枸杞子、天花粉各 15g,牡丹皮、泽泻、麦冬各 30g。
3.4 阴阳两虚型 为糖尿病患者中较重者。肾阴亏虚,阴虚及阳,或久病不治,阳气虚衰,阴阳不济,而成阴阳两伤。主症尿频混浊,面色黧黑,腰膝酸软,形寒怕冷,阳痿。治宜温补肾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黄、山药、黄芪各 20g,肉桂、附子各 6g,山萸肉、菟丝子、淫羊藿各 10g。
3.5 瘀血阻络型 常合并血管、神经并发症。久治不愈,或损其气,或耗其阴,皆可导致血行不畅,痹阻大小脉络。临床常见胸部疼痛,肢体麻木或眩晕中风。治宜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各 10g,生地黄、丹参、赤芍、地龙各 15g,大黄、水蛭各6g。
4 诊治体会
4.1 治本须补肾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由于禀赋不足,先天匮乏,加之中年以后,阴气自半;或酒色所伤,肾失固摄,致使精微下注,精亏液耗,而呈阴虚燥热之象。故治消总须补肾为主,以六味地黄丸为主,壮水以制火,酌配玄参、天冬、龟甲、牡蛎;肾火旺者加知母、黄柏;阴阳两虚或阳虚为主,可取肾气丸加淫羊藿、肉苁蓉、鹿角片。
4.2 健脾须升清 脾主运化升清,为后天之本。《内经》谓“消渴者,必多食肥甘,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出糖尿病发病直接原因与饮食有关。血糖乃饮食所化之精微,现代社会饮食过剩,形体肥胖,脾失健运,血之精微(糖)不能上奉输布于脏腑,营养四肢,使血糖蓄积而升高。凡中年以上,症状不典型者,多为脾气虚弱,气阴两虚,清阳不升,在益气养阴方中配葛根、荷叶以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还可用蚕茧升清以止渴,鸡内金以助消化。如脾虚生湿,湿郁化热,虚中夹实者,又当佐以川黄连、天花粉、苍术、佩兰、玉米须、芦根等以清热化湿,芳香悦脾。
4.3 活血须通络 糖尿病的瘀血证,《金匮要略》描述如下:“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而渴,是瘀血也。”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云:“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为火灼,则血行瘀滞。”盖津血同源,阴虚燥热,津亏液少,势必不能载血循经畅行,火热内灼,煎熬营血,可致血瘀,终致阴虚与血瘀并见。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如桃仁、当归润燥活血,牡丹皮、丹参、赤芍凉血活血,水蛭、地龙活血通络。
(2010-01-2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