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荣格的原型理论解读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
2010-04-13林超
林超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 350007)
用荣格的原型理论解读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
林超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 350007)
借助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里的两个重要原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阐释人格双性化现象,并提出影响因素和对策。指出家庭与学校都应让每个个体自由地实现真实的自我,爱护天性,培养儿童的双性化人格。
荣格;阿尼玛;阿尼姆斯;双性化人格
父母获得孩子的第一个信息即是他们的性别。当年轻自豪的父母们打电话告知孩子降生的喜讯时,亲友们的第一个问题也总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是男孩,父母会称呼他们“胖小子”,热衷于评论他们的力气,如果是女孩,父母会称呼她们“小公主”,说她们是漂亮小巧的。的确,来自性别标签的作用是直接而迅速的。
这种性别教育从早期开始,并一直继续下去。父母会给孩子提供“适合”他们性别的衣服、玩具,并寄予不同的期待。周围的环境也会告诉他们什么是适合他们的行为,于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就这样开始了[1]。
然而,这样的性别角色教育是正确的吗?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一个单一维度的两极吗?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从独特视角对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荣格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原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说明人类先天具有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
一、“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他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所谓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世世代代遗传得来的“民族心理积淀”。它潜藏在人类心灵的深处,而且常常以各种原型、象征的形式在人类生活中表现出来。“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就是其中重要的两个原型。
阿尼玛(anima)是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倾向,阿尼姆斯(animus)则是女性潜意识中的男性倾向。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具有异性的某种倾向性特征。这是因为,从人的生理起源来考虑,人在本质上是两性都具有的高级动物。例如,男性分泌大量的雄性激素和少量的雌性激素,女性分泌大量的雌性激素和少量的雄性激素。从人的心理倾向性来看,男人和女人都部分地表现出阴阳两性的特征,同性恋就是这种变态表现的极端案例[2]。
阿尼玛(anima)是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补偿因素,也是男性心目中一个集体的女性形象。荣格说“在男人的无意识中,通过遗传方式留存了女人的一个集体形象,借助于此,他得以体会到女性的本性”。他又说“anima是一种原始模型形式,它的含义是指这样一个事实:一个男人身上会具有少量的女性特征或女性基因。它在男人身上既不呈现也不会消失,但始终存在于男人身上,并起着女性化的作用”[2]。
男性的anima特征通常是由母亲规定的。如果母亲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anima就会表现为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另外,如果母亲总是以一种强硬的态度对待儿子,男孩会时时感到在母亲的威慑下他可能会变得优柔寡断,或缺乏应付艰难环境的能力。阿尼玛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果一个男人理解自己的阿尼玛,他便会以此为标准来选择爱情,那么他可能会婚姻幸福。更为重要的是,阿尼玛能使男人的心理与健全的内心价值和谐一致,在男人的精神世界里,阿尼玛扮演着通往内部世界和无意识自我的引导者或中间人的角色。
阿尼姆斯(animus)是女性身上的男性特征,荣格认为,正如男性身上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女性意象一样,在女性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保存着某种男性意象。这种雌雄同体的现象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着,只不过由于人格面具的作用,每个人身上的异性倾向潜藏在集体无意识之中而已。
阿尼姆斯也是从遗传中获得的男性的集体形象,女人在与男人的不断接触中,获得了自身对男性的体验,同时女人自身也具有某种男性的潜在本源。这便是阿尼姆斯的三个来源。阿尼姆斯积极的一面可以表现为进取、勇气、诚挚和某种精神上的玄秘。通过阿尼姆斯,一个女人可以体验到她的文化的、个体客观境遇的种种潜在过程,并能找到强化生命的精神途径。
总之,荣格认为,一个女人主要具有女性的意识和男性的潜意识,而一个男人则主要具有男性的意识和女性的潜意识。男女之间通过数千年的相互交往和接触,既获得了作为同性别的人应具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种族经验,也获得了异性别的人应具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种族经验。这些种族经验的遗传,构成了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内容,从而保证了男女之间在日常活动中的相互理解和协调。换句话说,男性由于种族遗传的阿尼玛而理解女性,女性则由于种族遗传的阿尼姆斯而理解男性。在这个意义上说,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具有不可小视的生存价值[3],培养幼儿的性别角色双性化对人的自我实现、社会和谐都有不容质疑的积极作用。
二、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视角的性别角色双性化现象阐释
性别角色双性化“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4]。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作风、兴趣、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均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5]。那么,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是怎么阐释性别角色双性化现象呢?
1.注重性别的自然发展,尊重个体差异,不给予太多限制
从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视野下看幼儿的性别教育,总的要求是必须使幼儿的本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体现,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出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幼儿。
荣格认为,“人们期待男孩与文化特定的男性角色一致,期待女孩与文化特定的女性角色一致,这样一来,人格面具的发展得以先行,由此便抑制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发展。”
“一个人可能生来就有外倾或内倾的强烈的倾向,他可能注定要成为情感型而不是思维型的人,他的阿尼玛原型或者阴影原型可能在天性上就比较强或比较弱,因此在人格表现上会自然地带上独特的色彩。”[6]
因此,儿童人格双性化应该理解为让每个个体自由地实现真实的自我,自由发挥自己潜意识里对自我产生影响的异性气质意向,使意识和潜意识领域的内容得到比较完美的整合,使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特征的表现达到一个合适的水平[7-8]。
2.引导无意识的异性特征在意识和行为中显现,促进性别心理健康发展
“人格面具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之间存在这种不平衡的结果是它可能会引起阿尼玛或者阿尼姆斯的反叛。”[6]要引导幼儿性别的健康发展,使之达到平衡与和谐,就必须允许男孩的女性一面和女孩的男性一面在意识和行为中得到显现。如果限制其表现,男孩的女性特征就会停留在无意识里,结果导致他无意识的软弱和敏感的特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位在其外部生活中极度表现女性特征的女人将会具有固执或任性的无意识特征[9]。
三、用荣格的原型理论解读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
同许多伟大的心理学家一样,荣格十分注重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特别指出了家庭、学校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荣格认为,只有在健康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人格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否则,不健康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必定会造成畸形的人格,这就是大部分儿童产生性别障碍的原因。
1.家庭的影响
荣格在心理治疗中发现,许多儿童深深表现出来的各种性别障碍,几乎都与他们的父母或关系密切的其他家庭成员有关[10,11]。关于家庭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在生命的初期还没有完全的独立性,所以,他们的精神完全反映着父母的精神,而父母对性别角色传统绝对化、刻板的看法,必然影响到儿童的性别观念。因而家长对孩子的抚养教育,要顺其自然,爱护天性,不能把性别绝对化。
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各不相同。男孩从母亲的影响中找到自己阿尼玛原型的发展方向,女孩从父亲那找到阿尼姆斯的发展方向。但是无论父亲或母亲,都同时影响着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2.学校的影响
对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个大世界。无疑,他们常常会把对父母的意象投射到教师身上,认为教师也会像父母那样对待她。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无意识的东西成为有意识的东西。所以,荣格认为,学校教育应努力使儿童摆脱对家庭的无意识认同,逐步恰当地意识到自己的本性,以促成他的人格健康发展和早日成熟。
3.对策
在日常教育中,父母要消除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束缚,了解和认同社会性别公平的理念。教育儿童除了保持男女性别特质以外,还要求两性兼容,即男女互相之间吸收对方的优点,完善自我的人格。教育男孩也应该温柔体贴,女孩也应该坚强独立、乐观宽容。多给男女儿童创造宽松、平等的机会,不再把他们划定在各自狭窄的发展空间里,不在各项活动和人际交往中人为地贴上性别标签,不应把性别作为分配任务的标尺,而应积极鼓励和指导男女儿童合作开展跨性别的交流和游戏活动,让他们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多彩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经验与体验[12]。
我们应该用动态的标准来看双性化。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对双性化的要求都是不一致的。因此,对于幼儿早期的性别角色行为应该表现出认同和接受,对其偏差应该是接受和引导,不是强制或者简单的否定。应让每个个体自由地实现真实的自我,爱护天性,促进儿童健康的双性化人格的形成。
[1]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邹泓,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72.
[2]常若松.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04-110.
[3]杨韶刚.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9.
[4]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5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00.
[5]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0.
[6]卡尔文·S·霍尔,沃农·J·诺德拜.荣格心理学纲要[M].张月,译.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44.
[7]李曙光,郑艳.人格双性化现象的心理学阐释——荣格理论视角[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9-82.
[8]李曙光.荣格自性化理论视角的人格双性化现象阐释[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4-27.
[9]胡燕,唐日新,张丽芳.近十年来的双性化人格研究综述——由李宇春中性之美想到的[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4):153-154.
[10]马莹,王红瑞.双性化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116-118.
[11]程利国.儿童发展心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404.
[12]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5.
Interpreting the Cultivating of Infant Bipolar Personality on Jung’s Prototype Theory
LIN Chao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With the help of two important collective unconscious archetypes—anima and animus,which advocated by Jung,the phenomenon of bipolar personality is expounded and the influential elements and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It is pointed out that both family and school should help children to realize their true nature potential, love the inborn predisposition and foster the children’s bipolar personality.
Jung;anima;animus;bipolar personality
G 44
A
1008-3863(2010)01-0018-03
2009-10-15
林超(1984-),女,福建闽仙游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