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反思的视角看日本文化教育交流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2010-04-11张桂菊

河南社会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民族交流

张桂菊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从文化反思的视角看日本文化教育交流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张桂菊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日本与中国儒家及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走过了从吸收模仿、冲突对立到相互融合的过程,日本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古代的“和魂汉才”到近代的“和魂洋才”的嬗变。日本民族较强的“文化反思”意识促进了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关注日本文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教育交流的传承、多元、开放、自觉的发展趋势,促进未来世界和平发展,实现全球教育的和谐、差异与共生。

文化教育交流;教育现代化;文化反思;日本

一、文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

(一)文化教育交流的诠释与意义

1.对文化教育交流的诠释

教育不但可以通过国际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得以进一步发展,而且还是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教育交流更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1]。国际间文化教育交流能够促进各国之间文化的传播和交融,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各国教育的大力发展,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多元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正确理解文化教育交流有助于我们积极应对目前的文化教育的全球化。

2.对文化教育全球化的理解

虽然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各自的特性,但它们又进行了部分的融合,全球文化正是这种融合的产物[2]。这种文化上的全球化或趋同化现象,使得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在文化上出现趋同,模糊了原有的民族身份和特征。然而,文化教育的交流并非知识单向运作,因为各种文化都被卷入一场迅猛而且常常伴随痛苦变革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西方通过中西文化的互补,也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越性所在。中西文化教育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得到补充、发展,并不断趋于融合。可以看出教育所具有的对文化的“选择、传播和创造”的功能,将会在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即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鉴别,吸取对自身有益的东西,摒弃不符合本国价值观的东西,最终促进文化教育交流的全球化。

(二)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

跨国间文化教育交流和跨文化学习是理解全球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教育现代化能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架桥铺路,它作为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能大力促进民主参与和可持续社会经济的发展。同理,一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往来,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离不开教育,因为教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交流传播的最有效媒体。世界各国的教育现代化历程无不伴随着文化之间的交流。然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或独特的文化,我们不能忽略或否认外来文化对每个民族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其实,只有把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置于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才能显示出这个民族的独特性和活力[3]。毫无疑问,日本的文化教育通过与外来文化教育的交流,吸收不同时期外来文化教育的不同经验,使其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从文化教育交流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视野,了解一个国家是如何解决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

二、不同时期日本对外文化教育交流的特征

(一)古代至江户时期——“模仿吸收”

东亚文化发源于中国,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化对其周围地区和民族的古代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铁器传到日本时,日本列国还处于石器时代,其固有文化主要是原始社会传下来的神道。到公元6世纪,中国道教传入日本,并与神道融合,成为日本的民族宗教。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在学习使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步创造了日本文字。诸如此类的文化传播不胜枚举,可以说日本社会尊重教育以及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

在隋唐以后,即日本古代至明治维新前这段时期,仍旧是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的阶段,日本仰慕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教育为师,这个时期的日本教育深受中国儒教教育和印度佛教教育的影响。中国儒学在公元3世纪后期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同期佛教也传入日本。由此可见,日本古代社会比较开放,对外来文化积极吸收并加以消化,然后把外来文化中优秀部分作为本民族的主体文化加以普及。但日本人并非生吞活剥式地吸收外来文化,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能一举超过东方其他国家,成为东方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原因。

(二)“锁国闭关”时期——“洋书解禁”与“教育发展”

17世纪中叶,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为了禁止西方宗教的传播,制定了闭关自守政策,严禁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取缔天主教、基督教,确立锁国体制。在长达220年的时间里,这种严格的限制政策对日本文化教育与外来文化交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抑制了西方文化的传入,但却保证了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和平,使之“得以集中消化此前摄取的儒家文化”[4]。“洋书解禁”前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锁国时期前期。德川幕府明确规定除荷兰文的医药、航海等书籍之外,不准输入其他欧洲文化。幕府虽然断绝了与欧美国家的来往,但与荷兰仍保持关系,西洋现代文明依然能不断地流入日本。第二阶段是兰学勃兴时期。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形式有派官员访问、编译西学著作、办近代学堂,培养西学人才,为日本大规模摄取西方文化做好了充分准备。

兰学传入日本时,日本虽然正处于锁国体制下,但兰学中天文学、地理学、理化学、博物学等却有巨大发展,这对当时日本的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处于封建社会的日本与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西方各国的文化教育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处于不同的层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冲突和碰撞。但是西方和日本两种文化教育的冲突,给日本文化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繁荣,同时也动摇了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崇拜,激发了日本人学习西方近代文化和教育的热情,这是日本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5]。

(三)“开国”时代——与西方文化教育的碰撞

鸦片战争虽然发生在中国,却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效应,加速了日本摄取西方现代化思想与体制的进程。1853年,美国海军柏利率“黑船”叩开日本大门,日本被迫放宽了“锁国政策”,并签署了《日美亲善条约》,自此日本结束了锁国状态,走向“开国”。此时的日本人为西洋先进的科技所倾倒,他们迫切希望能够以西方近代思想取代传统的儒家学说,以便培养掌握欧美科技知识的一代新人。为此,日本幕府一面派遣使团出使欧美,一面组织留学生赴洋留学,以亲身体验了解西方文化和教育。同时,他们还摄取洋炮、洋船、火车、电报等西方文化,并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4]。这就使早在幕府末年就已经进入日本的欧洲科学技术、医学等迅速传播开来,同时使明治初期那些对日本文化的落后性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性有着深刻认识的大批“洋学者”对西方文化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为此后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文明开化”时期——“欧化热”与“国粹主义”

明治政府积极实施一系列“破历来之陋习”和“求知识于世界”的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政治纲领,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改革力度更大。1872年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新《学制》、《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等一系列教改法令,重视实用技术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了解决摄取西方文化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明治政府招聘外国专家来指导现代化建设。1885年出任第一任文部大臣的森有礼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令,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使日本教育很快走上了教育现代化的道路。

然而,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使得日本教育现代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国粹主义”、“军事主义”思想苗头。1879年《教育大旨》颁布,1872年太政官布告《关于奖励学事的被仰出书》指出,儒学已经陷入空理虚谈的歧途。福泽渝吉等通过批判儒学,形成了“学问乃立身处世之本”、提倡实用之学的新教育观。后来,元田永浮等人则从肯定的方面继续坚持江户时代的教育宗旨,要求“从今以后,应基于祖宗之训典,专明仁效忠义,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等[6];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和实施,更使“忠君爱国”思想植入学生的头脑,使日本教育事业脱离了正确轨道,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教育道路。到了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战争的进程,这种军国主义的教育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941年开始实施国民教育制度,标志明治时代以来天皇制教育成熟。

从以上日本学习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历程来看,日本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外来的文化教育既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也有调和、妥协的一面,被继承和接受的文化和教育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种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与西方文化和教育的融合,使日本教育获得飞跃式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也很快跃居世界前列,但它们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其教育与东亚以及世界的不和谐,并断送了日本的改革成果。

三、文化教育交流与日本的“文化反思”意识

日本在与外来文化教育交流的过程中,对基于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反思”,形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再到“和魂美才”的嬗变。

(一)古代“和魂汉才”与日本教育现代化

古代日本远远落后于中国,于是形成了“和魂汉才”这种对外学习中国技术与文化教育的观念。“和魂汉才”是指坚持日本民族固有的传统精神,即日本精神,大量吸收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以及汉代以后的中国技术器物、技术制度与观念。中国儒学传入日本后,其核心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国儒学中重“仁”、“修身”、“诚”以及以他人为出发点的思想,变成了武士阶层的重“忠”的思想,偏离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当时由于中国文化教育还处于强势状态,日本统治阶层也看到了儒家学说中有利于其统治的地方,在进行有选择的吸收、消化、改造之后,把它们融入日本自身传统文化之中,作为其培养人才的目标。由此看来,日本民族所具备的文化反思意识,使得外来的文化教育不但没有抵消日本本土的传统文化教育,反而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化教育的活力和创造力。所以,古代中国文化教育对日本的辐射以及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教育的“文化反思”意识,为日本教育现代化提供了认识的基础和思维的方法。所尊崇的。

(二)近代“和魂洋才”与日本教育现代化

近代日本随着中国影响的消退及西方国家影响的增长,特别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培养人才的观念从“和魂汉才”转变为“和魂洋才”。“和魂洋才”是指“东洋精神,西洋艺术”,即日本的民族精神与西洋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它既是对待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根本方针,又是在教育领域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为明治政府提出的“富国强兵”的总目标服务的[7]。日本在反思自身民族文化同时,认为既要坚持本国传统的技术与文化,又要善于应用西洋现代的技术器物和社会文化制度,并把“和魂洋才”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以便促进日本的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推动日本教育走向现代化轨道,使日本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当然,日本的“和魂洋才”思想也有其自身的缺点,这就为以后日本滋生民族主义、法西斯军国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以致把日本推向侵略战争的深渊。

(三)“文化反思”与日本教育现代化

在日本与外来文化进行对接时,日本人发现在文化方面,外来文化有适合日本历史发展的东西,也有互不适应的东西。在这种“文化反思”意识的指导下,古代日本人积极引进吸收中国的技术与文化,并创新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技术与文明。治维新初期之后的日本,在其文化教育与西洋文化的融合冲突过程中,围绕着“文明开化”教育方针的确立,日本人就儒学、国学、洋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洋学地位得到最终确立。到了明治中期,国学和儒学又卷土重来,最终经过协调,出台了“教育敕语”。在人才培养方面,“和魂汉才”与“和魂洋才”是日本两种不同人才价值观的体现。“和魂汉才”体现出了日本固有的民族精神与古代从中国引入并且已经融入日本人精神的一些儒家思想和佛教理念的结合,“和魂洋才”体现了西洋文化教育理念。因为日本学者发现,如果东方的“和魂”之才能与西方的“洋才”结合起来,日本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这种人才价值观念不但反映了日本的育人观,也可以让人管窥到日本人所具有的强烈的文化反思意识。即在遭遇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作为一种回应方式,必须调和与融合外来文化,并以他人之长补自身文化之短。这说明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具备较强的文化自信,并能对不同时期的外来文化进行深层的文化反思,确立符合日本社会、经济等发展潮流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促进日本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四、文化教育交流的发展趋势——传承、多元、开放、自觉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造——适切

每个社会都面临着传承与创造、旧与新的问题,面临着协调发展的问题,因为每一新的创造性发展往往要取代传承某些东西。当代社会只强调创造性和不断变化,而忽略或不重视传统的继承。这就需要注意传承与创造的适切性。因为“适切”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由于过分强调创造带来的矛盾和不协调。在与其他文化教育交流过程中,要善于把握“适切”的标准——传承的价值往往在于提倡友爱、同情,在困苦不幸中相互帮助、分享悲欢的愿望,这些也是我们儒家文化

(二)文化多元开放共生——互惠

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态势。我们要有更加博大的胸怀来容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在沟通和理解中共同进步,通过开放、交流,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取长补短,更加绚丽多彩。各民族要发扬光大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的文化潮流中。但与此同时,又要保持自己民族文化和教育的特色,世界文化会因为包含了每一个民族的独到文化而更加丰富多彩。每一个民族都要采取开放的心态,敞开胸怀,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善于学习的民族,才是经济腾飞最快的民族。

(三)提高文化自觉意识——责任

日本的成功经验是相当保守的现代化。明治维新的领导人一方面认识到旧的传统已落伍过时,敢于抛弃一部分儒学传统包袱和社会陋习,大力推行“西化”;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民族传统具有信心,在西化思潮刚刚泛滥之际就恢复一部分传统道德东西,主要是儒家伦理和皇权思想,以稳定社会秩序,有效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这种态度显示了一个民族的“责任心”。我们参与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时,要勇于引发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既要持有自知之明的态度,实事求是,又要有自觉寻觅自己民族文化的意识,主动传播自己的传统文化,让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教育走向国际、走向未来。

(四)网络文化和教育交流——尊重

没有文化和教育交流就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在信息化时代中,计算机网络遍及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这种不受特定文化和教育背景限制的真实交流场景,更能彰显文化、教育交流的普适性。这种无国界的文化教育交流的兴起,需要大家宽容,相互尊重彼此的差异,我们需要以宽容心、平常心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学习加以提高,通过网络平台在相互尊重的文化全球化的氛围下,中、西文化教育会在彼此交流中水乳交融,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促进世界和谐,实现全球教育的和谐与共生。

[1]顾明远.教育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EB/OL].http:// learning.sohu.com/20050710/n2225 8tml.2006-12-12.

[2][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吴志成,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赵建民.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日本的“国际化”[J].上海社会科学院季刊,1998,(2):90—96.

[4]于桂芬.西风东渐[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1.

[5]汤重南,等.日本文化与现代化[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6]杨孔炽.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基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张德伟.论“和魂洋才”在日本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J].外国教育研究,1994,(5):8—14.

责任编辑 宋淑芳

(E-mail:hnskssf@163.com)

G11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905X(2010)02-0192-03

2010-01-20

张桂菊(1962— ),女,河南开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教育、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化民族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我们的民族
边疆治理现代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