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情感互动
2010-04-11卢卫林
卢卫林
(淮阴师范学院政管系,江苏淮安 223300)
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情感互动
卢卫林
(淮阴师范学院政管系,江苏淮安 223300)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情感互动的重要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积极情感互动,在主体的人际关系、认知活动、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只有满足受教主体的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提升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情感互动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情感互动;地位;价值;建议
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富有情感性。然而,现实状况是,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决定了情感互动的重要地位
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联系认知和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的情感不是单向的传递,而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情感互动是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相互进行的一种围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的内心情感体验,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以及行为的传递而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感染和相互激发,从而达到双方感情共鸣,进而达到思想认同的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施教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包括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情境,激发受教主体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等;另一方面,受教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又具有能动主体性,他可以能动地认识并影响施教主体及其教育行为。因此,施教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受教主体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施教主体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主体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受教主体的主体性的实现,取决于施教主体的主导作用。根据这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并激发受教主体对施教主体及其实践活动,以及教育内容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是因为,人们对思想政治品德的认知与接受主要是采取情感体验型的学习方式而实现。“这类知识 (指思想意识、政治观念、社会道德准则、规范体系、社会风尚、习俗、道德理想等内容——笔者认为)必须以情感性或体验性思维和态度来加以把握,将自己的热情、激情,甚至全部身心融合进去,才可能获得个人的理解,成为个人的内在需要,融入到个性经验,成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2]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性交往,应该以人与人的情感交往为基本的交往方式,施教主体通过情绪传递、情绪传染,影响受教主体在感情上对思想政治品德观念的认同,从而引发受教主体的情动——感受状态,使受教主体主动接受、适应施教主体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自觉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人的情感导向时,主要是诉诸理智,更多地靠所谓说道理、讲意志,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品德认识的对象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客观伦理关系,它们始终与人融合为一体、难以分解,因而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更多地靠意会理解,而不依赖于言传推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可以为受教主体积极接纳施教主体及其实践活动提供积极和带有催化性质的良好氛围,它的发生、进行过程最终推动受教主体去追求、内化、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情感互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行进,是一个受教主体在施教主体激发引导下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它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教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受教主体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互动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在一个充满认知互动、知情互动和情感互动的特定情境中进行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是施教主体借助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等信息传递和具体教育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以及自身情感内容,使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情感达到最佳状态,并由此产生和增强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的情感影响和感染,从而形成一个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的双向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过程。通过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可以创设一个开放、活跃、民主、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实现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思维互动、信息互动、人格互动的最优化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积极情感表现及其互动的价值显而易见,这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的人际关系、认知活动、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等几个方面[3]。
(一)积极情感互动能够增强教育的感染性,融洽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人际关系。
情感具有以情动人的感染性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情感;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情感。情感的感染性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情感共鸣”[4]。换言之,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能否引起情感共鸣,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情感互动的程度。施教主体的情感表现对受教主体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施教主体积极的情感表现能够引起受教主体愉快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又正是受教主体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良好情绪背景,由此引起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在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双方在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中,不仅传递教育信息和情感信息,而且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流着彼此间的人际情感。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彼此情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形成了一个互为反馈的情感通路,并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愉快轻松的情绪气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出色的教育活动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教育气氛。现代社会任何先进的传播媒介都取代不了这种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不论怎么先进,总是没有生命而缺乏人性化的手段,它无法顾及受教主体的兴趣、情感等心理态度,所以仅有应答反馈的功能。只有依靠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才能在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受教主体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断进取的信心,提升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积极情感互动可以推进受教主体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人的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非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共同参与的“纯说理”的过程,而是融认知活动、价值导向与情感活动为一体的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的过程。虽然认知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但是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认知活动又都是在意识的控制与情感的调节之下进行的。所以,积极的情感对人的学习活动起着激发、维持和调节作用,它能够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挥。如果受教主体能经常处于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他们的兴趣和愉悦情感就会被激发,他们的思维就变得活跃,从而就会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启迪智慧、开发智能,达到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最优化。日本心理学者垅泽武久曾用大量的实验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理解、记忆等认知机智就会受到压抑和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无法进行。因此,通过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良好的情感互动,不仅可以创造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内部环境,而且可以进一步培育受教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受教主体对施教主体所传授的客观知识并不是如想象的那样机械地全盘接受,而是有一定的选择性。在这一过程中,情感因素影响着受教主体对各种信息的选择和吸收。心理学家维纳(Vena Jules)和彼特 (Peter Ktunick)“关于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学生所列举的好教师的 23项特征中,有12项 (约占 51.2%)是属于情感类特征。这就提示我们,受教主体对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交流有着强烈的需要。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他给积极性情感的粮食却很少,因而引起许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的学习。因此,要使受教主体接受施教主体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在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有情感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没有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共同情感参与,再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难以保证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积极情感互动有利于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促进受教主体心理健康发展。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包括个人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其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十分巨大。有研究表明,施教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言行对受教主体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受教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更大。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情绪,特别是表情的作用实现的[5]。施教主体如果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贯彻情感交融与互动的原则,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融洽、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氛围,使受教主体从紧张、焦虑、抑郁、不安等常见的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变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同时,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所创设的宽松的心理环境,还可以增强受教主体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和平稳的心情,对现实和未来充满着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而形成活泼、开朗、积极进取的情感体验和良好心境。况且施教主体在与受教主体的积极情感交融与互动过程中,往往还会有意或无意地向受教主体展示人世间高尚的情操,使受教主体在情感上有所触动,爱施教主体之所爱,恨施教主体之所恨,形成与施教主体相应的思想政治道德情操。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能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对培养受教主体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情感互动能够消除受教主体心理上的抵触性路障,培育其养成健康人格。
人格作为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它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其中知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情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情操、情趣;意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行是指一个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判断人格是否健康的指标有五点:是否有自信、是否友善、是否有责任感、是否能够自我管理、是否有抗挫折能力[6]。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就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发展的人。健康人格具有自主、自信、自尊、自强等积极进取的个性特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施教主体言传身教,对受教主体付出真诚的关心和爱护,理解、尊重和信任受教主体,用亲近温和的态度、鼓励性的语言和激励式的方法,消除受教主体对施教主体的生疏感和惧怕感,缩短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最终与受教主体建立起友好、亲近、依恋、互谅的情感关系,消除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抵触性路障,从而促进受教主体健康人格的养成。情感富有极强的感染性和极大的影响力,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受教主体在感受到施教主体诚挚的爱时,便会感到心情舒畅,对施教主体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愿意向施教主体敞开心扉,并与施教主体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情感联系。此时,受教主体对施教主体的意见和要求便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倾向,并能愉快地接受。“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收到“言必中听,听必改之”的教育效果,受教主体的健康人格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自然而成功地养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进情感互动的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互动需要施教主体在充分尊重受教主体能动性的前提下,不断地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求施教主体必须满足受教主体多方面的愿望。只有使受教主体的愿望不断得到满足,才能提升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之间情感互动的效果,最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必须满足受教主体的安全需要。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成为受教主体身心舒展、安全无虑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施教主体应让受教主体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可亲近感。为此,施教主体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把不良情绪带进教育环境。如果施教主体不能做到这一点,与受教主体沟通交流时表情生硬,情绪飘忽不定,甚至态度和行为粗暴,就会使受教主体产生紧张感、威胁感和恐惧感。这些不良情感,会使受教主体面对施教主体时紧紧地关闭自己的心扉,从而失去了双方进行情感互动的基础。为此,施教主体必须能够创设一种民主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受教主体的精神是自由和宽松的,每一个受教主体都可以在相对范围内民主地发表见解。如果施教主体留给受教主体是一种严厉和专制的形象,那么受教主体就会感到压抑,这种压抑感足以泯灭受教主体对施教主体本应具有的亲近情感。
(二)必须满足受教主体爱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长离不开爱,一个人如果缺少爱的滋润,心智就会衰竭。对于受教主体来说,获得爱的来源有很多途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爱的源泉。这其中,施教主体对受教主体的爱是一种既渗透着一般爱的内容,又渗透着合理的严格要求的爱,它对受教主体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热爱受教主体是施教主体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品质。施教主体热爱受教主体的表现多种多样,有表扬激励,有怜惜抚慰,有善意的批评,有殷切的期待,而最重要的是满腔热情地关注受教主体身心的和谐发展。一个让受教主体深切地体味到了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然会获得受教主体充满深情的信赖情感。
(三)必须满足受教主体被尊重的需要。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这是一种被尊重的愿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必须善于发掘每一位受教主体身上的优点和特长,并及时地给予积极的肯定。施教主体不应该吝啬表扬,而应该及时地以发自内心的满腔热情由衷地赞美受教主体,满足受教主体被尊重的需要。这种被尊重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它就会内化为促使受教主体身心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教主体必须不断给受教主体树立起一个个荣誉,让他们为了维护现有的荣誉、追求更高的荣誉而自强不息。受教主体在奋斗过程中找到了自尊,就会产生自信的情感。尊重受教主体,意味着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受教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形成的个性特征给予客观的承认和充分的理解,并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责任心给予有区别的、富有成效的帮助,为受教主体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必须满足受教主体自我实现的需要。伴随着人的年龄由小到大的增长,人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并且越来越希望自己能成为所期望的成功者。为此,人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必须能够帮助受教主体实现这种成功的需要。这就要求施教主体必须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高尚的品行、健全的人格,并能艺术地引导受教主体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将能够推进社会和个人进步的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受教主体,不断促使他们养成优良的品行与习惯。这种优良品行与习惯的养成,更加有利于受教主体走向成功。
[1] 胡文明.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互动规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5):101.
[2] 鲁洁.德育新论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66.
[3] 黄国英.论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2006(2)下:43-44.
[4] 中学英语家教网.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EB/ OL].[2008-11-28].http://www.1v1jj.com/fangfa_ show.asp?board_id=64.
[5] 斯日古楞.课堂教学中教师支持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97.
[6] 孙云晓.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 [EB/OL]. (2007-10-22)[2007-12-26].http://www.youth. cn/.
G41
A
1007-8444(2010)01-0130-04
2009-11-18
2008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SJD8100004)。
卢卫林 (1967-),男,江苏淮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孙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