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危机时代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①

2010-04-12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理念经济

乔 生 汪 洁

(南京财经大学WTO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46)

后危机时代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①

乔 生 汪 洁

(南京财经大学WTO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46)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重视与敬畏,加速了环境保护理念的更新,并且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实践中。在后危机时代,鉴于国际资本的重新洗牌,各国经济均程度不同地遭受到金融危机的洗礼,“低碳经济”等新环保理念的全面实现举步维艰。以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低碳经济”在产业振兴的理论和实践中均难以全面推行。但是,“低碳经济”的推广与全面实现是一种历史必然。绿色经济与环境保护必将成为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这对于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加大技术开发与引进力度,促进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后危机时代;产业振兴;环境保护;低碳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在金融层面上暴露出旧有金融监管体系的诸多弊端,也对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与模式产生冲击。长期以来传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虽然造就了美国、日本、欧洲诸国的经济繁荣,也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在面临经济危机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感受着生存危机的降临。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正处于“除旧”后的无序状态。相继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及达沃斯论坛将“绿色经济”的发展诉求和新环保理念提上了议程。我国领导人在会上作出“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45%”,并承诺实现这一目标的费用基本由我国自行承担。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举措。新环保理念的实现需要成本,而这些成本对于后危机时代的任一国家来说都是相当昂贵的。其间的利益冲突,决定了新环保理念必然与经济复苏的政策产生冲突,而两者的协调与利益兼顾,诚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复苏经济的政策措施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我国为振兴经济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后危机时代,我国复苏经济的重点是将“外贸导向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经济”,以此来摆脱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发展颓势和保障企业平稳发展。这种“内需型经济”的实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政策与环境保护

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都是金融调控,即以各种方式向资本市场注入资金,中国也采取了同样方式。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分析,自 2008年始,我国货币政策就以反通货膨胀为主,5次上调准备金率。2008年 7月货币政策再次调整,转为“一保一控”,9月转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次下调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这样的货币政策下,资金投放量开始膨胀。2009年以来,货币供应量明显过度增长,前三季度分别为 25.51%、28.46%和 29.31%。中国 GDP增长率在 2007年达到近一个经济周期的最高值 13%,当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仅为 16.74%,之前两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也只分别为 17.57%和5.68%。可见,我国货币政策出现过激调控。过度的货币供应还表现在存贷款差的快速扩大上。从 2008年中开始,存贷款差便持续扩大。2008年 1月,存贷差为 115783.62亿元,到 2009年 9月,就攀升至 184012.09亿元,增加了 68228.47亿元。①李庆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货币政策》,《中国经济》2010年第1期。大量过剩的货币加剧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冲动,信贷规模的扩张造就了房地产、证券市场泡沫的形成,扩大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和提高了环境成本。同时,市场承载的货币量过大,会导致政府用以引导投资行为的金融政策失灵。当市场上货币供应充足时,众多企业基本上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这就造成政府很难以货币手段调控资金流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以市场竞争机制配置资源从而实现企业优胜劣汰的途径,无形中也为竞争力弱,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创造了生存空间。

(二)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

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下简称《规划》)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涉及钢铁、汽车、纺织、有色金属等十个产业。《规划》强调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知识产权优势促进企业垄断优势的形成,从而将高污染、高能耗、竞争力弱的企业挤出市场。然而,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规划》的具体实施却使制度设计者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中。

首先,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规划》要求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内的兼并重组。然而面对大量的中小企业可能被淘汰出局,失业问题被激化,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影响。实践中,各地方为保就业,稳定社会秩序,又不得不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助。于是,本就已经产能过剩的问题显得愈发突出。以钢铁产业为例,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曾经指出:“即使把落后产能都淘汰掉,我国过剩钢铁产能仍然有 1亿吨,这是个很可怕的数字。”②《揭大量铁矿石被运往中国的背后:虚假繁荣》,《新华网》2009年 5月 15日。这一情形在家电行业中同样突出,我国的彩电企业多为国企,技术水平低下,研发部门形同虚设。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销量急剧下滑,但为保就业,依然维持半生产状态,造成产品大量积压。由于电视机行业发展较早,属于非消耗品,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市场需求相对饱和,过剩的产能很难得到有效消耗。在等离子电视机已经进入市场的今天,早期的电视机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经济危机前我国电视机产品多面向中东、拉美、非洲等国家出口,经济危机爆发后,这些国家的经济也陷入窘境,进口严重缩水,这对我国家电业的打击很大。这种落后技术下的过量生产所造成的资源消耗非常严重,电视机生产过程中电子束的辐射,荧光粉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非常大。

其次,外资引进门槛低,便于污染跨境转移。中国改革开放 30多年,实质上是招商引资的 30多年。如江苏省 2006年 FD I占全省 GDP的比重为 5.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12.12%,分别比 1990年提升5.1和 10.22个百分点。③徐从才:《江苏产业发展报告——江苏经济改革开放 3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年版,第37页。外商在江苏省的直接投资绝大部分流向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从整体上看,仅1998年至 2004年的 6年间,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平均在 86%左右。④彭级生、孙文祥、乔颖:《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产业安全:江浙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97页。从外资流向来看,投资领域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化工造纸、冶金、机械、新型建材等制造业。这些产业均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

纵观我国各地方招商引资的条例,能够对引进外资做出环保限制的几乎没有。尽管放低外资准入门槛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方便了污染的跨境转移。长期以来,我国为获得国际资本的输入,出台了诸多优惠措施。在青睐外资的心理作用下,环境保护意识被抛诸脑后,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技术被当作先进技术加以引进。此外,我国外向型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仍然扮演着初级加工者的角色,在全球价值链中承担着低级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尤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生产为主,其对我国环境污染的事实俯拾皆是。但是,在我国产业振兴的规划面前,外资却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再次,加强本土产品的使用,激化对资源的掠夺。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增加对本土产品的使用,转变目前对国外技术的过度依赖。通过对本土产品的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产业链上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振兴。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本土产品的使用,很可能激化发达国家对我国自然资源的掠夺。

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该地区长期以来实施以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加大出口力度来拉动经济增长,造成了该地区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具体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贸易结构,可以看出,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大多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或高度污染密集型产业。①谷祖莎:《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年版,第212页。特别是江苏省的五类先进制造业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江苏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然而近年来却频遭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的打击。尽管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江苏对矿物、燃料与润滑油等产品的进出口占初级产品进出口的比重相当低。这意味着,我国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方面主要采用本土资源进行加工生产。换句话说,就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环保成本,加剧了对我国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三)重复建设与环境保护

为振兴产业,我国政府实施了对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工程,以期对冲前期各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调节经济发展回归供需平衡的轨道。通过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兴建,拉动对水泥、钢铁等产品的需求,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复苏。然而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也带来了重复建设的恶果,环境保护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以高速公路为例,我国此类建设项目多采用 BOT方式运营,所谓以路养路。承建商因此会在新建的高速公路上广设关卡,收取高昂的过路过桥费。大规模兴建基础设施的政策实施后,面对几乎随处可见崭新的高速公路,许多司机却依然选择路况较差、路途较远的国道省道作为出行路线。政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项目上,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昂的投资所产生的高昂的使用费,而许多便民的基础设施 (如国道省道)却因回报率过低而无人维修。大规模新建的高速公路虽然在表面上实现了投资拉动的目的,缓解了钢铁、水泥等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然而,如此兴建起来的基础设施,仅仅是将过剩的产品易地堆放而已。同时由此所掩盖的产能过剩的危机却在继续膨胀中,而不间断生产所带来的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只能给刚刚复苏的经济再打一个折扣。

二、新环保理念对我国经济复苏与振兴的影响

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未来所要应对的首要问题便是生存危机。“绿色经济”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词。2004年我国首次颁布了绿色 GDP标准。若依据此标准计算,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省 2002年绿色 GDP比传统 GDP下降了近 5.5百分点;水、大气、土地污染的经济损失则高达 410亿元。可以预见,未来的环境问题必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新环保理念对经济复苏的刺激作用

环境保护理念的贯彻实施,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并且将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重新审视,新的发展理念尚待形成。当下,全球经济的复苏迫切需要一个崭新的价值理念作为指导,并在新的价值观的引领下,使全球经济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使得“低碳经济”新环保理念迅速风靡全球,各国纷纷以节能减排作为发展口号。在新环保理念成为人们新的价值观的同时,“低碳经济”为证券市场带来了低碳效应,节能环保技术及核动力企业一时间成为资金净流入的龙头企业,从而给重新洗牌的全球资本指明了方向。

(二)新环保理念对我国经济复苏的消极作用

新环保理念的推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发展模式的建立。然而,其可能引发的国际问题,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也已初见端倪。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国际环境保护为口号,恳求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能够率先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将碳排放量做出承诺性减少。然而,会议的结果令世界失望。争议的焦点并非各国不愿对环境做出保护性措施,而是无人愿意为新环保理念的实现埋单。最终导致“气候大会”沦为了一场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碳博弈”。在经济危机阴霾尚存的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1.“低碳”理念对经济复苏的延缓作用。这也正是导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不欢而散的主要原因。“低碳”理念本身是对全球人类有益的价值观,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置疑。然而,当下对“低碳经济”的讨论,无法绕开后危机时代的框架。在全世界刚刚经历了经济危机洗礼的背景下,资金调控进入了十分关键的阶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均以金融调控的方式向市场投入了天量资金以拯救经济,这个实施过程相对容易些;而危机后期,资金的有效回笼就显得困难重重。由于危机前期过量投放货币所引发的通货膨胀预期越发凸显,过量的货币积压在市场上,纸币功能被弱化,资产价值缩水,因此货币的有效回笼至关重要。但是,这一时期如果过早过快地回笼货币,便会导致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前期投入建设的项目可能陷入停滞状态,经济危机极有可能二次探底。同时,“低碳经济”的实现,还将直接导致各国政府对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费用的增加,而且目前限制碳排放,就是限制传统能源的使用。众所周知,在替代能源尚处于研发阶段的情况下,强制进入工业化的国家降低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依赖,显然会抑制其经济发展,进而导致其经济衰退。因为,对传统能源使用的限制,必然会严重约束汽车、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凡此种种所引致的经济重创无疑与后危机背景下各国经济复苏的任务背道而驰。

正是由于“低碳经济”全面实现在技术、经济、法律等各方面条件的不成熟,世界各国均难以准确估算其实施成本,这些不确定性可能造成政策的不确定性从而推高风险,因此世界大国无人愿意为此买单。此外,低碳政策的强制实施,还会对现有金融政策产生不确定性影响。因为,在市场货币流通过量的情况下,低碳政策的实现必然需要更多的货币投入,这无疑会干扰现有货币调控体系,很可能造成恶性通胀,危害各国经济安全。所以,后危机时代的“低碳经济”更像一个奢侈品,它的实现将会延缓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

2.“低碳经济”下的新贸易壁垒。首先,绿色贸易壁垒升级。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美国代表率先提出征收“碳关税”的倡议,尽管遭到许多国家的抵制,但美国的呼声带给我们的警示不可小觑。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问题逐渐为各国所重视,与绿色贸易壁垒有关的国际贸易案件逐年增加。时下虽然未有赤裸裸的征收碳关税的贸易案件发生,国际社会也未通过“碳关税”的相关提议,但这并不代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会以其他方式绕过“碳关税”倡议实施“低碳壁垒”设置。从近些年来发达国家频繁利用绿色壁垒打击我国外贸出口的事实,不难推断“低碳壁垒”必将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打击我国贸易出口的有一手段,并且“碳关税”问题迟早会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障碍。我国外贸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在长期的低环保标准环境下,这些制造业大多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其产品多不符合“低碳标准”。倘若国际贸易建立起“碳关税”门槛,我国的出口贸易无疑将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低碳壁垒对我国经济复苏的影响不可小视。

其次,技术贸易壁垒升级。新环保理念的逐步推广,会更大程度的激励世界各国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加速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近年来,随着绿色贸易壁垒实施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性贸易壁垒已逐步从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标准,发展到覆盖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因此,“低碳经济”的实现,将会全面提高技术贸易壁垒门槛,从而全面提高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成本。而这对于劳动力优势日益丧失的我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国经济在经过 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由发展而引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宏观上,我国经济发展似乎已接近或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但在微观层面上,我国始终还处在不发达或落后国家的行列中。特别是在技术创新领域,直到目前为止,作为我国经济支柱的钢铁行业还没有真正的自主研发技术,其所采用的新技术均需以高价从德国引进。

再次,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升级。未来的“低碳”时代,世界各国将在节能减排研发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谁引领了低碳科技,谁就取得了占领国际市场的先机。但是,要想在这样的国际角逐中占得先机,首要的问题是在知识产权方面与国际接轨。然而,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甚至许多政府部门至今尚未真正形成知识产权意识。而知识产权的灵活运用和随之产生的产权优势必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分。在“低碳经济”时代,具有知识产权优先意识的发达国家必定占据上风,享受知识产权优势所带来的垄断利益。知识产权劣势国家为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必然不遗余力的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 FD I的技术扩散作用模仿跟进。我国作为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趋高的国家,对国外先进技术实行高标准保护,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也抑制了先进技术的扩散。可以预见,未来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将不断升级。

三、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的理性选择

在新环保理念下,中国有必要诚恳地面对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低碳经济”所带来的商机与危机,在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之间做出理性选择,从而将环境保护与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有机的融合。

(一)推动新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唯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然而,任何一个政策的有效实施,任何一部法律的全面推广,都离不开最关键的因素,即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这一结论同样适用。我国在高速发展经济追求 GDP的同时,也助长了对数字经济的渴求,人们不仅忽略了经济行为可能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即便已经有了相关的排污限制性法规,某些企业仍然还是会想尽办法在不受处罚的前提下超标排放,无人愿意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行为,除了国人缺乏法治信仰和拜金主义导致人们道德水准下降以外,也与环保意识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低碳承诺的实现必须以环保意识的广泛建立为前提。唯有如此,人们才能选择低碳生活,追求低碳生活,从而降低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成本,而新环保意识的建立与深入人心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和旷日持久的任务。

(二)金融工具的审慎运用

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的运用应当慎之又慎。在 2009年我国政府投放 4万亿救市资金的情况下,今年央行出具的各地政府贷款数据竟然有 10万亿之多。不算外资银行以电子货币或贷款形式间接发行的货币量,仅官方保守性数据就有 15万亿左右的资金流入市场,而真正的货币投放量可能是该数据的数倍之多。尽管官方一再否认我国已经进入了通胀时期,但是每个公民都正在切身感受着通胀的后果——物价飞涨。人们的财富在迅速减少,就业压力不断膨胀,社会不安因素在不断增加,而这一切正是恶性通胀的征兆。

为确保资本市场的稳定,我国今年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近期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 0.5个百分点,回笼资金 3000亿,然而,相比拥挤在市场上的数十万亿资金,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积极的效应可能是使证券市场释放了部分通胀预期所带来的恐慌能量。因此,现阶段加大回笼资金的力度是必须的。尽管货币回笼的前期会引发证券市场的恐慌,可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冲击。但是,过度发行货币而引致的恶性循环必须加以终止,否则,一旦引发流动性泛滥,则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加大货币回笼力度,可以有效强化货币功能,特别是以贷款资金引导投资方向,将绿色经营理念通过货币工具加以灌输,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

(三)加强产业辅助性机构设置

近年来,随着中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频频遭遇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且纠纷发起国逐渐由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扩展至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保护标准,且自身的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从而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使得我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检验检疫环节中损失惨重。许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不承认我国的出口检验检疫结果,造成我国在重复检验及引进检验检疫设备的过程中丧失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更有甚者,以我国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卫生标准为由,将我国出口产品全部没收并销毁。

一系列国际贸易诉讼案件均证明,产业辅助性机构设置的必要性。通过建立与设置这种服务性机构,可以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提供诸如法律咨询、纠纷调解、起诉应诉等服务,并及时地为我国企业所遭遇到的各种调查提出积极合理的建议,从而防止和避免因不敢应诉或过度依赖诉讼而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

(四)积极推动环保标准的设立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贸易壁垒在发达国家大有泛滥之势。欧盟自 2004年开始全面禁止 320种农药产品在欧盟的销售,其中涉及我国的农药产品多达 60余种。由于这些农药是我国种植业常用品种,欧盟的此项禁令实际上对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出口构成了壁垒。此外,日本把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残留检测项目由 56项增加到 104项。据联合国资料预计,2004年仅绿色壁垒就可使我国 70亿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20世纪 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标志,限制和禁止不符合其环保法规要求的商品进口,形成诸多绿色壁垒。由于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水平低下,导致我国出口的产品频繁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与此同时,我国环保门槛太低又造成国外大量污染型企业顺利的跨境转移,使得我国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种种现状表明,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以国际先进水平规范国内产品生产的各环节,将新环保理念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将绿色壁垒内化。同时,通过环保标准的设立,促进国内相关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使产业调整回归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进而实现环境保护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融合,加速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复苏。

(责任编辑:栾晓平 E-mail:luanxiaoping@163.com)

F062.9

A

1003—4145[2010]06—0021—05

2010-03-16

乔 生,男,南京财经大学WTO研究中心教授;

汪 洁,女,南京财经大学国际法硕士研究生。

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2010年项目“江苏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设计研究”(编号 5007)。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理念经济
环境保护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