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读出的精彩

2010-04-12周权红

关键词:范读课文文章

周权红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上海中学,湖北宜昌 443100)

教学读出的精彩

周权红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上海中学,湖北宜昌 443100)

由于传统的分析式教学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朗读教学方法单调等原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朗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读出精彩,本文认为可以范读、导读。

朗读; 教学改革; 对策

长期以来我觉得欣赏学生们纯美、清亮的读书声,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并且令人陶醉。可也发现有些孩子有口无心,扯着嗓子的没有节奏,缺少韵律,感情匮乏的喊读、唱读又觉得好笑。因为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不仅不能表示逻辑关系,更不能传达神情意态了。不禁悲哀:这样的齐读能传达出孩子们不同的学习感受吗?

一、朗读问题探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课堂在朗读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从学生角度讲,就是语调平淡,表情漠然。读课文时,学生要么一词一顿拖调子,要么词语连成一片无停顿。无轻重缓急,无感情起伏,根本反映不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课外文章时,添字漏词难为句,疙疙瘩瘩不成调,语调刻板,甚至机械发声。朗读好者被同化,差者滥竽充数。教师虽然在课堂也经常让学生朗读,但教学的要求不清,只好随意为之。甚至在公开教学中,往往用齐读装饰点缀,或为了问题而读,或为了凑补时间而读,这种盲目随意的处理,又如何取得朗读教学的硕果呢?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传统的分析式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为了片面追求课堂效率,总认为老师讲得越多越好,朗读甚至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销声匿迹。老师总爱用提问的方式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分析完了,课也就上完了。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上。学习语言主要不是靠理性分析,更重要的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不读,如何品味词句之精妙,反映理解之深刻?而没有深谙文章的生动与遣词造句的精当,又怎么会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讲析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促人感悟。语文教学不是老师讲明白了多少,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懂了多少。其次,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中只要求记住词句,应付填空默写而已,不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所以学生朗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忆,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弊病熟视无睹,对不良习惯不予纠正。第三,朗读教学方法单调。许多语文老师不重视朗读,甚至害怕范读,教学中过多地使用齐读,学生读完后,不给予确切评价,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这种有读无导的做法,对理解课文,提高朗读水平,培养语感,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二、课堂朗读策略分析

1.范读,树立榜样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可以通过朗诵来表达。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获得了对文章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学生在不断地听读、跟读、练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感知、体会、领悟其中的奥妙,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朗读水平,无论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记得我校有位老师上公开课《乡愁》时,深情地朗诵了一遍,全场一片寂静,课堂一下子笼罩在浓浓的愁思中。教学中,我也是以讲促读,读思结合。读的酣畅,讲的精要,课堂效果非常好。

2.导读,领悟主旨

在教师范读的影响下,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了,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孩子们听老师读得很美,但自己却读不出味来,找不着美的感觉。此时,教师就必须趁热打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知识障碍(如读准字音,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断句,理解文中关键词句),接着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最后达到清人唐彪说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那该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语文课堂啊!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学习其实就是感知——探究——理解的过程,而朗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莫怀戚的《散步》,初读觉得故事简单,语言平淡;再读学生就发现了那些琅琅上口的对称句子,在反复朗读、研究这些句子时,学生对文章所体现的家庭和谐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只有通过学生用心去读,用情去读,他们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流露出来的情感。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我没有过多地渲染爱国情感,而是让学生朗读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及韩麦尔老师异常举动的句子,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情感交融在一起,从他们饱含深情的读书声中我已经知道他们对这种爱国情感深有领会。

3.品读,传情达意

品读就是在赏析中品味情感意境,升华对文章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课堂上,抓住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精神面貌的语段指导学生细细品读,就能训练学生的语感,准确地把握语言的特点,感悟文章丰富而深刻的蕴意。在语言品析时,学生往往能发现某个语句或词语、标点的精妙,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要鼓励学生“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如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活该”二字为何独立成段?为何不用感叹号?在读思品悟中就可以弄懂:独立成段是为了强调,全文基调是憎恨与冷嘲,宜用句号,若用感叹号就是热骂了。还有张洁的《挖荠菜》第二段说,“小时候,我是那么馋!”怎样理解“馋”?“我”到底馋不馋?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品读,蔷薇枝、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这些东西并不好吃,由此可见“我”不是馋,而是饿,正所谓饥不择食。明白了这一点,学生真正理解了弦外音、味中味,引发了对小姑娘苦难的同情。大多数学生特别喜欢朗读古诗词。因为古诗词精炼的语言、整齐的句式、优美的韵律吸引着他们。但对作品中的诗情、诗意不很理解。于是我在教这些内容的时候就采用了朗读法,让他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想象诗中的画面,进入诗句描绘的境界,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喜共悲。朗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朗读形式应以个别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个体独立性。默读、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伴读、轮读、接力读、抢读、抽签读、表演读等多种方法灵活使用。在教学某一篇课文前,教师要对课文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哪一部分适于哪种读法也要周密地考虑。这样,就能收到最好的朗读效果。高尔基指出:“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为了这种艺术的魅力,我们就应该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声转于吻,玲珑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达到了这个境界的语文课堂教学,又何须过多地去对课文条分缕析呢?学生们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无声中内化语言,理解课文,体味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文的阅读能力。

G 623.2

A

1672-6219(2010)增刊-0403-02

2010-12-10

周权红,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上海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范读课文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