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2010-04-11申成玉
申成玉
(新乡学院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2)
试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申成玉
(新乡学院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2)
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前,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当时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繁多,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备的币制、实现币制现代化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历史动因。地方政府拥有的地方金融权是对抗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连年内战,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财政赤字愈来愈大,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掌控和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现实动因。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历史动因;现实动因
近20年来,中国史学界对1930年代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对于这次币制改革的动因,普遍的看法是严峻的国际形势所致:一方面,中国受到日本侵略的巨大威胁,另一方面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国际货币金融形势的巨变和美国的白银政策给中国带来巨大冲击[1]。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其片面性,它忽略了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即使一些文章对国内动因有所涉及,也较为肤浅。本文试图在较为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一、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币制现代化有两大明确标志,一是货币发行集中,二是有统一的货币。但是,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前,中国的币制仍然十分混乱,外国人评论说,“中国的币制是在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它是乱七八糟一大堆铸币、重量单位和纸币凑成的大杂烩”[2],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不但国家发行,私人、中外企业、金融业和非金融业都可以发行,可以发行纸币的银行就有30多家,纸币发行额达3亿元。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国内商品流通、对外贸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各个金融急供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又由各发行机构自行保管,没有集中统一的保管制度,准备金不足的现象甚为普遍。清政府和北洋政府对此都缺乏有效管理。这样一来,政府对内不能运用通货保护和发展本国经济,对外又不能利用币值的伸缩争取外汇的主动地位。
其二,当时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繁多,当时的中国,从货币流通的角度去看,“每埠为一国,吾国实不啻于已分为十百千小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虽以银元为主币,实际上银元、银两和纸币并行使用。截至1929年,据22个省的统计,中外银行的银元主要的有15种。1930年代初,有案可查的银两有110多种。不但银元、银两种类繁多,重量和成色各不一样,而且银元和银两之间无固定的比率。在辅币方面,也是五花八门,仅上海一地流通的银辅币就有30多种,扬州一城流通的铜辅币有50多种。此外,还有众多的相差很大的制钱和铜元等。流通的纸币也至为混乱。在通商大埠,流通本国或外国的银元券居多;在内地都会,政府纸币流通为多;在偏僻城乡,多流行各种商店、钱庄或其他非金融组织所发行的私票。比如,据江西12个县的调查结果,有私票流通的约占60%;据陕西调查,陕西11个县就有80余种私票[3]121。这么多的货币,市价各异,计量标准零乱,给商品交换带来极大困难,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马寅初说:“长期以往,各地交流减少,商品不能流通,势必导致市场凋零。”[4]
事实上,中国的有识之士和工商界早就对中国币制的紊乱深恶痛绝,力图改变这一现状。1917-1920年,全国商会联合会、全国银行公会联合会、上海总商会以及许多学者如经济学家马寅初等先后提议设立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由于军阀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改革,加上金融界保守势力从中作梗,北洋政府均未能采纳实行。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伊始,财政当局就提出了中央银行所发纸币的地位问题,如纸币发行应有严格限制,除中央银行纸币外,外国殖民地银行发行的纸币只能在内地商场使用等。但是,当时的广州国民政府仅能掌控两广地区,尚无力将此理念付诸实施。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国的币制现代化才真正开始,并取得初步成功。首先,南京国民政府逐步建立了完备的国家金融机构,确立了四行两局为核心的现代银行体系。1927年10月,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央银行条例》,决定成立中央银行,规定该行为国家银行。1928年11月,中央银行正式开业,开办资本2000万元,以国民政府发行的金融公债抵充。国民政府授予中央银行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铸造和发行国币、经办国内外公债和还本付息以及外汇业务等特权,使中央银行成为国家金融体系的指挥中心。1935年,为了增强中央银行的实力,国民政府将其资本扩充到1亿元,使之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银行。1928年10月和11月,国民政府先后颁布条例,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通过人事调整和增加国家资本等方式,国民政府最终取得了对中、交两行的控制。国民政府还新组建了中国农民银行,该行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合称为“四行”,均具有国家银行性质[5]851-860。此外,国民政府还在1930年3月和1935年10月分别特设了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四行两局的最后形成,标志着政府国家金融体制的形成,为统一货币和法币改革创造了基础条件。1928年的全国经济会议提出“废两改元,统一国币”提案,但此时正值国际金贵银贱之际,国内对沿用银本位制产生了怀疑,使废两改元的讨论终止。其次,国民政府着手统一货币。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全国经济会议,提出“废两改元,统一国币”提案。1932年,宋子文提出币制改革,主张先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然后实行纸币政策。1933年4月,财政部正式公布废两改元令[5]873-878,规定:“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须一切改为银元,一切交易不再用银两。”[6]废两改元,结束了两元并行的局面,是符合货币发展规律的,加强了中央银行的地位,为实行法币制度奠定了墓础。但是,废两改元后,虽然银元代替了银两,但流通领域中的银元仍是多样的,如外国银元仍有秘鲁、墨西哥、英、美等国银元在流通,本国银元有龙洋、袁世凯、孙中山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便于政府掌握全国货币发行权,有必要集中货币发行,因此,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法币政策,垄断钞票发行权,由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规定“法币是一种‘无限法偿’的货币,每次支付的数量没有限制,对方不得拒绝接受”[3]116-117,废除银本位制,实行法币,可以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币制现代化的初步完成,是中国币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掌控和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是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现实动因
1930年中原大战后,国民政府虽然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较大的优势,但是,国民政府仍无法掌控或完全掌控两广、云贵、青海、宁夏、山西、新疆和西藏,地方实力派仍有较强大的实力,他们不但拥有自己的势力,而且在经济上自行其是,如两广、山西等成立自己的银行,铸造银元,发行纸币,西藏和新疆也在自行铸造货币。地方实力派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仍可对国民政府构成威胁。他们拥有的地方金融权是对抗或挑战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因此,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掌控,国民政府除努力加强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渗透外,试图从经济上取得对地方的控制权。1933年3月8日,为了顺利实施废两改元,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地方无权铸造银币,银币铸造权专属中央造币厂[5]876-877。此外,国民政府财政部还委托中央、中国和交通银行代为兑换银币,其他银行不准操此业务[7]。1935年11月初,国民政府颁布《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即《财政部改革币制令》,正式实施法币政策,它规定:“决定自本月四日宜布以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所发钞券为国家法币,所有完纳粮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至于现金,则仅供法币准备,仍按法定成数存库,不在市面行使。”[8]1935年底,除山西、两广、云南、西藏等地外,法币流通都已占绝对优势,全国货币基本统一。1936年,两广相继先后使用法币。1937年5月15日起,云南也推行了法币。到1937年底,除西藏外,法币在中国其余省份完全流通。这样一来,国民政府实际上就将地方的金融权收归中央所有,货币发行权也集中到中央、中国、交通等银行手中,从而确立了国民政府对地方实力派的经济控制,加强了国民党对地方的经济掌控。
此外,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现实的考虑也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增加财政收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为了镇压人民,排除异己,大力推行法西斯主义,强化国家机器,扩充军队的实力。1932年1月,恢复军事委员会,6月,军委会通令将全国军队整编为48个军,并且采用高薪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开办军官训练团、补充和更新武器设备等办法,来加强这支武装。1934年夏,仅11个省的统计,军队、民团总数已有1700万人。另外,国民党政府还建立了各种庞大的特务组织,利用它们来加紧镇压革命运动,对内部的异己力量进行监视、控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严密的统治网[9]。与此同时,还依靠其庞大的军队,不间断地对革命武装进行进攻。从1930年12月到1934年10月,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红军长征后,又布置大批军队对红军和南方游击队进行围追堵截。维持庞大的军队、进行内战、维护国家机器运转,必然需要庞大的军政开支,军费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据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的报告,国民党政府的军费开支,从 1928年会计年度的21000万元增加到1931年的30400万元,增加了50%。1933年,又增加到37300万元,增加了78%。1928年、1931年军费开支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是50.8%、44.5%,1933年为48.5%。军费开支过大的结果,是财政赤字扩大。1928年度国民政府财政赤字为10000万元,比1927年增加30%, 1933年又增至19600万元,增加96%[10]。庞大的财政赤字使国民政府在1935年前后陷入了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对于这种财政危机,国民政府除了千方百计地通过增加税收和发行公债的办法加以缓解外,还期望实行币制改革,以弥补财政赤字,企图以此摆脱财政危机。实行法币政策后,国民政府发行纸币成了弥补财政赤字的最简单的方法。据官方公布的数字,1935和1936年度(当年7月至次年6月为一年度)的财政赤字数都很大,1935年度财政赤字8.2亿元,赤字数占财政支出的61.60%,1936年度赤字6亿元,赤字数占财政支出的31.7%[11]。两年财政赤字共达14亿多,而法币的发行数字, 1935年11月初发行数为459308123元,到1937年6月底,增发到1407202334元,后者比前者增加了2.1倍[8],两者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综上所述,建立完备的币制、实现币制现代化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历史动因。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掌控和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现实动因。加之学界普遍认为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共同促成了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无论其初衷如何,这次币制改革结束了落后的混乱的货币制度,建立起现代型的、适合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货币制度,实现了中国货币历史性的跨越,所产生的客观积极影响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1]周天民,等.中华民国史:第3编·第2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2:879-882;李霞.美国的白银购买与中国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4);庄梦兰.浅论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J].贵州文史丛刊,2003 (4);徐锋华.近二十年来法币改革研究综述[J].民国档案,2007(3).
[2]阿瑟·恩·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71.
[3]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1840-1952)[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4]马寅初.马寅初演讲集:第3卷[M].北京:北京晨报社,1926:173.
[5]周天民,等.中华民国史:第3编·第2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银庄史料[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229.
[7]柏禹邮.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案[J].历史档案,1982(1).
[8]魏振民.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J].历史档案,1982(1).
[9]郭秀清,杨晓冬.对1935年国民党币制改革的反思[J].学海,2002(2).
[10]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13.
[11]杨荫溥.民国财政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43.
K258.1
A
1000-2359(2010)01-201812-03
申成玉(1963—),河南新乡人,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200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