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缺失成因分析
2010-04-12张敏
张 敏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缺失成因分析
张 敏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庞大,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今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笔者从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和同辈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剖析,希望会对正确引导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流动人口子女; 心理缺失; 留守儿童教育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实现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逐渐过渡,我国长期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明显的游离出来,他们自发的、大规模地向大中城市进行跨地区转移,形成国内外共同关注的“民工潮”。时至今日,流动人口不仅在规模上继续扩大,在结构上也由初期的单身型流动转变为家庭式流动为主导。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群体,一部分被留在原籍,由他人代养或寄养,一部分则跟随父母流入了城市。
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根据北京市调查的情况推算目前全国估计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子女大约是700万,而这700万流动儿童并没有包括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目前,全国流动人口现已超过1.3亿人,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近1000万人。
流动人口子女是一个应该得到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从数量上说,它规模庞大,并且还有日益增长的趋势。据全国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1月,流动儿童的数量为14 096 842人,占流动人口数量的13.78%;从年龄分段来看,这一时期的儿童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一群体的儿童能否正常的、健康的、顺利的发展和成长上。儿童期是人社会化的最初起点,但是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由于其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非流动人口子女相比,有一些不利因素将伴随着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本文着重从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个方面讨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笔者从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角度来分别讨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它包括“流入地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即在外来流动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尤其是城市),它代表的是“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当今最为常见的“民工子弟”心理教育问题,而在人口流出较多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则往往表现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家庭方面的因素
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是一个最理想的初始社会化场所。父母是自己最早的启蒙老师。子女在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下,学习日常生活的技能、与人沟通的技能,同时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做人的道理。父母也通过与孩子的长期接触,了解孩子的感情需求,在发现他们的问题时及时地给予矫正。但是流动人口子女中,在外的流动人口家庭一般情况下由于学历、技能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在工资待遇低或是工作环境比较差的行业中做事。虽然他们希望把子女带到城市中让他们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本身能带子女出来一起生活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同时父母的闲暇时间很少,为了立足于流入地,流动人口家庭的父母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中而忽略了对子女的照顾。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远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他们而言,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风俗,心理承受能力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时的孩子是最无助,最需要父母们多给予关心的时候,但是如果父母们忙于养家,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忽视子女的成长,则可能导致流动儿童好妒忌、情绪不安、创造力差,而扭曲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极易使孩子形成消极回避的行为,偏离正常的社会化轨道。在孩子的生活上,父母们只能根据家庭的收入状况满足其生活需求,而没有时间或不屑于倾听孩子的烦恼、困惑,忽略了孩子在这个特殊环境中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流动儿童一般都是从农村随父母而来的,他们深知父母背井离乡、异地生活的不易,也希望以自己良好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辛勤养育,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成绩,父母容易走上或是一味责骂、惩罚孩子,或是心灰意冷、弃之不管的两个极端。一味打骂孩子会导致孩子不安全、焦虑、自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且缺乏自信心。而如果放任孩子,很可能使孩子过早成熟,变相地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留守儿童的情况不同于流动儿童。绝大多数流动家庭之所以选择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因为双亲教育被单亲教养,隔代教育和亲戚搭帮教育所代替。
单亲教养家庭严慈失衡,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勇敢,坚强。慈会给孩子带来爱心、温顺。缺少任何一方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失衡。隔代教养指父母双方外出,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教养的模式。由于隔代的思想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文化差异,必然出现心理差异。祖辈对孩子的溺爱远胜于父辈。孩子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亲戚搭帮教养,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这种教养的特点是:一是监护人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少有关注。因为,亲戚朋友担心的是,如果管得多管得严,万一孩子半路跑了或出了什么意外,事情可就不好收场;如果不跑不出事,但孩子在父母回家把自己所受“待遇”告诉爸妈,则会把亲戚朋友关系弄僵了。所以,只要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基本上就行了;如果学业成绩也不差,那更是锦上添花。二是亲戚朋友通常也有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这样,在各方面的待遇上,留守儿童通常会从心理上有一种外来人的感觉,且易与寄养家庭的孩子发生矛盾。孩子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利于身心的发展。流动子女父母即使有心,有时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而对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儿童,因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如果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就很容易从其他渠道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越轨行为等。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常年在外,感觉亏欠孩子很多,因而就尽量从金钱上弥补孩子,希望他生活得好点。但是孩子对金钱的支配缺乏合理性,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请吃请喝,养成了凡事都以我为中心,专横跋扈的恶习。这些都不利于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
二、学校方面的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渠道。通过学校持续、系统、有意识的教育,儿童会被授予在这个社会和文化传统中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抓住儿童在学校的时间对他们进行社会化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非常有益的。儿童应该被逐渐引导去学习所生存社会的基本共同规范;初步了解社会的一般公共活动规则;通过对这些行为规范的把握来获取作为社会成员的资格以及社会生活的权利与义务。这一切都要依靠教师的人格对儿童进行真正的心理教育,因为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能引起儿童模仿的意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的人格发展在人性的基础上是共同的、平等的,教师要真正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引导学生丰富的心灵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发展中的能力、智慧,进而使每个学生的精神发展达到理想的境界。
由于一些经济方面的限制,流动儿童往往在打工子弟学校中学习,一方面是老师的来源比较杂,而且流动性很大,老师自身素质的低下,大多数是高中、中专学历,只有少数是大专学历,不能很好地进行文化传承。而且有时候由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师资有限,一个老师往往身兼数门课程,使得没有精力去关心孩子和体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流动人口自身的流动性就很强,孩子也许一个学期中会多次转学,他们普遍缺乏集体和组织观念,这很容易导致他们难于将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而在一般公立学校上学的流动儿童由于在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足,很容易遭到公立学校老师在学习中的歧视。孩子想通过好的学习成绩和平时优秀的表现讨得老师的认可,但常常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很容易在经受挫折后表现得自闭,缺少自信,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暴躁冷漠、戒备心理较强的心理。有时,这些学生还常用恶作剧等调皮捣蛋行为,来掩饰自己的缺点。更为极端的是采取一些暴力手段来反抗老师的这种行为,同时老师有时也会不公正地对待流动人口子女,他们在语言、生活习惯、家庭教育、文化基础等方面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比如嘲笑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家乡的口音等。虽然都是些很不容易发现的小事情,但是却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伤害。很多家长和儿童说当地的老师看不起他们,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导致不少家长选择打工子弟学校,孩子在那里反而学习得更加快乐、轻松。
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养缺失的情况下进行的。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基本上就造成父母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影响权威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从而外在地加强了教师影响权威对孩子的影响。所以,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对教师亲密程度较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赖与需求以及权威认同向教师转移,这时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遗憾的是,留守儿童对教师的这种亲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应付性比较强,老师教起来非常地费劲。而且由于孩子都还很小,交友没有选择性,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常沉迷于请客、看光碟、打游戏机。许多老师对这些学生采用一种“只要不出事,遵守学校的纪律,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管理策略,从而放任这些学生行为。这些孩子靠父母打工赚的钱为生,本来缺失父母的爱,如果再不从情感上关爱他们,他们很可能自暴自弃。留守儿童教育不好,在外打工的父母有时也会和当地的老师发生冲突,这些冲突有时也会波及到孩子,对孩子的身心都是极大的伤害,同时也对当地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
三、同辈群体的因素
同辈群体也可以称为同龄群体,或者伙伴群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儿童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积极的同辈关系有利于消除儿童的心理障碍,养成健康的人格。这是因为,一方面,同辈群体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儿童在同辈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将会获得依恋感、亲密感、同情感和归属感等。另一方面,儿童在与同辈群体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给予和接受帮助,怎样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这种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儿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的本地儿童之间的交往过程中,流动儿童可能因为学习上基础差跟不上进度、成绩不好等各方面原因,受到本地儿童的嘲笑、鄙视,导致他们在群体内部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希望改变但是依靠自身的力量短时间内却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儿童可能会选择逃避的办法,逃离这个群体,刻意把自己封闭起来。离开群体,流动儿童难以习得如何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评价比较,在情感上缺乏同伴的支持,无法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如果儿童的这种团体归属感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经常被同伴拒斥的话,就会产生焦虑、偏执的性格。这些都不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也将严重地影响其日后的正常人际交往。流动儿童的参照群体是处于优越生存环境中流入地儿童,而不是其父辈,因此缺少父辈那种对于生活的满足感,对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有较高的要求。可是在城乡壁垒面前,城市的“精彩”似乎只是属于别人的,自己只能处于边缘的地位。他们在羡慕流入地儿童的同时,也强化了心中的被歧视感和剥夺感。流动儿童可能会对现实生活有所困惑,有的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不信任和仇视情绪。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和生活目标,他们会错误地认为拉帮结派、崇尚武力是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唯一手段,并由此酿成严重地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在原居住地有着比较好的同辈关系。他们从小就在一起长大,因此在父母外出务工时,留守儿童的情绪较多受到朋友的影响。他们的朋友大都是同龄人,他们在人生经验、社会阅历、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并不能够指导留守儿童,双方在一起更多的是相互倾诉或者是简单的劝解,很多都是自我对社会和生活的感性认识,不利于孩子情感的成熟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当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需求既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又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时,他们就往往把需求的满足转向朋友。但对留守儿童来说,朋友、朋友圈的质量如何却远非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就能区别开来的。这样的男孩很容易沾染上社会的不良风气,而女孩较易遭到人身伤害。总之,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的齐心协力,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关注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段成荣.要重视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J].人口学刊,2001(1).
[2] 张 翼,风笑天.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群体——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畸形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3(1).
[3] 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J].管理世界,2000(5).
[4] 谢永华.打工族子女的家庭教养缺陷及其学校教育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1999(1).
[5] 佘 凌,罗国芬.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G 717.3
A
1672-6219(2010)增刊-0027-03
2010-11-10
张 敏(1981-),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