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政府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2010-04-12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领导

杨 勇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新时期我国政府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杨 勇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灾难频发的时期,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总会遭遇程度不同的天灾或人祸,而当前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作为公权代表的政府必须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实现政府应急管理常态化,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应急管理; 政府; 突发事件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例如“9·11”、SARS、禽流感流行以及地震海啸等。而正处于转型中的我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也是频繁发生,2008年南方的暴风雪,拉萨发生的骚乱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2010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这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所产生得危害影响力和辐射力越来越多的人清醒认识到,加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新时期下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

目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接连不断,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惊人。2010年1月18日卫生部通报指出,2009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31个省区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48起,报告病例23万余例,死亡1004人。2009年我国内地共报告重大事件11起,死亡657人;共报告较大事件203起,死亡267人;共报告一般事件2234起,死亡80人。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009年我国内地报告事件数较2008年同期上升8.85%,病例数上升64.98%,死亡数上升140.19%。

二、我国政府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现行的突发事件处理应急管理模式的优势是政府组织全民化程度高,政府在对待突发事件和处理危机上具有非常强大的动员能力。近年来,政府已经成功处理多起重大突发事件,积累了不少经验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政府应急管理理念落后,常态化应急机构尚未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念落后,重救治轻防治的思想仍占主流。在突发事件管理中重救轻防、事后设防的观念,导致了应急管理工作在物质投入上长期不协调。出现事后应急情况的多次发生,不但干扰了经济的有序发展,而且使得本来就很有限的投入更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弱化了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使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时更显弱势和被动。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往往缺乏专门应急管理机构,一般情况下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应急管理事件,临时成立应急管理小组,缺乏专门机构的领导协调,大多数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是由一个或者几个临时的部门来应对,缺乏常态化的应急管理机构。

第二,应急管理事件处理中缺乏信息公开机制和处理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公开和处理机制尚未建立。当政府去处理突发事件时,不是及时的报告发布,而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首先想屏蔽信息、掩盖信息,不愿意及时、准确向公众公开。事实上,在互联网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快、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同时也能防止一些社会流言四起事件的发生。

第三,政府官员危机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从近几年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来看,主要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同时在应急处理工作中信息准确度低、反应速度慢、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在面对政府转型过程中政府官员危机意识淡薄,缺乏大局观念,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责任感缺失。一部分政府官员没有树立起非传统的危机意识和应急处理意识,致使整个政府应急管理系统建立在了一种常态假象的状态上。

三、政府加强应急管理的新思路

第一,科学理念为指导,常态化机制为基础。应急管理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只有以科学、创新的理念才能指导我们的行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一些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理念落后,意识麻木,对各类潜在危机事件爆发的普遍性和危险性缺乏应急管理理念,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理念相比起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理念相对比较滞后,应急管理理念甚至出现很大的偏差和误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不断创新管理职能,同时实现实现角色转型。一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划性。在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应急管理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加强应急管理硬件和软件方面建设,力争使应急管理发展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二要加强应急管理部门的的建设。应急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力争使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及部门的工作职责内,通过法定的形式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纳入政府及部门常规管理。三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政绩考核。只有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做到赏罚分明。四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不但要尽快出台应急管理相关法律,而且更要强化领导的法制意识,使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的道路之上。五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财政支持。应急管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问题,只有提高公共财政的支持度,才能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完整实施,才能更好地调动一切潜在的社会资源,提升整体的保障水平。

第二,创新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发生危机发生情况下,应急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领导者必须在短暂的时间内作出重大决定,而且最佳黄金机会转瞬即逝。首先,不仅需要畅通快捷的反应体系,而且要求应急管理部门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为决策指挥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只有真实准确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到解决应急管理事件方法;只有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才能防止事件扩大。其次,在事件发生时,要有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应急管理工作,启动应急方案,协调指挥救援,同时进行灾害评估工作。最后,加强信息公开度,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对公众及时进行信息的预防、发布、评估,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把事情的原因、进展、结果等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告知群众,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更好来提高政府公信力。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的威信。政府不要在灾难发生时保持沉默,快速地、多渠道地发布信息,并且要实事求是,反复强调组织的立场与观点,要告诉公众,党和政府关心所发生的事件,包括采取的具体措施,力争使受到危机影响的公众向党和人民身边靠齐,确保社会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三,强化领导责任观念,塑造大局责任意识。应急管理工作对于一个领导干部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的领导干部,都是非常棘手的事情,他们缺乏相关经验。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领导干部具有高度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责任感。首先,增强领导干部的大局和责任意识。只有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才能在平时工作中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做到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只有在突发事件面前与群众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带领和组织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才能算党的好干部。领导干部始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同时领导干部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心理适应力。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心理上要沉着冷静,在措施上要积极主动、从容应对。特别是关键时刻身处突发事件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身先士卒,镇定自若,稳定人心。其次,要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决断的能力。突发事件发生时,领导干部要迅速搜集、分析相关信息,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学论证,才能迅速科学地判断形势,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危机和突发事件的状态、规模、形式、性质、强度和发展趋势。只有认清造成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根源,才能准确地找出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的焦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从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最后,要增强领导干部及时控制和有效处置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级领导干部行动上迅速果断,措施要有序有效,以生命安全为第一保证,有效及时控制整个事态发展,防止事态扩大、升级、转化,力争将其消除在萌芽的发展阶段。同时在遵循法律的原则下,处理特殊突发事件要特事特办,但决不能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公平、合法、正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但要解决眼前问题,而且也要立足与长远,防患于未然。

四、结语

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政府应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建立集突发公共事件防、抗、救、建于一体,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应对能力。只有做到常备不懈,警钟长鸣,努力防范,才能化解各种危机,减少灾害损失,建设诚信责任政府。

[1] 2010年中国卫生部突发事件报告[EB/OL].http://www.cebbank.com/info/22409453.

[2] 陈 安.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吴淑娴.应急管理理论与实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D 630

A

1672-6219(2010)增刊-0061-02

2010-12-08

杨 勇,三峡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应急领导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