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学视阈下的农民发展

2010-04-12赵宇霞

关键词:农民发展

赵宇霞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论人学视阈下的农民发展

赵宇霞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农民是当代中国人数最多、发展相对滞后的特殊群体,农民的发展状况是标志中国人整体发展程度与水平的重要参数。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视角,探讨农民发展的内涵、农民发展的状况和农民发展的机制,对于促进农民发展有重要意义。

农民发展;本质力量;个性;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在当代中国人的发展中,农民发展是首要问题。

农民是当代中国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群体。它的特殊性在于:一个人数最多的群体——2008年末农村人口 72 13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54.32%[1];一个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和制约了中国整体发展的瓶颈——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论及的主要问题;一个为新中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而今需要反哺和扶助的最大弱势群体——2009年农村还有3 597万人处于贫困状态[2];一个标志中国人整体发展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参数——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没有农民的发展,就谈不到中国人真正的和充分的发展。

一 农民发展的内涵

农民发展问题是人的发展在农民这一群体的具体体现,它既具有一般的共性的人的发展内涵,又具有农民群体独特的个性特征。

“发展”就一般的意义而言,是指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事物所具有的前进性、上升性趋势的运动。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存在物,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规定性,“人的发展”也就有着丰富的内容。

首先,从人的基本特性看,人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的存在物,人的发展也相应包括:人的生物性存在方面,即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物质生活水平(衣食住行等)的改善;人的社会性存在方面,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拓展和深化,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人的精神性存在方面,即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个性的解放、素质的提高等等。

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者的关系来看,并非彼此隔绝,而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其中,社会性是人的存在中最本质的特性。人的生物性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人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只能在一定的劳动结合形式中进行,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建立的生产关系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制约和影响着人的生物性发展。人的社会性也直接决定着人的精神性存在。因为人的社会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和中介,正是在人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了主客体分离,人将自身与自然物区分开来作为认识对象,形成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人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需要、地位、发展等问题所取得的认识,同样具有社会历史性。反过来,精神性存在的不断发展又为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农民发展也有这三个层面的含义,如果做简要概括的提炼,亦可称农民的发展包括生存发展、本质发展和个性发展。农民的生存发展是本质发展、个性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农民的本质发展是生存发展、个性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民的个性发展是生存发展、本质发展的重要标志。生存、本质、个性内在地统一于农民发展的过程之中,而发展重点从生存到个性的推移,则体现着上升和进步的发展趋势。

在现阶段,由于农村地域的极其广大和千差万别,农民发展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同一时空下多层次并存。在发展迅速的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得到满足,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而在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民发展仍处于摆脱贫困、改善生存的基本层面。农民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是我们研究农民问题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基点。

其次,从人的存在类型看,人作为发展主体可以分为类主体、群体主体和个人主体。个体、群体、类之间存在着整体与部分、普遍与特殊、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它们彼此间相互规定、相互制约,构成一幅整体的人发展的多彩画卷。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3]84研究人的发展既要注重部分,见微知著,又要观照整体,准确定位。

农民群体作为一个主体,兼有整体和部分的两重意义。在我们把当代中国人作为发展的整体看待时,农民群体是构成要素,是部分;当我们对不同类别、不同个体的农民进行研究时,农民群体又因其农民的“类”特性而具有整体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研究当代中国人的发展不能不研究农民群体的发展,研究农民群体的发展也不能不研究每一个个体农民的发展,并且还要研究那些促进每一个个体农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机制与条件。

二 农民发展的状态

农民发展的状态,主要是指当前我国农民群体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曾对人的发展做过著名的“三大历史形态”概括与表述。他说:“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4]107-108它深刻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历时态。

这段话包含的丰富思想有:第一,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较低阶段为较高阶段创造着条件,较高阶段体现并扩展着较低阶段的成果;第二,人的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与提高;第三,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每个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这些思想也是我们研究当代中国农民发展问题的理论指导。

(一)农民仍未彻底摆脱“人的依赖关系”

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的发展的最初形态,它是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与交换不足的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单个人难以与自然界抗争,无法独立生存,因此他必须依赖于某一共同体,服从共同体的要求,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格、个性和理想等全部转让于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在历史的发展中也不断变换着形式,如家庭、氏族、公社、君主国家、封建王国等,人在血缘关系、宗法关系、阶级关系和等级关系的束缚下,其服从性、牺牲性被强化,个性被扼制、被压抑。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的发展基本都属于“人的依赖”阶段。封建社会里人的个性较之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仍未独立。

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国农民的发展,这种“人的依赖关系”的痕迹今天依然存在,因为这份“历史遗产”存在的条件并未完全消除。作为一个亚细亚的东方国家,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相对贫穷落后,农民社会交往范围狭小,生活环境封闭。时至今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猛烈地冲击了束缚人发展的自然经济的藩篱,为农民的个性独立创造了条件。然而,由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由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较长过程,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而言绝非朝夕之功。所以,与较低的农耕生产相适应的人的发展的局限性(即“人的依赖性”),在农民群体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张秋锦等人曾将当代中国农民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好人、俗人、穷人”,大致勾勒出了现实中的农民形象,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好人”是说农民的勤劳、善良、本分。勤劳与劳动的辛苦相关联,善良体现着淳朴的民风与文化的传承,本分则为安分守己、知足常乐。“俗人”是说农民的封闭、落后。主要表现为农民的信息闭塞、视野狭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还有教育落后、文化落后、思想落后,小生产者的观念较多等等。“穷人”是说中国社会中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社会地位均为最低。[5]90-96农民的主体意识薄弱,创新精神不足,发展能力不强,个性独立不够,已成为农民发展中的紧迫问题。

(二)农民的独立性正逐步增强

马克思谈到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人发展的第二大形式,它是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发展了全面的关系、产生了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了人的全面的能力发展。但是,这是一个以“恶”的方式推动社会与人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使人的独立存在有了可能;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市场规则自由地配置劳动力,人由此获取法律和市场意义上的独立;社会化的生产分工将工人变成了机器的一个部分或“零件”,致使人的发展日益片面化、畸形化;而市场竞争中工人不断地就业、失业、再就业,又迫使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开发潜能,走向多方面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导致劳动的异化,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表现为物的能力,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横行,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了“物的依赖性”基础之上,人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它保留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社会与人发展的积极作用,努力摒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种种弊端,为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农民群体中发展较快的部分,无一不是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雨的弄潮儿。市场经济对于农民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是拓展了农民的视野和社会交往的范围,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发展;二是培育了农民平等、民主、独立、权利、竞争、效率等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主体意识增强;三是激励农民不断发掘自身潜能,推动着农民的全面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的细化带来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商品生产中逐利性的一面,也对农民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

马克思所指出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和理想状态。依目前社会发展的程度,还不可能真正达到这一高度,我们只能通过努力与奋斗去不断接近这一目标。现阶段人学意义上的农民发展,首要的是获得个性独立,摆脱血缘关系、宗族关系、等级观念、拜金主义对人的束缚,实现人的个性解放与发展。其次是大力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强化人的本质力量,使自己“不再像一个软体动物,而更像一个人。”[6]534

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民的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一,农民中的优先发展群体在扩大,其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农民中的优先发展群体是指那些在市场经济中勇于开拓创新、富有理想、目光远大、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以及较强创造能力的人,这些人是农民中的优秀者,有很强的榜样感召力量。如全国首富村——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带头人沈浩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另外,流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数上亿的庞大农民工,也在接受城市文明洗礼、开阔视野、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加快着农民发展的进程。

第二,农民需要的层次在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农村贫困人数的不断减少,农民需要的重点正由生存转向权利,主张自己的权益保障。如农民在村级民主选举中表现出的极大参选热情,对农村实施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加强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对自由流动、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子女受教育权等方面的强烈愿望,无不反映出其独立性的提高和自主意识的增强。

第三,农民的社会交往范围在扩大,本质力量在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一体化已成趋势,统一的国内、国际市场的建立,密切了人们之间普遍的、全面的经济联系,这种变化也必然引起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革。而对于农民发展的影响突出体现在:它打破了以往农民生存的狭隘地域性和文化封闭性,创造出新的生存格局与社会环境,为农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农民发展的机制

“农民发展的机制”可以简要地理解为:农民发展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我认为农民发展的机制应包括:其一,需要、动机是农民发展的内在根据;其二,价值评价是农民发展的重要中介;其三,对象化的活动是农民发展的物质载体。只有在三者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促进农民的健康发展。

(一)农民发展的内在根据

需要、动机是一切人发展的内在根据。“需要”的一般意义是指:生物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摄取状态。“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主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对于人而言,“需要”、“动机”都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需要可理解为人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欲望、愿望或要求。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激励下直接支配人的行动的内部动力。

需要具有多重意义。从需要的主体看,需要可分为类的需要、群体的需要、个体的需要;从需要的层次看,可区分为自然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从需要的功效看,可区分为生存性需要、享受性需要、发展性需要;从需要的性质上看,可区分为合理性需要、欠合理性需要、不合理性需要,等等。而动机在需要的驱动下,也必然带有相应的特性。

对于农民的发展需要,应在一定的时空里正确认识,区别对待。在当前农民的发展需要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无疑应是绝大多数的农民,要紧紧围绕怎样满足农民整体的发展需要确定我们的战略思路。对于尚未脱贫地区的农民,满足自然性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同时不忽视社会性与精神性的需要;已经达到温饱的农民,则将重点转移到社会性与精神性的需要上来;要解决生存性需要,引导享受性需要,扩大发展性需要,支持合理性需要,指导欠合理性需要,遏制不合理性需要。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7],对农民中的每一个体,尤其是发展中的弱者与困难者,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了解他们的需要,扶持他们的发展。

需要的产生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需要的合理性、适度性也是历史的可变的,抽象的、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那么,怎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界定、选择、调节人的需要?我认为价值评价是其中的重要手段和中介。

(二)农民发展的价值导引

形成于人类社会实践之中的需要及其选择,离不开人的价值评判。价值观是价值评判的内在根据,它与人在一定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主体素质、认知能力相关联。

需要的产生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需要,既是主体的人对对象存在物持有的摄取愿望,也包含着对象存在物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有用性,即价值。无价值的事物不会成为主体需要的对象,而需要总是指向主体渴望得到的价值。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评判可以引导、调节需要,并通过动机直接影响人的行为。

现阶段农民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点,这是由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所决定的。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深厚的文化传承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现代化、全球化的交汇,使得农民原有的价值观念不断被打破或更新,熟知的、生疏的、保守的、变革的、认同的、否定的、接纳的、排斥的,多种观念相互碰撞、交织和融合,呈现出复杂的变化。培育、倡导、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合理的、适度的需要,对于农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应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呢?我认为主要有四点:其一是开拓创新的发展观,摒弃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的旧观念;其二是市场取向的竞争观,增强竞争意识与能力;其三是民主法制的社会观,崇尚民主、自由、平等,依法维权;其四是“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明辨荣辱,惩恶扬善。农民在这一价值观的支配、引导下,可整合、选择自己的需要,提升需要的层次,并为需要的实现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三)农民发展的实现条件

需要、动机是发展的内在根据,但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并不能形成真正的发展。农民的发展是通过对象化的活动得以体现的。影响和制约农民对象化活动成效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计划的现实可行性。从发展的需要到发展的行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中介就是制订发展计划。发展计划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与农民对自己需要的正确把握、对自己本质力量的真切了解,以及对对象物性质、规律的把握有关,它体现着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会制约认知的能力,对事物规律了解的不足会使行动的结果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

第二,发展过程的不可掌控性。农民的个人发展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每一个人的要求和行动,都会与另外一些个人的需要及行动发生联系,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于是,看似偶然的事件总不断出现,发展中受挫、失败的情况总不期而至。农民个人发展与他人、群体、社会发展的矛盾,构成了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掌控性,使部分农民在作出决策时总是瞻前顾后,犹疑不决。

第三,发展资源的公平配置度。发展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状况,对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资源就没有发展基础与条件。长期以来,农民所拥有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都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发展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成为农民发展缓慢、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切实改善农民发展的实现条件,应从三方面入手做好工作:首先,要健全并强化制度保障,政府要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举措,加大社会公共资源向薄弱农村倾斜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改变农民“二等公民”形象;其次,大力普及农村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增强农民的发展能力;再次,发挥好典型示范的引导与启示作用,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让更多的农民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升本质力量,改善生存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个人多方面才能,真正实现农民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1]樊 平.2009中国农民发展报告[OL].中国社会学网, 2010-01-18.

[2]张 丹,甘 娜,保 旭.中国 30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逾 2亿[OL].中国新闻网,2010-09-04.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张秋锦,张 强,龚介民,等.农本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温家宝:要让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主要指三方面[OL].人民网,2010-02-27.

On Farmers’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Science

ZHAO Yu-xi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 arxism,Shanxi 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The cor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s human-oriented,and man’s development is the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 farmers,with their largest population and lagging-behind development constitute a special group in contemporary China.And the state of their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indica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From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Marxist human science,approaching the connotation of far mers’opposition to war and their developmentmechanis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farmers’development;essential force;identity;need

book=119,ebook=54

D420

A

1000-5935(2010)06-0119-05

(责任编辑 郭庆华)

2010-08-26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农民发展研究”(20093007)

赵宇霞(1957-),女,山西沁水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农民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