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敦世锦赛看我国男子体操队的优势与隐患
2010-04-12陶武超
陈 澜,陶武超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从伦敦世锦赛看我国男子体操队的优势与隐患
陈 澜,陶武超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41届伦敦体操世锦赛中男子竞技体操比赛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归纳与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世界男子竞技体操水平已渐趋接近,我国男子体操队在自由体操、吊环、双杠、单杠和鞍马等项目上有着一定的夺牌优势,但在个人全能和跳马等项目上实力则相对较弱。
41届伦敦世锦赛; 中国男子体操队; 可持续发展
我国男子体操自“李宁时代”开始一直就是我国奥运会夺金的优势项目,曾为祖国赢得了无数的荣誉。2009年10月13——18日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了序幕,来自74个国家(协会)的283名男子运动员和174名女子运动员在这里竞相角逐,我国体操运动员经过努力拼搏共获得了6金2银1铜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其中男队获得了4金2银),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我国在男子体操项目上的实力。而排在奖牌榜第二名的罗马尼亚拿下了男子自由体操的金牌、男子跳马的金牌和银牌,第三名的日本拿下了男子个人全能金牌和男子双杠的铜牌。从奖牌的分布来看我国体操男队在本次大赛中囊括了4金2银,占男子奖牌数的28.6%,占金牌数的51%。下面本文就对本次比赛中男子个人全能和各单项比赛的实力和竞赛情况进行简略的概述。
1.男子个人全能
男子体操个人全能一直是我国男子体操队的优势项目,曾涌现过许多优秀的人才,如体操王子李宁,奥运会和世锦赛双料冠军杨威等。单在本次世锦赛中由于杨威等名将的退役和后续队员的实力的欠缺,我国男队没有派出队员参加全能比赛。由于德国名将汉布钦在训练中左脚踝韧带撕裂被迫退赛,日本运动员内村航平较为顺利地夺得了本届世锦赛个人全能冠军。英国的基廷斯获得第二名,获得季军的是俄罗斯选手利亚扎诺夫。获得第四到第八名的运动员分别是日本的田中,俄罗斯的德维亚托夫斯基,英国的托马斯,美国的麦克纳尔,法国的伯尼特。
2.男子单项比赛
(1)自由体操。自由体操是我国男子体操队准优势项目,在这一项目中我国一直不乏名将。如体操之王李宁、李小双等。但最近些年来实力有所滑坡。本次比赛中参加自由体操单项决赛的竞争对手实力都非常强,有多名自由体操世界冠军,如日本的内村航平,罗马尼亚的德格勒斯库等。我国运动员邹凯参加了自由体操决赛。并以资格赛中第三名的身份进入自由体操单项决赛,最终获得亚军。获得第三名的是以色列的沙季列夫,获得第四到第八名的运动员分别是日本的内村航平,日本的冲口诚,德国的法基尔,智利的冈萨雷斯,美国的史蒂文。
(2)鞍马。鞍马乃我国男子体操队的优势项目。本届世锦赛参加鞍马单项决赛的运动员的竞争实力都很强,我国运动员张宏涛参加了鞍马单项决赛,他以其动作高飘、姿态施展、动作连接娴熟的技术特点一举摘得本次比赛鞍马的冠军。匈牙利选手贝尔基排在第二,获得季军的是澳大利亚选手萨拉途锐。获得第四到第八名的运动员分别是法国的科瑞尔,美国的米歇尔,罗马尼亚的科兹奇,克罗地亚的罗伯特,英国的史密斯。虽然我们获得了冠军,但无论从动作难度、动作编排还是竞技实力上我们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如何继续提高将是我国男子体操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吊环。吊环乃我国男子体操队的优势项目。本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严明勇参加了吊环单项决赛,第二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严明勇,在卫冕冠军陈一冰资格赛上出现失误而退出了决赛的情况之下,他沉着应战、排除干扰,发挥稳定,以其娴熟的技术无可争议地战胜了老将约维切夫,夺得世锦赛的吊环冠军。保加利亚老将约维切夫名列第二,乌克兰选手沃罗比奥夫获得铜牌。巴西的那巴瑞特和罗马尼亚的斯坦内斯库并列第四名,获得第六到第八名的运动员分别是意大利的莫兰迪,法国的萨米尔和罗德里格斯。
(4)跳马。跳马一直为我国男子体操队的弱势项目。在参加跳马单项决赛的8名运动员中就有5人参赛的两个动作难度分均为7.0分以上的动作,经过激烈的争夺,罗马尼亚运动员德拉勒斯库以其动作难度大、姿态优美、落地稳定等特点夺得冠军,获得第二名的罗马尼亚运动员科兹奇。获得第三名的俄罗斯运动员格洛苏茨科夫。获得第四和五名的运动员分别是德国的法基尔,法国的托马斯。西班牙的伊萨克和朝鲜的李思光并列第六名,获得第八名的运动员是荷兰的万莫斯。在这一项目中我国运动员与国外选手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若不加以注意则会成为制约我国男队体操竞技水平的瓶颈。
(5)双杠。双杠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本届世锦赛我国的王冠寅和冯喆进入了双杠单项决赛,可以说是“双保险”。决赛中,王冠寅面对包括世界杯总决赛冠军冯喆等一些好手,沉着应战,以全场难度分最高获胜。中国选手王冠寅和冯喆分别了冠亚军。获得第三名的是日本运动员田中。获得第四到第八名的运动员分别是希腊的特索拉克斯,韩国的柳源哲,荷兰的佐兰德,越南的福楚基,波兰的凯尔佐克斯基。
(6)单杠。单杠原来一直为我国体操男队的弱势项目。近些年情况则有所改观,在本次世锦赛最后一个单项单杠的比赛中,中国选手邹凯表现神勇,超水平发挥,先是以资格赛第一名的身份参加单杠单项决赛,最后决赛时邹凯选择冲击了7.5的高难度,并最终首获世锦赛个人项目金牌。获得第二名的是荷兰选手佐兰德,第三名是意大利选手卡西纳。获得第四到第八名的运动员分别是美国的利瓦,斯洛文尼亚的佩甘,日本的内村航平,白俄罗斯的查瑞维奇,美国的霍顿。
3.结论
第一,谁先适应新规则谁就获得比赛的主动权。本次比赛中,国际体联对原先的体操规则进行了再次的修改,这对某些项目的比赛影响较大,对一些难度动作价值进行了重新排序。有关动作难度上不封顶的政策从2009年开始作出调整,而新的打分标准目前正在制定中,但指导思想是抑制过高的难度。但综观这届世锦赛来看,除了因规则变化较大如吊环和双杠的D分有所降低外,其他四个项目的D分基本没有降低还有上升。
虽然,抑制高难度动作的政策还没有制定出来,但显然会对中国体操队现有优势产生巨大冲击。另外,国际体操联合会还计划从2009年开始将各协会参加奥运会的人数上限从12人降为10人,对于中国这样的体操强队来说是损失,少一个人意味着中国队在各项比赛的排兵布阵上选择余地会变小,同时也意味着在各个项目上丢失金牌的可能性加大。同样对些单项较强的选手更多冒尖的机会。这是体操运动发展的必然,我国男子体操队一向善于解读规则,始终走在规则适应的前列,无数次的比赛都印证了这一点。所以说本次比赛中中国男队的胜利并非某一个人的成功,应归功于我国体操队这个大团体。是他们对新规则的提前学习与参悟才使得我们的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更具目标性。
第二,中国男队的优势与隐患。本次比赛中,我国男队在各项目比赛中其优势较为明显。在原优势项目如吊环、双杠和鞍马项目上,我国男队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实力和水平,在原来较弱的自由体操项目上有了一定的突破,缓解了近些年自由体操无人的局面。此外,我国男队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规则的能力,能够吃透新规则,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与竞赛。所以在单项比赛方面,我们的队员表现出了明显的“特长性”和针对性。
随着杨威、黄旭、李小鹏等一批老队员的相继退役,我国男队新老交替、全能型人才缺乏等问题便浮出了水面。在“533”这一更注重运动员全能全面发展的体制之下,由于较有实力的老队员的退役,新的全能型人才还未有涌现,我国男队在全能项目上的竞争力明显下降。本次比赛没有派出人员来争夺个人全能项目这块比重较重的金牌。显然,如何培养新的全能型人才,提高新生代运动员的综合实力,是中国体操队面对2012年奥运会需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大课题。
在单项方面,各项目群上我们都有一些好手。但从本次世锦上来看,目前世界男子体操的实力有所改观,一些体操强国如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因同样面临新老队员更替的问题,其实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罗马尼亚、日本、韩国等已沉寂多年的老牌劲旅已开始抬头,整个比赛呈现出夺牌国家较为分散等局面。表明世界男子体操的实力差距已开始逐渐缩小,这使我们未来的路将更加坎坷与艰巨。本次比赛中,我国男队捍卫了在男子双杠、吊环、鞍马上的霸主地位,但其与其它国家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显著,而在跳马项目上的实力已被世界强国远远甩在了后面。在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和伦敦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单项决赛都没有看到我国运动员的身影,显然我国男子跳马已面临空前危机,其形势是严峻的,应引起我国体操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4.建议
实力是基础,心理是保障,稳定是取胜的关键,继续坚持以“坚决消灭勾屈分,落地站稳出金牌”为准则,狠抓动作质量和落地的稳定性以及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对中国男子体操来讲,当务之急是运用一切手段来迅速提高我国男子全能运动员的水平。在“533”这一更注重运动员全能发展的体制之下,我国男子体操要抓后备队伍建设,抓训练质量这对今后的世界锦标赛,特别是2012年的奥运会团体赛卫冕是否能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1] 姚侠文.创造历史再铸辉煌——评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比赛[J].体育信息,2008.11.25.
[2] 韩 华.世界男子体操发展新趋势——第35届体操世锦赛分析[J].体育学刊,2003(2).
[3] 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2.
[4] 韩 华.当今男子体操竞争趋势及发展新动向[J].辽宁体育科技,2005(4).
[5] 柳植光,李德孝.体操[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 韩 华,等.当今男子体操竞争趋势及发展新动向[J].辽宁体育科技,2005(4).
[7] 陶武超.从35届世锦赛看新规则实施后体操运动发展的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
[8] 陶武超.国际体联10年改革问题与体操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4(6).
[9] 姚侠文,李 伟,李 吉,等.从悉尼奥运会点评我国男子体操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G 83
A
1672-6219(2010)增刊-0254-02
2010-11-21
陈 澜,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