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2010-04-11陆立军

关键词:大都市圈长三角区域

陆立军

(浙江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核心经济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而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为苏浙沪两省一市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提供了难得机遇和重要契机。然而,近年来,由于用工成本提高、要素价格上升、国际需求减少、贸易保护加剧、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以往主要靠拼土地、低劳力成本、外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两省一市急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进分工协作关系,共促长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本期“长三角研究”专栏发表了沪、苏、浙专家所撰写的结合本省、市实际,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论文,本人先睹为快,读后深感这组稿件的组织者、执行主编严军女士敏锐地洞悉了当前长三角科学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信息,三位撰稿人也发表了与前些年相关论著相比立意更高、视野更宽、见地更深的新观点,使人耳目一新。在此,不揣鄙陋,谈几点浅见。

一 长三角科学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讨论和具体实践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初步成果,但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学术界在理论上陷入了长三角范围“宽”“窄”之争,在实践中也难点甚多,以我之见,所取得的成果比预期的要小很多。但近年来,一系列有利于推进长三角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横空出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概而言之,就是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相应的政策措施频频出台,既对长三角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也为之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具体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科学发展,并且明确加以定位。众所周知,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中,学术界主流观点把长三角的外延界定为上海以及苏南、浙北的15个城市,后来浙东的台州极力“申请”从而也加入相关协作组织,形成了“15+1”的结构;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研究机构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6-2010年)》也与此雷同。对此,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学者是持有异议的。笔者与朱海就在《长三角“四个中心”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第6期)一文中明确指出:“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是多极的,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极;应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联度而不能仅从地理、交通来考虑上海大都市圈的外延”,“扩大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例如,安徽的芜湖、黄山,浙江的温州、台州、义乌、永康等城市就可划入上海大都市圈”。在有关部门征询对上述《规划》的意见时,笔者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目前规划是以16个城市为规划对象的,我认为,这种划分从自然地理角度而言无可争议,但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又是我国首个跨省、市的中长期规划,似应吸收‘宽派’的一些意见,不宜局限于16城市,而应包括两省一市全部;以浙江为例,如果把温州、义乌这两个在全国都堪称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排除在外,这一规划的客观性和前瞻性就会大打折扣。”但就整个学术界、经济界、规划界而言,对长三角区域内涵与外延的认识长期得不到统一,这不能不说是在行动上也“动静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令人庆幸的是,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上海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要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长三角地区的更好更大发展,并且提出了“思想要新,想得要深”的总要求。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首次把长三角经济区的外延扩展到江苏、浙江、上海全部。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重大决策,把两省一市视为一个经济整体,使长三角的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扩展至21万平方公里、1.47亿人、6.55万亿元,从而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统一认识、增强信心,在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起点上认识、规划和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上海世博会为两省一市开展实质性的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平台。世博会的举办将极大地促进长三角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博会既是一个综合性的展览盛会,又是一次消费与投资的盛宴,将成为长三角各城市加快科学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世博会举办地在上海世博园,但本质上是全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举办地世博园周边的苏浙沪两省一市在物质基础、技术支持、宣传推介、宾客接待、安全保卫等方面承担着比其他省(市、自治区)更直接、更重大的责任,当然也可能从中分享到更多的利益。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上海世博会也是长三角的世博会,是对“长三角一体化”这一概念的首次全方位探索与实践。事实上,两省一市的党委、政府、企业和各界人士围绕世博会进行的沟通、对接、交流与合作,就是提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一概念以来,一次最重要、最直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演练;世博会期间及以后的“世博经济”发展,也要以上海为龙头、两省一市密切合作来推进。

再次,后金融危机时代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倒逼机制和“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实施,突显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密度最高、产业最发达的地区,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依靠资源投入和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这一地区表现也很明显,因此,它自身既有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又肩负着引领、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任。如果说,按照传统的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在两省一市单独发展中尚有一定生存空间,尤其是有些基层党委政府对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感触还不很深切,那么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来看,就必然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到一体化能否有效实施、能否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对长三角的殷切期望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因此,两省一市在各自制订“十二五”规划和共商长三角区域“十二五”发展大计时,都必须把加快长三角地区整体的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基本战略来谋划和实施。

二 长三角科学发展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最具战略意义的决策之一。长三角科学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立和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长三角科学发展是以上海为中心,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需要。目前,世界上五个著名的大都市圈分别是:纽约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伦敦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和美加大湖大都市圈,这些大都市圈不仅是国际经济、金融、商贸中心,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信息制造加工传播中心。它们在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国际的节点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具有强大的国际辐射能力和“场效应”。上述大都市圈不仅是所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且也代表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因此,以上海为中心,将包括苏浙沪两省一市全部的长三角地区建设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国际大都市圈,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国际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长三角将成为引领国民经济跨区域发展的方向标。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教育、科技实力雄厚,金融、航运、对外贸易和制造业都较为发达,经济腹地广阔,发展前景良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重心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标。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其科学发展将极大地提升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改进、完善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有效地增强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总之,长三角科学发展将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国经济领头羊和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标杆。

长三角是我国融入国际经济的重要管道和平台。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长三角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区内的宁波-舟山港、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分别居世界前两位,2009年区内港口外贸货物吞吐总量达7.16亿吨,集装箱吞吐总量4496.4万标箱,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3.5%、37.2%,区内累计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总量的35%以上。长三角地区专业市场密布,总数达9000多个,年成交总额超过2万亿元,专业市场的集聚辐射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促进了产销的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市场与遍布全球的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极大地降低了我国广大中小企业以信息搜索为主的交易费用,既增强了广大中小企业物美价廉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又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了连通全球的金融、通讯、物流配送、海关等服务体系,成为全球企业共享的低成本贸易网络和服务平台,从而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国际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良好形象。

长三角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示范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丰厚、创新基础坚实、创新氛围浓烈、创新成果丰硕,2009年,区内拥有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266所,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合计达1469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27%;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分中心115个,约占全国总数的18.1%;专利申请量34.47万件,专利授权量20.18万件,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9.3%、40.2%;技术合同成交总额659.66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21.7%。推进全面创新、尤其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加快跨区域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和创新体系建设,两省一市共同开展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方面的合作,将使长三角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 走“合作第一、竞争第二”的共赢之路

上海、江苏和浙江都属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也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以及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等共同问题。因此,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走“合作第一、竞争第二”的共赢之路。

(一)坚持“合作第一、竞争第二”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既然是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之所在,两省一市就必须树立服从大局、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在合作指导下竞争,在竞争基础上合作,实现竞争与合作的协调统一。在这方面,可以研究借鉴欧盟、东盟等的内部对话、合作机制和理念。通过对世界五大国际都市圈的研究可以发现,主要城市之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是大都市圈崛起的基石。以巴黎大都市圈为例,它覆盖了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比利时安德卫普、布鲁塞尔和德国科隆等城市,虽然都市圈涉及不同的国家,但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4个国家的40多个城市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1994年发布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在开展城市之间合理竞争的基础上,增进分工协作,保持协调发展,科学利用资源,共保生态环境的总体思路,从而推动巴黎的奢侈品生产、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的港口工业和海运、科隆的重工业之间形成了合理的分工合作体系。长三角两省一市通过合作将成为一个跨省市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整体实力,取得“2+1>3”的效果,创造出额外的价值,从而将区域经济的“蛋糕”做大,共享合作收益。当然,由于两省一市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业、市场乃至区域之间存在竞争是必然的,它也是合作的基础,因为没有竞争的合作往往是一方对另一方利益的剥夺,从而影响区域之间合作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竞争必须在合作共赢理念的指导下展开,通过正当竞争使各区域在壮大自身的同时增强长三角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否则,如果为争项目、争资金以及维护既得利益而展开过度竞争,发展到极端就有可能出现“零和博弈”的对抗局面。因此,必须遵循“合作第一、竞争第二”的原则,合作各方绝不能做不利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事。

(二)两省一市各自的比较优势及合作共赢的必然性

长三角两省一市中,上海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聚集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开发和转化基地,2009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2166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的有26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651项;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中,上海共有56项(人),占全国总数的15%;至2009年末,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581项,其中69%的项目已实现产业转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潜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上海的产业层次较高,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9.4%,较江苏(39.5%)、浙江(43%)分别高出19.9、16.4个百分点;更值得重视的是,上海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信息、航运、海运等尤为发达,特别是金融业繁荣兴旺,至2009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单位787家,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达170家,全年实现增加值1817.85亿元,约占全市GDP总量的12.2%。

江苏是我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祥地,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实力强大,以国资、民资、外资“三资融合”为特点,初步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开放度较高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尤其是苏南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外企,迅速成为IT产品、特别是电脑设备和集成电路的制造中心,至2009年底,全省有外资企业3.5万家,其中80%以上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专用设备等制造业领域。江苏的区域创新实力和能力也非常强大,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2009)》显示,其综合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1位。

浙江在全国最早实现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是著名的民营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专业市场大省,形成了大批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和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市场,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等指标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在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占161席,居全国榜首。浙江制造业发达,尤其是通信、软件和传统的纺织、服装、机械等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如慈溪家电、义乌饰品、瑞安汽摩配、海宁皮革制品、永康五金、黄岩模具等均闻名全国乃至全球。浙江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多、规模大、综合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全省市场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个数等多项指标已连续19年排名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其中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评价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以之为核心形成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义乌商圈”日益拓展,为开展“中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两省一市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唯有推进合作共赢、实现优势互补,才能确保区域整体发展目标和各自发展目标的实现,才能形成和发展长三角在全国、全球的重量级地位。纵观世界,伦敦、巴黎、东京、汉城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占所在国GDP的比重均在15%以上。2009年,苏、浙、沪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为10.2%、6.8%、4.4%,可见,两省一市如果各行其是、不走合作共赢之路,就势必会失去全国经济重心区的地位,更无法打造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国际大都市圈。长三角两省一市尽管产业结构上不尽协调,但共同的特点是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上海著称的是服务业、金融业的产业集群,江苏和浙江著称的是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部及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之间的分工协作,大大提高了区域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整体竞争力。上海的科技、教育、人才、金融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基本条件;而江苏、浙江数量众多的各类企业和专业市场所形成的巨大集聚效应,则成为大规模、集群化、高效率生产的强烈内在驱动力。因此,必须推动两省一市各种产业集群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知识溢出和信息外溢效应,有效地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形成长三角地区产业层次提升、创新升级的重要动力。通过两省一市的共同努力,上海打造“四个中心”、以之为龙头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国际大都市圈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三)培育和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首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重构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结构体系和动力系统,实现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创新、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的提升、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降低、社会福利和居民生活的改善等等。其中,关键是促使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外延式粗放型向内涵式集约型转变,即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

其次,要大力推进全面创新。要将创新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依靠体制、机制、技术、管理、组织等全方位的创新所形成的内生动力,助推两省一市产业进一步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的组织形态创新,构建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的分工协作联合体;由区域块状经济为主转向跨区域、跨国界的产业链分工协作网;由实体经济为主转向虚实联动、虚拟网络型经济占重要地位的新型经济形态。

再次,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遵循制造业服务化和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趋势,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企业间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依托长三角地区现有的产业链和制造优势,通过延长产品的服务时间、提高产品的服务效率,实现由传统的“多产多销”赢利模式向“少产多效”模式转变;从企业中分离出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物流配送、仓储运输、售后服务、信息咨询、投资与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实现独立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四 人文社科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长三角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虽然苏浙沪三地的地理条件有所不同,兴衰更迭各有曲折,但共同的文化基因使得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非常相似,大大降低了跨区域合作的成本,促进了区域内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等的交流,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强大内生动力。长三角地区不仅历史上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对中华文化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今天更是全国科学、教育、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区内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数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各城市不断加强在旅游文化、影视文化、传媒文化、娱乐文化、会展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对于人文荟萃的长三角而言,应加快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文化创意等智力密集型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实现了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率先成为国际上创意产业的“标杆国”;而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则已取得了向全球输出的主导权,目前其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超过30%,工资收入占比约为一半;日本则成为“动漫王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60%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则达8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三大重要特征,是一种具有极强的财富创造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有着很强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其他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要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人文资源、智力支撑和对外联系等条件,毫不夸张地说,长三角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形成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条件最好的地区。因此,长三角两省一市应抓住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广大人文社科工作者的聪明才智,通过构建若干功能平台,在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开放创新、集聚人才、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升功能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打造国家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助推长三角区域经济向智力型创意经济时代迈进。

在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宏文育人、统筹谋划、决策咨询等重任。我们要以共同的文化基因为纽带,不断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必须明确,人文社科研究要坚持把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努力的正确方向,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对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此,两省一市的人文社科工作者要把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与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同心协力构建长三角文化社科共同体,开展多学科集成攻关,努力把对现实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为干部群众和理论工作者提供参考,用以指导具体工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本栏目发表的三篇论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全新的视角对苏、浙、沪两省一市共促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表了颇有新意的意见和建议。如张辉明先生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和服务全国”的功能定位,以及世博会将深刻影响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运用翔实的资料数据,就上海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从战略层面作了深入的思考,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张颢瀚先生的论文则深入分析了国务院《指导意见》将苏、浙、沪全部纳入长三角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入分析了江苏在构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与对策,明确指出现代化的航运、物流、仓储业及配套服务业,将成为江苏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这些观点都是前些年同类论文中所较少论及的。青年学者包海波先生则立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浙江省的定位与功能,相当深入地分析了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就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扬体制机制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等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从以上三篇论文可以看出,人文社科工作者、尤其是经济学家对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提出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我认为,与两省一市的地方官员相比,地位比较超脱、视野更为开阔、研究时间相对充裕的人文社科工作者完全可以在如何促进两省一市深化合作,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提出更多好的思路和建议;当然,要在这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首先是两省一市的人文社科工作者自身要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鉴此,《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愿意拿出珍贵的版面作为平台,支持两省一市的学者们就此开展讨论,这是很值得称道的。

猜你喜欢

大都市圈长三角区域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空间布局战略体系
为何推动新型城镇化是“长短皆宜”的政策必选项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对上海大都市圈的启示
分区域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