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需要的涵义、内容和层次
2010-04-11陈洪泉
陈洪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科研部, 山东 青岛 26607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民生需要的涵义、内容和层次
陈洪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科研部, 山东 青岛 266071)
民生需要就是民众的生活需要,是指民众利用各种生活条件,以保障和改善自身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要求。民生需要是一个由多方面内容有机结合构成的综合性范畴,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四个基本方面。民生需要是一种方向性、趋势性需要,表现为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基本层次。
民生;需要;内容;层次
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民众多种多样的生活需要能够不断得以满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和价值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要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不断满足民生需要,首先必须在认识上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民生需要。因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各项“民生工程”的健康开展,关系到国家和地区发展目标的设置、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发展状况和社会政策合理性的评估等重大问题,对民生需要的研究和认识日益成为国内外众多学科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就民生需要的涵义、主要内容和层次进行探讨。
一、民生需要的涵义
所谓民生就是民众为了不断满足自身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需要,利用各种生活条件,以维持自身生存、安适、实现自身发展的具有直接消费性特征的活动过程。第一,民生是一个包括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概念,应该涵盖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民生不仅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包括人们处理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交往的社会生活,寻求知识、探索意义、交流情感、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态生活,等等。不能仅从民生的某些方面或领域来理解和把握民生。第二,民生是一个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概念,具有直接性和消费性的特征。民生不是指人们的所有活动,不能把人们的所有活动都纳入民生范畴。要把民生与为了改善民生所进行的生产性活动等区别开来,那些不具有直接消费性的活动不应包含在民生概念之中。第三,民生是一个包含人们生活的多层次内容的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许多原来不属于民生的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可能变成为民生的问题。原有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就越是会扩展。根据以上理解,笔者认为:
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指生命体对一定对象的要求或依赖,表明了生命体对外部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和摄取状态。人的需要与其他动物的需要相比,在其生成和满足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不仅包含着人们对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各种环境条件的一种依赖关系和摄取要求,而且也体现了人们对自身生命活动和生活状态的目的性要求。
根据上述对民生和需要这两个范畴的理解,我们认为可以对民生需要这样界定:民生需要就是民众的生活需要,指民众利用各种生活条件,以保障和改善自身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要求。这一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民生需要的主体是广大民众,民生需要就是广大民众的生活需要。这里的民众既可以是每一个个体成员,也可以是由个体成员组成的不同的群体。由于个体在任何时代都是结成群体进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因此个体需要总是要受到群体需要的影响和制约,相对于个体需要而言,群体需要处于支配的地位。
第二,民生需要是指民众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目的性要求,它表明的是民众要求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民生需要的内在目的或根本要求是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研究民生需要,满足民生需要,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住提高民生品质、让民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个根本的目的性要求。
第三,民生目的性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依赖相应的生活条件。民生需要内含了对直接有助于保障和改善人们生活的具有直接消费性特征的各种生活条件的需要。这一方面表明民众的生活是有条件的,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民众就无法保障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表明广大民众必然努力寻找和创造能够保障和不断改善自己生活的各种条件。
第四,民生需要是指对那些确实有助于民众实现自身和发展的要求、保障和改善自身生活的各种客观需要,而不是指人们主观上的“想要”。例如,糖尿病患者也许特别想要吃糖,但他们实际上需要的是胰岛素——即使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个名称。实际上,对于在发现胰岛素之前那些死于糖尿病的人来说,胰岛素正是他们所真正需要的。对此莱恩·多亚尔等人论证说,人们是否想要某个东西取决于人们对这个东西的看法,而往往不是它的实际属性,人们不可能想要他没有任何概念或看法的东西。想要的这种主观性特征与需要的客观性特征形成鲜明的对照。需要的真实性依赖于“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否需要的证明不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和主观的意志,不是依赖于人们的主观看法。你可以需要你不想要的东西,不仅如此,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你也许还是需要它。当然,想要和需要有可能恰巧吻和。一些想要是普遍被人们接受的需要,另一些则不是。因此,你可以需要你想要的东西,想要或不想要你需要的东西[1]。
二、民生需要的内容
关于民生需要的内容,梁漱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曾根据人与世界的不同关系区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2]。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经常将人类的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基本方面,精神生活指的是与物质生活相对的但又高于物质生活的现实个人的一个生活领域,是“通过人为了人并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3]的一种生存方式,其主旨是指向人的发展,它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当代也有许多人将人们的生活区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如衣俊卿教授曾把人类社会的活动结构划分为一个金字塔式的三层结构:一是处于金字塔顶部的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活动的领域,是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二是处于金字塔中部的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它主要由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化大生产等构成。三是处于金字塔底部的以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为宗旨的日常生活领域,它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目的的生活资料获取与消费活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个人交往活动,以及伴随上述日常活动的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在这个金字塔结构中,前两个层面构成了非日常生活世界,后一个层面构成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4]。也有人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个基本领域,相应地将人类的生活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基本方面。近年来,我国又将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提出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大领域,因而,也就相应地将人们的生活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四个基本方面。还有的从当代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出发,认为处理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主张把生态生活也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提出将人类生活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生活五个基本方面。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当前的现实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可以大体上将人们生活需要的内容划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生活四个基本方面,理由如下:人们的现实生活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的基本活动,其中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要生产出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以解决物质生活问题,而且同样是一个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生活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个方面的内容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所以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应包括物质生活和生态生活两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而人们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但从根本上来说,政治生活则是属于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内容,属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倾向于把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合为一体,统称社会生活。人与自身的关系包括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两个方面,身体的方面主要是健康、长寿和防治疾病等,这个方面我们可以放到物质生活、生态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相应部分进行论述,人类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精神方面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人们的现实生活大体概括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生活四个基本方面。因而,从民生目的性需要的内容来看,也可大体上概括为物质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四个基本方面。
物质生活需要主要是人们对衣、食、住、行、用等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和条件的消费和享用的需要。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温饱问题,必须具备起码的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人类并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并不仅停留在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解决。一旦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更高的物质生活需要,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就会要求生活得更舒适一些,享受一些。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们物质生活的进步和提高也是无止境的。而且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一切其他生活的基础,人们的其他一切生活,如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生活等,都要以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
社会生活需要是指人们对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群体性、社会性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们的社会关系通过人们的交往活动而表现出来。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活动,就不会有人的存在和人的生活。所以,社会生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条件。合理的社会生活既是人们生活的内在追求,又是实现其他生活追求的必要条件。当然,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不像对物质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那样容易达成一致。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是合理的?人和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对此人们的认识分歧很大,并且也不断变化。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的生活始终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活,并不妨碍人们对其所理解的合理的社会生活的孜孜追求。当前对于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是合理的,人们在几个重要方面还是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例如互助、和谐、公平、安定、民主和自由,等等。
精神生活需要是指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享用和消费的需要。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精神,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依据。精神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们对高尚精神生活的追求,主要表现为对高尚价值的追求,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等等。
生态生活需要是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享用需要。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全部物质资料都来自自然,人类只有不断同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环境的状况如何,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必须不断从自然环境中摄取各种资源,将这些资源加工为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又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返还给自然环境。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然环境的资源支付能力和对废弃物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不当,超出自然环境的供应能力和再生能力,或向环境排出的废弃物超出了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资源退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类必须正确处理自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要在改造环境的同时注意保护和不断改善环境,使人与环境能够和谐协调、共同发展。生态环境不仅是人们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发展人的思维、智力、体力,大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生态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不仅反映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也反映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物质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都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民生需要就是包括民众的物质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等在内的综合性范畴。
三、民生需要的层次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民众对生活的一种方向性、趋势性需要,人们的生活过程就是在这种生活需要的推动下,通过各种创造性活动改造世界,建立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又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过程。作为民生根本需要的美好生活并不是人们所要的最后结果,而是在人们生活中的具有方向性的不断展开的过程,这个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体现为由低到高的不同的层次或阶段。
关于民生需要的层次性,孙中山在考察人类生活史的基础上,曾将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第二个层次是安适需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要进一步进入第二层次的安适需要。人类在这一层次的生活,不是为了要求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在生存需要基本得以满足的基础上,要求生活的安乐舒适。第三个层次是奢侈或繁华需要。人们的安适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再进一步便想得到奢侈或繁华。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把人类的生活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显然,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那么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等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包括: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甚至发发牢骚。爱不单是指两性间的爱,而是广义的,体现在互相信任、深深理解和相互给予上,包括给予和接受爱。社交的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二是渴望名誉与声望。声望为来自别人的尊重、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基于这种需要,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显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完全得到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地体验生活。成就感与成长欲不同,成就感追求一定的理想,往往废寝忘食地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创作活动,希望为人们解决重大课题,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
马斯洛是按照三条原则对人类的需要层次加以安排的。首先,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其次,人类需要与个体生长发展密切相关。人出生时,最主要是满足生理需要,然后逐渐考虑到安全、归属、自尊的需要,最后才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个人的需要结构之发展过程是波浪式演进的,各种需要的由一级演进至另一级。第三,人类需要的高低与个体生存有关。马斯洛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要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则把人们的生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基本层次。恩格斯根据这个观点,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把广义的生活资料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5]。1891年,恩格斯在为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单行本所写的导言中写道:“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6]349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需要层次的这种划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这就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根据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具体地、历史地研究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层次,而不能陷入抽象的研究。
从我们的研究任务出发,综合分析各种观点,我们认为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划分需要层次的基本原则,大体把民生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基本层次。
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人要生存,首先要满足生存需要,只有满足了生存需要,人才能存活和延续,也才可能有其他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人的生命就不能得到维持,没有人的生命,人的一切需要也就不可能有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需要的这些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32生存需要是一切社会形态中人的共同的基本需要,但在马克思看来,不同社会形态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性质不同,因而生存需要的内容和水平也不同。
享受需要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活状况、使生活更加安全舒适的的需要。享受需要是在人的生存需要得到基本的和比较稳定的满足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具有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和发展这种能力。随着人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人们就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生活条件,不仅能够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且还能够使人生活得更好。这样,人就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享受需要。人们不仅需要吃、穿、住,而且需要吃好、穿好、住好,还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享受需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不应该一味地排斥和否定。但是,人的享受需要的满足是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的,如果人为地抬高享受需要的水平,就会与社会满足享受需要的能力发生矛盾,“超前消费”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消极的作用。如果降低人的享受需要的水平,就会损害人的本性和人本身,最终也会给社会造成消极影响。
发展需要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完善和实现自身价值而产生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的需要的高级形式。人要发展自己的思想品德,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锻炼,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要不断地学习,刻苦地实践,培养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人要发展自己的身体,要学习体育知识,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身体素质。人要通过各种创造性活动,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的人的发展需要表现形式和满足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个人的发展需要及其满足,受到社会状况的限制或者促进,同时,个人的发展需要及其满足也制约或者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273。发展需要既表现为劳动者在诸如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精神领域内自由发展的需要,又表现为劳动者在物质领域内自由从事劳动的需要。劳动需要在生存需要中是谋生的手段,在发展需要中则是发展的目的本身,是为了在自由劳动中发展其才智与创造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劳动的物质结果,而是劳动过程,是劳动过程中积极的精神体验。
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紧密地联系。
首先,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有着明显的层次。由生存需要到享受需要、再到发展需要,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层次结构。这三种需要的层次之所以不同,一是它们的基础不同。他们的基础分别是人的生存、人的享受和人的发展。二是它们得到满足之后的作用不同。它们得到满足之后,对人的作用分别是维持人的基本生存、实现人们生活的舒适享受和促进人的发展。
其次,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又是紧密联系的。高层次的需要和低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的系统。它们在劳动创造的共同基础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人要生存,就需要食物、饮料、衣服、房屋、睡眠,等等。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靠的是人的劳动创造。而满足生存需要的劳动创造,也必然引起人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因为,一方面,生产劳动可以创造出超出人的生存需要的安康资料,使人由此而产生享受需要,并且使人的享受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人要劳动创造,就必须发展自己的能力,而发展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发展资料,这也就使人产生发展需要。正是由于人的劳动创造提供了人们需要的发展资料,也就使人的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恩格斯指出:“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便不再围绕着单纯的生存资料进行,而要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5]572个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不仅可以同时并存,而且也不是按照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顺序发生的。并不是当个人的生存需要得到了完全满足,才会出现享受需要,也并不是只有充分满足了享受需要之后,才会产生发展需要。正如学者们所说的那样,在生产力不发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存需要在人的全部需要中占很大的比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当生存需要得到较好满足时,社会活动就会广泛展开,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比重必然相应地逐渐加大。同时需要层次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起初是享受和发展需要的东西,后来就变成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如交通工具和受教育的权利,起初只是少数人才能获得的一种享受,一种特权,对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奢望。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就逐渐转变成为所有的人过正常社会生活都不可缺少的生存的基本需要。所以,需要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各种需要彼此既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7]
[1] 莱恩·多亚尔,等.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4-55.
[2]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3.
[4]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60-36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08.
责任编辑:张超
A849
A
1007-8444(2010)05-0561-06
2010-04-19
200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生需要研究”(09BKS023)。
陈洪泉(1957-),男,山东临沭人,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学和发展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