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化学练习改革的探索
2010-04-11万雪园
万雪园
(江苏省丰县张五楼初级中学 江苏 丰县 22170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练习设计也要求实创新,在发挥练习一般作用和功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练习结合理论、结合生活、结合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因此,我们教师要改变练习的老面孔,抛弃茫茫题海的战术,大胆改革练习,创造性设计练习,探索练习改革的思路。现在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练习改革方面的尝试和体会。
一、新课程下化学练习应有的特点
依据认知规律,知识点由少到多,知识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 “瞻前顾后”,注重知识点的内部联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切忌孤立地看待每个学习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平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练习的设计应体现人文性
教育不应该只注重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还应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文色彩,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练习设计应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多角度、多侧面、注重各个方面素质培养的选择性练习,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
2.化学练习的设计应有实用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知识体系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化学练习应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热点问题。设计化学练习,应使学生在课堂上找到生活中的原型。例如: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毒奶事件,是不法分子在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有毒的三聚氰胺(C6H6N6)造成的,已知合格奶粉每1000克中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1000克奶粉至少加入多少克的三聚氰胺便达到含氮要求?这种热点类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从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3.化学练习的设计应有探究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探究性练习,让学生在完成练习中转变学习观念,从接受掌握知识转变为紧密结合知识探求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例如: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不难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的现象,而且学生很容易得到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的结论。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巧设疑问:那么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溅”呢?这个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教师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新问题,课后进行猜想并练习设计实验方案。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事实上,这种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整个教学的起点与成败的关键。
二、创设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1.书面层次性练习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化学练习层次的设计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体现人文关怀。对知识功底薄、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布置一些单一的针对性强的作业;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例如:镁、铁和锌各30克,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1)生成的氢气量分别是多少?(2)生成的氢气量与什么有关?(3)生成氢气的多少有何规律?
第一个问题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个问题是反思性的练习,需要学生对三种金属生成的氢气量进行对比找规律;第三个问题需要学生进行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表述能力得出结论。三个问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布置起来也容易操作。
2.口头表达性练习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中考试卷都有一定分值的简答题。从每年中考试卷的得分情况分析学生们不能完整地解析简答题,得分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清楚,文字表达能力差,所以口头表达性练习有待加强。
例如:在进行“燃料与能量”这一课时的教学时,教师设计课前预习题如下:①煤主要含有什么元素?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用途?②什么叫煤气?煤气是怎么生成的?③石油主要含什么元素?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用途?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你能简介甲烷的有关知识吗?煤矿、石油的开采通常都伴随着天然气,那么,在开采煤矿、石油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⑤化石燃料的燃烧给自然界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⑥自然界的化石燃料取之不尽吗?面对有限的化石燃料,你认为人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上网,参观访问等方式来完成练习。布置这种习题,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特别是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表达,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有的口头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完成识记内容的复述或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某一概念、原理、实验现象。一般地说,这种练习难度系数小,课堂上可以先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完成,也可以先让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完成,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性练习
化学来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家庭、走入社会,从生活生产实际中、从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中,发现其中的化学知识并书写社会调查报告,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从小树立起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笔者带领实验班的学生前去参观考察街道旁被污染的一条小河,通过调查采访,学生们不但知道了什么是水污染,为什么会产生水污染,及其如何治理水污染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们改变环境的责任心,提高了主人翁的意识,凡参加调查采访的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调查报告,还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向街坊邻居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探究性练习
长期以来,化学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对“讲、记、背、练”的方式习以为常,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播,轻视或忽略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经验,这样的结果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创新的能力很差。为此教师应倡导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主、积极地获取知识。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探究性练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适当提高课本中实验操作要求。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演示实验中,学生发现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或大于)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在讨论几个方面的原因后,教师给学生提出新问题“如何精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们都十分兴趣地进行讨论设计,并得出了多种方法,从而创造了探究性思维的情境。
(2)精心设计探究性习题。例如,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这三种物质,请设计实验①只验证混合气体中有H2;②既有H2又有CO时,如何验证;③在H2、CO、CO2三种混合气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如何验证。这种类型练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解题方式,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知识利用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书面层次性练习,口头表达性练习,实践性练习,探究性练习。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课程下练习设计就能更实更新,体现出人文性、实用性、探究性、合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