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58例
2010-04-13曹娜娅赵文玉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榆林719000
曹娜娅 赵文玉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榆林 71900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 3个主要发病机制相互影响:心理社会因素、肠动力改变和(或)肠敏感性增强。 2006年 1月至 2008年 10月我们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58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8例,男 32例,女 26例;年龄 27~ 71岁;病程 3个月至 20年。对照组 62例,男 30例,女 32例;年龄 25~ 69岁;病程 5个月至 19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①病程在 1年以上,以腹痛、腹胀、腹泻反复发作为主者;②临床表现基本症状为腹泻、腹痛,或腹泻便秘交替,有关症状为晨起或餐后便意窘迫,经常腹胀,排便或排气后腹痛缓解,粪便带有粘液,便后有不爽感;③至少有 3个月连续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排便后减轻,伴有排便次数增多的腹泻;④体检时,腹部沿结肠处有压痛,有时可触及部分结肠段呈条索状,并有轻度压痛,但无反跳痛;⑤实验室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示结肠较敏感,易痉挛,无器质性病变;粪便检查:可有粘液,但无红细胞、白细胞,隐血试验阴性,无致病菌及原虫。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黄连素片 3片,补脾益肠丸5g,乳酸菌素片 3片,复方维生素 B片及谷维素100mg,均 3次 /d,口服。同时配合心理疏导,1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基本方药:法半夏、黄芩、防风、陈皮各 10g,炒白术 12g,白芍、葛根各 15g,黄连、干姜、炙甘草各 6g。日服 1剂,水煎,分 2次服。临床辨证加减:脾气虚甚者,加党参、怀山药;腹胀便秘者,选加大黄、厚朴、槟榔等;排便困难,舌苔白而干燥者,去葛根,加枳实 6g,改用生白术30~ 60g;伴有上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者,选加蒲公英、乌贼骨、延胡索、煅瓦楞子等;伴胁下胀痛、嗳气,或情志郁闷易怒者,去葛根、干姜,选加柴胡、炒香附、炒白蒺藜等;失眠者,去干姜,选加茯神、酸枣仁、川芎、夜交藤等。
疗效标准 显效:腹痛、腹泻症状基本消失,相关症状改善,大便成形;有效:腹痛程度减轻,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或中途停药未坚持治疗。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 43例,有效10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 91.3%;对照组显效 30例,有效 13例,无效 19例,总有效率 69.3%。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心电图及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有口干 2例,兴奋失眠 3例;治疗组有失眠 2例,大便轻度干燥 3例,口干 1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精神因素、肠道动力学改变、结肠分泌和吸收功能改变、饮食因素及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常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或排便困难,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或大便溏滞不爽,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或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等。这种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可影响小肠或结肠的运动功能,脑功能显像技术证实,IBS患者有脑功能异常变化[1]。本病属中医学腹痛、泄泻范畴。中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病变位于脾胃与大小肠,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外感时邪,情志失调,素体阴虚或阳虚,致使脏腑气血失调,而出现气滞、淤、寒、湿、热等内生的一系列病理过程。一些学者强调情志失调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2]。本病的发生与肝脾不和相关[3]。脾胃素虚,更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气机不利以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故治疗当以健脾疏肝、清热燥湿为主法,我们以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加减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药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助白术健脾祛湿,为佐药;配伍防风,具升散之性,归肝、脾经,与白术、白芍药为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葛根、法半夏,共建升清降浊之功;干姜、炙甘草甘温健脾止泻;白芍、陈皮柔肝理气止痛;防风祛风除湿,尚有疏肝和脾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防风可能具有抑制过敏物质释放的作用;白芍药对肠管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甘草有解除肠管痉挛和镇痛的作用[4]。诸药合用,共奏抑肝扶脾之功效,减少过敏物质对肠道的刺激,具有止痛、减缓肠蠕动而止泻的功效。本研究发现,对照组用药后一般 15d开始感觉到症状减轻。而治疗组症状的缓解第 1周即能感觉到,15d后症状明显缓解,治疗 1周后可接近规律排便,治疗 2~4周后,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中西医结合,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1] Derbyshire SW.Visceral arrerent pathways and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J].Scientific World Journa1,2003,3:1065-1080.
[2] 周福生,程宏辉.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 [J].中医药学刊,2004,22(6):969-971.
[3] 潘志恒,杨跃武,陈琰碧,等.舒肝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46例疗效观察 [J].新中医,1998,30(11):12-14.
[4] 徐大基,黄春林.应用胃肠动力理论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体会 [J].辽宁中医杂志 ,1999,2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