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0-04-12王建柱张文丽陈芳清

关键词:专业人才教学内容学科

王建柱,张文丽,陈芳清

(1.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 443002;2.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王建柱1,2,张文丽1,2,陈芳清1,2

(1.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 443002;2.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新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学专业发展的应对策略,旨在为生态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革新以及生态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生态学专业; 人才培养

从1869年Heakel提出“Ecology”概念至今,生态学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生态学科也从一个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发展为当前的纵贯生物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乃至全球,即兼顾微观与宏观不同研究尺度,横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不同领域,交叉性、渗透性和应用性兼备的综合学科[1]。如今,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的肆虐、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全球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日趋严重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现,对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和更高的要求。自1977年内蒙古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以来,我国生态学专业得到长足发展,如今已有40多所高校先后开办了生态学专业,并渗透到一大批相关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新环境问题的出现,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社会需求的增加给生态学专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但当前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出现了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学专业发展的应对策略,旨在为生态学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革新以及生态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一直占居我国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长期的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的资源与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在向生态友好型社会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最近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均表明,生态学人才培养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社会对生态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实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就业却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缺乏合理定位,生态学专业人才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比如农业科学,国家设立有农业部,地方还有各级农业局、农业科学院、研究所等单位,可以使学生找到对口单位;再比如环境科学,从国家到各县能单位均设有环保局,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污染处理单位等可以接纳毕业生。而生态学却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局面,除了几个专业研究所外,几乎没有生态学专业人才的接纳对口单位,使得大部分生态学专业人才被迫“转业”或考研;再者,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理论”与“技术”不平衡。生态学专业不仅仅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但目前的生态学培养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灌输而缺乏技术培养,这与当前社会上对“技术型”人才需求不一致。导致了专业人才找不到工作,单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才“怪”现象的发生。

第二,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生态学是一个综合性交叉学科,从研究尺度上涉及从微观到宏观各个不同研究尺度,同时涉及数学、化学、生物、环境等多个学科,形成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根据教育部1999年制订的《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2],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较全面地掌握生态学及其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即“三基”);受到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现代生态学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及扎实的实验技能;熟悉生态学的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假若不加区分,掌握现在生态学基本理论至少也要5年以上。同时,由于不同学校的发展历史、特色、学科基础等各不相同,生态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教材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如有些培养方案制订得过专,学生就业面太窄;有些培养方案则过泛,学生什么都学,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第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跟不上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教学内容上,一方面由于生态学科本身发展迅速,新理论与新方法不断完善,而生态学教材内容更新相对滞后,导致生态学教学内容不能跟上学科的发展。如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水华及水富营养治理技术、消落带综合整治技术等在生态学相关教材中还未能更新;另一方面,生态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实验(实践)教学并没有引起重视,有的学校没有开设实验(实践)课,或者是实验课教学内容陈旧[3],或者由于教学经费限制,生态学领域的最新仪器不能及时的补充到教学中,如光合仪、荧光分析系统、同位素分析系统等,使得生态学教学受到很大限制。在教学方法上,生态学教学多侧重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多停留在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上,重教轻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生态学快速发展的新理论和技术不能得到实际应用,也限制了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

二、生态学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对策

第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规范》,生态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技术型和职业型四种类型。但生态学专业人才应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生态学理论、方法和技能?高校应该培养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生态学专业人才?高校应该根据各自的背景与优势,明确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在目标明确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注意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所培养人才合理定位。如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应以草原为基础,培养治理、管理和规划草原的专业人才;三峡大学应发展与后三峡次生环境治理有关的生态学专业,如水工生态学方向和工程生态学等。除了发挥高校优势,还应培养社会高需要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如生态监测、评价与管理、生态规划与生态工程设计、生态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以及生态制度、政策方面的专业人才等,加速生态学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的融合。

第二,整合更新教学内容,平衡生态学中的“理论”与“技术”。生态学分支学科多,各学科间交叉性与渗透性极强,且课程体系十分庞大,如何整合各课程内容做到不重复、系统和完整成为生态学教学的首要问题。如基础生态学理论在《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课程中均有体现,生态学教学应整合课程内容,把生态学中最基础的、相对稳定的、最重要的理论和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生态学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扩展,课堂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应尽可能将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体系,通过丰富的实习活动与实验研究的感知和体验,将课堂上抽象的东西变成感性的认识,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转化为对具体实际的认识。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而不是“参观”生态学实际应用技术的应用,如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大型工程的次生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国家“十五”水污染治理技术等,实现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理论”与“技术”的平衡。

第三,探索和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全球资源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技术平台,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生态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态学教学要求。发展与推行参与性、互动式、研究型、创新型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生态学教学应从教师的“教”转换为培养学生的“学”(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完成课堂的基本理论传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课堂空间,加大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授课效率和教学效果[4];同时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课题、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结合本科生的研究兴趣或毕业论文,建立本科生人才培养导师制,从思想、学习、生活、科研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5-6]。

[1] 吴庆标,赖家业,庄 嘉,等.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维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76 -7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胡小梅,刘高峰,李中文.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14-15.

[4] 耿 红.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90-191.

[5] 江 萍.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价值与运行模式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7):50-52.

[6] 招礼军,谢伟东,赖家业,等.对生态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思考[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S1):133 -136.

G 648

A

1672-6219(2010)增刊-0211-02

2010-09-25

三峡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课程体系的优化”(G200708)。

王建柱(1976-),男,河南南阳人,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态学及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教学内容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