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幻电影中的跨种族交际

2010-04-12

关键词:科幻电影外星星际

李 娟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科幻电影中的跨种族交际

李 娟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我们认为,科幻电影用想象的方式描绘了人类与星际文明之间的接触、冲突和碰撞,其中影射出人类对自身文明和历史的思考。跨种族交际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沟通和交流。而文明冲突不总是能够以一方的绝对优势而终结。种族交往中更为深入的思考,在于互相了解之后的重新审视。

科幻电影; 星际文明; 跨种族交际

新技术应用下的科幻电影日益成为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门类,人们喜欢超出自己想象的新鲜事物,喜欢宇宙和未来题材带来的新鲜体验,喜欢无法身临其境而又感同身受的新鲜刺激。但是成功的科幻电影不应该仅仅只是创造惊人和奇异的影像,为人们提供情感消费,更重要的在于会给人带来持久的思考,对人的思考,对宇宙和时间的思考,所以有人认为科幻电影是“象征和诗意的幻想世界”,“科幻片不仅仅是一种幻想式的类型,而且更是一种对当代历史语境作出回应的类型,而回应的主旨就是诗意和象征性的焦虑和希望”[1]。

科幻电影的一大题材就是想象地球人类面对外星智慧生命、异文化接触时的全新体验——星际文明之间的接触、碰撞、冲击、毁灭和融合,其中所包含的预期和想象性的体验折射出人类文明跨种族、跨民族交际的历史思考。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幻电影所展现的跨星际交往以类比和隐喻的方式把历史和现实、想象与现实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类值得“焦虑”的问题和寄寓“希望”的解决办法。

一、星际文明接触的初体验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发展史。特别是,十六世纪航海大发现,使人类具有了全球意识,同时西方人来到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开始意识到不同的文明形式,而与美洲土著人几百年的争斗和共处使他们懂得了文明之间的交往过程。于是人类立足当前,想象未来,在宇宙中是否存在同样的智慧文明,星际文明之间的最初接触会以怎样的形式发生,人类如何与外星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星际旅行之星空第一击》、《第三类接触》、《超时空接触》,用想象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人类与星际其他文明的第一次接触的可能画面。

《星际旅行之星空第一击》作为众多《星际旅行》系列影视剧集中一个部分,并不精彩突出,但是其中设想、描绘了人类与外星文明的首次接触场面,使它在星际文明的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了特殊的认识意义。一批外星生物博格人穿越时空,企图破坏人类与其他星际生命的第一次接触,以此扰乱时空,毁灭地球的未来。而以皮尚鲁为船长的企业号同时赶到,阻止了这场阴谋。电影中,当地球科学家高钢博士掌握了近光速飞行技术,并完成了第一次试飞,从而吸引了高级外星生命瓦肯人的注意,并做客地球,使人类加入了星际交往的宇宙之旅。事实上,我们无法设想,其他智慧生命的文明程度,我们非常希望在某个时间点,或人类科技发展到某一阶段,获得相应的技术后能够实现星际文明之间的接触和沟通。依照人类现在的技术条件,更可能是较高级外星的生命发现我们并与我们取得某种形式的联系。

《第三类接触》向人们展示了跨星际文明之间第一次接触过程中遇到的沟JJ通问题。外星文明与我们没有面对面语言式地交流,而是在人们心中不断重复着几幅迷一般的具体影像和5个奇怪的音符,它以图形和音响的方式把他们到来和安排会面的信息直接诉诸思想,以一种天启的方式让人类中能够理解这些信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而这些信息使众多以逻辑和理性为思考特点的科学家们感到迷惑。这种沟通方式更富于诗意和宗教色彩,给人带来的即是一种认知方式上的陌生感,同时又使我们思考人类逐渐遗忘了的、本源的认知能力,或许这种能力才是所有智慧生命都应该具有的沟通基础。

《超时空接触》为我们讲述了另一类文明接触方式。当人类拥有了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能力之后,我们希望发现在宇宙中我们并不孤独,人们开始监测无限的宇宙空间,希望接收到其他文明发出的信号。电影女主角正是从事这一事业的天文学家。当她有一天监测到来自外太空的以素数方式发送的有序信号,她执着地断定这是外星智慧生命向空间发送的寻求伙伴的信号。更为惊异的是,通过对这一组信号的解码,她发现,这组信号表面上是人类第一次电视直播画面,而其中还隐藏了时空机器生产的图纸和说明。于是,人类按照图纸和说明开始准备与外星生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电影的结尾,主人公通过时空机器经历了一段十八小时似真似幻的旅程,当她再次清醒,回到现实世界时,现实时间仅仅经过了刹那的几秒。按照电影的设想,实现这种接触的沟通工具是无线电信号和数字的有序排列。而按照人类的设想“数学语言具有明确性、单义性、紧凑性、普适性、抽象性、逻辑性等优点,是星际交际的理想工具”[2]。

二、星际文明冲突的恐慌

我们对宇宙和未来充满着憧憬,但是人类历史发展所经历的血与火的战争状态,常常是人类民族、种族交往中的常态存在方式。人类历史中,依靠技术文明优势,为了自身的贪婪和嗜欲,欺压和毁灭其他文明的事例屡见不鲜,南美洲的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都是在西班牙人火枪、大炮下遭到毁灭的。如果把文明冲突的背景放到整个宇宙的尺度,谁能说外星生命都是友善的,当灾难降临时,人类只能够告诉自己,挣扎求存,反抗毁灭。科幻电影中,人类常常带着这种恐惧,害怕人类这个万物之灵在茫不可知的宇宙中变得弱小,害怕有一天成为星际中高等级生命屠戮的对象。当然,人类总是抱定一种希望,绝不放弃对生命的努力,在绝望中寻求生存。影片《独立日》、《地球战场》、《世界大战》正是讲述这类故事。

《独立日》中的外星生物突然而至,根本不予人类任何的交流和辩解,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毁灭人类,掠夺资源。电影中侧面透露出他们的历史,象蝗虫一样,所过之处生命绝迹、寸草不留,在耗尽一个星球的资源后迁移到下一个星球。让人不禁联想起人类历史中,游牧民族迁徙的特性和彪悍、野蛮的民风,只是在人类的想象中,被推向了邪恶的极致。这种生命的存在,让任何生物为之恐惧,但却激发起人类更加猛烈的反抗。整个影片赞扬了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时所昂扬的不屈奋斗精神。

《地球战场》则表现了星际文明的种族欺压和反抗。“科赛罗”人通过对地球残存人类的百年奴役,使人类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文明和历史,过着如原始人般的生活。但是正是这样一批苟活下来的人类,高扬起人类的生命尊严,积蓄力量,反抗压迫他们的异星种族。

三、星际文明碰撞的审视

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人们认识到,科幻电影中星际文明冲突所导致的结局过于简单,并不总是以一方文明的彻底失败和消失而结束,或能够以武力来解决所有的矛盾,文明之间交锋所引起的思想碰撞往往会引起各方的反思。通过这种互动和反思,最终达到对陌生种族的全新理解和种族之间的和解。

《第九区》讲述了被称作“大虾”的虫形外星人沦落到地球,他们被发现拥挤在一艘无法开动的太空船中,他们被人类安置在一处特殊的聚居区域——第九区。人类主人公因为机缘巧合受到外星生物技术的污染,逐渐变身为外星人,并通过外星人的视角反观人类的种种行为。人类眼中外星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就象愚蠢、饥饿、粗鲁的“爬虫”,毫无内在秩序。与人类三十年的相处,并没有使他们在地球过上安居的生活,反而成为受到人类厌弃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但是当人类主人公慢慢变身为外星人时候,在他与外星人的接触过程中,他开始了解到人类对外星人的偏见和不公。外星种族是一个拥有先进技术和战争武器的种族,只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和特殊的社会状态,蒙难后失去原有的文明基础。他们同样富有“人性”,具有文明的行为方式,爱护孩子,关心朋友,思念家园,反而与他们相比,人类中的败类更加没有人性。影片中外星生命随时受到人类各种势力的欺骗和欺压,黑社会头目生食外星人的肢体,利益集团为了获得外星人武器的秘密,毫无怜悯之心,把主人公当作利用工具,把外星人当作枪靶,人类雇佣军不断残害外星生命等等,向我们展示出所谓文明的人类,对待异族、异类的贪婪和残忍。如果撇开星际种族的背景,更可以看出,影片真正目的在于反思存在于人类之间的种族歧视,“第九区”被设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这个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地方本身就包含着影射作用。

《阿凡达》的故事设定则更为突出人类的优势地位。人类拥有星际航行能力之后,便开始了星际资源的掠夺,来到了潘多拉星。这里的原住民——纳威人,崇尚自然,爱好和平,珍惜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受到神秘的星球“保护神”的庇护。但是当人类来临之后,贪婪的利益集团唯一的目的就是开掘星球的稀有矿藏,从而破坏潘多拉星的原始生态和原住民的生存空间。主人公杰克通过人类先进的克隆技术,“变身”为纳威人,被派遣到纳威人的部落里了解他们的文明,并进行警告式的劝告,希望纳威部落放弃现有的居住地,以便人类采挖那里的矿藏。在警告不成之后,人类发动了对纳威人的战争。影片中主人公杰克的“变身”,具有了双重的作用,一方面他带去了人类的善意和良知,反观到人类以科技为主导的模式所带来的发展问题和人性问题,在人类发动的不义战争面前,他集结伙伴,挺身而出,担负起反抗人类恶势力的重任;另一方面通过他的眼睛所看到的,人们可以思索,原住民以自然和谐为宗旨的社会形态,是否对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如果加入美国种族历史进程的社会背景,电影中纳威人的原型不难发现美国印地安人的影子。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在歧视印地安人文化和掠夺印地安人土地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当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西方工业化带来的自然灾难和人性弱点时,印地安人崇尚自然和谐的民族文化被拿出来填补西方文化的缺失,以引起大众的思考。

人类的想象是无限的,但现实是有限的,可以说,人类民族、种族的接触、冲突、碰撞的历史构成了科幻电影中跨星际交往的思想内容。通过人类民族、种族交往历史经验的思考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加关注科幻电影所蕴涵的人类自我反省作用。

[1] 蔡 卫,游 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陈 琦.浅谈宇宙语言[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6).

J 953

A

1672-6219(2010)增刊-0160-02

2010-10-18

李 娟,女,湖北恩施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影视与传媒研究。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外星星际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外星许愿机 10
外星许愿机6
外星许愿机5 外星许愿机
外星许愿机(11)
星际打劫案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穿越星际”去上课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