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以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教学为例

2010-04-12李长萍李卫祥姜俊兵赵志红冯磊

关键词:教学管理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李长萍,李卫祥,姜俊兵,赵志红,冯磊

(山西农业大学教务处,山西太谷03080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初步实现了大众化。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校的生命线。只有紧紧抓住这条生命线,才能真正实现结构、效益和规模的协调发展。为此,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努力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笔者通过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梳理出影响和制约山西农业大学教学工作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全面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山西农大本科教学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学科专业建设重心由规模向质量转移

学科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中从来就处于无可争议的核心与龙头地位,其结构和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1]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中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的核心要件。近年来,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从社会需求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采取优化教学资源、调整现有专业和积极申报新专业等措施,不断增加本科专业数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使我校的本科专业数量由1999年的14个增至如今的47个。其中,农科专业由12个增至22个,非农科专业由2个增至14个,生物、信息计算科学类由0个增至11个,本科专业数量与规模基本实现了合理匹配,专业结构趋于合理。此外,自2007年以来,我校的园艺、动物医学、农学三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初步实现了学科专业建设重心由规模向质量的转移。

(二)教学改革初现成效

深化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获得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学校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首先,努力克服长期以来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双基”训练、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象,确立了“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多模式”的人才培养原则,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构筑起了“四大平台课程”体系。其次,围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核心理念,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提高了选修课所占的比例,将农科特色贯穿于非农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农业知识渗透到非农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形成了“非农专业+农科知识”的思路,建立起了具有地方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校围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总体目标,确立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实现了公共课、通识课和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内打通,学科基础课在同类学科专业中打通。其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整合教学内容为重点,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重点建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程运行机制。

3.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开展了交互性教学的大胆尝试,努力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其次,更新了教学手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再次,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重点是抓好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是“巩固、深化、提高、发展”,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辩证统一的发展。[2]要想真正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必须将学校各项工作的重心放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而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建立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学校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我校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类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本科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规范了本科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不断抓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建设,加强校、院二级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教学信息员“三支队伍”的建设,建立了以“三项检查、四项评估”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不断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教学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二、目前学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专业布局不够合理

学校的专业布局不够合理,致使学校专业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个别急需专业没有得到及时有力的发展。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到现有教育体制的制约。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在许多方面没有理顺或没有完全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行政关系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举办权和宏观管理权与高校依法办学自主权之间的矛盾仍未能很好地解决。这就导致学校无法完全根据社会的需要自行设置专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二是学校对本科专业建设的统筹规划不够。学校现在采用的院管专业模式虽然有利于发挥各学院的主动性,但教学资源分散的弊病日益突出,这就给学校有限的办学条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三是学科专业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校还没有形成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这就导致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存在较大盲目性,专业布局不尽合理。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不够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导致了我们虽然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法革新、评价改革、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改革缺乏明确的目标,因此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课程教学,轻实践教学环节,这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3]其次,课程设置的应用性不强,课程资源相对不足。再次,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仅局限于多媒体和板书。第四,现有选修课的授课质量、服务面向等比较差,教学运行监控难度也比较大,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五,实践教学条件差,设备陈旧,不能满足本科教学所需的基本的实验仪器和场地,学生实践机会少。

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旧体系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现有的改革依旧是在旧体系上进行修修补补,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二,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特征也导致了问题的出现。部分教师总认为他不讲,学生就学不会。因此凡是想要让学生学会的东西,他就一定要在课堂上讲,使得课堂讲授越来越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小。这显然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也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三)教学管理执行过程不够规范

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离不开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由于教学管理执行过程不够规范,因而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学校一直以来推行院部二级管理,对教学计划的执行主要由学院负责。但是由于受到师资不足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个别课程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准时开设。第二,教材建设的优势不突出。主编教材和参编教材的数量虽然比较多,但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和精品教材的数量却比较少。第三,在教材选用上,虽然学校注重样书库建设,扩建教材样书库,但是教材品种少,尤其是新建专业所需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第四,虽然学校加强了对考试过程的全方位监控,但考风考纪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因此考试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构想

(一)进一步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求得人才培养共识

教育教学改革中,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因此,要想努力提高我校的本科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切实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五个转变、确立五种理念: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实现以数量规模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向讲求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从知识传承的思想向创新教育的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确立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创新教育和教育国际化等理念。[4]通过换位思维、多元思维、共赢思维,求得共识,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个性化专业人才的目的。

(二)立足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突出教育教学特色,要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完善,最终要接受社会的检验,由社会来评判。[5]学科专业设置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应主动将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本着“稳定专业发展规模,积极加强专业建设,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指导原则,加强对新上专业的论证工作,培育新的专业生长点以应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发挥学校传统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在全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上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重点建设几个特色专业,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3]

(三)深化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应该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进行。

首先,不断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体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并将此观念渗透于改革之中。具体来说,第一,通过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课程资源,开设更多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更多高质量的选修课程。第三,把就业指导渗透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方面,遵循分类培养原则,进一步打通公共基础课,优化和丰富课程内容,构建学科专业群平台课和灵活专业方向;第二,在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注意整体优化,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基本规格+特色”的人才;第三,在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第四,将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凝固于培养方案之中。

再次,不断推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第一,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3]第二,重点要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按照培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将实验课程、课程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 (论文)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就业和认识社会提供更多的渠道和信息。

(四)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不断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要不断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学校规模和办学类型的变化,提升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使教学管理逐步走向科学、规范、严谨。[6]首先,要不断健全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体制。院级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高校大量的教学工作是直接由院级教学管理部门完成的。因此,必须加强院级教学管理体制,配备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其次,要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确保教学管理有效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应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继续坚持本科教学的三级评价检查制度,坚持“三项检查”和“四项评估”,坚持按照“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有总结、有反馈”的工作方针,不间断地开展系列化的教学常规与教学专项检查,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本科教学科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需重点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适应与超越的关系。教育既要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也要讲究超越,因为没有超越就不会有发展。适应现实,要有走向未来的指向;超越现实,要有良好的现实基础。[7]二是处理好教育与社会关系。只有着眼于社会、立足于教育,才能服务于社会。着眼于社会指教育应主动地为合理的社会需求服务;立足于教育指要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教育服务于社会是通过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实现的。三是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这是关涉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在适当平衡安排下,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通过参与科研,教师可以追踪学科前沿的最新突破,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命题,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诸多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与学生的心灵碰撞中激发研究的思想火花。”[3]四是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要促进有形资源的改善,更要促进无形资源的优化。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如同一台计算机,硬件配置是基础,软件水平是关键,只有高水平的软件支撑,才能使硬件配置充分发挥作用。事实上,硬件指标是比较容易达到标准的,而软件建设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软件建设却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发挥持久的作用。

[1]张尧学.教学质量-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496-503.

[2]吴永坤.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努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J].宜宾学院学报,2004(4):1-2.

[3]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EB/OL].http://www.edu.cn/gao_deng_781./2007-02-05.

[4]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8.

[5]李立国.大学办学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内涵及其关系研究 [J].中国高教研究,2008(2):17-19.

[6]宗占国.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J].现代教育科学,2006(7):54-58.

[7]石中英.教育学基础 (第二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5-77.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