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尼采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
2010-04-11高岸起
高岸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论尼采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
高岸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尼采认为传统哲学没有从个体的利益的主体性出发,这是导致一切谬误的根源。利益的主体性是支配,利益的主体性是实现权力意志,利益的主体性是追求超人统治,只存在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尼采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利益的主体性在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不了解利益的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脱离社会关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某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因而,尼采没能科学地揭示主体活动的思想动机和利益的主体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并不取决于主体对某一需要的意识,而是受着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利益的主体性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
尼采;利益的主体性;思想
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W 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年)是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尼采对西方传统道德持猛烈的批判态度,大声疾呼“上帝死了”!主张重估一切价值,并创造新的价值观。尼采说:“上帝死了。依照人的本性,人们也会构筑许多洞穴来展示上帝的阴影,说不定要绵延数千年呢。而我们,我们必须战胜上帝的阴影!”[1]83尼采认为传统哲学没有从个体的利益的主体性出发,这是导致一切谬误的根源。超人是历史和人类的主宰,是绝对的善的体现者和权力意志的实现者,是最完满的人,普通人只是超人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尼采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有很大的影响。
一、利益的主体性是支配
尼采说:“意志就是支配。”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就在于支配别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权力意志。社会和历史是利益的主体性的结果。尼采说:“我认为,一切原动力皆为权力意志,此外,没有任何肉体的力量。力本说和精神之力是没有的。”[2]504在尼采看来,世界上只存在利益的主体性,只存在支配,只存在权力意志。他说:“世上既没有‘精神’,也没有理性、思维、意识、灵魂、意志、真理。因为,一切不符合需要的皆系虚构……认识的作用就是权力的工具。很明显,认识与权力相长……认识意愿的标准取决于特定的种类的权力意志增长的程度,因为,这个特定的种类为了主宰现实性,为了利用现实性而攫取了相当多的现实性。”[2]505
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做主。尼采说,上帝死了,每个人应该自行其事,自负其责。在尼采看来,利益的主体性就是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尼采强调利益的主体性对人的生命的决定意义。他说:“生命的价值乃是关键。”[2]610
尼采对传统的利益的主体性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主张重估一切利益的主体性,发挥新的利益的主体性。在尼采看来,传统的利益的主体性是虚无的、颓废的,只有权力意志对生命才是有意义的。因而利益的主体性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追求的是支配,违背权力意志是颓废的。尼采说:“要把‘情况就是如此如此’变成‘事情应该变得如此如此’的意志。”[2]616-617在尼采看来,利益的主体性取决于权力意志。尼采说:“‘功利的’,这完全取决于意图,取决于目的,而意图和‘目的’又完全取决于权力的大小。”[2]266
尼采把人的利益的主体性理解为绝对个人主义的东西,他对西方传统个人主义进行了批判。他说:“个人主义是‘权力意志’的一个过得去的、尚不自觉的形式;在个人看来,这已经足以使自身从社会权力下解脱出来了(管它是国家权力,还是教会权力)。个人不是作为个性置身于对立的,而是作为单个的人;他代表一切个人同整体相对立。这就是说,他本能地把自身等同于任何个别人;他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与整体对立的个人的代表去夺取所需。”[2]338-339在尼采看来,每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并不等值。
尼采认为,不同的利益的主体性导致不同的种类。尼采说:“我会区分一种生命上升的种类和一种颓废的、腐化的、弱小的种类。难道人们认为还有必要提起这两个类之间的等级问题吗?”[2]595这两种种类具有相反的性质:一种是英雄主义、上等人的种类,代表着真正的人的利益的主体性;一种是群氓式的、奴隶的种类,只具有消极的、卑微的和平庸的意义。尼采说:“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也许,某个人能为人的这种生存辩护千年——即一方是丰满的、充盈的、伟大的完人,另一方是无数不完整的、不健全的人。”[2]116尼采主张:“较高级的人要对民众宣战!庸碌之辈为了当家作主的目的到处伸手。一切纵容包庇和让‘人民’或‘女性’出人头第的作法,都等于赞成‘普遍选举权’,即赞成劣等人的统治。但是,我们必须报复,要把这全部家什(欧洲则自基督教始)暴露无遗,交付审判。”[2]125
尼采在其自传《瞧!这个人》的自序一开始就说:“请看在老天爷份上,不要把我和任何其他的人混在一起!”[3]自序1尼采珍视自己的利益的主体性,也希望别人珍视自己的利益的主体性。
在尼采看来,一切信徒都不曾找寻自己的利益的主体性,只知道承袭老师的利益的主体性,所以一切信徒都不值什么。尼采以查拉斯图拉的口吻说:“如果一个人永是徒弟,他对于老师,必只有很微小的感谢。为什么你们不愿意撕破我的桂冠呢?你们敬重着我;如果你的敬重一天倒坍下来,便会怎样呢?别让一个石像压坏了你们吧!你们说,你们信仰查拉斯图拉,但是,这对于查拉斯图拉有什么关系!你们是我的信徒:但是这于一切信徒又有什么关系!你们还不曾找寻自己:你们先找到了我。一切的信徒都是如此;所以一切信徒都不值什么。现在我命令你们:忘找了我而找寻你们自己;我等到了你们都背叛了我的时候,我再回到你们这里来。”[4]91-92
可见,根据尼采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一个人只有不盲从群众的共识,不盲从群众的利益的主体性,不因循传统的利益的主体性,不走传统平庸之路,才能真正努力发挥自己的利益的主体性,才能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发明自己未来的生活。
二、利益的主体性是实现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生物界的生命意义就是权力意志,生命意志之争就是权力意志之争。在尼采看来,生命的基本天性,旨在权力的延展。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尼采借查拉斯图拉之口说,权力意志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志,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志是权力意志,生命过程是有机体发现其权力意志,并用权力意志“占有”、“吞噬”、“征服”环境,使其服从自己,为自己服务的过程。很明显,尼采把利益的主体性理解为实现权力意志。尼采说:“生命不是内在关系适应外在关系,而是权力意志,它从内在关系出发,不断征服和同化‘外在关系’。”[2]678
尼采认为,生存意志是意志的低级形式,权力意志是意志的高级形式。意志不是单纯追求生存,而是要攫取权力,谋求统治,权力意志是人的利益的主体性的真正本质。他说:“人是一种平庸的利己主义者:人是最聪明的,他把自己的习惯看得比自己的长处更重要。”[2]556在尼采看来,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的基础是权力意志。
三、利益的主体性是追求超人统治
尼采认为,人的目标是不断发挥利益的主体性,追求“超人”统治。在尼采看来,人的使命是“成为你自己”,人必须“成为你之为你者”。人人都发挥利益的主体性,但只有“超人”才能真正发挥利益的主体性,只有“超人”才是社会和历史的“安排者”,是“大地的主人”。
尼采认为,人是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尼采以查拉斯图拉的口吻说:“人类是一根系在兽与超人间的软索——一根悬在深谷上的软索。”[4]9人类是架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座桥,“超人”一旦诞生,人类就要没落。尼采以查拉斯图拉的口吻说:“人类之伟大处,正在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人类之可爱处,正在它是一个过程与一个没落。”[4]9对于“超人”来说,人已不具备存在的理由,人的利益的主体性是追求“超人”统治。
什么是超人?尼采以查拉斯图拉的口吻说:“现在,我教你们什么是超人!超人是大地之意义。让你们的意志说:超人必是大地之意义罢!兄弟们,我祷求着:忠实于大地罢,不要信任那些侈谈超大地的希望的人!无论有意地或无意地,他们是施毒者。他们是生命之轻蔑者,将死者,他们自己也是中毒者。大地已经厌恶他们:让他们去罢!从前侮辱上帝是最大的亵渎;现在上帝死了,因之上帝之亵渎者也死了。现在最可怕的是亵渎大地,是敬重‘不可知’的心高于大地的意义!从前灵魂轻蔑肉体,这种轻蔑在当时被认为是最高尚的事:——灵魂要肉体丑瘦而饥饿。它以为这样便可以逃避肉体,同时也逃避了大地。啊,这灵魂自己还更丑瘦些,饥饿些;残忍也是它的淫乐!但是,你们兄弟们请讲,你们的肉体表现你们的灵魂是怎样的呢?你们的灵魂是不是贫乏、污秽与可怜的自满呢?真的,人是一条不洁的河。我们要是大海,才能接受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致自污。现在,我教你们什么是超人:他便是这大海;你们的大轻蔑可以沉没在它的怀里。你们能体验到的最伟大的事是什么呢?那便是大轻蔑之时刻。那时候,你们的幸福,使你们觉得讨厌,你们的理智与道德也是一样。”[4]7在尼采看来,人类的利益的主体性的目标是超人。超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决定一切价值,创造一切价值。超人是最高价值的人格代表。对人类一切利益的主体性的评价,都应以超人的利益的主体性为依据。群众的利益的主体性是微不足道的,惟有超人的利益的主体性才是至上的。超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就是人的利益的主体性的标准。对于超人来说,首要的利益的主体性的标准是我能做,而不是什么我应做。
四、只存在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
尼采反对群众的利益的主体性。他说:“这个具有普遍选举权的时代,即任何人都有权批评任何人、任何事的时代,我认为当务之急乃是重建等级制。”[2]141尼采所理解的利益的主体性是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不是群众的利益的主体性。
尼采认为,不存在人类的利益的主体性,只存在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他说:“价值乃是人所能同化的权力的最高值——人,不是人类!人类与其说是目的,不如说是手段。这里指的是一种类型的人:因为人类只是试验的材料,是败类的无比过剩:瓦砾场。”[2]553-554尼采讲的利益的主体性是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而不是人类的利益的主体性,不是社会的利益的主体性,尼采强调的是利益的主体性的个体性本质。在尼采看来,利益的主体性在根本上只是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因而利益的主体性是以个人的实践为源泉的,利益的主体性是建立在个人实践的基础上的。尼采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要想不落入形而上学的宿命,那么,它一定是来自一个个的个人,而不是来自超个人的集合体。利益的主体性必须通过个人的实践活动去创造。由此看来,尼采的利益的主体性是立足于个人的实践来说明的,个人的具体的活动构成了利益的主体性的基础。
利益的主体性的基础是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实践。生活和实践这种活生生的、感性的、具体的和历史的活动,不仅为人的利益的主体性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和基础,而且为人的利益的主体性的实现或对象化找到了现实的途径。只有从社会实践出发,才能对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做出真正科学的解释。
尼采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剥去了资产阶级理性、人道的伪装,暴露了资产阶级利益的主体性的利己主义性质,对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人更加追求纯粹利己主义的利益的主体性,追求极端的利己主义;也有些人主张把纯粹利己主义的利益的主体性与社会的整体的现实的利益调和起来。
五、评尼采的利益的主体性思想
尼采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利益的主体性在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尼采受到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不了解利益的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脱离社会关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某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因而,尼采没能科学地揭示主体活动的思想动机和利益的主体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挥并不取决于主体对某一需要的意识,而是受着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恩格斯说:“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5]209利益的主体性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人们的社会地位、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人们的利益的主体性及其发挥程度。在阶级对抗的社会,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利益的主体性根本对立,剥削者将其阶级利益的主体性冒充为社会利益的主体性。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个人利益的主体性以最充分的发挥。
[1] [德 ]尼采.快乐的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 [德]尼采.权力意志 ——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 [德]尼采.瞧!这个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4] [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On Nietzsche’s Thoughts of the Subjectivity of I nterests
GAO An-qi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tudies,Social Science Academy of China,Beijing 100732,China)
Nietzsche thought that subjectivity of interestswas to control,to realize powerwill,and to seek super man’s rule.Nietzsche thought that there was only subjectivity of personal interests.Nietzsche was conscious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subjectivity of interests in the processof subjective activities,but he didn’t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subjectivityof interests.Subjectivity of interests belongs to the scope of social relations.
Nietzsche;subjectivity of interests;thoughts
B516.47
A
1007-8444(2010)01-0033-03
2009-10-09
高岸起(1965-),男,山东莱西人,哲学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荣江